《本經疏證》~ 本經序疏要 (75)
本經序疏要 (75)
1. 本經序疏要卷之五
又妙在即中空之清汁,益中空之陰氣,而解浮蘊;就中貯之寒氣,發中貯之陰氣,而除煩懊。要在使其吐氣而已,世皆憎治目疾者善投寒涼,若用寒涼而措思及此,又何可憎哉?
秦皮:微寒、大寒○除熱,目中青瞖白膜。
細辛:****溫○久服,明目。
真珠:****寒○粉點目,主膚瞖障膜。
貝子:****平○主目瞖。
石決明:平○主目障瞖痛,青盲。
麝香:****溫○去目中膚瞖。
馬目毒公:溫、微溫○去目中膚瞖。
伏翼:****平○主目瞑,癢痛,明目,夜視有精光。
青羊膽:平○主赤障,白膜,風淚,點睛中。
蠐螬:微溫、微寒○目中淫膚,青瞖白膜。
兔絲子:****平○久服明目。
《蜀本》
石蟹:寒○主青盲,目淫膚瞖及丁瞖。
《藥對》
丹沙:微寒○益氣明目。
目膚瞖視,目熱赤痛,為病在內矣。然猶多由外邪,其純屬內因者,又非此篇藥物所能治。凡《金匱》〈虛勞篇〉所為「目瞑」,《千金》、《外臺》肝腎虛寒,所謂「目䀮䀮無所見,及失明、眼闇、青盲」者是也。
而目膚瞖之支流,又有暈,有淫膚,有膜,有障,有丁,其大較在《病源》曰「陰陽皆上注於目,若風邪痰氣乘於腑臟,腑臟之氣,虛實不調,遂衝於目而不散,晴上有物,如蠅翼,名曰膚瞖。若肝藏不足,為風熱所干,晴亦生瞖。瞖久不散,漸漸侵覆瞳子。若肝藏血氣蘊積,衝發於眼,津液結聚,遂成珠管。
若藏府虛風,隨目系入腦,則令腦轉,目系急,目眴而眩。若肝虛受風,搏於精氣,致精氣聚於白睛,繞於黑睛,精采昏濁,黑白不分,謂之暈。若肝經虛,為風熱所乘,致血衇生於白睛,謂之飛血」,皆其類也。篇中亦旣分析昭列每味下矣,然其旨趣,確誠注意在肝,肝即前篇所謂「木浥土中,水精以為膏」者,而此類病,則皆「膏中蕪雜,致燈不明之候」也。
膏中蕪雜不澄,泌其內而磨鑢其外,不澡雪其外,而清肅其中,則亦良以病雖根內,內猶散而外已著。若刈草然,根魁碩者,劚;葉豐茂者,薙,固宜如是耳。觀其磨瞖之物,外雖鑛而內則明真珠、貝子、丹沙、石決明、石蟹,清肅之物,性雖寒而氣則散秦皮,委曲內臟者,飛觸蠕動,以使其內出伏翼、青羊膽、蠐螬汁,堅牢難拔者,割剝薰燎,以使其外揭麝香、馬目毒公,仍不忘招徠安奠之意,微逗其間兔絲子,使人知舉一反三,而精衰光散者,猶得有所遵循也。
菖蒲:溫、平○出音聲。
石鍾乳:****溫○能通聲《藥性論》。
孔公孽:****溫○能使喉聲圓亮《藥性論》。
白話文:
這段文字的重點在於說明如何透過中藥治療眼睛疾病,並深入探討了病因和治療思路。
首先,提到清汁能幫助眼睛排出積聚的熱氣,寒氣能幫助眼睛釋放鬱悶的氣,關鍵是要讓眼睛的氣能夠順利排出。接著批評世人總是喜歡用寒涼藥物治療眼疾,但如果能了解寒涼藥物的真正用意,就不會覺得這種方法不可取。
接著詳細列舉了一些治療眼疾的藥物:
- 秦皮:性微寒或大寒,能清熱,治療眼睛的青瞖和白膜。
- 細辛:性溫,長期服用能明目。
- 真珠:性寒,磨成粉點眼,能治療皮膚上的翳障。
- 貝子:性平,能治療眼睛的翳障。
- 石決明:性平,能治療眼睛的翳障疼痛、青盲。
- 麝香:性溫,能去除眼睛裡的皮膚翳障。
- 馬目毒公:性溫或微溫,能去除眼睛裡的皮膚翳障。
- 伏翼:性平,能治療眼睛看不清楚、癢痛,能明目,使夜晚視力良好。
- 青羊膽:性平,能治療眼睛的紅障、白膜、迎風流淚,點在眼睛裡。
- 蠐螬:性微溫或微寒,能治療眼睛裡的異常組織、青瞖和白膜。
- 兔絲子:性平,長期服用能明目。
- 石蟹:性寒,能治療青盲、眼睛的異常組織和丁翳。
- 丹砂:性微寒,能補氣、明目。
文章提到,眼睛的皮膚翳障、眼睛發熱紅痛,雖然病因在內部,但多數是由外部邪氣引起,純粹由內部原因造成的疾病,這些藥物效果不大。《金匱要略》和《千金方》提到的「目瞑」、眼睛看不清楚或失明,屬於肝腎虛寒造成的。
文章進一步解釋,眼睛的翳障又分為暈、淫膚、膜、障、丁等不同類型,病因是陰陽之氣上注於眼睛,風邪痰氣侵入腑臟,導致腑臟氣虛實不調,衝擊到眼睛。眼睛出現東西像蒼蠅翅膀,稱為膚翳。肝臟不足,受風熱侵襲,也會產生翳障,久不散就會侵蝕瞳孔。肝臟血氣鬱積,衝到眼睛,津液凝結,會形成珠管。
如果臟腑虛弱,風邪循目系進入大腦,就會導致頭暈、眼部肌肉緊張、眼瞼抽搐。肝虛受風,會導致精氣聚在白睛,環繞黑睛,使精氣昏濁,黑白不分,稱為暈。肝經虛弱,受風熱侵襲,血脈在白睛產生,稱為飛血。
文章強調,治療眼疾的重點在於肝,肝就像土壤中的樹木,滋養眼睛的精華。而這些疾病都是因為眼睛精華中的雜質太多,導致眼睛看不清。
因此,治療時不僅要清除眼睛表面的翳障,更要清肅內部,就像除草一樣,根深蒂固的要挖除,枝葉繁茂的要修剪。文章將藥物分為幾類:礦物藥如真珠、貝子、丹砂、石決明、石蟹,清肅眼睛;秦皮,性寒但能疏散;伏翼、青羊膽、蠐螬汁,能深入內臟;麝香、馬目毒公,能剝落外層翳障;兔絲子,有安撫作用。
最後提到了一些可以改善聲音的藥物:
- 菖蒲:性溫或平,能使發音順暢。
- 石鍾乳:性溫,能通聲音。
- 孔公孽:性溫,能使喉嚨聲音圓潤響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