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本經疏證》~ 本經序疏要 (59)
本經序疏要 (59)
1. 本經序疏要卷之四
故篇中,凡節《本經》、《別錄》諸物主治,涉及癲癇者,竝與〈癲癇篇〉複龍齒、防葵、升麻、蚱蟬等是也。見驚邪、癲癇,雖分門別戶,然驚邪不解,仍得為癲癇。癲癇之內,仍有因驚邪者。疏其派,正以各會其全,非複也,亦非混也。至篇中驚邪治法,與《傷寒論》、《金匱要略》,迥不相謀,則以前所論諸湯,皆治傷寒者也。夫邪亦何常之有,有正邪,有虛邪,有賊邪,有雜邪。
風有八,痹有五,豈得概而言者。所論諸湯,僅一奔豚湯,自係雜邪,餘者竝屬正邪變幻,不有此篇拾遺補闕,焉得治驚邪全體哉?
本篇諸藥物主治,除驚癇、癲疾外,多曰驚悸。曰驚狂,蓋又有陰迫陽,陽迫陰之別焉!夫水停為悸,火盛為狂。驚悸驚狂,究其來歷,雖絕不由水停火盛;徵其見在,則有非水停火盛,不為驚悸驚狂者。其故,可約略而言也。
曰「傷寒,八九日,下之,胷滿,煩,驚,小便不利,讝語,一身盡重,不可轉側者,柴胡加龍骨牡蠣湯主之」,非水停耶?曰「傷寒,衇浮,醫以火迫劫之,亡陽,必驚狂,起臥不安者,桂枝去芍藥加蜀漆龍骨牡蠣救逆湯主之」,非火盛耶?然以火盛而曰陽亡,以水停而用大黃,緣誤治耳。設不因誤治,而陽迫陰,陰迫陽,則水停者,當思濬其道;火盛者,當思熄其燄。
即指誤治者言,水停,仍須茯苓;火盛,猶賴蜀漆。其旨不可窺見哉?況本是虛邪、雜邪,暨夫不因邪者。故篇中藥物下,所繫主治,凡言驚悸者,無性寒之品。言驚狂者,無性熱之品。
就是而推,不旣思過半歟?觀其安陰於陽中雄黃、丹沙、人薓、紫石英、柏實、紫菀,清火於水中龍膽,攝火以歸土龍齒,導水以就窪茯神、茯苓,撥陰之遏陽升麻,舉陽使出陰蚱蟬,挽陽以入陰遠志,闢陽以通陰犀角,於陰中伸陽丹雄雞,就陽中益陰沙薓,鑿陰之閉陽麝香,開陽之拒陰桔梗。帖陰陽之違從,施擒縱,俾就理,曾謂治驚,尚有遺義哉?
龍齒角:平○齒,主大人小兒驚癇,癲疾,狂走。角,主驚癇,瘛瘲,身熱如火。
牛黃:****平○小兒諸癇熱,口不開,大人狂癲。
防葵:****寒○欬逆,溫瘧,癲癇,驚邪,狂走。
白斂:平、微寒○小兒驚癇、溫瘧。
牡丹:寒、微寒○驚癇,邪氣。
少陽,不可吐下,吐下則悸而驚」,是因邪致驚之由。茈胡加龍骨牡蠣湯、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、桂枝加桂湯、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、奔豚湯,是因邪致驚之治。其因驚而致邪,則下篇所列癲癇是矣。癲癇旣別為篇,奈何茲篇重列治之之物?亦以癲癇雖因驚而致,然亦有因邪而驚,因驚復癲癇者。
白話文:
少陽病,不能用吐法或瀉法治療,如果用了,就會導致心悸和驚恐,這是因為邪氣導致驚恐的原因。用柴胡加龍骨牡蠣湯、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、桂枝加桂湯、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、奔豚湯,這些是治療因邪氣導致驚恐的方法。至於因為驚恐而導致邪氣的,就是下篇所列的癲癇了。既然癲癇已經單獨列為一篇,為什麼這篇還要重複列出治療癲癇的藥物呢?這是因為癲癇雖然是因為驚恐而導致,但也有因為邪氣而導致驚恐,以及因為驚恐而又復發癲癇的情況。
所以,這篇凡是引用《本經》、《別錄》等古籍中藥物的主治功效,其中提到癲癇的,都和《癲癇篇》中重複提到的龍齒、防葵、升麻、蚱蟬等藥物是一樣的。雖然驚邪和癲癇分屬於不同類別,但如果驚邪沒有解決,仍然會導致癲癇。癲癇的病因中,仍然有因為驚邪而引起的。區分它們的源流,正是為了讓每一種都能得到全面的認識,而不是重複,也不是混淆。至於本篇治療驚邪的方法,和《傷寒論》、《金匱要略》中記載的完全不同,那是因為前面所說的那些湯藥,都是治療傷寒的。邪氣本來就不是一成不變的,有正邪、虛邪、賊邪、雜邪之分。
風邪有八種,痹症有五種,怎麼能一概而論呢?這裡所論的那些湯藥,只有奔豚湯屬於雜邪,其餘的都屬於正邪變化,如果沒有本篇的拾遺補缺,又怎麼能完整地治療驚邪呢?
本篇所列藥物的主治功效,除了驚癇、癲疾以外,大多都提到驚悸,提到驚狂,這又有陰氣壓迫陽氣,陽氣壓迫陰氣的區別。水液停滯會導致心悸,火氣旺盛會導致狂躁。驚悸和驚狂,追究其根源,雖然絕對不是因為水液停滯或火氣旺盛,但從現在的症狀來看,如果不是水液停滯或火氣旺盛,又不會出現驚悸和驚狂的症狀。其中原因,可以簡單地說明一下。
例如「傷寒病,過了八九天,用了瀉法,導致胸部滿悶、煩躁、驚恐、小便不順暢、胡言亂語、全身沉重、不能轉動身體,可以用柴胡加龍骨牡蠣湯來治療」,這難道不是水液停滯嗎?又如「傷寒病,脈象浮,醫生用火來攻,導致陽氣喪失,必定會出現驚狂、坐立不安,可以用桂枝去芍藥加蜀漆龍骨牡蠣救逆湯來治療」,這難道不是火氣旺盛嗎?但說火氣旺盛卻說是陽氣亡失,說水液停滯卻用大黃,那是因為誤診誤治的緣故。如果不是因為誤診誤治,而是陽氣壓迫陰氣,或陰氣壓迫陽氣,那麼水液停滯的,就應當考慮疏通水道;火氣旺盛的,就應當考慮熄滅火燄。
即使是針對誤診誤治的情況來說,水液停滯的,仍然需要茯苓;火氣旺盛的,仍然要依賴蜀漆。其中的道理難道不能理解嗎?更何況還有虛邪、雜邪,以及不是因為邪氣引起的疾病呢?所以本篇所列藥物的功效,凡是提到驚悸的,都沒有使用性寒的藥物。提到驚狂的,都沒有使用性熱的藥物。
從這些方面來推論,難道還不能考慮到治療方法的一半以上嗎?看看那些在陽氣中安定陰氣的藥物,如雄黃、丹砂、人參、紫石英、柏實、紫菀;在水液中清瀉火氣的藥物,如龍膽;用來收斂火氣歸於土的藥物,如龍齒;用來引導水液流向低窪處的藥物,如茯神、茯苓;用來撥開陰氣遏制陽氣的藥物,如升麻;用來托舉陽氣使之伸展出來的藥物,如蚱蟬;用來挽回陽氣進入陰氣的藥物,如遠志;用來疏通陽氣阻礙陰氣的藥物,如犀角;在陰氣中伸張陽氣的藥物,如丹雄雞;在陽氣中補益陰氣的藥物,如沙參;用來開鑿陰氣阻閉陽氣的藥物,如麝香;用來開通陽氣拒絕陰氣的藥物,如桔梗。這些藥物調和陰陽的不協調,運用擒縱之法,使它們歸於正道,可以說治療驚恐的辦法已經很完善了。
**龍齒角:**性平。齒,主治成人和小孩的驚癇、癲疾、狂躁奔走。角,主治驚癇、抽搐、身體發熱如火。
**牛黃:**性平。主治小孩的各種癇症發熱、口不能張開,以及成人的癲狂。
**防葵:**性寒。主治咳嗽氣逆、溫瘧、癲癇、驚邪、狂躁奔走。
**白蘞:**性平,偏微寒。主治小孩的驚癇、溫瘧。
**牡丹:**性寒,偏微寒。主治驚癇,邪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