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本經疏證》~ 本經序疏要 (31)
本經序疏要 (31)
1. 本經序疏要卷之二
絡虛,而陽不為之行,則脘中乾而食不得入。曰此為關格,則竝不重在小便之不利,而重在吐逆矣。絡虛而氣不行,陽實而氣不化,其病皆涉於火。瞿麥,開火之腑氣者也。亂髮,化火之臟氣者也。臟氣化,則血源濬而水自通;火府開,則水氣清而火自散。故凡兩物之用,固在衇之偏大偏小,而實不得以四倍以上為準。
其效,固在通小便,又實不得以大小便竝不通為準,且二物於關格之下,竝繼以「不通」字樣,則凡篇中別物下,言其病曰不通,言其效曰通者,皆可以關格類推矣。
牡蠣:平、微寒○澀大小腸,止大小便。
龍骨:平、微寒○縮小便。
鹿茸:溫、微溫○主小便利。
桑螵蛸:****平○夢寐,失精,遺溺。
漏蘆:寒、大寒○止遺溺。
土瓜根:寒○止小便數,不禁。
雞䏶胵:微寒○主小便利,遺溺,除熱,止煩。
雞腸草:微寒○止小便利。
《藥對》
菖蒲:溫。止小便,君○止小便利。
蒟醬:溫。主尿不節,臣。
《證類》
山茱萸:平○通九竅,止小便利。
小便利,實該小便多、小便不禁、小便數、遺尿四證,而四證者,惟小便數為有熱,餘則皆屬陽衰。陽衰之中,又宜分作兩端,如孩提之善遺尿,是陽氣之未充也。老人之苦溺多,至夜尤是,是陽之已竭也。大抵小便者,根於腎,行於膀胱。膀胱者,以氣為用。氣盛,則中熱而有紀律,經行者,不敢不受其節制。
氣弱,則中寒而不能自振,經行者,遂不受約束,直達而過焉。是故,小便數者,約束太過也;小便利者,逕情直行也;小便不禁者,醒而不能約束也;遺尿者,昏而不能約束也。昏而不能約束,猶可俟醒,醒而不能約束,則直陽之憊矣。然此皆常病,可於方書,覈證檢方,以求愈者也。
此篇所載,則更有啟發元悟,醒惕靈機者在焉。篇中大旨,小便之行,固恃夫陰陽之相化,尤喫緊在土之浥滲。蓋惟其浥,是以精華必畱;惟其滲,是以形質必去。惟其當浥,是以有藉夫陽;惟其當滲,是以有藉夫陰。
陰者,所以召陽使歸,而行所當行,止所當止;陽者,所以布陰,使溉而內沾五臟,外透皮毛,且客熱恃陰以消,孤陰恃陽以化,相裒相益,以底乎成,此不更於《病源》、《千金》、《外臺》前,加一曳綱振領乎?況以水中多節之物,制水之無節;便而不溺之物,轉溺而不便之為病。引而伸之,觸類而長者,醫中關鍵,不益明暸哉?雖然小便利之候,不得兼渴也。
若兼渴,則是消渴病,而非小便利矣。
漏廬,夫人知其能利水,此則曰「止遺溺、小便利」者。其患必在竅之通,此則曰「山茱萸能通九竅,止小便利」。又通五淋、利小便水道者,必與遺溺相違,惟桑螵蛸,兩者兼治是焉。知其能不適相反耶?是三者皆當詳其兼證,按其氣化而明之。夫漏廬,春夏色白,屆秋變黑,能化金為水,固治溼熱之物也。
白話文:
如果身體的脈絡虛弱,陽氣就無法正常運行,導致胃部乾燥,食物難以進入。這稱為「關格」,重點不在於小便不順利,而是在於嘔吐。脈絡虛弱導致氣運行不暢,或是陽氣過盛卻無法轉化氣,這些病症都與火氣有關。瞿麥這味藥,可以疏通火腑的氣機;亂髮這味藥,可以轉化火臟的氣機。臟腑之氣順暢轉化,則血液的源頭就會充沛,水分自然暢通;火腑通暢,則水氣清澈,火氣自然消散。因此,這兩種藥的使用,重點在於脈象的偏大偏小,而不是單純以四倍以上的劑量為準。
療效固然在於疏通小便,但也不能以完全大小便不通為判斷標準。而且這兩種藥在治療關格的描述中,都接著提到「不通」二字,那麼凡是篇中其他藥物,提到疾病是「不通」,療效是「通」的,都可以用關格的例子來類推理解。
**牡蠣:**性味平和、微寒。可以收斂大小腸,止瀉,止大小便。
**龍骨:**性味平和、微寒。可以縮小便。
**鹿茸:**性味溫熱、微溫。主治小便順利。
**桑螵蛸:**性味平和。主治多夢、遺精、遺尿。
**漏蘆:**性味寒冷、大寒。可以止遺尿。
**土瓜根:**性味寒冷。可以止小便次數頻繁,控制不住。
**雞內金:**性味微寒。主治小便順利、遺尿,清除熱邪,止煩躁。
**雞腸草:**性味微寒。可以止小便順利。
《藥對》:
**菖蒲:**性味溫熱。可以止小便,為君藥。可以止小便順利。
**蒟醬:**性味溫熱。主治小便失控,為臣藥。
《證類》:
**山茱萸:**性味平和。可以通暢九竅,止小便順利。
這裡說的「小便不利」,實際上包括小便多、小便失禁、小便次數頻繁、遺尿四種症狀。而這四種症狀中,只有小便次數頻繁是因為有熱,其他都屬於陽氣衰弱。陽氣衰弱又可分為兩種情況:幼兒容易遺尿,是因為陽氣尚未充足;老年人小便頻繁,尤其夜間更甚,是因為陽氣已經衰竭。總體來說,小便的產生根源於腎,運行於膀胱。膀胱的作用依賴於氣。氣盛,則膀胱中溫熱且有規律,小便的排出就會受到控制。
氣弱,則膀胱中寒冷且無法自主調節,小便的排出就會失去約束,直接排出。所以,小便次數頻繁,是約束過度;小便順利,是直接排出;小便失禁,是清醒時無法控制;遺尿,是昏睡時無法控制。昏睡時無法控制,還能等醒來再說,但清醒時都無法控制,那就是陽氣衰敗了。不過這些都是常見病症,可以查閱醫書,仔細辨證,尋找對應的藥方來治療。
這裡所記錄的,更有啟發思考、讓人警醒的作用。這段文字的主要意思是,小便的排出固然依賴於陰陽的相互轉化,更重要的是脾土的滋潤滲透。正是因為滋潤,所以精華才能保留;正是因為滲透,所以糟粕才能排出。滋潤需要陽氣的幫助;滲透需要陰氣的幫助。
陰的作用是引導陽氣歸位,使其該行則行,該止則止;陽的作用是布散陰液,使其滋養五臟,透達皮毛。同時,客熱需要陰來消除,孤陰需要陽來轉化,兩者相互補充,才能達到平衡。這是不是比《病源》、《千金》、《外臺》這些醫書,更起到提綱挈領的作用呢?更何況,用水中多節之物(如竹子)來控制水的不受控制,用小便順暢的藥物,來治療排尿困難的疾病。如果能夠由此推廣,觸類旁通,那麼醫學中的關鍵就會更加清晰明瞭。雖然如此,小便順利的症狀,不能同時伴有口渴。
如果伴有口渴,那就是消渴病,而不是單純的小便不利了。
漏蘆,人們都知道它能利水,但這裡卻說它可以「止遺尿、小便不利」。這說明,它的病症一定在於排尿通道的通暢,因此這裡說「山茱萸能通九竅,止小便不利」。而疏通五淋、疏利小便水道的藥物,往往與遺尿相違背,只有桑螵蛸,可以同時治療這兩種症狀。這難道不值得深思嗎?這三味藥都應該詳細了解它們的兼證,並根據氣化的變化來理解。漏蘆,春夏時顏色是白色,到了秋天就會變成黑色,它能將金轉化為水,所以它屬於治療濕熱的藥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