鄒澍

《本經疏證》~ 本經序疏要 (28)

回本書目錄

本經序疏要 (28)

1. 本經序疏要卷之二

渴欲得水,少少與之,但以法救之。渴者,宜五苓散」、「傷寒,五、六日,頭汗出,微惡寒,手足冷,心下滿,口不欲食,大便硬,衇細者,此為陽微結,必有表復有裏也,可與小茈胡湯」、「陽明病,本自汗出,醫更重發汗,病已瘥,尚微煩,不了了者,此大便必硬,故也。

以亡津液,胃中乾燥,故令大便硬,當問其小便日幾行,若本小便日三四行,今日再行,故知大便不久出,今為小便數少,以津液當還入胃中,故知不久必大便也」,仲景於大便不通不下之下,不治之治如此,後人尋思於此而擴充之,即此篇治法,亦自在矣。

滑石:、大寒○通九竅六府津液,去畱結,止渴。

冬葵子及根:****寒○主五癃,利小便。

白茅根:****寒○利小便,下五淋。

瞿麥:****寒○關格,諸癃結,小便不通。

榆皮:****平○大小便不通,利水道。

石葦:****平○五癃閉不通,利小便水道。

葶藶:、大寒○下膀胱水,伏畱熱氣。

蒲黃:****平○心腹膀胱熱,利小便。

麻子:****平○逐水,利小便。

琥珀:平○通五淋。

石蠶:****寒○主五癃,破石,解結氣,利水道,除熱。

蜥蜴:****寒○主五癃邪結,破石淋,下血,利小便水道。

胡燕屎:****平○破五癃,利小便。

衣魚:****溫○婦人疝瘕,小便不利,又療淋。

亂髮:微溫○五癃,關格不通,利小便水道。

《蜀本》

林石暖:主石淋○水磨服之,當得碎石隨溺出。

《藥對》

車前子:寒○主淋,主氣癃,止痛,利水道小便。

茯苓:平。主淋,利小便,君。

黃芩:大寒。主利小便,臣○逐水,利小腸。

澤藛:寒。主淋,利三焦停水,君○消渴,淋瀝,逐膀胱三焦停水。

敗豉皮:平。主利小便,臣。

冬瓜:微寒。主淋,小便不通,君○利小便,止渴。

桑螵蛸:平。主五淋,利小便,臣○通五淋,利小便水道。

《證類》

豬苓:平○利水道。

石鷰:寒○以水煮汁。飲之,治淋有效。

海蛤:平○治水氣,浮腫,下小便《藥性論》。

木通:平○通利九竅。

貝齒:平○主五癃,利水道。

說者謂〈靈蘭秘典論〉言「膀胱者,州都之官,津液藏焉。氣化,則能出矣」,故利小便者,在用溫通以化膀胱之氣,而巢氏則謂「腎虛、膀胱熱乃為淋」,兩說正相歧也。夫巢氏固云「水入小腸,下於胞,行於陰,為溲便。腎氣通於陰,陰為津液下流之道,若腑臟不和,則腎虛而膀胱熱,熱則津液溲,便遂數且澀,淋瀝不宣,故謂之為淋矣」。而泰西家則言,腎之情,熱與溼;膀胱之情,冷與燥。

白話文:

**渴欲得水時,要少量多次給水,但要依照方法來處理。**口渴的人,應該使用五苓散來治療。

傷寒病發作五、六天後,出現頭部出汗、稍微怕冷、手腳冰冷、胸口覺得悶脹、不想吃東西、大便乾硬、脈搏細弱等症狀,這是因為陽氣虛弱而導致體內有結滯,表示病症既有表證也有裡證,可以使用小柴胡湯來治療。

陽明病原本就會出汗,醫生又再次使用發汗的方法,病雖然好了,但還是有輕微煩躁,沒有完全痊癒的感覺,這一定是因大便乾硬造成的。

**因為體內津液流失,導致胃部乾燥,所以會大便乾硬。**這時應該詢問病人每天小便幾次,如果原本一天小便三、四次,今天只小便兩次,就知道大便很快就會出來。現在小便次數減少,表示津液回流到胃中,所以知道大便不久就會排出。張仲景對於大便不通的情況,不用直接攻下的方法,而是用這種間接的方式來治療,後人從這裡思考並加以延伸,這種治療方法自然就產生了。

**滑石:性寒,大寒。**可以疏通全身九竅和六腑的津液,排除體內瘀積,並且能止渴。

**冬葵子及根:性寒。**主要治療五種小便不暢的病症,有利尿的作用。

**白茅根:性寒。**有利尿,可以治療五淋病。

**瞿麥:性寒。**可以治療關格(大小便不通),各種小便不暢的結滯,以及小便不通。

**榆皮:性平。**可以治療大小便不通,疏通水道。

**石葦:性平。**可以治療五淋病導致的小便不通,有利尿的作用。

**葶藶:性寒,大寒。**可以排除膀胱中的水液,以及潛伏的熱氣。

**蒲黃:性平。**可以治療心腹和膀胱的熱,有利尿的作用。

**麻子:性平。**可以排除體內多餘的水分,有利尿的作用。

**琥珀:性平。**可以疏通五淋病。

**石蠶:性寒。**主要治療五淋病,可以化解結石,疏通氣滯,有利尿的作用,並能清除熱邪。

**蜥蜴:性寒。**主要治療五淋病和邪氣結滯,可以化解結石,排出血塊,有利尿的作用。

**胡燕屎:性平。**可以化解五淋病,有利尿的作用。

**衣魚:性溫。**可以治療婦女的疝氣,小便不通,也能治療淋病。

**亂髮:性微溫。**可以治療五淋病,以及關格不通,有利尿的作用。

(《蜀本草》記載) **林石暖:主要治療石淋病。**用水磨成粉服用,可以使結石碎裂並隨小便排出。

(《藥對》記載) **車前子:性寒。**主要治療淋病和氣淋,能止痛,有利尿的作用。

**茯苓:性平。**主要治療淋病,有利尿作用,是主要的藥物。

**黃芩:性大寒。**主要有利尿的作用,是輔助藥物,能排除體內多餘的水分,並能通利小腸。

**澤瀉:性寒。**主要治療淋病,有利尿的作用,能消除三焦停滯的水液,是主要的藥物,能治療消渴症、淋瀝不盡,並能排除膀胱和三焦停滯的水液。

**敗豉皮:性平。**主要有利尿的作用,是輔助藥物。

**冬瓜:性微寒。**主要治療淋病,以及小便不通,是主要的藥物,能利尿,並能止渴。

**桑螵蛸:性平。**主要治療五淋病,有利尿作用,是輔助藥物,能疏通五淋病,並能通利水道。

(《證類本草》記載) **豬苓:性平。**可以通利水道。

**石燕:性寒。**用水煎汁飲用,治療淋病有效。

**海蛤:性平。**可以治療水腫和浮腫,並能利尿。(《藥性論》)

**木通:性平。**可以疏通全身九竅。

**貝齒:性平。**主要治療五淋病,有利尿作用。

有人認為《靈蘭秘典論》說:「膀胱是負責調節津液的官府,津液儲存在其中。當氣化作用正常時,津液才能排出。」所以要利尿,應該用溫通的方法來幫助膀胱的氣化。而巢元方則認為「腎虛和膀胱有熱才會導致淋病」,這兩種說法正好相反。巢氏認為:「水液進入小腸,再下到膀胱,然後經由陰部排出為小便。腎氣與陰部相通,陰部是津液下行的通道。如果臟腑不協調,就會導致腎虛和膀胱有熱。有熱就會使津液排出,小便就會頻繁而且澀滯,淋漓不盡,所以稱之為淋病。」而西方醫學則認為,腎的特性是熱和濕;膀胱的特性是冷和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