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本經疏證》~ 本經序疏要 (19)
本經序疏要 (19)
1. 本經序疏要卷之二
人薓:微寒、微溫○霍亂,吐逆,調中。
朮:****溫○霍亂,吐下不止。
附子:溫、大熱○心腹冷痛,霍亂轉筋。
桂心:大熱○霍亂轉筋。
乾薑:溫、大熱○霍亂脹滿。
橘皮:****溫○氣衝胷中,吐逆,霍亂,止洩。
厚朴:溫、大溫○霍亂,腹痛脹滿。
香薷:微溫○霍亂,腹痛,吐下。
麕舌:微溫○主霍亂,腹痛,吐逆,心煩。
高良薑:大溫○胃中冷逆,霍亂腹痛。
木瓜:溫○霍亂,大吐下,轉筋不止。
《蜀本》
小蒜:溫○歸脾腎,主霍亂,腹中不安。
雞屎白:微寒。
藊豆葉:主霍亂,吐下不止。
雞舌香:微溫○療霍亂,心痛。
豆蔻:溫○山薑去惡氣,溫中,中惡,霍亂,心腹冷痛,功用如薑。
楠材:微溫○主霍亂,吐下不止。
蓬莪朮:溫○主霍亂,冷氣,吐酸水。
肉豆蔻:溫○主霍亂,中惡,冷疰,嘔沫,冷氣。
海桐皮:平○主霍亂,中惡。
《藥對》
吳茱萸:大熱,臣○主霍亂,瀉痢《日華》。
《證類》
丁香:溫脾胃,止霍亂擁脹。
旣云嘔吐,而病名霍亂矣。復云「病發熱,頭痛,身疼,惡寒,吐痢者,名霍亂」,是霍亂之證,不特吐痢,必且兼有表證矣。又云「痢止,復更發熱」,又云「卻四五日,至陰經上,轉入陰必痢」,又云「似欲大便而反失氣,仍不痢者,屬陽明」,見霍亂之證,吐痢止後,有表證。不止者,且有實,則入陽明。
虛,則入三陰者矣。《傷寒論》〈霍亂篇〉寥寥數策,而外自三陽,內至三陰,貫通周浹,傳變分明,治法詳盡。如此,何容復贅一辭。乃茲篇,更以藥二十餘味,命為通治霍亂,而仲景所不用者,十居其八,是果於仲景之書,有關會否耶?蓋嘔吐暨下痢,有因傷寒而致者,有不因傷寒而致者,則霍亂亦必如是矣。
霍亂之有因傷寒而致,有不因傷寒而致,於何別哉?巢氏曰「霍亂者,揮霍之間,便致繚亂也。由人溫涼不調,陰陽清濁相干,亂於腸胃,變發則心腹絞痛。心痛者,先吐。腹痛者,先痢。心腹竝痛,則吐痢俱發。實者,身發熱,頭痛,體痛;虛者,但吐痢而已。其別,有飲酒食肉,腥膾生冷過度者,有居處不節者,有露臥溼地者,有當風取涼風冷襲之者,皆歸於三焦,傳於腸胃而作也」。惟此,則不特霍亂之或因傷寒,或不因傷寒,旣可曉然,即此篇藥品所主,亦將思過半矣。
蓋補虛,有調中和中之物。去實,有利氣疏氣之物。驅溼,有散發滲利之物。達外,有開拓經絡之物。以及解酒辟腥,卻寒除水,概欲腸胃間,陰陽相順而不相干,使廩於三焦,輸於膀胱,是不特竟霍亂之委,抑且徹霍亂之源矣。於仲景書,又何悖焉。
白話文:
**人參:**性味微寒,有的說微溫。可以治療霍亂、嘔吐,調理腸胃。
**白朮:**性味溫。可以治療霍亂,以及吐瀉不止的情況。
**附子:**性味溫熱,藥性大熱。可以治療心腹冷痛,以及霍亂引起的抽筋。
**桂心:**藥性大熱。可以治療霍亂引起的抽筋。
**乾薑:**性味溫熱,藥性大熱。可以治療霍亂引起的腹脹。
**橘皮:**性味溫。可以治療胸悶氣逆、嘔吐、霍亂,並且可以止瀉。
**厚朴:**性味溫熱,藥性大溫。可以治療霍亂,以及腹痛腹脹。
**香薷:**性味微溫。可以治療霍亂、腹痛、吐瀉。
**麕舌:**性味微溫。主要治療霍亂、腹痛、嘔吐、心煩。
**高良薑:**藥性大溫。可以治療胃部發冷引起的氣逆、霍亂腹痛。
**木瓜:**性味溫。可以治療霍亂、嚴重吐瀉、抽筋不止。
**小蒜(蜀本):**性味溫。歸脾經和腎經,主要治療霍亂,以及腹部不適。
**雞屎白:**性味微寒。
**扁豆葉:**主要治療霍亂,以及吐瀉不止。
**雞舌香:**性味微溫。可以治療霍亂引起的心痛。
**豆蔻:**性味溫。和山薑一樣可以去除惡氣,溫暖腸胃,治療中邪、霍亂、心腹冷痛,功效和薑相似。
**楠木:**性味微溫。主要治療霍亂,以及吐瀉不止。
**蓬莪朮:**性味溫。主要治療霍亂、寒氣、吐酸水。
**肉豆蔻:**性味溫。主要治療霍亂、中邪、寒濕引起的肢體麻木疼痛、嘔吐口沫、寒氣。
**海桐皮:**性味平。主要治療霍亂、中邪。
**吳茱萸(藥對):**藥性大熱,是輔助藥。主要治療霍亂、腹瀉痢疾。
**丁香(證類):**可以溫暖脾胃,止住霍亂引起的腹脹。
書中提到,既然說是嘔吐,那這種病就叫做霍亂。又說「發病時發熱、頭痛、身體疼痛、怕冷、吐瀉的,叫做霍亂」。可見霍亂不只是吐瀉,還會伴有表證(身體表面的症狀)。又說「痢疾停止後,又再次發熱」,又說「四五天後,病邪進入陰經,轉為痢疾」,還說「想大便卻只放屁,仍然沒有痢疾的,屬於陽明經」,可見霍亂在吐瀉停止後,可能會出現表證。如果病邪沒有停止,而且是實證,就會進入陽明經;如果是虛證,則會進入三陰經。
《傷寒論》中關於霍亂的篇章雖然簡短,但卻貫通了從三陽經到三陰經的傳變,治療方法也很詳盡。因此,不需要再多說什麼。但這篇文章,卻用了二十多種藥物,說是能通用治療霍亂。其中,有八成的藥物是張仲景沒有用過的。這難道和仲景的書有所牴觸嗎?其實,嘔吐和腹瀉,有的是因為傷寒引起的,有的不是因為傷寒引起的,霍亂也一定是這樣。
那麼,霍亂是因為傷寒引起的和不是傷寒引起的,有什麼區別呢?巢氏說:「霍亂的病勢來得很快,就像揮動一下手就亂了。是因為人沒有注意寒熱調和,陰陽清濁互相干擾,使腸胃功能紊亂,發病時就會出現心腹絞痛。心痛的,會先嘔吐;腹痛的,會先腹瀉;心腹都痛的,就會同時吐瀉。實證的,身體發熱、頭痛、身體疼痛;虛證的,只有吐瀉而已。區別在於,有些人是因為飲酒過多、吃肉太多、吃生冷腥味的食物過度,有些人是生活起居不注意,有些人是睡在潮濕的地方,有些人是吹到冷風而感冒,這些都會影響三焦,傳導到腸胃而發病」。這樣一來,就明白了霍亂的原因,有的是傷寒引起的,有的不是傷寒引起的。這篇文章所提到的藥物,也應該思考一下是否都適用。
總的來說,補虛有調理腸胃的藥物;去實有利氣疏導的藥物;驅濕有散發滲濕的藥物;發散有開通經絡的藥物,以及解酒、去除腥味、驅寒、除水等等。這些都是為了讓腸胃的陰陽相順,不互相干擾,讓三焦的功能正常,輸送給膀胱。這樣不僅能明白霍亂的病因,還能徹底找到霍亂的根源。與仲景的書,又有什麼衝突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