鄒澍

《本經疏證》~ 本經序疏要 (9)

回本書目錄

本經序疏要 (9)

1. 本經序疏要卷之一

譬諸寇盜,力大者,徑情直行,無敢與忤。力小者,誘引相得,萃於一隅。然正其治化之端,通其出入之道,招徠其脅從,殲戮其巨魁,剿大剿小,一也。焉用別乎?特「風多猝然而至,痹每積漸乃成」,故以「久風溼痹」標名,非謂更有「驟風溼痹」相對照也。

茵芋:、微溫○療諸關節風溼痹痛。

附子:、大熱○主寒溼踒躄,拘攣膝痛。

側子:大熱○治冷風溼痹,大風,筋骨攣急。

麻黃:、微溫○主五藏邪氣,緩急,風脅痛。

芎藭:****溫○主寒痹,筋攣,緩急。

杜仲:、溫○治腎勞,腰脊攣傴《日華》。

萆薢:****平○主腰背痛強,骨節風寒溼周痹。

狗脊:、微溫○主腰背強,機關緩急,周痹。

白鮮皮:****寒○主溼痹,死肌,不可屈伸。

白芨:、微寒○主賊風,鬼擊,痱緩不收。

葈耳:****溫○主風溼周痹,四肢拘攣痛。

豬椒:溫○主風寒溼,歷節疼。

《證類》

石斛:平○逐皮肌風痹《藥性論》。

漢防己:平、溫○主中風手足攣急。

《靈樞》〈賊風篇〉「黃帝曰『夫子嘗言,賊風邪氣令人病,今有不離屏蔽,不出室穴,卒然病者,何也」?岐伯對曰『此皆嘗有所傷於溼氣,若有所墮墜,惡血畱於內而不去,卒然喜怒不節,飲食不適,寒溫不時,腠理閉而不通,其開而遇風寒,則血氣凝結,與故邪相襲而為寒痹。其有熱,則汗出。

汗出,則受風,雖不遇賊風邪氣,必有因加而發焉』。帝曰『夫子之所言,皆病人所自知也。其毋所遇邪氣,又毋怵惕之所志,卒然而病者,何也?惟因有鬼神之事乎』?岐伯對曰『此亦有故,邪畱而未發,因而志有所惡,及有所慕,血氣內亂,兩氣相搏。其所從來者,微。

視而不見,聽而不聞,故似鬼神』」。據此,則賊風者,卒然而發,正與風溼痹之積久乃成者,相反矣。顧賊風未必盡為攣急,攣急未必盡由賊風,則賊風攣急者,其如飛尸,如鬼擊,不假有因,卒然而發之攣急歟?然前此種種,〈諸風篇〉未必竟無攣急,此篇種種諸證,又未嘗皆攣急。謂前此諸攣急,非卒然而得,則可。

謂今此卒然得者,雖不攣急,亦得命為賊風攣急,可乎?然覈此篇,僅痱緩不收、皮肌風痹,兩者無攣急,餘則不可屈伸,機關緩急,風脅痛,關節風溼痹痛,皆攣急也。矧痱緩不收上,明著賊風、鬼擊耶?惟卒然得者與不卒然得者,所主藥物大同小異,是則宜參究耳。雖然論病,則當嚴別所由;論治,卻宜實據現在,使風以陰陽不合化而病者,必推前此五載十年,曾患感冒以為據,是猶曆家之推曆元,縱有合而無相干涉也。

白話文:

就像對付盜賊一樣,力量大的盜賊,會直接橫行霸道,沒有人敢反抗。力量小的盜賊,會用誘騙的方式拉攏同夥,聚集在一個角落。然而,治理的根本在於端正法紀,暢通出入的管道,招降脅從者,消滅首惡,無論大小盜賊,剿滅的方法都一樣。何必還要區分呢?只是因為「風邪多是突然來襲,而痹症卻是慢慢累積形成的」,所以才用「久風溼痹」來命名,並不是說還有一個與之相對的「驟風溼痹」。

**茵芋:**性溫,略溫。可以治療各種關節風濕痺痛。

**附子:**性溫,大熱。主要治療寒濕引起的痿痹,以及手腳拘攣,膝蓋疼痛。

**側子:**性大熱。治療冷風濕痹、大風病,以及筋骨攣縮抽筋。

**麻黃:**性溫,略溫。主要治療五臟的邪氣,以及筋脈拘急,風邪引起的脅肋疼痛。

**芎藭:**性溫。主要治療寒痹,筋脈攣縮,以及筋脈拘急。

**杜仲:**性平,性溫。治療腎虛勞損,腰背彎曲。《日華》記載

**萆薢:**性平。主要治療腰背疼痛僵硬,以及骨節風寒濕引起的周身痺痛。

**狗脊:**性平,略溫。主要治療腰背僵硬,關節活動不靈活,周身痺痛。

**白鮮皮:**性寒。主要治療濕痺,肌肉壞死,關節不能屈伸。

**白芨:**性平,略寒。主要治療突然發作的風邪侵襲,以及鬼神作祟,導致筋脈弛緩不能收縮。

**葈耳:**性溫。主要治療風濕引起的周身痺痛,以及四肢拘攣疼痛。

豬椒:性溫。主要治療風寒濕邪引起的關節疼痛。

《證類本草》中記載:

石斛:性平。可以驅除皮膚肌肉中的風痺。《藥性論》記載。

漢防己:性平,性溫。主要治療中風導致的手足攣縮抽筋。

《靈樞》〈賊風篇〉中黃帝問:「先生您曾說,賊風邪氣會使人得病,現在有人沒有離開遮蔽之處,也沒有走出房間,卻突然生病,這是為什麼呢?」岐伯回答說:「這些人都是曾經受過濕氣傷害,或者曾經跌倒摔傷,導致瘀血停留在體內沒有散去,突然情緒波動,飲食不當,天氣寒熱失常,導致皮膚毛孔閉塞不通暢,毛孔打開後又遇到風寒,就會導致血氣凝結,和原來的邪氣互相侵襲,形成寒痺。如果身體有熱,就會出汗。出汗後又受到風邪侵襲,即使沒有遇到賊風邪氣,也一定會因為這些原因而發病。」黃帝說:「先生您所說的這些,都是病人自己知道的。如果病人沒有遇到邪氣,也沒有受到驚嚇,卻突然生病,這是為什麼呢?難道是因為有鬼神作祟嗎?」岐伯回答說:「這也有原因的,邪氣停留在體內沒有發作,因為情緒的厭惡或者嚮往,導致體內氣血紊亂,兩種氣互相搏擊。發病的起因非常微小,肉眼看不見,耳朵聽不到,所以看起來像是鬼神作祟。」根據這些論述,賊風是突然發作,而風濕痺是慢慢累積形成的,兩者是相反的。但是賊風引起的病症不一定是筋脈拘攣,筋脈拘攣也不一定都是由賊風引起的,那麼賊風引起的筋脈拘攣,就像飛尸、鬼擊一樣,沒有原因,突然就發作了嗎?然而,前面提到的《諸風篇》未必沒有描述筋脈拘攣,這一篇中描述的各種症狀,也未必都是筋脈拘攣。說《諸風篇》中的筋脈拘攣不是突然發作的,這可以理解。那麼說這一篇中突然發作的,即使沒有筋脈拘攣,也可以稱為賊風筋脈拘攣,這樣說可以嗎?然而仔細考察這一篇,只有筋脈弛緩不能收縮、皮膚肌肉風痺這兩種症狀沒有筋脈拘攣,其他像關節不能屈伸,關節活動不靈活,風邪引起的脅肋疼痛,關節風濕痺痛,都是屬於筋脈拘攣的。更何況,在筋脈弛緩不能收縮的症狀之上,明確地寫著是賊風、鬼擊引起的。只有突然發作的和不是突然發作的,所用的藥物大同小異,這是應該仔細研究的。雖然在討論疾病時,應該嚴格區分病因;但是治療時,卻應該根據實際情況來判斷。如果因為陰陽不協調而導致風邪致病,一定會推究其五年或十年前是否得過感冒,作為判斷的依據,這就像曆法推算歷元一樣,即使相符,也沒有相關的關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