鄒澍

《本經疏證》~ 本經續疏 (88)

回本書目錄

本經續疏 (88)

1. 本經續疏第六卷

火為金用而金之氣益烈,即以同氣相求者,直相從而破其所結之戾氣。故其所治,非陰虛而陽不能化之風,乃陽虛而陰不得化之風。是其旨,皆在散陰結於暢陽。霍亂之發,癲之為風,陰結而陽不得暢,陽虛而陰不得化也。是可知,因痰而生風者,去其痰而風自不得生,特陰虛之燥痰,畏此,正如磇鴆耳」。

草蒿:味苦,寒,**無毒。主疥瘙痂癢,惡瘡,殺蝨蝨當作蟲 **,畱熱在骨節間目。一名青蒿,一名方潰。生華陰川澤。

草蒿,即今青蒿,二月生苗,莖粗如指而肥輭,與葉竝深青色。葉似茵蔯而面背皆青,至夏,高四、五尺。七、八月間,開花細黃,花下便結子,大如麻子,中有細子,九月采。其根白鞕,根、莖、子、葉皆有香氣,俱堪入藥。《綱目》參《圖經》

疥瘙,本溼熱為病,至結痂而癢,則溼已化燥矣。惡瘡亦溼熱病也,而至生蟲,則已溼迸流漓,燥遂在內矣。瘡旣劫溼之具,疥復生蟲之橐,則主疥瘙、痂癢、惡瘡者,不遂為治燥熱之劑乎?然苦寒之物,治溼熱者有之,如芩、連是也。茲獨苦寒而治燥熱,則以其芳者,說者謂「芳香實能助燥,烏能治燥」?是不明陽明燥金所以繼太陰溼土之故耳。

溼浮於外,內本已燥,加以清飆蕩滌,餘暑倏消,則外浮者亦散,遂純乎為燥,是誠在轉瞬間。不然,別氣相續,必漸致此,何獨緊相承,踵相接耶?即以芳香論,在春夏時,芳香之物,應時生長者不一,然其氣皆發揚,而茲獨斂肅,是其為由夏屆秋,由溼轉燥,而畱有遺熱在內者之的劑矣。

即驗其立秋已後,定節節生蟲,旣已生蟲,仍不妨開花結子,其蟲又不嚙梗致敗,不蠹節潰出,但自循梗而下,入土化他物。故凡取蟲者,過時即無,亦可見。此是夏間陽氣遺畱在內所化,合之於治畱熱在骨節間,豈不符哉?

青葙子:味苦,微寒,**無毒。**主邪氣,皮肉中熱,風瘙,身癢,殺三蟲,**惡瘡,疥蝨,痔蝕,下部䘌瘡。**子名草決明,療脣口青。一名草蒿,一名萋蒿。生平谷道傍。三月采莖葉,陰乾。五月、六月采子。

青箱,二月生苗,長三、四尺,葉闊似柳而輭,莖似蒿青紅色。六月、七月開花,如雞冠,花上紅下白,但雞冠花穗或有大而扁,或團者,此則梢間出花穗,尖長四、五寸,狀如兔尾。子在穗,光黑而扁,與雞冠子、莧子不殊,根亦似蒿根而白,獨莖直下生根,八月采子。參《圖經》、《綱目》

青葙,形象生長與青蒿頗同,特其收成較蚤,蓋當溼熱盡浮,內方轉燥之際,故其為用,似同於青蒿,實戾於青蒿。夫邪之在人,原欲同氣相引,豈肯鬱鬱獨居。第阻隔旣成,追攀莫及,則有遺畱之患。若邪正在表,外熱方昌,則在內者,孰不欲就我,同岑共商畱去。斯所以俱患身癢,但視其一,則疥已成痂,惟餘不盡。

白話文:

[本經續疏第六卷]

火能幫助金(指肺)發揮作用,金的氣勢就會更加強烈。這時,要用同類性質的藥物來引導,直接順著金的氣勢,去破除它內部結聚的邪氣。所以它所治療的,不是陰虛而陽氣無法推動的風,而是陽虛而陰氣無法運化的風。它的重點,都是在於疏散陰氣的結滯,使陽氣暢通。像霍亂的發作、癲癇屬於風症,都是因為陰氣結滯而陽氣無法暢通,陽氣虛弱而陰氣無法運化所導致的。由此可知,因為痰而產生的風症,只要去除痰,風自然就無法產生。特別是陰虛引起的乾燥痰,要小心處理,就像用毒鳥的羽毛泡酒來害人一樣。

**草蒿:味苦,性寒,沒有毒。主要治療疥瘡、瘙癢、結痂、惡瘡,殺滅蝨子(這裡的「蝨」應該理解為蟲),以及留在骨節間的餘熱。又名青蒿,又名方潰。**生長在華山北邊的河澤地區。

草蒿,就是現在的青蒿,二月長出幼苗,莖像手指一樣粗且柔軟,和葉子都是深青色。葉子像茵陳,但正面背面都是青色,到了夏天,長到四、五尺高。七、八月間開出細小的黃色花,花下就結出像麻子一樣大的果實,果實中有細小的種子,九月採收。它的根是白色堅硬的,根、莖、果實、葉子都有香味,都可以入藥。《綱目》的記載可以參考《圖經》。

疥瘡、瘙癢,原本是濕熱引起的疾病,等到結痂而癢,就表示濕已經轉為燥了。惡瘡也是濕熱病,但等到生蟲,就表示濕已經外溢流散,乾燥的病邪反而停留在體內了。瘡是排除濕氣的工具,疥瘡又像是生蟲的巢穴,那麼治療疥瘡、瘙癢、結痂、惡瘡的藥物,難道不是治療乾燥熱邪的嗎?然而,苦寒的藥物,確實有治療濕熱的,例如黃芩、黃連就是。現在草蒿獨獨是苦寒卻治療乾燥熱邪,那是因為它帶有芳香。有人說「芳香其實能助長燥熱,怎麼能治療燥熱呢?」這是因為不明白陽明燥金繼承太陰濕土的道理。

濕氣浮在體表,體內本來就已經乾燥了,加上涼爽的風吹來,殘餘的暑熱消散,那麼浮在表面的濕氣也跟著散去,於是就完全變成乾燥。這真是在轉眼之間發生的。否則,別的氣息相續不斷,必然會慢慢導致這種情況,為什麼只有這種緊密相連,接踵而來的現象呢?就拿芳香來說,在春夏時節,芳香的植物,應時生長的很多,但它們的氣都是發散的,而草蒿獨獨是收斂肅降的。這是因為它是由夏天進入秋天,由濕轉為燥,而能治療留在體內餘熱的藥物。

可以觀察到它在立秋之後,一定會節節生蟲,即使已經生了蟲,仍然不妨礙它開花結果,而且蟲子也不會啃食莖導致腐敗,不會從節部蛀出,只會沿著莖向下鑽入土中變成其他東西。所以凡是採蟲的人,過了時節就找不到了,這也可以證明這一點。這就是夏天陽氣遺留在體內所化生的,和它能治療留在骨節間的餘熱,豈不是相符嗎?

**青葙子:味苦,性微寒,沒有毒。主要治療邪氣,皮膚肌肉中的熱邪,風瘙,身體發癢,殺滅三種蟲(指寄生蟲),惡瘡、疥瘡、蝨子、痔瘡潰爛,下部陰瘡。**果實又名草決明,能治療嘴唇發青。又名草蒿,又名萋蒿。**生長在平地的路旁。三月採收莖葉,陰乾。五月、六月採收果實。

青葙,二月長出幼苗,長到三、四尺高,葉子寬大像柳葉,但比較柔軟,莖像蒿草一樣,呈青紅色。六月、七月開花,像雞冠花,花的上部是紅色,下部是白色,不過雞冠花的花穗有扁平的,也有圓形的,而青葙花穗是從末端長出,尖長四、五寸,形狀像兔子的尾巴。種子在花穗中,光滑黑色而扁平,和雞冠花籽、莧菜籽差不多,根也像蒿草的根一樣是白色的,只有莖是直直地往下生根,八月採收果實。可以參考《圖經》、《綱目》的記載。

青葙,它的形態和生長與青蒿很相似,只是它成熟的比較早,大概是在濕熱完全浮散,體內才開始轉為乾燥的時候,所以它和青蒿的功效相似,但實際上和青蒿有所不同。邪氣在人體內,本來是會同氣相引的,哪肯鬱悶地獨自停留。但如果阻隔已經形成,就來不及追趕了,就會有遺留的隱患。如果邪氣正在表面,外在熱邪正旺盛,那麼在內部的邪氣,誰不想靠近我,共同商討去留呢?這就是為什麼都出現身體發癢的原因。但是觀察其中一個方面,疥瘡已經結痂,只剩下沒有完全消除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