鄒澍

《本經疏證》~ 本經疏證 (33)

回本書目錄

本經疏證 (33)

1. 本經疏證第二卷

考仲景書,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、真武湯、附子湯、桂枝芍藥知母湯、薯蕷丸,皆與芍藥同用,皆治胷腹間有水氣。則於〈婦人妊娠篇〉之白朮散,與芎藭同用。當歸芍藥散、當歸散,與芍藥、當歸、芎藭同用者,不可知其為除水氣,而利腰臍間血哉!又仲景每出治法,必先指其所治何病。其病,因何而致。

尚恐後人誤用,又必反覆申明所以然之故。惟此數方,則概之,曰「妊娠宜常服」、曰「妊娠養胎」、曰「婦人腹中諸疾痛」。僅於當歸芍藥散,標之曰「婦人懷妊,腹中㽲痛」。則凡白朮散、當歸散,皆有病可服,無病亦可服。總之,血分之源不清,則血氣不能和。而附血之溼,血盛之火,皆為胎前所有之常患。

故出此不必甚為別擇之常方,學者尤當會意而用之也。

女萎萎蕤:味甘,平,**無毒。**主中風,暴熱,不能動搖,跌筋,結肉,諸不足,**心腹結氣,虛熱,溼毒,腰痛,莖中寒,及目痛,眥爛,淚出。**久服,去面黑䵟,好顏色,潤澤,輕身,不老。一名熒,一名地節,一名玉竹,一名馬薰。生泰山山谷及邱陵。立春後採,陰乾。畏鹵鹹

萎蕤,莖幹強直,似箭簳而有節。葉狹而長,表白裏青。三月,開青花,結圓實。其根橫行,如荻根及菖蒲節,概平直而有鬚宂密,宛如冠纓下垂之綏。最多脂液,至難燥,即燥亦柔。移根種之,極易繁茂。參《圖經》、《綱目》、《本草述》

凡有節有液之物,皆能通。故竹瀝,通風火阻經。菖蒲,通風痰阻竅。萎蕤,則通風熱阻絡者也。原夫氣,人身之陽也;津唾血液,人身之陰也。若病邪以漸而來,彼此徐徐相引,或化為寒,或化為熱,久則自相朋比。倘受邪旣驟,感化甚速,則陽之從之也易,陰之即之也難。

且陰,原係洩澤骨節之物,勢常依巖附險。乃適遭中風暴熱,陽已與之俱化,陰猶倚勢為梗。則陰之阻,正足以助熱之熾;陽之畱,正足以戕陰之結。兩不相通,而均不相下。近骱之短絡遂痹,機械因之廢弛矣。又何自能動搖耶?妙在萎蕤,氣味甘平,節節有鬚,宂密滑澤。

不徒使絡中之液,能柔熱之暴。且可使肌肉間熱,能化液之結。骨節旣通,陽施陰化,血衇膚腠,自爾和暢,濈然其汗出,於是乎治跌筋結肉者。巢氏云「人手足邊,忽生如豆,或如結筋,五十相連,肌理麤強於肉,謂之『疣目』。係風邪搏於肌肉而生」,此非精與氣相遇,遂互結不解而何?曰「不足」,明非津與氣之有餘。治以萎蕤,實與纔所云云,不殊矣。

他如津滯而面生皯皰,津枯而面不潤澤,又何異於是哉!

茈胡:味苦,平、**微寒,無毒。**主心腹,去腸胃中積氣、飲食、積聚、寒熱、邪氣,推陳致新,**除傷寒心下煩熱,諸痰熱結實,胷中邪逆一本作氣,五臟間遊氣,大腸停積,水脹及溼痹拘攣,亦可作浴湯。**久服,輕身,明目,益精。一名地薰。一名山菜,一名茹草葉,一名芸蒿。辛香可食。生宏農川谷及冤句。二月、八月採根,暴乾。得茯苓、桔梗、大黃、石膏、麻子仁、甘草、桂,以水一㪷,煮取四升,入消石三方寸匕,療傷寒寒熱頭痛,心下煩滿。半夏為之使,惡皂莢,畏女菀、藜蘆

白話文:

考察張仲景的著作,像是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、真武湯、附子湯、桂枝芍藥知母湯、薯蕷丸等方劑,都和芍藥一起使用,都是用來治療胸腹之間有水氣的病症。那麼,在《婦人妊娠篇》中的白朮散,又和芎藭一起使用;當歸芍藥散、當歸散,則是和芍藥、當歸、芎藭一起使用,難道不能理解為它們是用來排除水氣,並疏通腰部和肚臍之間的血脈嗎?而且張仲景每次提出治療方法,一定會先說明要治療什麼疾病,以及這個疾病是如何引起的。

他還擔心後人誤用,所以必定會反覆說明這樣做的原因。唯獨這幾張方子,他只是籠統地說「妊娠期間適合經常服用」、「有養胎的作用」、「治療婦人腹中的各種疼痛」。只有在當歸芍藥散中,才註明「婦人懷孕時,腹中㽲痛」。那麼,像白朮散、當歸散這些方子,都有病可以服用,沒病也可以服用。總之,血分的源頭不清澈,那麼血氣就不能調和。而附在血中的濕氣,血盛時產生的火氣,都是懷孕前常有的病症。

因此,他提出這些不必過分挑選的常用方劑,學者更應理解其中的含義來使用。

**女萎萎蕤:味甘,性平,**沒有毒性。**主要治療中風、突然發熱導致身體不能動彈搖晃、跌傷筋骨、肌肉結塊、各種虛弱不足,**心腹結氣、虛熱、濕毒、腰痛、陰莖寒冷、以及眼睛疼痛、眼角潰爛、流淚。**長期服用,可以去除臉上的黑斑,使氣色變好,皮膚潤澤,身體輕盈,延緩衰老。**別名叫做熒、地節、玉竹、馬薰。生長在泰山的山谷和丘陵地帶。立春後採摘,陰乾。忌諱和鹵鹹的東西一起使用。

萎蕤,莖幹強直,像箭桿一樣有節。葉子狹長,正面白色,背面青色。三月開青色的花,結圓形的果實。它的根橫向生長,像荻草的根和菖蒲的節,大體平直,有許多鬚根,密集且柔順,像帽子的穗子一樣下垂。根部含有許多汁液,很難曬乾,即使乾了也很柔軟。移植根部種植,非常容易繁茂。相關內容可參考《圖經》、《綱目》、《本草述》。

凡是帶有節和汁液的東西,都能夠疏通。所以竹瀝能夠疏通風火阻礙經絡的問題;菖蒲能夠疏通風痰阻礙孔竅的問題。而萎蕤,則是疏通風熱阻礙脈絡的問題。要知道,氣是人體的陽氣,津液唾液血液是人體的陰液。如果病邪是慢慢侵入人體,那麼陰陽就會慢慢互相牽引,或化為寒,或化為熱,時間長了就會互相勾結在一起。倘若感受邪氣比較突然,轉化很快,那麼陽氣容易被帶動,而陰液卻難以被帶動。

而且陰液,本來是滋潤骨節的物質,常常依附在比較安全的地方。如果突然遭受中風暴熱,陽氣已經隨之轉化,陰液依然依靠原有的位置阻礙著。那麼陰液的阻滯,正好助長了熱勢的熾盛;陽氣的停留,也正好損害了陰液的結聚。兩者互不相通,也互不相讓。靠近關節的短絡就痺阻了,身體的活動機能也因此廢弛了。又怎麼能夠動彈搖晃呢?妙就妙在萎蕤,它的氣味甘平,節節有鬚,密集而滑潤。

它不僅能夠使脈絡中的液體,柔和熱的爆發,還可以使肌肉間的熱氣,化解成液體的結聚。骨節一旦暢通,陽氣得以施展,陰液得以轉化,血脈和皮膚腠理自然而然就會和諧暢通,汗液就會自然而出。所以它可以治療跌傷筋骨和肌肉結塊的病症。巢氏說:「人的手腳邊,忽然長出像豆子一樣的東西,或者像結在一起的筋,五十個連在一起,肌膚紋理粗糙且比肉硬,這叫做『疣目』。這是風邪侵入肌肉而產生的」,這不是精氣相遇,互相結聚不解是什麼?說「不足」,明顯不是津液和氣有多餘。用萎蕤來治療,其實和前面所說的道理是一樣的。

另外,像是津液停滯導致臉上產生黑斑,津液枯竭導致臉色不潤澤,又何嘗不是這個道理呢?

**茈胡:味苦,性平、**稍微寒涼,沒有毒性。**主要治療心腹,去除腸胃中的積氣、飲食積滯、寒熱、邪氣,使舊的代謝出去,新的產生,**去除傷寒引起的心下煩熱、各種痰熱結塊、胸中邪氣(一說氣逆)、五臟間遊走的氣、大腸的停滯積聚、水腫以及濕痺拘攣,也可以用來煎湯沐浴。**長期服用,可以使身體輕盈,視力清晰,增益精氣。別名叫做地薰,**又叫山菜、茹草葉、芸蒿。味道辛香,可以食用。生長在弘農的川谷和冤句。二月、八月採挖根部,曬乾。如果和茯苓、桔梗、大黃、石膏、麻子仁、甘草、桂枝一起使用,用水一斗,煮取四升,再加入消石三方寸匕,可以治療傷寒引起的寒熱頭痛、心下煩悶。半夏是它的使藥,忌諱和皂莢一起使用,畏懼女菀和藜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