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本經疏證》~ 本經續疏 (71)
本經續疏 (71)
1. 本經續疏第五卷
至其偏止小便滑數,則巢氏曰「小便利多者,由膀胱虛寒,胞滑」,又曰「小便數者,膀胱與腎俱虛,而有客熱乘之故也」。是可知,滑是滑,數是數。滑數兼稱,自係水藏、水府虛寒,客熱乘之之故,不得但作虛觀。
是透發其固有之陽,以拒夫外來之熱,化導而使之散耳!特本草明言用葉,而後人所製縮泉丸,卻仍用根,或者猝不得葉,而根則肆中所常備,究以其出於一本,氣味不甚相遠,亦可借用歟?
龍眼:味甘,平,**無毒。**主五藏邪氣,安志,厭食,**除蠱,去毒。**久服,強魂,聰明,輕身,不老,通神明。一名益智。其大者似檳榔。生南海山谷。
龍眼,木高二丈許,似荔枝而葉小,凌冬不彫。春末夏初,生細白花,七月而實成,殼青黃色,圓如彈丸,核若木梡子而不堅,肉白有漿,甚甘美。其實極繁,每枝常三、二十枚,白露後采。《圖經》
甘肥黏厚之物,決難治邪,藉云治邪,又豈堪安志。安志矣,何以復厭食。夫厭讀為壓,抑也,謂壓抑穀氣,使淫氣輸精,入於經衇也。諸衇者,皆屬於心。心有所憶,謂之意,意之所存,謂之志。衇氣諧暢,經隧流通,所憶旣端,所存胡妄,五臟間遂氣攝於液,志凝於精,如金城湯池之不可攻,尚何邪氣更敢干哉?所以然者,龍眼殼色青黃,固象以木疏土。肉本潔白,轉而紅紫,又象金火交媾,化汁為赤。
味甘且厚,恰大展力於中,五臟之邪不能干,與志之安,總賴中之宣布,則厭食為是物之功能主腦矣。不然,厭食而不及飲,是安志而非定志、強志,主五臟邪氣而非除五臟邪氣,又何為者耶?竊嘗論之,五志統於神,而神行於氣,氣復囿於精。所以精減則氣耗。氣耗則神衰,神衰則志慮絀也。
如是者,雖補救有方,綴聯有物。凡含氣於味者,能從精而益氣;寓味於氣者,能從氣而安神,仍有鉗氣於精,攝神於氣者。然皆僅能通其一節,而不能統會其全體。如龍眼者,由脾而血衇,由血衇而心,上不能關鍵於肺,下不能帖著於腎肝,又何以云不使五臟得受邪氣耶?不知五穀為養,五果為助,五畜為益,五菜為充,原非治病之物。曰厭食,則明明取為食之助,以奉生,非可恃以攻堅、補缺者也。
奈之何欲與藥石竝列而言哉?但凡居處之致慎,飲食之合節,能補偏救弊於日用尋常之間,俾有所生,而無所損,則所謂主五臟邪氣者,在此。古人重治未病,〈周官〉所以列食醫於疾醫、瘍醫前也。
衛矛:味苦,寒,**無毒。**主女子崩中下血,腹滿,汗出,除邪,殺鬼毒蠱疰,中惡,腹痛,去白蟲,消皮膚風毒腫,令陰中解。一名鬼箭。生霍山山谷。八月采,陰乾。
白話文:
如果小便次數多且排泄滑脫不止,那是因為膀胱虛寒導致失禁,或是膀胱和腎臟都虛弱,加上外來的熱邪侵入。由此可知,「滑」是滑,「數」是數,兩者並稱時,代表水臟(腎)和水府(膀胱)虛寒,且有外來熱邪入侵,不能只把它當作單純的虛證來看待。
這是要透發身體內在的陽氣,來抵抗外來的熱邪,引導並使其消散。只是,本草典籍明明說要用龍眼葉,後人製作的縮泉丸卻還是用龍眼根,或許是因為一時找不到葉子,而根則到處都有,但畢竟是同一個植物,氣味不會相差太遠,所以可以借用吧?
**龍眼:味甘,性平,**無毒。**主要功效是去除五臟的邪氣,安定心神,改善厭食,**去除蠱毒,解毒。**長期服用,可以使人精神強健,聰明,身體輕盈,延緩衰老,通曉事理。**別名益智。**大的龍眼像檳榔。生長在南海的山谷中。
龍眼樹高約二丈,像荔枝但葉子較小,冬天不會凋謝。春夏之交開白色小花,七月果實成熟,外殼青黃色,圓形像彈丸,果核像木梡子但較不堅硬,果肉白色多汁,味道很甜美。果實結得很多,每根枝條常有二三十顆,在白露之後採摘。《圖經》記載。
甘甜肥膩的食物,很難用來治病,就算說能治病,又怎麼能安定心神呢?既然能安定心神,又怎麼會出現厭食呢?厭,應該讀作「壓」,是抑制的意思。意思是壓抑穀氣,使精氣輸送到經脈中。各個經脈都屬於心,心中有所思念稱為「意」,意念所存在的地方稱為「志」。經脈氣血和暢,經絡暢通,思念純正,所存在的心志就不會虛妄。這樣,五臟間的氣就能吸收液體,意志凝聚於精,如同堅固的城池難以攻破,那邪氣又怎麼敢來侵犯呢?之所以會這樣,是因為龍眼外殼青黃色,像木能夠疏通土壤;果肉原本潔白,轉而變為紅紫色,又像金火交融,化汁為赤色。
味道甘甜而且厚實,正好可以在體內發揮作用,五臟的邪氣無法干擾,而意志的安定,都要依賴脾胃的宣發。這樣看來,厭食才是龍眼的主要功效。不然,如果吃了龍眼沒有增加食慾,那就只能算是安定心神,而不能算是平定意志、強健意志;只能算是抵禦五臟邪氣,而不能算是去除五臟邪氣,這樣說還有什麼意義呢?我曾經論述過,五種情志都歸屬於神,而神依靠氣來運行,氣又受到精的限制。因此,精氣減少,則氣會耗損;氣耗損,則神會衰弱;神衰弱,則意志思慮就會不足。
像這樣的情況,即使有補救的方法,有可以連結的藥材。凡是氣味中含有氣的,就能夠從精來補益氣;含有味道的氣,就能夠從氣來安定心神,仍然有將氣收斂到精,把神收攝到氣中的作用。然而,這些都只能通暢其中一部分,而不能統籌整體。像龍眼,它從脾胃進入血脈,再從血脈到心臟,向上不能牽連到肺,向下不能貼合到腎臟和肝臟,又怎麼能說不會讓五臟受到邪氣的侵襲呢?要知道,五穀是養生的根本,五果是輔助,五畜是補益,五菜是充實,本來就不是用來治病的。說到厭食,很明顯是把龍眼當作食物的輔助,用來奉養生命,而不是用來攻堅、彌補缺失的。
為什麼要把它和藥材並列來說呢?只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起居,飲食有節制,能夠在日常中彌補不足,讓身體有所增長,而沒有損耗,那麼所謂「主五臟邪氣」的作用,也就在這裡了。古人重視治療未病,所以《周禮》才會把食醫列在疾醫和瘍醫之前。
**衛矛:味苦,性寒,**無毒。**主要功效是治療婦女崩漏下血,腹脹,多汗,去除邪氣,殺滅鬼毒蠱毒等,**治療中惡,腹痛,去除白蟲,消除皮膚風毒腫,使陰部舒適。**別名鬼箭。**生長在霍山的山谷中。八月採收,陰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