鄒澍

《本經疏證》~ 本經續疏 (64)

回本書目錄

本經續疏 (64)

1. 本經續疏第四卷

薑黃:味辛、苦,大寒,無毒。主心腹結積,疰,忤,善下氣,破血,除風,消癰腫,功力烈於鬱金。唐附鬱金:味辛、苦,寒,無毒。主血積,下氣,生肌,止血,破惡血,血淋,尿血,金瘡。唐附

薑黃,宿根春末生,先花次葉。花生於根,與苗俱出,紅白色。入夏,花即爛而無子。葉青綠,長一、二尺許,闊三、四寸,有斜文,如紅蕉葉而差小,秋末漸彫。於八月釆根,切片暴乾用。根盤屈黃色,類生薑,圓而有節。《唐本》參《圖經》

鬱金,四月初生苗,似薑黃,花白質紅。末秋出莖,心無實,根黃赤,取四畔子根,去皮,火乾用之。《唐本》參《圖經》

血結而氣違,血脫而氣濇,此其病固在血,而其咎,實在血中之氣與大氣相混淆也。血中之氣謂何?即中焦之營氣,所以帶引血液,行於衇中者也。此其氣清純,雖與水穀之悍氣同出中焦,然一則直達上下,一則周流表裏。設清氣混于悍氣,隨而直達,則上為嘔血、吐血、衄血,下為大便下血。

悍氣混于清氣,不隨而周流,則滯為惡血,結為積血,陷為血淋、尿血,溢為金瘡常破,不能生肌。大率血之結且滯者,必與氣違,故血積必下氣。血之陷者,氣因之遂濇,故血淋、尿血,必為痛也。鬱金何以能治?蓋以其本行血中之氣。又其取用者,為四畔之子根,固係屬于正根,而實不與正根混連者,為清純與剽悍,原各鍾生趣,雖呼吸相通而有別也。獨鬱金主治,竝不言能除風熱、消癰腫。

薑黃主治,則云破血、除風熱、消癰腫,功力烈於鬱金,何也?互文見義,其理可徹也。心腹結積、疰、忤,不關血分,不為下氣。風熱、癰腫,不結於血,不必冠以破血,此其於薑黃,蓋取其根盤結而有節也。氣與血相阻,即氣與血相違。氣因血而盤旋,血得氣而固結。一若有節,以礙其流行者。

殊不知,流行自若,轉因有節,而生氣得鍾。花在葉前,透達精英甚猛,比于鬱金,行血中之氣者,為更速。大抵二物,均以春盡方芽,屆秋便殞,有花無實,花白而紅,皆秉火金之氣化而榮,遇土金之氣化而歸於土,一似心肺之媾于上而生血,遂順流於中,而稟脾之統轄。其能濬血分之源,行血中之氣,又何疑矣。

特一則,即根而盤錯。一則,離根而圓渾。見其氣,稟有純獷之殊。故其趨向,有上下之別。大凡氣結血中,作痛下氣,在上而不見血者,用薑黃。氣陷血中,作痛下氣,在下而見血者,用鬱金庶無誤矣。

補骨脂:味辛,大溫,無毒。主五勞,七傷,風虛冷,骨髓傷敗,腎冷精流,及婦人血氣,墮胎。一名破故紙。生廣南諸州及波斯國。舶上來者,最佳。宋附

補骨脂,莖高三、四尺,葉小似薄荷,花微紫色,實如麻子,圓扁而黑,九月采。《圖經》

白話文:

薑黃: 味道辛辣、苦澀,藥性大寒,沒有毒性。主要治療心腹部的結塊積聚、疰病(一種慢性病)、忤逆(胸腹脹滿不適),能順利向下疏通氣機,破除瘀血,驅除風邪,消除癰腫。藥力比鬱金強烈。 唐附鬱金: 味道辛辣、苦澀,藥性寒涼,沒有毒性。主要治療血瘀積聚,疏通氣機向下,促進肌肉生長,止血,破除惡血,治療血淋(小便時出血)、尿血、金瘡(刀傷)出血。

薑黃,是多年生植物,根莖在春天末尾生長,先開花後長葉。花朵長在根部,與苗一起長出,呈紅白色。到了夏天,花朵就腐爛,沒有果實。葉子青綠色,長約一到二尺,寬約三到四寸,有斜紋,像紅蕉葉但小一些,秋末逐漸凋謝。在八月採挖根部,切成薄片曬乾後使用。根莖盤繞彎曲,呈黃色,類似生薑,圓形且有節。

鬱金,在四月初長出幼苗,像薑黃,花朵呈白色,帶紅色。秋末長出莖,莖內空心,根部黃紅色,取周邊的子根,去除外皮,用火烘乾後使用。

血瘀導致氣機不暢,失血導致氣機澀滯。這些疾病的根本原因在於血液,但問題的關鍵在於血液中的氣與人體大氣相混淆。血液中的氣是什麼?就是中焦的營氣,它帶動血液在脈絡中運行。這種氣清純,雖然和水穀之氣都來自中焦,但一個直達上下,一個周流全身。如果清氣混入粗悍之氣,隨之直達,就會導致上吐血、嘔血、鼻出血,下則大便出血。

如果粗悍之氣混入清氣,不能周流全身,就會滯留在體內成為惡血,結成積血,下陷則成為血淋、尿血,外溢則導致金瘡久破不愈,不能長出新肉。一般來說,血液凝結、滯留,必定是氣機不暢,所以血積必然需要疏通下氣。血液下陷,氣機也因此變得澀滯,所以血淋、尿血必然會疼痛。鬱金為什麼能治療這些病症?因為它能疏通血液中的氣。而且它取用的是周邊的子根,雖然屬於主根,但實際上與主根沒有直接相連,清純和粗悍的氣本來就各自有其生長特性,雖然氣息相通,但還是有區別。鬱金主要治療的病症,並不涉及驅除風熱、消除癰腫。

薑黃主要治療的病症,包括破除瘀血、驅除風熱、消除癰腫,藥力比鬱金強烈,這是為什麼呢?這是相互補充理解,道理可以明白。心腹結塊積聚、疰病、忤逆,與血分無關,不需要疏通下氣。風熱、癰腫不是因為血瘀結導致的,不需要強調破血,這是因為薑黃的根莖盤結且有節。氣和血相互阻礙,就是氣和血不和。氣因血而盤旋,血因氣而固結,好像有節,阻礙其運行。

但實際上,運行自如,反而因有節而使氣機得以發揮。花在葉子之前開放,通達的精華更加強烈,相比鬱金,它疏通血液中氣的作用更快。總的來說,這兩種藥物都在春天末尾發芽,到秋天就凋零,有花無果,花色白中帶紅,都是秉承火金之氣化而生長,遇到土金之氣化就歸於土壤,如同心肺在上方共同產生血液,然後順流而下,歸脾的統轄。它們能疏通血脈的源頭,運行血液中的氣,這有什麼可懷疑的呢?

只是,薑黃的根是盤繞交錯的,鬱金的根是離開主根而圓渾的,從其氣來看,有純淨和粗獷之分,所以它們的作用方向有上下之別。大凡氣結在血中,導致疼痛、需要疏通下氣,病位在上,且沒有出血的情況,用薑黃。氣陷在血中,導致疼痛、需要疏通下氣,病位在下,且有出血的情況,用鬱金,這樣就沒有錯了。

補骨脂: 味道辛辣,藥性大溫,沒有毒性。主要治療五勞(五臟勞損)、七傷(七種損傷)、風虛寒冷、骨髓損傷衰敗、腎虛寒冷導致精液流失,以及婦女的血氣問題、墮胎。又名破故紙。生長在廣南等州以及波斯國。從海上運來的,質量最好。

補骨脂,莖高三四尺,葉子小像薄荷,花朵微紫色,果實像麻子,圓扁而黑,在九月採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