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本經疏證》~ 本經續疏 (59)
本經續疏 (59)
1. 本經續疏第四卷
蓋腎為至陰,脾為太陰,而肝則陰中少陽。經所謂一陰為樞者,固化陰導陽之關鍵也,即如後世咸謂「此能分清濁」。夫陰化,則清升。陽導,則濁降。故能止小水之數,又療小水數而莖中痛。是非其化陰而清升者,乃所以止便數。導陽而濁降者,乃所以療莖痛乎?然又何以見其入足三陰也。
夫有花有實,有莖有葉,而獨用其根,故有以知取其入下矣。況莖有刺者,根白實。莖無刺者,根虛輭,而虛輭者為勝。不更可知,取其鬆發於內,而條帖於外哉?抑其團結於下,而扶疏於上,又確然其根與莖之概,且葉必三叉,則其底裏之具於中,效驗之著於外,舍足三陰,其孰克似之。即其化陰,而不致陰虧。
導陽,而不使陽亢。亦於此可尋其端矣。
大青:味苦,大寒,無毒。主療時氣頭痛,大熱,口瘡。三月、四月采莖,陰乾。
大青,春生青紫莖,圓似石竹,高二、三尺,葉長三、四寸,面青背淡,對節而生。八月,開小花成簇,紅紫色,似馬寥,亦似芫花。結青實,大如椒顆。九月,色赤根黃。參《圖經》、《綱目》
「時氣頭痛、大熱」,所謂太陽病不惡寒者也。太陽病,不惡寒者,得有口渴,不得有口瘡。口渴者,熱只在氣分。口瘡,則熱於依形矣。〈金匱真言論〉曰「中央黃色,入通於脾,開竅於口,藏精於脾」,是口瘡者,熱依脾胃也。巢氏曰「發汗下後,表裏俱虛,毒氣未盡而薰於上,故喉口生瘡」,則口瘡者,不得發於病初起時。
是頭痛、大熱、口瘡,為發汗下後,病仍不去,牽連表裏之候,非太陽初得病,即能竝見此也。大青所以治此者,為其青葉發於紫莖,紫花結為青實。紫者,火依於水之象。青,則從內達外之色,故能使在內附於津液之熱,傾裏透達也。且其開花以八月,結實以九月,而釆之以三月、四月,是取其鋒湧外出之氣,不發洩於草,而發洩於人身也。
況其實,見霜便赤,又可見熱在內,蒸騰外出,倘遇寒遏,而熱勢益劇,至成斑疹,或為喉痹者,亦惟此能發之矣。
惡實:味辛,平。主明目,補中,除風傷。根、莖,療傷寒寒熱,汗出中風,面腫,消渴,熱中,逐水。久服,輕身,耐老。生魯山平澤。
惡實,即牛蒡子也,一名鼠黏子。三月,生苗,起莖高者三、四尺,葉大如芋葉而長。四月,開花成叢,淡紫色,結實如栗球而小,萼上細刺,百十攢簇,一球有子數十顆。其根,大者如臂,長者近尺,其色灰黲。七月釆子,十月釆根。《綱目》參《圖經》
惡實,明目以象形也,其象形奈何?則以其殼,象目之胞。胞上有刺,象目之睫。然則謂「補中、除風傷」何也?夫以惡實明目,正為其能補中、除風傷耳。風氣通於肝,風傷即肝傷。肝傷,則中無所疏洩而亦傷。中傷,斯上注之氣不精,而目之明減矣。惡實以木氣盛時,生苗起莖,以初交火令,開花紫色,不正似肝家升發之氣,挾血上注為精明乎?在水穀之氣,其升發精微也,亦賴以清濁攸分而不混,是中之受益固已矣。能不謂「因除風傷而補中,因補中而目明」乎?雖然,此皆風傷已後,陰陽乖錯情景也。
白話文:
[本經續疏第四卷]
腎屬至陰,脾屬太陰,而肝則屬於陰中的少陽。經書所說的「一陰為樞」,指的是它具有轉化陰氣、引導陽氣的關鍵作用,就像後人所說的「能夠分辨清濁」。陰氣被轉化,則清氣上升;陽氣被引導,則濁氣下降。因此能控制小便的次數,也能治療小便頻繁且陰莖疼痛的病症。這難道不是因為它轉化陰氣使清氣上升,所以能止住小便次數,引導陽氣使濁氣下降,所以能治療陰莖疼痛嗎?那麼,又怎麼知道它與足三陰經有關呢?
一般來說,植物有花有果,有莖有葉,而這裡獨獨使用它的根部,因此可以知道,是取其向下作用的特性。何況莖上有刺的,根部是白色且堅實的;莖上無刺的,根部是空虛而柔軟的,而空虛柔軟的根部療效更好。這難道不能更進一步說明,它能使體內鬆散之物向外條暢疏泄嗎?再說,它根部緊密團結在下,枝葉扶疏向上生長,這又確實符合根與莖的形貌。而且葉子一定有三個叉狀分枝,這就說明它內在的特性與外在的效驗,除了足三陰經,還有哪個能如此相似呢?它能轉化陰氣,卻不會導致陰氣虧損;引導陽氣,卻不會使陽氣過於亢盛。這些都可以從這裡找到端倪。
大青:味苦,性大寒,無毒。主要治療時氣病引起的頭痛、高熱和口瘡。三月、四月採收莖部,陰乾。
大青,春天生長出青紫色的莖,圓形像石竹,高二三尺,葉子長三四寸,正面青色背面淡色,對生於莖節上。八月,開出小花成簇,紅紫色,像馬蓼,又像芫花。結出青色果實,大小像花椒。九月,果實變紅色,根部呈黃色。詳見《圖經》、《綱目》。
「時氣頭痛、大熱」,指的就是太陽病中不惡寒的症狀。太陽病不惡寒的,可能會有口渴,但不應該有口瘡。口渴,代表熱在氣分。口瘡,則代表熱依附於有形的部位了。《金匱真言論》說:「中央黃色,與脾相通,在口開竅,精氣藏於脾。」,所以口瘡是熱依附於脾胃。巢元方說:「發汗、攻下後,表裏都虛弱,毒氣沒有完全散去而薰蒸於上,所以喉嚨和嘴巴會生瘡。」,所以口瘡不是在疾病剛開始時就產生的。
所以頭痛、高熱、口瘡,是發汗或攻下後,病邪仍然沒有去除,牽連到表裏的病症表現,不是太陽病剛發病時就會同時出現的。大青之所以能治療這些病症,是因為它的青葉生於紫色的莖上,紫色的花結成青色的果實。紫色,是火依附於水的象徵。青色,則是從內達外的顏色,所以能使附著在津液中的熱邪,從內向外透散。而且它在八月開花,九月結果,卻在三、四月採收,這是取其蓬勃向外散發的氣,不讓它發散在草木上,而是發散在人體上。
何況它的果實,遇到霜後就變成紅色,這也說明熱在體內,蒸騰而出,如果遇到寒邪阻遏,熱勢就會更加嚴重,甚至形成斑疹,或是咽喉腫痛,也只有它能將熱邪發散出來。
惡實:味辛,性平。主要功效是明目、補中、祛除風傷。根莖可以用來治療傷寒引起的寒熱、汗出中風、面部腫脹、消渴、熱盛於中、以及排除體內積水。長期服用,可以使身體輕盈,延緩衰老。生長在魯山的平原地帶。
惡實,就是牛蒡子,又名鼠黏子。三月生苗,長出高達三四尺的莖,葉子像芋頭葉一樣大且長。四月開花成叢,淡紫色,結出像栗子球一樣小,萼上有細刺,百十個聚簇在一起,一個球裡有數十顆種子。它的根,大的像手臂,長的接近一尺,顏色灰黑色。七月採收種子,十月採收根部。《綱目》與《圖經》有相關記載。
惡實能明目,是因為它像眼睛的形狀。它像眼睛的什麼部分呢?它的果殼,像眼睛的眼眶。眼眶上的刺,則像眼睛的睫毛。那麼說它能「補中、除風傷」又是什麼道理呢?其實,正是因為惡實能補中、除風傷,所以才能明目。風氣與肝相通,風傷就是肝傷。肝受到損傷,則體內沒有辦法疏通宣泄,也會受到損傷。體內受到損傷,則向上注入眼睛的氣就不精純,眼睛的視力就會減弱。惡實在木氣旺盛的時候生苗發莖,在初夏火令來臨時,開出紫色的花,這不正像肝臟升發的氣,帶著血液向上注入,成為視力精明的來源嗎?水穀的精微物質,它的升發也仰賴清濁的分辨,不會混濁,這就是脾胃受益之處。難道不能說「因為祛除風傷而能補中,因為補中而使眼睛明亮」嗎?雖然如此,這些都是在風傷發生後,陰陽失調的情況下的作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