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本經疏證》~ 本經續疏 (56)
本經續疏 (56)
1. 本經續疏第四卷
得生於剛土,十百比連,互相牽引。而多津之物,使陰行於中,陽散於外,斯土遂受益,而成發育之功。陰得和陽,而解鬪爭之擾。名曰補虛,非補虛也,濟陰氣于陽中,則陽自不偏剛,而不能化氣耳。名曰通血,非通血也,和陽氣於陰分,則陰自不蓄怒,而與陽相爭耳。不然,《別錄》是為《本經》點睛者也。
其應「勞傷、虛羸、補中、益氣」,則曰「除客熱在腸胃,止渴,堅筋」。其應「瘀血、血閉、寒熱」,則曰「婦人崩中」耳。利小便者,即其不受積水之能事。其苗下水者,即利小便之尤有力耳。
劉潛江云「白茅,初春而芽,屆夏而花,用其根,采以六月,豈非以其始於木,暢於火,成於土乎?故味為甘。甘者,專乎土也。然當火土司令時,偏不稟其燥熱,而獨全其甘寒。是能於至陽中,稟清和之陰,即以清和之陰,轉達其至陽之化者也」。觀《本經》所主,非以其裕陰和陽乎?固非謂其以通利為能,然亦不以止畜為功。
蓋其能行能止者,皆陽從外而依陰,陰從中而起陽,流行坎止,得應自然之節耳。即謂其甘寒能和血,血和而通塞不爽其度者,猶淺之乎視先聖之言也。其扼要,只在熱散而陰和,陰和而陽愈宣。蓋在天之陽無陰,則無以化,猶在地之陰無陽,則亦無以化也。
前胡:味苦,微寒,無毒。主療痰滿、胷脅中痞、心腹結氣、風頭痛,去痰實,下氣,治傷寒寒熱,推陳致新,明目,益精。二月、八月采根,暴乾。半夏為之使,惡皂莢,畏藜蘆
前胡,春生苗,青白色,似斜蒿。初出時,有白芽,長三、四寸,味甚香美。苗高一、二尺,葉如野菊而細瘦,七月內,開黲白花,與蔥花相類黲,音慘,淺青黑也《說文》,暗《廣韻》,又類蛇牀子花,八月結實,實紫色,或皮黑肉白,有香氣。《圖經》參《綱目》
陶隱居曰「茈胡、前胡為療,殆欲同之」,李瀕湖曰「茈胡主升,前胡主降,為不同」。予謂「言其同,正足見古人立言深渾;言其升降有殊,雖亦未可厚非,然立言之旨,不如古人,亦於此可見」。蓋二月生苗,初出時有白芽,七月開花,氣香味苦,兩物正同,故其去結氣,除痰,推陳致新,明目益精亦同。惟茈胡主腸胃中結氣,前胡主心腹結氣;茈胡主飲食積聚,前胡主痰滿、胷脅中痞。
足以見茈胡之阻在下,前胡之阻在上。在下,則有礙於升;在上,則有礙於降。去其阻,而氣之欲升者得升,欲降者得降,但舉目前而名之,曰升曰降,於理固不為悖。特其功能,竝不在升與降;效驗,乃在升與降耳。夫在下之阻,必係陽為陰遏,茈胡之治能暢陽而仍不離於陰,故陰亦得隨陽而暢;在上之阻,定因陰不從陽。前胡之治,能化陰而復不擾夫陽,故陽亦得同陰以化。
白話文:
本質上是生長在堅實的土壤中,像百十個連在一起,互相牽引。因為它富含水分,能使陰氣在體內運行,陽氣向外散發,這樣土壤就能得到滋養,而發揮生長發育的功能。陰氣得到陽氣的調和,就能解除相互鬥爭的困擾。這種情況被稱為「補虛」,但其實不是真正的補虛,而是通過滋養陽氣中的陰氣,使陽氣不會過於剛猛,而能夠正常轉化氣的功能。這種情況被稱為「通血」,但其實不是真正的通血,而是通過調和陰氣中的陽氣,使陰氣不會鬱結憤怒,而與陽氣產生爭鬥。如果不是這樣,《別錄》就像是為《本經》畫龍點睛一樣。
它所對應的「勞損、虛弱、補中、益氣」等症狀,是說它能「消除腸胃中的客熱、止渴、強健筋骨」。它所對應的「瘀血、閉經、寒熱」等症狀,則是說它能「治療婦女崩漏」。它能利尿,是因為它有不讓體內積水的功效。它的苗能下水,是因為它利尿的作用更強。
劉潛江說:「白茅,初春發芽,夏季開花,使用它的根,在六月採摘,這難道不是因為它開始於木,生長旺盛於火,成熟於土嗎?所以它的味道是甘甜的。甘甜的特性,專屬於土。然而當火土當令的時候,它卻沒有燥熱的特性,而是保有甘寒的特性。這說明它能在陽氣最旺盛的時候,稟受清和的陰氣,並將這清和的陰氣,轉化為陽氣的能量。」看《本經》所記載的功效,不正是因為它能滋養陰氣、調和陽氣嗎?它並不是以通利為主要功效,但也不會使氣血停滯。
它之所以能通能止,都是因為陽氣從外而依附於陰氣,陰氣從內而產生陽氣,使氣機順暢運行而又能適時停止,這是符合自然規律的。如果說它甘寒的特性,能調和血氣,血氣調和就能使氣血通暢,這就太淺薄地看待前人的智慧了。它的重點在於,散去熱邪而調和陰氣,陰氣調和而使陽氣更加宣發。因為天上的陽氣沒有陰氣,就無法化生萬物,就像地上的陰氣沒有陽氣,也無法化生萬物一樣。
前胡:味苦,性微寒,無毒。主要治療痰滿、胸脅部痞悶、心腹脹氣、風頭痛,能化痰、降氣、治療傷寒寒熱,推動新陳代謝,使眼睛明亮、益精。在二月、八月採挖根部,曬乾。半夏是它的輔助藥,忌與皂莢同用,畏懼藜蘆。
前胡,春天生出幼苗,青白色,像斜蒿。剛長出來時,有白色嫩芽,長三四寸,味道非常香甜。幼苗長高到一二尺,葉子像野菊花但更細瘦,七月開淡白色花,像蔥花,又像蛇床子花,八月結果,果實紫色,或皮黑色肉白色,有香味。《圖經》和《綱目》都有記載。
陶弘景說:「茈胡和前胡的治療作用很相近」,李時珍說:「茈胡主要上升,前胡主要下降,功效不同」。我認為,「說它們相同,恰恰體現了古人立論的深奧;說它們升降不同,雖然也不能說錯,但立論的旨趣不如古人,這一點在這裡可以看出來」。它們都是二月生苗,剛生出來時有白色嫩芽,七月開花,氣味苦,兩者很相似,所以它們在去結氣、化痰、推動新陳代謝、明目益精方面的功效也相同。只是茈胡主要治療腸胃中的結氣,前胡主要治療心腹部的結氣;茈胡主要治療飲食積滯,前胡主要治療痰滿、胸脅部痞悶。
這足以說明,茈胡的阻滯在下,前胡的阻滯在上。在下,就會妨礙上升;在上,就會妨礙下降。去除阻礙,使氣機該升的升,該降的降,只是根據它們呈現出的表象而說,稱為升或降,在道理上並無不妥。但它們的功能,並不在於升或降;它們的療效,卻在於升或降。在下的阻滯,一定是陽氣被陰氣所遏制,茈胡的治療能夠疏暢陽氣,但又不離開陰氣,所以陰氣也能夠跟隨陽氣而疏暢;在上的阻滯,一定是陰氣不順從陽氣。前胡的治療,能夠化解陰氣,又不會擾亂陽氣,所以陽氣也能夠與陰氣一同運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