鄒澍

《本經疏證》~ 本經續疏 (47)

回本書目錄

本經續疏 (47)

1. 本經續疏第三卷

其所餘水,能不自化,隨小便以出耶?苦瓠、冬瓜功用,其分界在此,然所治之腫與脹,皆屬熱而不屬寒,則其孚合處,不可竟指為同,又不可全闢為異,以其氣均寒也。至其子之治煩滿不樂,則更有說焉。夫含漿裹液而生者,必不樂乾,然不乾又不堪作種。惟冬瓜之子,初生於盛津包襭之中,續成於漲落津消之後。

而以十月收采,即以十月種植見《齊民要術》,究竟竝未嘗乾,乃亦隨即萌達。溯其在瓜之日,磬懸於中,系絡於肉,足見其當津液盛漲時,能由絡以輸其肉。及至消落已後,又能隨絡以吸取於外。是其常與津液相往來,不必論其乾與澤者。煩,是水之不足;滿,是水之有餘。

能使滿通於外,即已水交於內,而煩與滿竝除矣。其可為面澤,亦即引津外敷之效耳。

白芥:味辛,溫,無毒。主冷氣。子,主射工及疰氣,上氣,發汗,胷膈痰冷,面黃,生河東。宋附

白芥,八、九月下種,冬生可食,至春深,莖高二、三尺,其葉花而有丫如花。芥葉青白色,莖易起而中空,亦有中實而大者。性脆,最畏狂風。三月開黃花,甚香郁,結角如芥角,其子大如梁米,黃白色。《綱目》

白芥子布種於秋盡,採實於夏初。以生以長,咸在冬春,而於夏秋,反若無所與者。殊不知,發生於冬,長養於春,皆其胚胎之際,而夏秋則其原始要終之會也。味之辛,得於秋盡;氣之溫,得於夏初。是辛感於水而生,溫孕於寒而育,溫不能離辛,辛不能離溫,則辛溫之用,皆萃於水矣。

辛者,所以通;溫者,所以發。痰冷阻中,則氣難橫達,而一於上行為上氣;氣難橫達,則痰冷益無所洩,而惟畱於胷膈,於是礙脾之磨蕩,而黃發於面。一溫,而胷膈痰冷無不發越;一辛,而氣機上逆無不宣通,皆由橫達之功,竝非洩降之力。故後世稱其「能除皮裏膜外之痰、四支骨節之痛」,亦為此耳。

然得謂凡痰、凡痛皆可治以是歟?蓋亦有界限矣。夫大則空虛,小則堅實,他物之恒情。惟白芥之莖,小者反中空,大者反中實,仍係一類二種,可同為用。中空者,象痰之逼窄氣道;中實者,象痰之壅腫徑隧。是故,用以治內,其證必兼上氣;用以治外,其證必兼腫痛。

則凡痰在骨節及皮裏膜外之候,必裏有痰而外為腫痛已久,而按之不空者,方與此宜,以是為其畛域,可也。

白話文:

剩下的水分,難道不會自行消散,而是隨著小便排出嗎?苦瓠和冬瓜的功效,它們的分界點就在這裡。然而,它們所治療的腫和脹,都屬於熱性而不是寒性,那麼它們的共同之處,不能完全認為相同,也不能完全視為不同,因為它們的性質都是寒涼的。至於它們的種子可以治療煩躁、鬱悶不樂,那就另有說法了。凡是含有漿液、包裹液體而生的東西,一定不喜歡乾燥,但是不乾燥又無法作為種子。只有冬瓜的種子,最初生長在充滿津液的包裹中,接著在津液消退後成熟。

在十月採收,也就在十月種植(見《齊民要術》),實際上並沒有乾燥,而是隨即發芽生長。回溯它在瓜裡的時候,像磬一樣懸掛在中間,被瓜肉的組織網絡所連接,可見在津液充盛的時候,能夠透過組織網絡將津液輸送到瓜肉。等到津液消退之後,又能夠透過組織網絡從外部吸取津液。這說明它經常與津液往來,不必討論它是否乾燥。煩,是體內水分不足;滿,是體內水分過多。

能夠使體內過多的水分向外排出,就等於讓水分在體內順暢流通,煩和滿的症狀就可以同時消除。它可以讓皮膚滋潤有光澤,也是引導津液向外敷布的效果。

白芥:味道辛辣,性溫,沒有毒性。主要治療寒性引起的疾病。它的種子,主要治療射工蟲病和疰氣病,以及上氣、發汗、胸膈痰冷、面色發黃等症狀,產於河東地區。宋代《本草圖經》有記載。

白芥,在八九月份播種,冬天生長可以食用,到了春天,莖長高二三尺,葉子開花有分叉,像花一樣。芥菜葉子青白色,莖容易長高且中空,也有中實且比較大的。性脆,最怕狂風。三月開黃花,很香,結角像芥菜角,種子像梁米一樣大,黃白色。《本草綱目》有記載。

白芥子在秋末播種,在初夏採收。生長都在冬春季節,而對於夏秋兩季,好像沒有什麼關係。但實際上,發生於冬季,生長於春季,都是它形成胚胎的時候,而夏秋兩季則是它原始的生命週期結束的時候。味道辛辣,是從秋末獲得的;性質溫熱,是從初夏獲得的。辛味是感受水氣而產生的,溫性是在寒冷中孕育出來的,溫性不能離開辛味,辛味也不能離開溫性,所以辛溫的作用,都集中在水液上了。

辛味,是讓它暢通;溫性,是讓它發散。痰冷阻滯在體內,氣機難以橫向流通,只能向上運行,形成上氣;氣機難以橫向流通,痰冷就更加沒有地方排泄,只能留在胸膈,於是阻礙脾胃的消化,而導致面色發黃。一用溫性,胸膈的痰冷就能夠發散出去;一用辛味,氣機上逆就能夠宣通,這都是它橫向疏通的功效,並不是泄瀉下降的作用。所以後世說它「能夠消除皮膚裡膜外的痰、四肢骨節的疼痛」,也是這個道理。

然而,難道可以說所有的痰、所有的疼痛都可以用它來治療嗎?當然也是有界限的。一般來說,大的東西是空虛的,小的東西是堅實的,這是其他事物的常理。只有白芥的莖,小的反而是中空的,大的反而是中實的,仍然屬於同一類型的兩種,可以一起使用。中空的,像痰阻塞了氣道;中實的,像痰壅塞了經脈。因此,用它治療內在疾病,必定兼有上氣的症狀;用它治療外在疾病,必定兼有腫痛的症狀。

所以,凡是痰在骨節及皮膚裡膜外的病症,必定是裡面有痰,外面腫痛很久,並且按壓下去不空軟的,才適合使用它,以此作為它的適用範圍,是可以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