鄒澍

《本經疏證》~ 本經續疏 (42)

回本書目錄

本經續疏 (42)

1. 本經續疏第三卷

藕生池澤,以蓮子種者,生遲;藕芽種者,易發。清明時,於藕節間,穿泥成白蒻蒻,土下白莖也,竝生二枝,一為藕荷,其葉帖水,其下旁行生藕,至四、五月復出,亦必二枝。一為擎荷,其葉出水,其一旁莖作花,花開於六、七月,有紅白等色。心有黃鬚,鬚內即蓮房。

花褪後,房中成菂菂,蓮實。菂在房,如蜂子在窠,房枯子黑,其堅如石。八、九月,收心去黑殼,謂之蓮肉。肉中生薏薏,蓮心,具葉二枝,從上下生,倒折向上,若種蓮者,此即一為帖水,一為藕荷矣。藕色白,有孔有絲,大者如肱如臂,凡五、六節。花紅者,蓮佳;花白者,藕佳。

《綱目》

荷之為物,若分析而言,根則藕與節,莖則帖水與出水,實則菂與薏,取義皆應有別。而《本經》乃概之曰「藕實莖」,一似可任其相混而不必分者,何哉?夫實之從上倒生,先具花葉之莖,而獨無藕質。根之從下挺出,先成藕之質,而花最後期。雖以次長養,究一氣迴環。

故蒔蓮者,不能不先生藕而後發花蒔,更種也;蒔藕者,亦不能不葉先茁而藕續成。是《本經》之主「補中,養神,益氣力,除百疾」者,斷不嫌其混。《別錄》之主「熱渴,散血,生肌」者,又不嫌其析。蓋以氣言,則菂之生藕為自陽入陰,藕之生菂為從陰出陽,陰陽迴環,遞相生化,實所以開水土之黏固。花發時,遇烈日則挺拔,遇陰翳則萎瘁。

曳至陰以媾至陽,凝至陽而成化育。又所以聯火土之相生,曰「補中,養神」,則亦何庸析也。若以血言,則花葉之得以交於陽,全藉莖藕之引於陰。藕非水不能生,莖非藕無所浥,而色赤之花,獨據其物生長斂藏之會,一如中焦之受氣取汁。長藕者以是而終,結蓮者以是而始。

故凡血以熱結,津以熱耗者,咸賴此布散調劑,以通徹其陰陽,交宣其水火,曰「主熱渴、散血、生肌」,則又何可不析也。要之,血以氣之煦,故不至滯而不行,行而妄出;氣以血之濡,故不至化火劫陰,陰隨火竭。然血而痼氣,終成滅頂之凶;氣縱耗陰,猶有遺荄之結。

此水漲沒荷,則根莖花葉無有不死;而水竭土坼,則僅枝葉槁而藕難卒壞。是其托命於陰,畏陰之橫而不畏陽之熾,斷可識矣。

蓮者,不偶也;藕者,不連也。藕本自連,因節界之而不連;蓮本不連,因相攢聚而連。是陰陽雖出於偶奇,然實陰根於陽,陽源於陰矣。乃奇者,外開而中有物蓮肉劈之,則成兩瓣,而中含薏;偶者,外連而中無物。是據於上者為坎,蹲于下者為離。人之身,不坎係腎,而離係心乎?今且反之,則所謂取坎填離,以離濟坎者,兩端之用已諧,其所受益,自必在中,而命為「補中,養神」無慚矣。劉潛江之言曰「主水土相交而出地者,陰中少陽也,其性主升。

白話文:

蓮藕生長在池塘沼澤中,用蓮子種植的,生長較慢;用藕芽種植的,容易發芽。清明時節,在藕節之間,穿透泥土長出白色嫩芽,這是在土下的白色莖,通常會長出兩枝,一枝是貼著水面的荷葉,葉子貼在水面,它的下方會橫向生長出藕,到了四、五月又會再長出,也一定會是兩枝。另一枝則是挺出水面的荷葉,它的旁邊的莖會開花,花朵在六、七月開放,有紅色、白色等顏色。花心有黃色的花絲,花絲裡面就是蓮房。

花朵凋謝後,蓮房中會長出蓮子,蓮子在蓮房中,就像蜂子在蜂巢裡,蓮房枯萎,蓮子會變黑,堅硬如石頭。八、九月時,人們會取出蓮子,去除黑色的外殼,就成了蓮肉。蓮肉裡面會長出蓮心,蓮心有兩片葉子,從上下生長,倒折向上,如果是種蓮花的人,這兩片葉子就是一為貼水生長的荷葉,一為挺出水面的荷葉。藕的顏色是白色,有孔洞,有絲,大的像手臂一樣粗,大約有五、六節。花是紅色的,蓮子就好;花是白色的,藕就好。

《本草綱目》說:

荷這種植物,如果細分來說,根是藕和藕節,莖是貼水生長的莖和挺出水面的莖,果實是蓮子和蓮心,它們的意義應該有所區別。但是《神農本草經》卻把它們概括地說成是「藕實莖」,好像可以隨意混用而不必區分,這是為什麼呢?蓮子是從上往下倒著生長,先長出帶花葉的莖,卻獨獨沒有藕的質地。藕是從下往上長出,先形成藕的質地,而花是最後才出現的。雖然它們生長的次序有先後,但實際上是一個氣的循環。

所以種蓮花的人,不能不先長出藕,然後才開花,這就好像是再次種植;種藕的人,也不能不先長出葉子,然後藕才慢慢長成。因此《神農本草經》認為它能「補中,養神,益氣力,去除各種疾病」,並不介意它們混在一起。《名醫別錄》認為它能「解熱止渴,散瘀血,生新肉」,也不介意它們分開來看。如果從氣的角度來說,蓮子從陽轉陰,而藕從陰轉陽,陰陽循環,互相轉化,這實際上是為了疏通水土的黏滯。花開的時候,遇到強烈的陽光就會挺拔,遇到陰暗就會萎靡。

它將陰氣牽引至陽氣,凝聚陽氣而形成化育。這也是聯繫火土相生的原因,所以說它能「補中,養神」,也就沒有必要分開來看。如果從血的角度來說,花葉之所以能與陽氣相交,完全依賴於莖藕從陰氣中引導。藕離不開水就不能生長,莖離不開藕的滋潤,而紅色的花朵,獨自佔據了它生長、收斂的地方,就像中焦接受氣的滋養一樣。長藕的人用它來結束,結蓮子的人用它來開始。

所以凡是血因熱而凝結,津液因熱而耗損的,都要依賴它來散開、調和,以疏通陰陽,調和水火,所以說它能「解熱止渴,散瘀血,生新肉」,也就不能不分開來看。總之,血靠氣的溫煦,才不會滯塞不行,不會妄行亂出;氣靠血的濡養,才不會化火而耗損陰液,使陰液隨火而枯竭。然而血如果固結,就會造成危險;氣如果耗損陰液,還會留下病根。

當水淹沒荷時,它的根莖花葉都不會死亡;而當水乾涸,土地乾裂時,只會讓枝葉枯槁,而藕卻難以損壞。由此可見,它將生命託付給陰,畏懼陰氣的橫暴,而不畏懼陽氣的熾熱,是可以明白的。

蓮,不成雙;藕,不相連。藕本來是相連的,因為有節的界限才不相連;蓮本來不相連,因為互相聚集才連在一起。這說明陰陽雖然有奇偶之分,但實際上陰根源於陽,陽源於陰。奇數的蓮子,外表是分開的,中間有蓮肉,切開就分成兩半,中間包含蓮心;偶數的藕,外表是連在一起的,中間是空心的。這好像位於上方的是坎卦,位於下方的是離卦。人的身體,不是坎卦代表腎,離卦代表心嗎?現在把這個顛倒過來,那麼所謂的「取坎填離,以離濟坎」就是指這兩端的功用已經協調,所獲得的好處,自然在於中間,所以稱它能「補中,養神」是沒有錯的。劉潛江說:「主宰水土相交而從地裡長出來的,是陰中之少陽,它的性質主上升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