鄒澍

《本經疏證》~ 本經序疏要 (7)

回本書目錄

本經序疏要 (7)

1. 本經序疏要卷之六

武進鄒澍學

生鼠:微溫○牡鼠,療踒折,續筋骨,擣敷之。

生龜:平○身腫,踒折《食療》。

生地黃:大寒○主墮墜,踠折,瘀血,畱血。

烏雄雞血:平○主踒折,骨痛。

烏骨雞:平。

李核仁:平○主僵仆躋,瘀血,骨痛。

《蜀本》

自然銅:平○療折傷,散血,止痛。

木鼈子:溫○主折傷,散結腫。

骨碎補:溫○補傷折。

無名異:平○主金瘡,折傷,內損,止痛,生肌肉。

《藥對》

續斷:微溫,臣○主金瘡癰傷,折跌,續筋骨,金瘡血,內漏,止痛。

踒,《說文》、《玉篇》皆云「足跌也」。踒折,後人或謂之被打《千金》,或謂之腕傷《病源》,或謂之傷折《聖濟》,或謂之跌仆損傷今人,其意,皆無「踒折」二字之周。蓋為人所侮,不過力不相及。在傷者,本無病也,而有氣憤之兼,暴折之歉。若但蹉跌,則或以眩暈,或以驚觸,或以下弱,或以失足,或從車覆,或從騎蹶,或因道滑,或因巉巖。當時之情景不同,則受傷之淺深自別,而氣血之違從遂殊。

曰足跌而致折,則人之相加,己之失誤,并宿疾之發動,無不由之矣,故謂之周。然其間派別,猶有頭破腦出、折骨傷筋、壓迮墮墜、內損中風、發痙、發腫諸異,除此之外,則無不有瘀,而瘀又有新者久者,皆按篇中,可循條理而得其緒。夫在血,曰瘀,曰內漏,曰止,曰散,可想見其傷折後,血之情形。

在跌,曰墮墜,曰僵仆躋,可想見致傷折之景狀。在痛,曰骨,曰腕,曰腫,曰折,可想見受傷折之部位。而所列之物,偏選其跌而不傷者鼠,開而能闔者龜,折而可聯者雞,外雖斷而中仍連者地黃、續斷,擊之可碎,鎔之可合者自然銅,紫爛於外,青白其中者李,皆使元氣,不隨傷而傷,不因折而折耳。至因是而幻成他候,則仍有本類可稽,取治則於彼焉。

蒲黃:****平○消瘀血。

琥珀:平○消瘀血,通五淋。

羚羊角:、微寒○去惡血,注下。

牛膝:****平○逐血氣,傷熱,婦人月水不通,血結,逐惡血畱結《藥性論》。

大黃:、大寒○主下瘀血,血閉,寒熱。

乾地黃:****寒○逐血痹,破惡血,通血衇。

朴消:、大寒○破畱血閉絕。

紫參:、微寒○療腸中聚血○散瘀血,主心腹堅脹《藥性論》。

桃仁:****平○主瘀血,血閉瘕,邪氣。

虎杖:微溫○破畱血癥結。

茅根:****寒○除瘀血,血閉,寒熱。

䗪蟲:****寒○破瘀,下血閉。

蝱蟲:****微寒○木蝱,主瘀血,血閉。蜚蝱,主賊血在胷腹。

水蛭:****平微寒○逐惡血,瘀血,月閉,破血瘕積聚。

蜚蠊:****寒○主瘀血,通利血衇。

《蜀本》

天南星:利胷膈,散血。

《藥對》

鮑魚:溫○主踒跌。除瘀血痹在四肢不散。

飴餹:微溫。去血病,臣○止渴,去血。

神屋:平○主血。

敗龜:治血麻痹。

庵閭子:微寒。主藏血,身中有毒,臣○主五藏瘀血,心下堅。

芍藥:微寒。主逐賊血○除血痹,通順血衇,緩中,散惡血,逐賊血。

鹿茸:溫。主血流在腹,臣。

車前子:寒。主瘀血痛○葉及根,主瘀血,血瘕,下血。

牡丹:微寒。主除畱血,使○主癥堅,瘀血畱舍腸胃。

射干:微溫。主除畱血、老血,使○療老血在心脾間,欬唾,言語氣臭。

藕汁:寒。主消血○破產後血悶。

天名精:地菘是也,寒○主瘀血,血瘕欲死。

玩篇中,端緒甚繁。第一,先剖其瘀之情狀,則濡遲有待,曰畱篇中凡朴消、牡丹、射干,皆治畱血。壅塞不通,曰閉大黃、茅根、䗪蟲、蝱蟲、桃仁,皆治血閉。積久而朽,曰老射干,主老血。㧖困垢穢,曰惡羚羊角、牛膝、乾地黃、水蛭,皆治惡血。敗類害良,曰賊蝱蟲、芍藥皆主賊血。

其次,當究其瘀之部分,則在內,曰腸中紫薓,療腸中聚血,曰腹中鹿茸,主血流在腹,曰胷腹蜚蝱,除賊血在胷腹,曰心脾射干,主老血在心脾間,曰心腹紫薓,散瘀血,主心腹堅脹,曰胷膈天南星,利胷膈,散血。在外,曰血衇乾地黃,主通血衇。蜚蠊,主利血衇。芍藥,主通順血衇,曰四肢鮑魚,主血痹在四肢。

其次,當審其瘀之為病,則曰寒熱大黃、茅根,皆主血閉寒熱,曰淋琥珀,主消瘀,通五淋,曰注下羚羊角,主惡血注下,曰渴飴餹,主止渴,去血,曰麻痹敗龜,主血麻痹,曰癥瘕桃仁,主血閉瘕,邪氣。虎杖,主畱血癥結。水蛭,主血瘕積聚。車前根葉,主血瘕,下血。

牡丹,主癥堅,瘀血畱舍腸胃。天名精,主血瘕欲死,曰月水不通牛膝,主月水不通,血結。水蛭,主瘀血,月閉,曰踒跌鮑魚,主踒跌。條分件析,皆有循緒以通,特已後經方治是,均附載他門,不別標統領,遂使內有瘀血,無以悉其外見情形,是蓋當細覈焉。夫仲景書,雖云不無疏漏,要其徹源徹委處,未嘗不綱舉目張。

何為源,病因是也;何為委,病處是也。病形,則有內外之殊,內因者,所謂「食傷、憂傷、飲傷、房室傷、飢傷、勞傷、經絡榮衛傷」;外因者,瘀,或比於風桃仁承氣湯證,或比於熱抵當湯丸證,或比於水大黃甘遂湯證,皆所經見於書者也。病處,則有上下之別。在上者,為「肌膚甲錯,兩目黯黑」大黃䗪蟲丸證,為「其人咳,口乾,喘滿,咽燥不渴,多唾濁沫,時時振寒,熱之所過,血為凝滯,畜結癰膿,唾如米粥」肺癰證。

在下者,為「著臍下腹痛」下瘀血湯證,「在少腹不去」溫經湯證,「少腹滿,如敦狀,小便微難而不渴」大黃甘遂湯證,「經水閉,不利,藏堅癖不止,下白物」礬石丸證,亦所經見於書者也。

但其所陳,不若此篇之備,然據所謂「如狂喜忘,少腹滿而小便自利,衇微而沉」、「衇沉結,屎雖硬,大便反易,其色黑,無表裏證」,而「發熱,衇浮數,雖下之,衇數不解,消穀善飢」,其景其情,在內在外,固已略備其概矣。

而其最有致者,曰「病人胷滿,唇痿,舌青,口燥,但欲嗽水,不欲嚥,無寒熱,衇微大來遲,腹不滿,其人言我滿,為有瘀血」、曰「病者,如有熱狀,煩滿,口燥而渴,其衇反無熱,此為陰伏,是瘀血也」、曰「婦人年五十,所病下利,數十日不止,暮即發熱,少腹裏急,腹滿,手掌煩熱,唇口乾燥,此曾經半產,瘀血少腹不去」。統而言之,已見熱標而無熱證,衇無熱象者,瘀也。

有所阻則應有所不通,有所阻而氣化仍通者,瘀也。竝無所阻而自謂若有所阻者,瘀也。有燥象而不渴,不應渴而反渴者,瘀也。蓋氣以化而行,血以行而化,氣已行而結者猶結,則非氣病,況血應濡而不濡,實未枯而似枯,是非有瘀,何由得此哉?故曰「仲景書雖似疏,然得為是編之綱。是編雖密,僅能為仲景書之目者,此也」。

柏白皮:微寒○主火灼爛瘡。

生胡麻:****平○潤五藏,主火灼《食療》。

鹽:

豆醬:寒○湯火燒灼,未成瘡,用汁點之。

井底泥:寒○治湯火燒瘡用之。

醋:溫。

黃芩:、大寒○下血閉,惡瘡疽,熱火瘍。

牛膝:****平○主傷熱火爛。

梔子:、大寒。

《集驗》云「凡被火燒者,初慎勿用冷水、冷物,并井下泥,火創得冷,即熱氣更深,轉入至骨,爛壞人筋。攣縮者,良由此也」,《病源》、《千金》亦云然,《聖濟總錄》亦深禁冷物淋搨,又云「水火之氣,當因其勢而利導之,湯火誤傷,毒方熾,通導而洩其氣,可也」。本非氣血所生病,故治不及於湯液,特在乎塗敷膏浴,治其外而已。

乃本篇直列井底泥於中,何哉?夫《別錄》,固謂「為湯火燒創用之」矣,覈之以豆醬下之「未成瘡,用汁點之」之語,則固用於後,而非用於初者也。大抵齊、梁及唐,皆尊信是編,而是編者,又祇列其物,而不下其物注腳,則恐後人宗之者,漫拈以取快一時,不計後日深害耳,其實有何不可用哉?然據此,已足見已成瘡、未成瘡,宜分兩途治矣。

再考《千金》、《外臺》,凡治此者,多以膏油調敷,幾乎無方不然,而本篇所載,僅止九物。醞釀蒸暴而成者,鹽、醬及醋,已得其三。即井底泥之柔冷難燥,柏皮、胡麻之多脂,又得其三。其餘,則牛膝以遏其上游,梔子以醒其變色,黃芩以界其腐潰耳。而居其前者,果何為者耶?夫蒸盦,不至臭敗;暴炙,不為消泯,反能成淨潔之質,芳香之氣,以助人元氣者,何不可救人被蒸盦、暴炙之害。且能耐蒸盦、暴炙者,惟滋膏潤澤耶?是二端者,一以其受成艱苦,化患害於方殷。

一以其秉賦豐腴,拒侵軼之盛熾,曾謂無故也哉?而《千金》、《外臺》意,即可於是徵之矣。

絡石:****溫○主風熱,死肌,癰傷,口乾,舌焦,癰腫不消。

黃芪:****微溫○主癰疽,久敗瘡,排膿止痛。

白斂:、微寒○主癰腫,疽瘡,散結氣,止痛,除熱。

烏喙:微溫○主癰腫膿結。

通草:****平○散癰腫,諸結不消。

敗醬:、微寒○主癰腫,浮腫,結熱。

白芨:、微寒○主癰腫,惡瘡敗,傷陰,死肌。

大黃:、大寒○傅一切瘡癤癰毒《日華》。

半夏:,生微寒,熟溫○消癰腫。

元薓:****微寒○散頸下核,癰腫。

薔蘼:微寒○主癰腫,惡瘡,敗瘡,熱氣,陰蝕不廖。

鹿角:、微溫○主惡瘡,癰腫,逐邪惡氣,畱血在陰中。

蝦蟇:****寒○主癰腫,陰瘡。

土蜂子:****平○主癰腫,嗌痛。

伏龍肝:微溫○與醋調,塗癰腫。

甘焦根:大寒○主癰腫,結熱。

《藥對》

礪石:火燒,於苦酒中淬破,醋和,帖之即消。《北史》〈方技馬嗣明傳〉「練石法,以麤黃色石,如鵝鴨卵大,猛火燒令赤,內醇醋中,自有石屑落醋裏,頻燒至石盡,取石屑曝乾,搗,下簁,和醋,以塗腫上,無不愈」

烏賊魚骨:微溫,臣○主陰蝕腫痛。

鹿茸:溫,臣○散癰腫,骨中熱疽痒。

升麻:微寒。帖諸毒,君○療癰腫,水煎,綿洗,拭瘡上。

赤小豆:平。主帖腫易消,臣○排癰腫膿血。

側子:大熱○主癰腫。

曹青巖曰「癰疽,雖寒熱邪氣所為,實因氣血壅瘀而致,故內無壅,則邪氣侵襲,僅生疾病;內有瘀,則邪氣依附,遂發癰疽」,,《病源》曰「六府主表,氣行經絡而浮,不和則邪氣乘而為疽」,是癰邪淺而輕,疽邪深而重,然《靈樞》〈癰疽篇〉,有名癰而深重,名疽而淺輕者,是癰疽之名,不必泥;淺深之致,亟當辨也。蓋邪結輕淺,雖血肉腐壞,瀉膿可瘳;邪結深重,則經衇敗漏,傷藏以死。

治外實者,開之;治內虛者,托之。血瘀則通,氣壅則宣,所謂「因其輕而揚之,因其重而減之」,責虛取實,適事為故也。

予不善治瘍,然嘗聞之,治瘍猶治傷寒也。傷寒首論,外解未解;瘍則先分,已潰未潰。傷寒次審,裏實不實,再察有無虛象,瘍則亦然。是故,瘍之始治,自有條理,與傷寒迥殊,若其初作已挾虛,方膿而挾實,與夫內搏而傳陰,外開而不闔,種種與傷寒同,即以傷寒法治之,可也。

今觀篇中,皆始條理事,而其委曲周折,當異於傷寒處,剖析綦詳,如分別部位,則曰頸、曰嗌、曰陰,是其所至之上下,可見矣。研核久暫,則曰散、曰消,無非開首之治;曰排、曰止痛,無非成膿之治,皆在未潰之前,是其所在之淺深,可見矣。至諦審名目,則曰腫、曰結,腫則有浮、有堅,結則有氣、有熱、有膿,此亦未潰前事,是其所受之來源,可見矣。

推究極盡,則曰敗、曰傷,皆已潰後事,是其所畱之禍患,可知矣,而又不遺傅帖之術、膏摩之方,蓋亦明明示人,以除是已外,儘可同他疾,一例治也。雖然題曰癰疽,篇中列藥二十二味,乃疽字祇兩見,餘則盡屬治癰,未免偏重不均。夫是,亦傷寒例耳,回檢〈傷寒篇〉起首之治,即無桂枝外解而後,凡為補為溫,纖悉不載,以傷寒實證正治,原已具於篇中。調和溫補,乃借虛證之治,以治傷寒,非傷寒正法也。

則於此篇,遂可識疽證,純宜用補,無他別法,即其僅一見於黃芪,再見於鹿茸,可以會悟矣。若其入後之治,本與癰同,癰且不載補劑,疽更何勞獨出,不又有例可循耶?

雄黃:平寒、大溫○主惡瘡,疽,痔,死肌。

雌黃:、大寒○主惡瘡,頭禿,痂疥,下部䘌瘡。

粉錫:****寒○療惡瘡。

石硫黃:、大熱○主婦人陰蝕,疽,痔,惡血及惡瘡,下部䘌瘡,止血,殺疥。

礬石:****寒○陰蝕,惡瘡。

松脂:****溫○主疽,惡瘡,頭瘍,白禿,疥瘙,風氣。

蛇牀子:****平○主惡瘡。

地榆:****微寒○主惡瘡,熱瘡。

水銀:****寒○主疥,瘻,痂,瘍,白禿。

蛇銜:****微寒○主惡瘡,頭瘍。

白斂:、微寒○主癰腫,疽瘡,散結氣,止痛。

漏蘆:、大寒○主皮膚熱,惡瘡,疽,痔。作浴湯,主熱氣、瘡癢,如麻豆。

檗木:****寒○主陰傷,蝕瘡,口瘡。

占斯:溫○主寒熱,疽瘡,惡瘡,癰腫。

雚菌:、微溫○去長患白㿅、瘑、疽。㿅同癬

莽草:****溫○主風頭,癰腫,乳癰,除結氣,疥瘙。

青葙子:****微寒○主邪氣,皮膚中熱,風瘙,身癢,惡瘡,疥蝨,下部䘌瘡。

白芨:、微溫○主癰腫,惡瘡敗,傷陰,死肌。

楝實:****寒○主疥瘍。

及己:平○主諸惡瘡,疥痂,及牛馬諸瘡。

狼跋:平○主惡瘡,瘑疥。

桐葉:****寒○主惡賊瘡著陰。

虎骨:平○主惡瘡。

豬肚:微溫。

䕡茹:、微寒○主蝕惡肉,敗瘡,死肌,排膿惡血。

藜蘆:、微寒○主頭瘍,疥瘙,惡瘡。

石灰:****溫○主疽瘡,疥瘙,熱氣,惡瘡,癩疾,死肌,墮眉,療髓骨疽。

狸骨:溫○主惡瘡。

鐵漿:平○治時氣病,骨中熱,生疱瘡、豌豆瘡,飲之差梅師方。

《蜀本》

野駝脂:主頑痹,風瘙,惡瘡,毒腫,死肌,筋皮攣縮。

《藥對》

苦薓:寒。主諸惡瘡,軟癤,君○療惡瘡,下部䘌。

白石脂:平。主疽,痔,惡瘡,臣。

蘩蔞:平。主積年惡瘡,臣。

藁本:溫,臣○治皮膚疵䵟,酒齄,粉刺。

菖蒲:溫。主風瘙,君○主癰瘡。治惡瘡,疥瘙。

艾葉:微溫。苦酒煎,主除癬及下部瘡,臣○療下部䘌瘡。

槲皮:平,臣○治惡瘡,煎湯洗之《藥性論》。

葵根:寒,君○主惡瘡。

桺華:寒。主馬疥,惡瘡,煮洗立差,使○痂疥,惡瘡。

五加皮:微寒。主疳瘡,使○主疽瘡,陰蝕。

梓葉:微寒,使○主爛瘡。

苧根:寒。主小兒赤丹,使。

穀葉:平。洗之令生肉,臣。

萹竹:平。主浸淫,疥,惡瘡,使○主浸淫,疥瘙,疽,痔,女子陰蝕。

大麻:平,臣○嚼塗治小兒疳瘡《子母祕錄》。

孔公孽:溫。主男女陰蝕瘡,臣○主邪結氣,惡瘡,疽,瘻,痔。

紫草:寒。主小兒面上瘡,使。

馬鞭草:平。主下部瘡,臣○主下部䘌瘡。

曹青巖曰「癤、疽、癬、疥,皆惡瘡也」,《病源》曰「肺主皮毛,脾主肌肉,氣虛腠疏,則溼邪乘入,化為熱毒,侵食肌膚,浸漬血衇。癤、疽則或腫或腐,疥、癬則為痛為癢,延擾日久,變化生蟲,淺則外淫,深則內薄,旣宜化其濁穢,又當潔其膿腐。然毒本散漫,藥峻則傷氣血,藥緩則邪淹畱,欲弭其患,必於宣逐之中,寓以抵罅補隙,則邪氣去而絡隧寧矣」。

按,本篇除異名同患,異文同義,如㿅即癬《釋名》「癬,徒也」。侵淫移徙日廣,故青、徐,謂癬為徙也,《音義》引此,作㿅。瘙,即疥之所苦《釋名》「疥,齘也」。癢搔之齒。䫴,齘也。癢,即瘙之所由《釋名》「癢,揚也」。其氣在皮膚中,欲得發揚,使人搔發之而揚出也。

痂,即創之所結,外曰疽,曰禿,曰䘌,曰瘑,曰癩,曰癤,曰丹,《病源》曰「體虛受風熱溼毒,與氣血相搏,則發惡瘡,癢痛焮腫而多汗,身體壯熱」。癬者,風溼邪氣,客於腠理,復值寒溼,與血氣相搏,則血氣否澀,皮肉隱胗,如錢文。漸漸增長,或圓或斜,有匡郭,裏生蟲,搔之有汁,有乾蘚,有溼癬,有風癬,有白癬,有牛癬,有圓癬,有狗癬,有雀眼癬,有久癬。

疥者,皮內隱起,發如㾦㿔,極癢,搔之汁出,旋作乾痂,皆有蟲,有馬疥,有水疥,有乾疥,有溼疥。疽者,瘑之類,多發於支節腳脛,相對帀帀,作細孔,如鍼頭。其裏有蟲,瘙痛,搔之黃汁出,隨差隨發,有甲疽,有查疽,有頑疽,有根疽,非癰疽之疽也。禿,見前〈髮禿落篇〉。

䘌,見後〈䘌篇〉。瘑瘡者,風溼之氣折於血氣,結聚所生,多著手足間,遞相對,如新生茱萸子,痛癢,抓搔,黃汁出,浸淫生長拆裂,時瘥時劇,變化生蟲,有燥瘑創,溼瘑瘡,久瘑創。癩者,多從風起,初入皮膚,流通四支,潛於經衇,或在五藏,眉睫墮落,鼻柱崩壞,語聲變散,耳鳴啾啾,皮肉頑痹,不覺痛癢,有烏癩,有白癩。癤者,人運役勞動,陽氣發洩,遇風冷溼氣折之,經絡之血結澀不通,乃生核如梅李。

丹者,風熱惡毒所為,令人身體忽然焮赤,如丹塗之象。諸患者,其來有自,其制有物,則其間,自有鍼孔相符處,可人人領會,而不必縷述者也。第其植根非深,而瑣碎淹蹇,倏忽以至,遷延不退,積久內伐,仍可斃人,所當比諸內證,闡發其理者。蓋癰疽,旣猶傷寒;此類,則猶瘧痢。

瘧痢者,根連內外,此類之根,未嘗不亦連內外。傷寒,乃傷榮衛,概從氣分鼓蕩;瘧痢,則傷經隧,每傍血衇消長。是瘧痢為著形體,而傷寒反僅礙氣機矣。是故,礙氣機者,易進易退,雖奔騰踴躍張甚,而可決其生死。瘧痢,則緜延反覆遲滯,而難斷其違從。譬之天降時雨,縱傾盆倒峽,每多生物之功,惟淫霖瀰漫,積日累旬者,傷害禾稼,實甚也。

篇中諸病,大率由溼、火、痰、蟲、風,醞釀以成,受之者,多在血衇,而溼乃浸淫之溼,可由逐而去;風非外中之風,可由散而息。從溼生火,火與溼搏而成痰;從溼熱生風,風與溼熱媾而生蟲。故篇中藥物,除溼者,幾居其半,即治風、治火、治痰,亦必關照驅溼通血衇,此其大綱矣。

蟹:****寒○敗漆,愈漆瘡。

茱萸皮:、大熱○吳茱萸皮能療漆瘡。

苦芙:微寒○主面目通身漆瘡。

雞子白:微寒○治漆瘡塗之。

鼠查:見杉材注○洗漆瘡。

井中苔萍:大寒○主漆瘡,熱瘡。

秫米:微寒○療漆瘡。

杉材:微溫○療漆瘡○削作柹,煎湯隱居。

《蜀本》

石蟹:寒○主漆瘡。

漆姑葉:微寒○療漆瘡。見杉材注,隱居云

《藥對》

芒消:大寒。傅漆瘡,君○湯漬芒消令濃,洗漆瘡。

《證類》

黃櫨木○洗湯火,漆瘡,及赤眼。

曹青巖曰「漆之為物,濡溼則乾,風燥反潤,投以鹹鹵,則消化為水,人著其氣,則腫而為瘡」,《病源》曰「漆瘡者,瘙癢腫起,先發赤㾦,後生細粟。厲者,腫膿焮痛,極而為痂癩。然有不畏者,終日播弄,了無他苦;畏者,遠襲其氣,輒發。輕者,至七八日,不治,自差;重者,治以相制之物,亦必七八日始已」,或曰「其人本有溼熱,感漆氣之竄烈則為瘡」。每見易生瘡疥者,染氣即發,遇漆則固無恙也,是稟賦之畏惡,非溼熱之感召也,明矣。

按,治漆瘡者,惟化患害為護衛,其義最精,且盡美盡善杉材柹。其次去結聚茫消,清熱毒井中苔萍。其次充土氣秫米,澤肌膚雞子白美矣。若夫任敗漆之物蟹、石蟹,漆氣固為之解散,其質將奈之何?是又可證,仍有去滓消毒之物為之佐使,以善其後也。惟漆之為物,《本經》列諸上品,謂為無毒,《別錄》則增有毒於下,其理所當究焉。

夫人乖常理,曰姦;物戾常情,曰妖。在人視之,為妖;在物所具,則為毒。漆之毒,以其得燥反漓,得溼反凝耳。然則《本經》,何以著其「主絕傷、續筋骨、填髓腦」之功?夫正以其止能於血液盛滿之軀,續筋骨、填髓腦也,故《本經》不曰主絕竭、絕涸,而曰絕傷,正為其人血液盛滿時,忽遭傷損,致斷絕不續耳。

旣知其如是,不遂可知,其於血液燥涸人,則能劫血液,使漓;揚血液,使沸耶?故患漆創者,多嬌怯白嫩之人。蟹,鹹寒散血,漆能劫之,則蟹能散之;漆能揚之,則蟹能止之,所以為第一的對之劑。篇中諸物,欲盡識其用意所在,即以是推之,可也。

小麥:微寒。

海藻:****寒○主癭瘤氣,頸下核,破散結氣。

昆布:寒○主癭瘤,聚結氣。

文蛤:

半夏:,生微寒,熟溫○除癭瘤氣,虛而有痰氣,加用之《藥性論》。

𦮷母:、微寒○與連翹,同治頸下癭瘤《藥性論》。

通草:****平○根治項下癭瘤《藥性論》。

松蘿:****平○主項上癭瘤。

連翹:****平○主癭瘤,結熱。

白頭翁:****溫○主積聚,癭氣。

海蛤:****平○治項下癭瘤《藥性論》。

生薑:微溫。

《藥對》

元薓:微寒。主散頸下腫核,臣。

杜蘅:溫,臣○主項間癭瘤《藥性論》。

曹青巖曰「癭瘤,皆氣結疾也」,《靈樞》〈刺節真邪論〉曰「有所結,氣歸之。津液、邪氣,凝結日甚,連以聚居,為昔瘤」,是癭瘤悉緣積累而成。癭專主氣,瘤兼主血。癭不治,則能妨咽。瘤不治惟日塸大,而無痛癢聚沙曰塸。故《病源》有「癭可破,瘤不可破」之戒,恐氣血外竭,而致斃也。

二候初覺,但宜解結氣,通津液,使不連聚塸大,化熱為膿,則善矣。

按,古人謂「險阻氣,多癭」《淮南》〈墜形訓〉、「輕水所,多禿與癭人」《呂覽》〈盡數〉。何哉?蓋生其地者,癭其氣;食其畜者,踐其形。氣應上達,血應潛趨,當達不達,以其地勢有以攖之也攖,拈也,亂也。當趨不趨,以其力微,不能前進也。是二說者,一似言癭《淮南》,一似言瘤《呂覽》,以癭與瘤,本係同類。

特隨處結聚,曰瘤;但居頸項,曰癭。以義言之,嬰,繞抱也《淮南》〈要略訓〉「以與天和相嬰薄」注。畱,滯守也《莊子》「山木無畱居」注。滯守者,不能擇地;繞抱者,必倚險要,故曰癭頸瘤也《說文》。癭,嬰也,在頸。嬰,喉也《釋名》。瘤,肉起疾也《廣韻》。

瘤,流也,氣血流聚而生腫也《釋名》。猶不可見,泛稱則為瘤,在頸則為癭耶?即癭專主氣,瘤兼主血,亦於此可識矣。血有定屆,氣無定行,則宜瘤有常處,癭無常處,乃適相反。又氣能鼓激,聚則迫急;血主流行,聚止盈科,則應癭急瘤寬,瘤垂癭突,乃復相反,何哉?夫成癭者,非有餘之氣;為癭者,乃氣阻之血。氣緣不足,故不能通達而陷於險;血緣氣阻,故反能鳩合而結為壘。

則癭,如纓絡之垂;瘤,似榴球之湛,非無由也。雖然氣本因疲乏,不盡欲行之量;血亦因氣滯,乃故違流動之趨。是其責,皆應在氣,故本篇少獨治癭瘤之物。有之,惟一味耳白頭翁。且見「頸項」字樣者,十四味中,復居其七。是可曉,行氣則血自流,解鬱則血自順,開結則血自通,化痰則血自利,除火則血自寧耳,曾謂「竟不治血」哉?

雄黃:平、寒、大溫○主寒熱,鼠瘻。

礬石:大熱,生溫,熟熱○主寒熱,鼠瘻。

常山:、微寒○主鼠瘻。

狼毒:****平○主惡瘡,鼠瘻,疽蝕。

側子:大熱○寒熱,鼠瘻。

連翹:****平○主寒熱,鼠瘻,瘰癧。

昆布:寒○主結氣,瘻瘡。

狸骨:溫○主鼠瘻,惡瘡。

王不畱行:****平○主瘻乳。

斑猫:****寒○主鼠瘻,疥癬。

地膽:****寒○主鬼疰,寒熱,鼠瘻,惡瘡。

鼈甲:

《藥對》

蟾蜍:寒,臣○治鼠漏,惡瘡《藥性論》。

附子:大熱,使。

漏蘆:寒。主諸瘻○療諸瘻疥,久服,甚益人隱居。

白礬:寒○主瘻,惡瘡,瘰癧,使○治鼠漏,瘰癧《藥性論》。

雌黃:平。主諸瘻,惡瘡,臣。

車前子:寒。

蛇銜:微寒。主鼠瘻,臣。

《證類》

蝦蟇:寒○蝦蟇即蟾蜍也,重出。

曹青巖曰「瘻瘡之源,凡三。《素問》〈生氣通天論〉曰『陷衇為瘻,畱連肉腠』,是緣瘍久不斂而成者。《靈樞》〈寒熱篇〉曰『鼠瘻之本在藏』,是因情志拂鬱而發者。又曰『浮於衇中,未著肌肉,外為膿血』,是受蟲鳥之毒而生者」。夫蟲鳥之毒,或自飲食,染其精液,或自居處,襲其毒氣,內則決而逐之,外則蝕而去之,所謂「從本引末,以去之」也。

瘍久不歛,或瘍生筋骨空陷之處,外闔而內不聯,或以氣血虛乏,腐去而肉不長,所謂「補虛易而塞漏難」也。情志拂鬱,則精血內沮,他藏之損,不若肝藏之專,男子每發於莖,婦人歷生於乳,經方所謂「㿉瘻、乳瘻」是也,亦有發於頸掖者,所謂「狼瘻」是也。其成,每至數年、數十年;其潰,每至於死而後已。

近世名之曰「失榮、乳巖、陰巖」,治者善於補救,尚爾無裨,攻蝕則適促其生也。

按,陷衇為瘻,即所謂「漏」也。本在於藏,上出項腋間者,即所謂「瘰癧」,是其未潰者也。浮於衇中,未著肌,即外為膿血者,即所謂「鼠瘻」,是瘰癧之已潰者也。漏者,當求諸癰疽治虛之法;瘰癧者,當順氣開結;鼠瘻者,當殺蟲解毒。癰疽治虛,順氣開結,自宜依指他求,若解毒殺蟲,則此篇備矣。

凡曰瘰癧,及言瘻,不言鼠者,皆解毒者也。言鼠瘻、惡創者,皆殺蟲者也,而順氣開結,亦多寓焉。蓋惟專順是氣,專開是結者,皆不假取諸他篇也。雖然鼠、蠅、蜂、蟻、蛇、蛙、蟲、蚝、蚍蜉、蠐螬、蜣螂、蚯蚓、蝦蟇、螲蟷、鵰、烏鶴,撅旣遺精於食,旣中毒於人,何以不為內患,而反流於經衇,發諸皮腠,且能不著肌肉耶?夫惟如此,方可用篇中諸物,而不嫌其毒也。

蓋人藏府充實,毒本難干,設藏府不虛,第經衇懈弛,則毒不內犯而外流,故藥物亦得以毒化毒耳。假使毒內蘊而發病,寧得尚攻伐耶?就是而循其所列之物,察其氣性之異,合夫剋化之理,推其生制之宜,而更佐以抵隙補罅之資,期歸於成平,帖服而後已,詎不可哉?且《靈樞》〈寒熱篇〉岐伯答帝治鼠瘻,《千金》、《外臺》皆作「請從其末,引其本」,今本乃作「請從其本,引其末」,唐人所引,詎無所本,況非止一處也,不與本篇之旨脗合耶?

白桐葉:****寒○皮,主五痔。

萹蓄:****平○療疽、痔。

蝟皮:****平○主五痔,陰蝕,下血赤白。

豬懸蹄:****平○主五痔,伏熱在腸。

黃芪:****微溫○主五痔,鼠瘻。

《蜀本》

五靈脂:溫。

五倍子:平○療五痔,下血不止。

《藥對》

龜甲:平。主五痔,臣。

赤石脂:大溫,君○療癰疽、瘡、痔。

檗木:寒。主腸痔。

榧子:平,臣○主五痔,去三蟲。

槐子:寒,君○補絕傷,五痔,火瘡。

蛇脫:平○寒熱,腸痔。

臘月鴝鵒:平。作屑主五痔○主五痔,止血。

鼈甲:平。主五痔,臣○主蝕痔,惡肉。

腐木糯:寒,臣。

竹茹:微寒,臣○治五痔《藥性論》。

葈耳:微寒,臣○為末,水服,治五痔《千金翼》。

槲衇:平。燒作散,主痔○槲若,主痔止血。

《證類》

槐鵝:微溫○治五痔。槐花鵝見《簡要濟眾方》。

柏葉:平。

艾葉:微溫○治五藏痔,瀉血《藥性論》。

曹青巖曰「痔侯凡五,皆下血,有瘡」,〈生氣通天論〉曰「因而飽食,經衇橫解,腸澼為痔」,《病源》曰「醉飽合陰陽,致血氣勞擾,經衇流溢,滲漏腸間,衝發為痔」。據此,則痔因氣勞擾而下注,血即隨注而滲洩。洩而不暢,則瘀滯變熱而結腫;滲而不已,則經衇滑溜而為澼。

腫久為膿,則成痿;澼久乏氣,則脫肛。腫而熱者,化其熱;虛而滑者,固其衇。必補益其氣,使樞軸旋不阻,斯治法之善也。

按崔氏曰「五痔肛邊,生肉如鼠乳,出孔外,時時濃血出者,牡痔。肛邊腫痛生創者,酒痔。肛邊有核,痛,寒熱者,腸癖。大便輒清血者,血痔。大便難,肛良久乃肯入者,氣痔」,《集驗》曰「氣痔,溫寒溼勞即發,蛇脫皮主之。牡痔生肉如鼠乳,在孔中,頗見外,妨於更衣,鼈甲主之。

牡痔從孔中起,外腫,五六日自潰出膿血,蝟皮主之。腸痔,更衣挺出,久乃縮,豬左懸蹄甲主之。衇痔,更衣,出清血,蜂房主之」,兩說者,參差不齊,大同小異,更覈之《病源》、《千金》,又或小有不同。蓋突於外者為牡,苞於內者為牝,著於腸者為腸。血者,血之不攝;氣者,氣之不舉。

則牡者為腫,牝者為痛,便艱者為腸,重墜者為氣,流血者為血。而腫者,有溼有火;痛者,有熱有瘀;便堅者,有燥有火;重墜者,有溼有熱;流血者,有瘀有虛。篇中解熱、清火、燥溼、滲溼、舉氣、調氣、通瘀、止血、滋燥、清燥,非特一面周到也,皆可就其病之偏重,為之調劑,俾歸於平焉。

欲使知此病之解熱、清火等義,絕與治他病者不同,一若預燭後人,將必有以陰陽、表裏、虛實,籠統大概之說,為治病標準者,詔之,俾息其喙,是書之微義也。

鼈頭:平○頭血塗脫肛《藥性論》。

卷柏:、平、微寒○治脫肛。

鐵精:****微溫○療脫肛。

東壁土:平○主下部瘡,脫肛。

蝸牛:寒○大腸下脫肛,筋急。

生鐵:微寒○主治下部及脫肛。

刪繁云「肛者,主大便道,肺與大腸之合也,號為通事令史。若臟傷熱即脫,閉塞,大便不通,或腫縮入生創。若府傷寒,則肛寒,大便洞瀉,肛門凸出,良久乃入」,《病源》云「脫肛者,肛門脫出也,多因久利後,大腸虛冷所為,肛門為大腸之候,大腸虛而傷於寒,利用氣𠸯而氣下衝,則肛門脫出」,即已如是,豈有用寒涼之理,乃篇中列藥六味,寒涼者三,重墜者二,此曷故哉?夫固當體藏府情性,而審其耐寒耐溫之所以然矣。

試檢《千金》〈大腸虛冷篇〉,其證,則謂「胷中喘,腸鳴,虛渴,唇乾,目急,善驚」;其治,則用灸為多;其用藥,則黃連補湯;其物,則黃連、茯苓、芎藭、石榴皮、伏龍肝、地榆。

何嘗有一味溫補,而曰「治大腸虛冷,利下清白,腸中雷鳴相逐」,是誠何故?乃治大腸實熱之生薑洩腸湯,反生薑、白朮、桂心連用,是知《千金方》五藏六府虛冷實熱諸篇,非泛泛設,乃藏府耐藥性情精理所繫矣。故刪繁療肛門寒,則洞瀉凸,用豬肝散方,豬肝、黃連、阿膠、芎藭、艾葉、烏梅,亦不濫用溫劑,兩相印證,無異義也。本篇大旨,寒涼三味,具伸而能縮之機;重墜二味,取墜可轉升之理。

鼈、蝸之伸縮,不待言。即卷柏,亦得水則舒,暴乾仍卷,猶是此意。鐵,則本重而浥取精氣於水,不已化為輕乎?至東壁土,則緣水過下趨為旤,始還以防水之物為隄埂之幹耳。超超元理,益人神智如是。

青葙子:****微寒○主下部䘌瘡。

苦薓:****寒○療下部䘌。

蚺蛇膽:寒○主䘌瘡。

腹蛇膽:微寒○心腹䘌痛,下部䘌瘡。

大蒜:溫○散癰腫䘌瘡。

戎鹽:

《藥對》

艾葉煎:微溫,臣○療下部䘌瘡。

《證類》

馬鞭草:平○主下部䘌瘡。

薏苡根:****微寒○下三蟲○煮汁作糜食香,去蚘蟲效隱居。

雚菌:、微溫○去蚘蟲、寸白。

乾漆:****溫○利小腸,去蚘蟲。

楝根:微寒○療蚘蟲,利大腸。

茱萸根:、大熱○根白皮,殺蟯蟲。

艾葉:微溫○汁殺蚘蟲隱居。

《藥對》

石榴根:平,使○療蚘蟲。

檳榔:溫,君○殺三蟲。

《證類》

鶴蝨:平○主蚘蟯蟲,用為散,肥肉臛汁方寸匕。

龍膽:寒、大寒○去腸中小蟲。

檳榔:溫○療寸白。

蕪荑:****平○逐寸白,散腸中嗢嗢喘息。

貫眾:****微寒○去寸白。

狼牙:****寒○去白蟲。

雷丸:、微寒○白蟲,寸白,自出不止。

青葙子:****微寒○殺三蟲。

橘皮:****溫○止洩,去寸白。

茱萸根:、大熱○治寸白蟲《藥性論》。

石榴根:平○療寸白。

榧子:平○去三蟲。

《藥對》

桑根白皮:寒,臣○利水道,去寸白。

曹青巖曰「溼熱之氣,變化生瘡,蝕爛孔竅,即《金匱》之狐惑,《病源》之疳䘌也。傷寒熱病,邪不盡達,薰蒸腹中,浸淫孔竅,令人下部或咽喉生瘡,喜睡惡食,微熱利血,甚則胃虛,氣逆嘔噦,每有致死者。嗜甘之人,脾胃氣緩,蟲動侵食,亦能為之,但宜化導鬱勃之氣,蓋欲復窪聚之流,先瀹湮遏之源是也」,又曰「九蟲之害,蚘與寸白為多,皆溺熱化生者也。蚘處胃中,每有上逆吐出者。

寸白處腸中,但從大便出者。蚘依於血,寒則內動,而致腹痛。寸白附於液,熱則滋生,而致疳蝕。其生也,藉藏府之溼熱。其出也,憑糟粕之黏裹。蚘則必待血滯通而後行,寸白必待凝液化而始出。蚘性畏苦,寸白性畏辛,得其性而制之,流毒可冀免矣」。

按䘌、蚘、寸白,所由不同,趨嚮殊異,而均為蟲者,以脾胃失職,溼熱蘊隆則同也。狐惑屬心,心者火,火逢空斯發,故主面目乍赤、乍黑、乍白;著物即燃,故主蝕。蚘屬肝,肝者木,木上聳下朻朻,木下曲《說文》,故主上下皆出。喜潤惡燥,故主煩。寸白屬脾,脾者土,土藏垢納汙,故主津液凝濁,生物繁庶,故主羣。

又狐惑連表而裏不靖,故狀如傷寒,默默欲眠,目不得閉,臥起不安,不欲飲食,惡聞食臭。蚘,病在陰而陽不振,故主衇微而厥,膚冷,靜復時病,須臾復止,得食而嘔,又煩。寸白,諸書皆少言其外候,惟《千金》謂「脾勞熱,則有白蟲在脾中為病,令人好嘔」。本篇謂「腸中嗢嗢喘息,蟲自出不止」,則陽不運陰,而反激陰之候也。

又肝藏血,故蚘每倚血為起伏,篇中薏苡根、乾漆、楝實、艾葉,皆屬血藥而能殺蟲者。脾生津,故寸白必凝津為窠臼,篇中貫眾、橘皮、榧子、桑皮,皆於津液中殺蟲者。蚘服苦,篇中誠有沉苦之列;寸白服辛,篇中不乏辛烈之厠。質之於䘌,則辛苦竝陳,津血竝利,而與寸白同用青葙,已可見其清溼熱可瘳,與蚘同用艾葉,又可見其行血液乃伏。然執此而不知權變,猶執一也。

權變惟何?《傷寒論》之烏梅丸、《金匱要略》之甘草粉蜜湯、甘草瀉心湯、苦薓洗、雄黃薰是也。說者謂「蟲生於風,故風字從虫」,此言良是。第此風,若係外中內生,其咎應不止此,是必別有故。試思溼盛,則為痹為攣;水停,則為痰為飲,又安得生蟲。惟其中有熱,則陽氣不得入而與之交化,於是陽氣與溼熱,錯而相摩蕩焉。

《正蒙》所謂「陰氣凝聚,陽在外不得入,則周旋不合而為風」者是也。是知生蟲之溼與水,非盛滿停瀦,乃飲食精微之餘,不隨陽化者,仍係生氣之萌,故成有生之物,確似風而實非風也。或者又謂「䘌與寸白,人不常有。

蚘,則夫人有之,故多,別無大病,稍稍怫逆,即見於吐者,是已」,蓋天之與地,無所不包,陰陽交化而孕育者,無物不有,則人腹之有蟲,又何疑焉?古人亦以泛辭置之曰「人不必盡有,有亦不必盡多,或偏有,或偏無,皆依腸胃之間。若府藏實,則不為害;虛,則侵蝕焉。

隨其蟲之動,而能變成諸患也」,《病源》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