鄒澍

《本經疏證》~ 本經續疏 (13)

回本書目錄

本經續疏 (13)

1. 本經續疏第一卷

苗則結子下歸,有自表入裏之象。即其有風不動,無風自搖,乃暢其風之鬱,而不使濫;靜鎮其風之變,而不使羣動。暢風鬱,乃自內達外之功;鎮風變,乃自表入裏之效,就其一往一來而已。能使靜作動,返動為靜,是其功用斷在根,而不在苗。風為六氣之首,人身元氣,通天之本也。

元氣出於地,風化即與之竝育竝行,故其治小兒驚氣風癇《開寶》,眩暈頭痛元素,皆風虛之不能達於陽也。可謂自內達外,然亦不外乎自表入裏之體。其治諸風溼痹《開寶》,冷氣𢂽痹,癱緩不隨甄權,可謂自表入裏,然即具有自內達外之用。是則,天麻之用,殆亦侈乎?所云木乘土虛,是木居其實矣。

何以亦曰風虛?蓋胃者,五臟六腑之本。食氣入胃,首即散精於肝中。土虛,則風木之化源傷,可不謂風虛乎?就風氣之能達,是為宣陰;挽風氣之能回,是為和陽。和陽,則所謂自表入裏者也。宣陰,則所謂自內達外者也。

卷柏:味辛、**甘,**溫、**平、微寒,無毒。**主五藏邪氣,女子陰中寒熱痛、癥瘕、血閉、絕子,**止欬逆,治脫肛,散淋結,頭中風眩,痿蹷,強陰,益精。**久服,輕身,和顏色,**令人好容顏。**一名萬歲,一名豹足,一名求股,一名交時。生常山山谷石間。五月、七月采,陰乾。

卷柏,宿根紫色,多鬚,春生苗,似柏葉而細碎,拳攣如雞足,青黃色,高三、五寸,無花子,多生石上。去下近石有沙土處用之。《圖經》

味辛氣溫之物,性秉於陽。計其狀,當魁梧奇偉,而胡為其攣拳曲跽也。攣拳曲跽之物,即使治攣拳曲跽之病,且何故哉?說者謂「春分之時,陰方離於陽。是物以發,故能使陰與陽交合,而主至陰之地為邪所薄者」,予謂不然。友人陸君子全,幼時畜此為戲,具言其乾時,黃萎拳曲,絕無可愛。

但漬之水中,則挺發森秀之概,扶搖動蕩之致。蒨翠蒼碧之色,片晌間,炫目驚人。及去水令乾,黃萎拳曲猶故。屢漬屢乾,不為敗壞。且徐氏《藥對》謂其「生於立冬,為桑螵蛸、陽起石使」,是其能於至陰中,熨帖以醒陽;於至陽中,委曲以和陰。試觀《本經》、《別錄》所主,何莫非陰中之陽不達,陽中之陰不順耶?則是物為體陽而就陰,用陰以起陽,無疑矣。

藍實:味苦,寒,**無毒。**主解諸毒,殺蠱蚑、疰鬼、螫毒。久服,頭不白,輕身。其葉汁,殺百藥毒,解狼毒、射罔毒。其莖葉,可以染青。生河內平澤。

藍,種頗多,然不離乎生甚晚而長最速,以夏茂而饒汁。盧子繇謂「肝主色,自入為青。青出於藍,而深於藍,則以色用為入肝矣。其多汁而氣寒,則為及腎。味苦而性通徹,則為及心」,劉潛江謂「其取精於水,長養於火,以達其木之用。木用達,則水火合和之氣畢達舉,五臟之鬱為火者,皆由此而達。

白話文:

本經續疏第一卷

植物的幼苗長大後會結出果實,然後向下歸根,這代表著從外向內發展的過程。就像風一樣,沒有風的時候不會動,但有風就會自己搖擺,這代表要疏通體內鬱積的風邪,但不要過度;當風的變化平息時,要穩定它,不要讓它過度擾動。疏通鬱積的風邪是從內向外發揮作用,而平息風的變化是從外向內產生效果,這就是一個來回的過程。能夠使靜止轉為活動,使活動轉為靜止,其功效的根本在於根部,而不在於枝葉。風是六種氣候變化之首,也是人體元氣,與天地相通的根本。

元氣來自於大地,風的變化與元氣同時產生,同時運行,所以治療小兒驚嚇、氣喘、癲癇、眩暈頭痛等,都是因為風邪虛弱而無法達到陽氣。這可以說是從內向外產生作用,但也不脫離從外向內的作用。而治療各種風濕痺痛、寒冷引起的麻木、癱瘓、肢體不靈活等,可以說是從外向內發揮作用,但也具有從內向外的功效。這樣看來,天麻的功效似乎被誇大了嗎?所謂的「木剋土虛」,是指木氣過盛。

為什麼又說「風虛」呢?因為胃是五臟六腑的根本。飲食進入胃後,首先會將精微物質散布到肝臟。如果脾胃虛弱,就會損傷風木的化生之源,難道這還不能算是風虛嗎?就風氣能夠到達而言,這稱為宣洩陰氣;而挽回風氣,這稱為調和陽氣。調和陽氣,就是所謂的從外向內發揮作用;宣洩陰氣,就是所謂的從內向外產生作用。

**卷柏:**味道辛、甘,性溫、平、又帶點微寒,無毒。主要治療五臟的邪氣,婦女陰部寒熱疼痛、腫塊、閉經、不孕等症,能止咳逆,治療脫肛,散結,治療頭部中風眩暈、痿軟、腳軟無力、強壯陰氣、補益精氣。長期服用,能使身體輕盈,氣色紅潤,使容貌美麗。又名萬歲、豹足、求股、交時。生長在常山山谷的石縫中。五月、七月採收,陰乾。

卷柏,它的根是紫色的,有很多鬚根,春天長出幼苗,葉子像柏樹葉但比較細碎,蜷曲如雞爪,呈青黃色,高約三五寸,沒有花和果實,多生長在石頭上。要取接近石頭而且有沙土的地方的卷柏來使用。《圖經》這樣說。

味道辛溫的東西,它的性質屬於陽。依照常理,這種東西應該是高大挺拔、奇特偉岸的,為什麼它的樣子卻是彎曲蜷縮的呢?彎曲蜷縮的東西,即使能治療彎曲蜷縮的疾病,那又是為什麼呢?有人說「春分的時候,陰氣離開陽氣。這種植物在這個時候生長,所以能使陰陽交合,治療陰氣過盛而受到邪氣侵襲的病症」,我認為不是這樣。我的朋友陸君子全,小時候把卷柏當作玩具,他說卷柏乾燥的時候,會變得黃色乾枯、蜷曲,完全沒有可愛的地方。

但是,把它浸泡在水中,就會立刻變得挺拔茂盛,搖曳生姿,呈現出鮮豔的綠色,在很短的時間內,令人眼前一亮。等到它乾燥後,又會恢復黃色乾枯、蜷曲的樣子。多次浸泡、乾燥,也不會腐敗。而且徐氏《藥對》說,卷柏「在立冬時生長,是桑螵蛸、陽起石的輔助藥」,說明它能在極陰的環境中,溫暖並喚醒陽氣;在極陽的環境中,委婉地調和陰氣。試看《本經》、《別錄》所記載的,哪一個不是陰氣中的陽氣不能通達,陽氣中的陰氣不順暢呢?所以說,這種植物體質屬陽而歸於陰,用陰氣來振奮陽氣,這是毫無疑問的。

**藍實:**味道苦,性寒,無毒。主要功能是解各種毒,殺蠱蟲、邪氣、毒蟲咬傷的毒。長期服用,頭髮不會變白,身體輕盈。它的葉汁,可以解百藥之毒,解狼毒、射罔毒。它的莖葉,可以用來染青色。生長在河內的平原沼澤地帶。

藍草的種類很多,但是都離不開生長得晚而生長速度快的特性,在夏天茂盛多汁。盧子繇認為「肝臟主色,顏色屬青。青色出於藍草,而比藍草更深,所以它的顏色可以用來歸肝。它多汁而且性寒,所以可以歸腎。它的味道苦而且性情通達,所以可以歸心」,劉潛江認為「它從水中吸取精華,在火中生長,來達到木的作用。木的作用發揮了,那麼水火調和的氣機就能完全通達,五臟的鬱結屬於火的病症,都能因此而疏通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