鄒澍

《本經疏證》~ 本經續疏 (12)

回本書目錄

本經續疏 (12)

1. 本經續疏第一卷

然間歲則變青,青非鼓動陽風之色乎?紫之多,不能泯白;白之少,非特不化於紫,且能轉而為青。是蕭索,實溫茂之所由;溫茂,乃蕭索之所發。有紫色為根柢,而此則發其機耳。鍾陽氣於陰中,而陰賴以化;布陽氣於一身,而陰隨以生。此小腹陰中相引作痛,及頭面遊風,所以竝能療也。

設使火原偏旺,水原偏衰,縱有陰痿不起,少腹引痛,雖昧者,亦不恃此為救援矣。

赤箭:味辛、溫。主殺鬼、精物、蠱毒、惡氣,**消癰腫,下支滿、疝,下血。**久服,益氣力,長陰,肥健,輕身,增年。一名離母,一名鬼督郵。生陳倉川谷、雍州及泰山少室。二月、四月、八月采根,暴乾。

赤箭,春生苗,初出如芍藥,獨抽一莖,挺然直上,高三、四尺。莖中空,色正赤。帖莖杪之半,微有尖小紅葉。四月,梢頭成穗作花,灰白色,宛如箭簳且有羽。有風不動,無風自搖,結實如楝子,核有六稜,中仁如麵,至秋不落。卻透空入莖中,還筒而下,下潛生土內。

根如芋,去根三、五寸,有游子十二枚,環列如衛,皆有細根白鬚。雖相須而實不相連,但以氣相屬耳。根大者,重半斤,或五、六兩,皮色黃白,即天麻也。赤箭是其苗。《乘雅》

或曰「陽極變陰,發轉為斂,天麻之莖實有焉。宜乎能出陽入陰,為功甚鉅。今觀《本經》、《別錄》所著,一若殊狹,何哉」?曰「循環之數,天地僅足自主,不能制物也。火燃而難離,水流而莫返,能使不淨盡無餘,其用已不小。何況水火之相遭,火金之相鑠,餘燼遺鏐,珍藏什襲,不令同腐敗者均為棄物,其功詎不大哉?肌肉以火而豐,陰以火而強;力以火而大,氣以火而盛。然皆具往而不返之機。

其取義,猶赤莖之直上,支節不生。而孰知竟其所至,轉陽為陰。遂生六稜之實,且不墮他所,仍入莖中而歸根復命。是其往而能返,謂之『益氣力、長陰、肥健』,不亦可乎」?然則有游子十二,圍環其根,又何義?夫以環於中而言,則脾胃也。以十二而言,則臟腑之數也,經衇之數也。

臟腑經衇,以氣血而環周一身。氣之所歸,氣海也。血之所歸,血海也。氣旋繞於上,則支滿;旋繞於下,則為疝。氣血離而旋繞他所,則下血;氣血竝而旋繞他所,則癰腫,皆「瘦削、陰痿、無力、少氣」之根。得歸其所當歸,不旋繞其不當旋繞,則不特「益氣力、長陰、肥健」,且「消癰腫、支滿、疝、下血」焉。是《本經》述其正面,《別錄》抉其底蘊矣。

主蠱毒、惡氣者,俾正氣不助為虐,是取其功用。殺鬼、精物者,彤矢為陰類所畏,是取其形象也。

劉潛江云「天麻,在方書云『療風』,惟羅氏謂其『治風』,《大明》謂其『助陽氣』」,兩說不相謀,果孰是耶?夫人身,惟陰陽合和以為氣,而風木由陰以達陽,故陰虛則風實,陽虛則風虛。助陽氣者,正所以補風虛也。是故,虛風為病,有緣於清陽不升,濁陰不降,致肝木生發之氣,不得暢而生者;有因脾胃有病,致土敗木侮而生者。天麻為物,根則抽苗直上,有自內達外之理。

白話文:

[本經續疏第一卷]

然而,有時候會轉變成青色,青色不就是陽氣鼓動的顏色嗎?如果紫色很多,就無法消除白色;如果白色很少,不僅不能被紫色同化,反而會轉變成青色。這就像是草木凋零,實際上是溫暖茂盛的開始;而溫暖茂盛,也是從凋零開始的。有紫色作為根基,才能觸發這種轉變的契機。陽氣蘊藏在陰中,陰才能藉此產生變化;陽氣散佈於全身,陰也隨之而生。這就是為什麼小腹陰部之間牽引作痛,以及頭面部的遊走性風邪,都能用此藥治療的原因。

假設是火的根源過於旺盛,而水的根源過於衰弱,即使出現陰莖萎軟無法勃起、小腹牽引疼痛等症狀,即使是再糊塗的人,也不會指望這種情況能用這個藥物來救援了。

**赤箭:味辛、性溫。主要功效是驅除鬼魅、精怪、蠱毒、惡氣,**消除癰腫,使肢體充實、治療疝氣、止血。**長期服用,可以增強氣力,使陰莖增長,身體強健肥碩,使身體輕盈,延年益壽。**又名離母,又名鬼督郵。產於陳倉山谷、雍州以及泰山少室山等地。在二月、四月、八月採挖根部,曬乾。

赤箭,春天長出幼苗,剛長出來像芍藥一樣,只抽出一根莖,筆直向上生長,高約三、四尺。莖部中空,顏色是正紅色。靠近莖梢的一半,有細小的紅色葉子。四月,頂端長出穗狀的花,灰白色,就像箭桿一樣,而且有像羽毛的東西。有風時不動,無風時卻自己搖晃,結的果實像楝樹的果實,果核有六個稜角,裡面的種仁像麵粉一樣,到了秋天也不會掉落。卻會透過空隙進入莖中,然後筒狀向下,潛入土中。

它的根像芋頭,距離根部三、五寸的地方,有十二個游動的子體,環繞排列像衛士一樣,都有細小的白色根鬚。它們雖然彼此需要,實際上卻不相連,只是氣息相通。大的根部,重半斤,或者五、六兩,表皮顏色是黃白色,這就是天麻。赤箭是它的莖苗。《乘雅》記載。

有人說:「陽氣到了極點就會轉變成陰氣,外散的狀態也會轉變成收斂的狀態,天麻的莖確實有這種特性。它應該能夠從陽入陰,功效非常顯著。但現在看《本經》、《別錄》所記載的,似乎太狹隘了,這是為什麼呢?」回答說:「天地間的運轉循環,僅僅夠它們自己運作,不能控制其他事物。火燃燒後很難熄滅,水流出去後很難回流,能讓這些不潔之物徹底消失,它的作用已經不小了。更何況是水火相遇,金屬遇到火熔化的情況,殘餘的灰燼和殘渣,都應該珍藏起來,不讓它們像其他腐敗之物一樣被丟棄,它們的功效難道不大嗎?肌肉因為火而豐滿,陰部因為火而強壯;力量因為火而增大,氣息因為火而旺盛。但是這些都有去無回的機制。

它取用的意象,就像赤色的莖直直向上,不長分枝。但是誰知道它最終會到達的地方,會轉陽為陰。於是就產生六個稜角的果實,並且不掉落在其他地方,而是仍然進入莖中而回到根部恢復生命。這就是它去了還能返回的特性,說它能『增強氣力、使陰莖增長、身體強健肥碩』,不也是可以的嗎?」那麼,那十二個游動的子體,環繞著根部,又是什麼含義呢?從它們環繞在中間來說,指的是脾胃;從十二這個數字來說,指的是臟腑的數量,以及經絡的數量。

臟腑經絡,以氣血運行來環繞周身。氣所歸的地方,是氣海;血所歸的地方,是血海。氣如果向上旋繞,就會導致肢體充實;如果向下旋繞,就會形成疝氣。氣血如果離開本位而旋繞到其他地方,就會導致出血;氣血一起旋繞到其他地方,就會形成癰腫。這些都是「身體消瘦、陰莖萎軟、沒有力氣、氣息不足」的根源。如果能回歸它們應該回歸的地方,不旋繞到不應該旋繞的地方,那麼不僅能「增強氣力、使陰莖增長、身體強健肥碩」,而且還能「消除癰腫、使肢體充實、治療疝氣、止血」。這是《本經》闡述它的正面功效,《別錄》則是揭示它的底蘊。

說它能治療蠱毒和惡氣,是為了讓邪氣無法借助正氣作惡,這是取它的功用。說它能驅除鬼魅和精怪,是因為紅色的箭頭是陰類所畏懼的,這是取它的形象。

劉潛江說:「天麻,在醫方書籍中說可以『治療風病』,只有羅氏說它『治理風病』,《大明本草》則說它『助長陽氣』,這兩種說法不一致,到底哪種是對的呢?人的身體,只有陰陽調和才能化生為氣,而風木是從陰到達陽的,所以陰虛就會導致風邪實盛,陽虛就會導致風邪虛弱。助長陽氣,正是為了補足風邪的虛弱。因此,虛風這種病,有的起因於清陽之氣不能上升,濁陰之氣不能下降,導致肝木生發之氣不能暢通;有的起因於脾胃有病,導致土衰弱而木乘虛侮土而生。天麻這種藥物,根部抽苗筆直向上生長,有自內向外通達的道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