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本經疏證》~ 本經續疏 (10)
本經續疏 (10)
1. 本經續疏第一卷
蓋苦本主發,龍膽苦之至而兼濇。濇者,至苦之中有至酸也。酸稟春之發育,苦稟夏之暢達,乃相聯屬焉,則其寒,非極洩而為極入矣。味陰而氣陽,陽唱則陰隨,故味之暢發,不能違氣之深入。然進銳者,退必速。
氣寒旣引味苦以深入,而寒力先退,苦力方優,能不謂其功為「暢發極內之火邪」耶?極內者何?在軀體為骨,在五志為神,則龍膽之用,在驅體,為除骨間寒熱;在五臟,為除驚癇邪氣。又何疑焉?極內所藏,自極精微。其行止動作,皆暗相輸灌,默相交會,而有邪氣干於其間,則有形者為斷絕,無形者為不安,曰「續絕傷,安五臟」者,即「骨間寒熱,除驚癇,邪氣散」之效驗也。雖然深中有淺,淺中亦有深。
皮毛血衇,固不得為深矣。在軀體之內,豈無捨五臟間神志外,亦有深焉者乎?《別錄》緣其如此,故又補出「驅六腑間邪熱」一層。六腑中,氣之極深者,第一則膽中清淨之氣,其次則腸胃三焦中水穀運行之氣。熱邪干膽中清淨之氣,則為熱洩下利;干腸胃三焦中水穀運行之氣,則為胃中伏熱,腸中小蟲。「熱洩下利」之上,又冠以「時氣溫熱」者,明下利非由時氣溫熱。
其故,則在水穀不得為熱洩也。龍膽之功,由淺及深。在淺,則去著物之熱;在深,則除不著物之熱。〈陰陽應象大論〉曰「陽化氣,陰成形」,此天地之規模,以生人生物者也。惟此,能於陽分,和化氣之樞;於陰分,去成形之累。猶不可謂「鍾生氣於病中,化病氣為生氣」耶?《本經》列之上品,治非無由,而後人視為苦寒峻利,殊失厥旨。故其續增主治如「黃疸,狂煩,疥瘡,癰腫,喉痛」等證,盡是有形間病。
然能於水中求火之所在,則亦不能不服其苦思深得也。
石斛:味甘,平,**無毒。**主傷中,除痹,下氣,補五藏虛勞羸瘦,強陰,**益精,補內絕不足,平胃氣,長肌肉,逐皮膚邪熱、疿氣,腳膝疼冷痹弱。**久服,厚腸胃,輕身,延年,**定志,除驚。**一名林蘭,一名禁生,一名杜蘭,一名石遂。生六安山谷水傍石上。七月、八月采莖,陰乾。陸英為之使,惡凝水石、巴豆,畏殭蠶、雷丸
石斛,叢生石上。其根,斜結甚繁,乾則白輭。五月生莖,似小竹節,節間出碎葉,生皆青色,乾則黃。七月開花紅色,十月結實。節上自生根鬚,人亦折下,以沙石栽之,或以物盛挂屋下,頻澆以水,經年不死。參《圖經》、《綱目》
凡水土媾乃生木。草,木類也。未有草藉水石而生,不資纖土者。有之,則石斛是。凡水石相漬,縱千百年,水不爛石,石不耗水。惟旣生斛,則若石挹水以灌斛,斛因石以引水。石屬金,內應乎肺,水則內應乎腎。是石斛者,引腎陰以供肺,通調下降者也。斛以五月生,其時,則陰姤於下,而勢浸長;陽拔隊,而浮於土。
白話文:
龍膽的苦味,本質是發散的,但龍膽的苦味卻到了極致,還兼具澀味。所謂的澀味,是極致苦味中帶有極致的酸味。酸味稟承春季的發育,苦味稟承夏季的暢達,兩者是相互關聯的。因此,龍膽的寒性,並非只是單純的發散,而是深入體內的。它的味道屬陰,氣屬陽,陽氣主導時陰氣會跟隨,所以味道的暢達發散,無法違背其氣的深入。然而,進展迅速的,退也必然快。
寒氣既已引導苦味深入體內,但寒氣先退去,苦味的力量才顯現出來,這能不說它的功效是「暢發體內深處的火邪」嗎?所謂的「極內」,在身體而言是指骨骼,在五種情志而言是指神。所以龍膽的作用,在軀體方面,是去除骨骼間的寒熱;在五臟方面,是去除驚癇等邪氣。這有什麼好懷疑的呢?極內所藏,都是極其精微之處。它們的活動,都暗中相互輸送灌溉,默默地相互交會。如果邪氣侵犯其中,有形的就會斷絕,無形的就會不安。所以說「接續斷絕的損傷,安定五臟」,就是指龍膽能「去除骨骼間的寒熱,消除驚癇,驅散邪氣」的功效。雖然如此,深處有淺層,淺層也有深處。
皮毛血脈,固然不能算是深處。但是在身體的內部,除了五臟之間的神志之外,難道就沒有更深的地方了嗎?《別錄》認為龍膽的功效是這樣,所以又補充了「驅除六腑間的邪熱」這一層作用。在六腑中,氣最深的地方,首先是膽中的清淨之氣,其次是腸胃三焦中水穀運行的氣。熱邪干擾膽中的清淨之氣,就會導致熱瀉下利;干擾腸胃三焦中水穀運行的氣,就會導致胃中潛伏熱邪,腸中有小蟲。「熱瀉下利」之上,又加上「時氣溫熱」的字眼,是為了說明下利並非由於時氣溫熱引起。
它的原因,在於水穀運化失常導致的熱瀉。龍膽的功效,由淺入深。在淺層,是去除附著在表面的熱;在深層,是去除不附著於表面的熱。《陰陽應象大論》說:「陽化氣,陰成形」,這是天地生成萬物的方式。只有龍膽,能夠在陽的方面,調和氣化的樞紐;在陰的方面,去除成形的阻礙。這難道不能說它是「在病中產生生氣,把病氣轉化為生氣」嗎?《本經》把它列為上品,並非沒有原因,而後人卻把它看作是苦寒峻烈的藥物,實在是沒有理解它的真正含義。所以後人補充它的主治,像是「黃疸、狂躁、疥瘡、癰腫、喉痛」等症狀,都是有形的病。
然而,能夠在水中尋找火的所在,也不得不佩服龍膽深入思考、深入體會的能力。
**石斛:味甘,性平,**無毒。**主要治療身體虛弱,去除麻痹,使氣下行,補養五臟虛損、身體消瘦,增強陰液,**益精,補養內臟不足,調和胃氣,增長肌肉,驅除皮膚邪熱、痱子,治療腳膝疼痛、麻痹無力。**長期服用,能增厚腸胃,使身體輕盈,延年益壽,**安定心神,消除驚恐。**別名林蘭,**又名禁生,又名杜蘭,又名石遂。生長在六安山谷水邊的石頭上。七月、八月採集莖部,陰乾。陸英可以作為它的使藥,不宜與凝水石、巴豆同用,畏懼僵蠶、雷丸。
石斛,叢生在石頭上。它的根,斜向生長,非常繁盛,乾燥後呈白色柔軟狀。五月生莖,像小竹節,節間長出細碎的葉子,生長時都是青色,乾燥後則呈黃色。七月開紅花,十月結果。節上會長出根鬚,人們也會把它折下來,用沙石栽種,或者用器皿盛著掛在屋簷下,經常澆水,經過一年也不會枯死。參考《圖經》、《綱目》。
凡是水和土壤結合才能生長樹木。草,也屬於樹木一類。沒有哪種草是藉由水和石頭而生長,不需要依賴一點點土壤的。如果有,那就是石斛。凡是水和石頭互相浸潤,即使經過千年百年,水也不會腐蝕石頭,石頭也不會消耗水。只有當石斛生長出來後,就像是石頭汲取水來灌溉石斛,石斛又藉由石頭來引取水。石頭屬金,內應於肺,水則內應於腎。這說明石斛是引導腎陰來滋養肺,具有調暢下降的功能。石斛在五月生長,那時,陰氣在下開始漸長,陽氣則被排除而浮於表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