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本經疏證》~ 本經續疏 (2)
本經續疏 (2)
1. 本經續疏第一卷
調在上未虛之陽,和在下失偶之陰。而恃其甘溫氣味,踞守於肺,使源源繼進,務令火下歸而水上濟,成不偏不倚,平治之功。此益氣之下,所以復贅「補虛損」一言,而「腳弱疼冷,下焦傷竭,強陰」,均一以貫之矣。乃世俗所謂補精,動以質膩性寒者當之,名曰「以類相求」。
豈知無陽,則陰何由生,是以不阻於中,即滯於下。初為胃減,續為便溏,馴至心之化物無權,肺之治節失職而斃,宜乎視補精為甚難之事也。孰知以陽生陰,推近及遠,為易易耶?
黃精:味甘,平,無毒。主補中益氣,除風溼,安五臟。久服,輕身,延年,不饑。一名重樓,一名菟竹,一名雞格,一名救窮,一名鹿竹。生山谷。二月采根,陰乾。
黃精,三月生苗,高一、二尺。葉如竹葉,不尖而短,兩兩對生。莖梗柔脆,頗似桃枝,本黃未赤。四月,開青白花,狀如小豆花。結子,白如黍粒,亦有無子者。根橫行如嫩生薑,亦如萎蕤,黃色,蒸熟則黑。參《圖經》、《綱目》
黃精,根旣黃,幹復本黃末赤,是其歸根復命,在火土之化。以為補中益氣,確鑿無疑。或謂「其獻技效能在青白之花,青以勝土而除溼,白以勝木而除風」,予則以為牽強附會。謂青屬木,獨不可以助風乎?謂白屬金,獨不可以凝溼乎?安在其能除風溼也。且黃精之補中益氣,本為除風溼耳。
非「補中益氣」、「除風溼」,兩分功效也。蓋黃精之寬緩猶夷,決非治外受風溼之物。所謂「風必淫於外而不反之陽」,所謂「溼必滯於內而不化之氣」,惟氣滯於內而不化津化血,斯陽淫於外而不反本還原。此風溼是一氣之不諧,非兩氣之互合矣。不然,烏得以補中益氣之物治之耳。
且氣血陰陽,皆綱維於中焦。惟其脾輸心化,方足供一身運動。然脾輸,賴肝之疏;心化,藉肺之布。倘肺不布,則心所化之陽,淫於外而為風;肝不疏,則脾所輸之精,滯於中而為溼。青者,風氣;白者,燥氣。風溼之病,得風燥之化行,溼遂不能拒風於外,風遂不能旋溼於中。
風則仍為陽氣而內歸,溼則化為津血而外布。此青白之用,所以密托於本黃末赤之體。而脾之力,尤在行氣於四末,此其兩兩相對之葉,又確然象人之手與足。黃精功用,在四支痠疼遲重,不為風雨而增,不因晴明而減。又復中氣虛餒者,即輕身不饑,亦一以貫之矣。
菖蒲:味辛,溫,**無毒。**主風寒溼痹,欬逆,上氣,開心孔,補五藏,通九竅,明耳目,出音聲,**主耳聾,癰瘡,溫腸胃,止小便利,四支溼痹,不得屈伸,小兒溫瘧,身積熱不解,可作俗湯。**久服,輕身,**聰耳明目,**不忘,不迷惑,延年,**益心智,高志,不老。**一名昌陽。生上洛池澤及蜀郡嚴道。一寸九節者,良。露根不可用,五月、十二月采根,陰乾。秦皮為之使,惡地膽、麻黃
白話文:
本經續疏第一卷
調和的是原本在上卻虛弱的陽氣,調順的是在下失衡的陰氣。依賴黃精甘甜溫和的氣味,固守在肺部,使精氣源源不絕地產生,務必使虛火下降,水液上升,達到陰陽平衡,使身體恢復平和的功效。這也是在補益元氣之後,特別加上「補虛損」三個字的原因,而「腳軟疼痛、冰冷,下焦精氣虧損,強壯陰氣」等病症,都可用這個道理來貫通理解。然而世俗所說的補精,卻常常用黏膩寒冷的藥物來治療,美其名為「以類相求」。
他們哪裡知道,沒有陽氣,陰氣又從哪裡產生?所以陽氣不暢通,不是停留在中焦,就是滯留在下焦。一開始是胃口減弱,接著是大便稀溏,最後導致心臟失去主導運化的能力,肺臟失去調節功能而死亡。所以說補精是非常困難的事。哪裡知道以陽氣來滋生陰氣,由近及遠推廣開來,是多麼容易的事情呢?
黃精:味甘,性平,無毒。主要功效是補養中氣,增強元氣,祛除風濕,安定五臟。長期服用,可以使身體輕盈,延年益壽,不感到飢餓。又名重樓、菟竹、雞格、救窮、鹿竹。生長在山谷中。二月採挖根部,陰乾。
黃精,三月長出幼苗,高約一、二尺。葉子像竹葉,但不尖而短,兩兩對生。莖幹柔嫩脆弱,頗像桃枝,根部呈黃色,靠近末端略帶紅色。四月,開出青白色的小花,形狀像小豆花。結出的果實呈白色,像黍米粒,也有不結果的。根部橫向生長,像嫩薑,又像萎蕤,呈黃色,蒸熟後則變黑。《圖經》和《綱目》中都有詳細記載。
黃精,根是黃色的,莖幹也是黃色,末端略帶紅色,這是它回歸本源、重生的表現,歸屬於火土的變化。認為它可以補養中氣、增強元氣,這是毫無疑問的。有人說:「它的功效體現在青白色的花朵上,青色可以克制土氣來去除濕氣,白色可以克制木氣來去除風邪」,我認為這是牽強附會的說法。說青色屬木,難道就不能助長風邪嗎?說白色屬金,難道就不能凝聚濕氣嗎?怎麼能說它能去除風濕呢?況且黃精補養中氣、增強元氣,本來就是為了祛除風濕啊。
並非「補中益氣」和「祛除風濕」是兩種不同的功效。黃精的藥性溫和舒緩,絕不是治療外感風濕的藥物。所謂「風邪一定會侵犯體表而不會回歸到陽氣」,所謂「濕邪一定會停留在體內而不化為氣」,只是因為氣滯留在體內無法化生為津液和血液,才會導致陽氣外散而無法回到本源。所以風濕是氣機不調所致,而不是兩種不同的氣相互結合。不然,怎麼能用補中益氣的藥物來治療呢?
而且氣血陰陽,都依賴於中焦的運化。只有脾臟將水谷精微輸送,心臟將其轉化,才能夠供給全身的活動。然而脾的運送,依賴於肝的疏泄;心的轉化,藉助於肺的布散。如果肺不布散,那麼心轉化的陽氣,就會外散成為風邪;如果肝不疏泄,那麼脾輸出的精微,就會滯留在體內形成濕邪。青色,代表風氣;白色,代表燥氣。風濕病,如果能使風邪和燥氣正常運行,濕邪就無法阻擋風邪外散,風邪也無法使濕邪停留在體內。
風邪仍然會化為陽氣而歸於體內,濕邪則會化為津液和血液而散佈全身。這就是青白色花朵的用處,它們緊密地依附在黃精黃色略帶紅色的根莖上。而且脾的作用,還在於將氣輸送到四肢末端,這就是黃精兩兩相對的葉子,很像人的手和腳。黃精的功效,可以用來治療四肢酸痛、麻木遲鈍,這些症狀不會因為風雨而加重,也不會因為晴天而減輕。同時,對於中氣虛弱的人來說,它既能使身體輕盈不感到飢餓,也是一個道理。
**菖蒲:味辛,性溫,**無毒。**主要功效是治療風寒濕痹,咳嗽氣逆,上氣不暢,開通心竅,補益五臟,通利九竅,使耳聰目明,發出聲音,**還能治療耳聾、癰瘡,溫暖腸胃,止小便頻數,治療四肢濕痹,屈伸不利,小兒溫瘧,身體積熱不退,可以煎湯服用。**長期服用,可以使身體輕盈,**使耳聰目明,**增強記憶,不迷惑,延年益壽,**增強心智,堅定意志,不衰老。**又名昌陽。**生長在上洛的池澤和蜀郡的嚴道等地。根部一寸長有九節的,是良品。根部暴露在地面上的不能用。五月、十二月採挖根部,陰乾。秦皮可以作為使藥,畏懼地膽、麻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