鄒澍

《本經疏證》~ 本經疏證 (241)

回本書目錄

本經疏證 (241)

1. 本經疏證第十二卷

是故,熱則不眠,寒則減食,壯則橫溢,怯則畏葸。豬獨不然,自生至壯,眠食已外,更無他營。可見其膽之清靜,非尋常可比。傷寒,熱渴者,土中之火昌獗也。厥逆無衇,乾嘔,煩者,水見潰決與火相背也。惟其火達於水,而水流更駛;惟其水不濟火,而火燄批根。呼吸之際,危亡立臻。

苟不因物付物,取極近極親之豬膽汁,銳而入焉。則孤陽在上,能與薑附抗,而陰方奔迫,不隨人尿,改出前陰矣。是何也?蓋木應春,為生生之所自始,卻浥水上行,故能苦寒而不助洩。水之上,正可濟火之違,故能除嘔止煩。其回陽復衇,固無藉於茲,而扶危定傾,端有資於反佐也。

至陽明津液燥極,取是以通大便。則但用其苦寒滑潤,無甚深妙義矣。

曹青巖問「陰吹證,所謂穀氣之實者,得無脾胃之虛歟」?予謂「不然。脾虛,則穀入不運而洩瀉;胃虛,則嘔吐而穀不得入。又何得為穀氣之實」。曰「然則當作何解?其用豬膏髮煎,又何義」?曰「〈臟氣法時論〉云『五穀為養,五果為助,五畜為益,五菜為充』。在強健,藜藿輩,但得穀氣足恃,脾胃固已旺矣。

稍近膏粱者,其穀氣必得助而後流動,得益而後滑澤,得充而後傳化。徒恃穀氣,斯有壅遏之弊矣。《論語》謂『肉雖多,不使勝食氣』,《孟子》則謂『七十非肉不飽』,正為食氣、肉味,不可偏廢也。予嘗見有先樂後苦,年高溏洩者,得肉食,則便反堅;有常豐暫儉者,偶蔬食,則雖飽不適;有本苦偶腴者,一得肉食,洩瀉便作。可見肉食與穀氣,必使劑量得中,方可無病,故〈五常政大論〉謂『穀肉果菜當食養盡之。

倘若過之,則傷其正』。況六淫之迫於外,七情之擾於中,其間苟有調處不當,焉能不變生患害耶?陰吹而正喧者,穀氣厚,而肉食不足以滑澤之也。然何以獨病婦人,而不兼及男子。蓋男子,近前陰處窄而滿,縱施洩已後,亦不容穀氣流入;女子近前陰處寬而空,若經後產後,穀氣之實者,襲而據焉。繼乎此者,遂源源而至,以是小便為之不利。

故其下注者,乃如失氣,竝有聲而喧焉。豬膏,肉之至肥至澤者也。以之調和穀氣,即以潤大便,是直探其源。病原涉及血分,且小便不利,佐亂髮以利小便,且使血之被傷者,仍自還神化,是兼澈其流,義之明暸可識者也。試觀其治諸黃,諸黃中有穀疸,其源正與此同。惟其不大便,是以得為陽明病;惟其非火迫津枯,是以衇遲微煩。

頭眩者,氣猶上衝也,正與陰吹正喧對。陰吹正喧,是以不為黃;微煩頭眩,是以尚未為黃。小便難,則致穀疸、致陰吹之本也。兩者脗合如此,又何疑榖氣之實,豬膏之用哉?脂在腰,曰肪《文選》與鍾大理書注。膏,即脂也。以有角無角,異其稱耳《家語》〈執轡〉注「脂,羊屬。

白話文:

因此,身體發熱就會睡不著,感到寒冷則會食慾不振;體格強壯時精力充沛,身體虛弱則會膽怯畏縮。只有豬不是這樣,從出生到長大,除了睡覺和吃飯,牠們沒有其他活動。可見牠們的膽是多麼的清靜,不是一般動物可以相比的。傷寒病,如果出現發熱口渴,那是因為體內脾胃的火氣過於旺盛。如果出現手腳冰冷、脈搏微弱、噁心乾嘔、心煩意亂,那是因為體內的水液崩潰,與火氣互相對抗。當火氣能順利到達水液之處,水液流動會更加快速;當水液無法滋潤火氣,火氣就會更加猛烈。在這呼吸之間,就會有生命危險。

如果不用「以物治物」的方法,取用非常貼近人體、非常容易取得的豬膽汁,快速地使用,那麼虛浮的陽氣就會在上面,可以與薑和附子等藥物抗衡,而陰氣則會向下奔竄,不從小便排出,反而從前陰排出。這是為什麼呢?因為木氣對應春天,是生命開始生發之處,它能使水氣向上運行,所以能味苦性寒,但不會幫助排泄。水氣的上升,正好可以調和火氣的逆行,所以能夠止嘔除煩。它恢復陽氣和脈搏的功能,雖然不是主要依靠這個,但在扶助危急、穩定傾危的狀況,確實能發揮輔助作用。

至於陽明經的津液極度乾燥,用它來通便,那只是利用它的苦寒滑潤的性質,沒有什麼深奧的道理。

曹青巖問:「陰吹(指婦女陰道排氣)這種病症,所謂『穀氣充實』,難道是因為脾胃虛弱嗎?」我說:「不是。脾虛,食物進入體內不能運化,就會導致腹瀉;胃虛,就會嘔吐,食物不能進入體內,怎麼會是穀氣充實呢?」他說:「那麼應該怎麼解釋呢?用豬油和亂髮煎煮的藥方,又是什麼意思呢?」我說:「《臟氣法時論》說:『五穀是主要的營養來源,五果是輔助的,五畜是補益的,五菜是充實的。』對於身體強壯的人來說,吃粗糧就能夠獲得足夠的穀氣,脾胃自然強健。

稍微吃得豐盛一點的人,穀氣必須得到輔助才能流動,得到補益才能潤滑,得到充實才能傳輸轉化。如果只靠穀氣,就會有壅塞的弊端。《論語》說『肉食雖然多,也不能超過主食的量』,《孟子》則說『七十歲的人,沒有肉就吃不飽』,這說明主食和肉食不能偏廢。我曾經見過一些人,年輕時生活安逸,年老後經常腹瀉,吃肉食後反而能止瀉;也有些人平時生活富裕,偶爾過於節儉,吃蔬菜就會感到即使飽了也不舒服;還有些人平時生活困苦,偶然吃得油膩,一吃肉食就會腹瀉。可見肉食和穀氣,必須劑量適中,才能保持身體健康。所以《五常政大論》說:『五穀、肉類、水果、蔬菜,都要適量攝取,充分利用它們的營養。

如果過量,就會損害正氣。』更何況外界有六淫邪氣的侵擾,內在有七情情緒的干擾,如果中間有調養不當,怎麼會不生病呢?陰吹而且聲音很大,是因為穀氣過於充盛,而肉食不足以潤滑。但是為什麼只有婦女會得這種病,而男性卻沒有呢?因為男性的前陰部位狹窄而飽滿,即使排精後,也不容易讓穀氣流入;而女性的前陰部位寬闊而空虛,如果經歷過生產,穀氣就會趁虛而入。繼而,就會源源不斷地累積,導致小便不暢。

所以向下排氣時,會像放屁一樣,而且聲音很大。豬油是肉類中最肥潤的,用它來調和穀氣,可以潤滑大便,這是直接從病源入手。如果病症涉及血分,而且小便不暢,則要佐以亂髮來利小便,並且使受損的血液恢復其正常功能,這是從根本上解決問題,道理很明白。試看它治療各種黃疸,其中有一種穀疸,它的病因與陰吹相同。只是因為大便不通,所以會被歸類為陽明病;只是因為不是因為火氣導致津液枯竭,所以脈搏才會遲緩微弱而且心煩。

頭暈目眩,是因為氣向上衝逆,正好與陰吹時的聲音很大相反。陰吹時聲音很大,所以不會出現黃疸;而心煩頭暈,則還沒有發展成黃疸。小便困難,這是導致穀疸和陰吹的根本原因。兩者情況如此吻合,又何必懷疑穀氣充實的說法和豬油的效用呢?脂肪在腰部,叫做肪。《文選》與鍾大理書注說。膏,也就是脂肪。只是因為有沒有角,才有了不同的稱呼。《家語》〈執轡〉注說:「脂,是羊的屬性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