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本經疏證》~ 本經疏證 (222)
本經疏證 (222)
1. 本經疏證第十一卷
藜蘆:味辛、**苦,**寒、**微寒,有毒。**主蠱毒,欬逆,洩痢,腸癖,頭瘍,疥瘙,惡瘡,殺諸蟲毒,去死肌,**療噦逆、喉痹不通、鼻中息肉、馬刀爛瘡,不入湯。**一名蔥苒,一名蔥菼,一名山蔥。生泰山山谷。三月採根,陰乾。黃連為之使,反細辛、芍藥、五薓,惡大黃
藜蘆,三月生者,葉青似初出椶心,又似車前。莖似蔥白,青紫色,高五、六寸,有黑皮裹莖,似椶皮。根似馬腸,根長四、五寸許,黃白色。二月、三月,採根,陰乾。《圖經》
青紫為心腎肝膽之色,黑為腎色,黃白為脾肺之色。青屬木,於病應風;紫為赤黑相兼,屬水火,於病應痰與熱;黑屬水,於病亦應水。以青紫黑裹之莖,採於二月、三月。正當莖槁,大氣返於黃白之根,將透發而未透發。其象,為舉肝膽心腎之風水痰熱,盡從脾肺而宣,自下而上,自內而外,非吐劑而何?欬逆者,風水痰熱之客於脾也。
舉肺脾之風水痰熱而盡除之,又何憂乎欬逆與腸澼、洩利哉?頭有瘍及疥瘙、惡瘡,是風水痰熱在上,病關乎肺,非上湧之品不為功。蟲,係風水痰熱醞釀而成,其病關脾氣之在內者。死肌,係風水痰熱漸漬而致其病,關脾氣之在外者。脾家風水痰熱被藜蘆一掃而清,則諸病焉能不瘳耳?不入湯用者,湯則降,散則升。
又湯取氣,散取質。用質,則應病速,而去亦亟。湯則恐其氣味畱連腸胃間,其毒足以累人元氣耳。
藜蘆,味辛入肺,去風氣寒,除痰熱,而性主湧吐。故凡風痰之壅於上者,用之,可令隨病除病,無誅伐無過之咎。仲景以藜蘆甘草湯,治手指臂腫動,其人身體瞤瞤者。夫手指臂為手陽明、太陰兩經經由之地。腫則為溼,動則為風。謂非風與痰壅於肺部,可乎?瞤者,動之微;動者,潤之著。
瞤則惟己獨知,動則人皆可見。當其風痰上壅,其所主之經,旣已躍動昭彰。人身之氣血衇絡,無不應之,蓋亦將自瞤而動矣。吐去風痰,肺家已治且安,所主之經絡,自然通暢,一身之與相應而欲效之者,悉除矣。
徐洄溪曰「凡有毒之藥,皆得五行剛暴偏雜之性以成。人身氣血,乃天地中和之氣所結。故服毒藥者,往往受傷。瘡疥等疾,久而生蟲,亦與人身氣血為類。故人服之,有傷氣血者,必能殺蟲。惟用之得其法,乃有利無弊,否則必至兩傷,不可不慎也」。又云「毒藥、解毒,各有所宜。
如燥毒之藥能去溼邪,寒毒之藥能去火邪。辨證施治,神而明之,非僅『以毒攻毒』四字可了也」。
射干:味苦,平、**微溫,有毒。**主欬逆,上氣,喉痹,咽痛,不得消息,散結氣、腹中邪逆、食飲大熱,**療老血在心脾間、欬唾、言語氣臭,散胷中熱氣。久服,令人虛。**一名烏扇,一名烏蒲,一名烏翣,一名烏吹,一名草薑。生南陽川谷田野。三月三日採根,陰乾。
白話文:
**藜蘆:**味道辛辣、苦澀,性質寒涼,略帶微寒,有毒。主要治療蠱毒引起的疾病,以及咳嗽、氣逆、腹瀉、痢疾、腸道疾病、頭部潰瘍、疥瘡、搔癢、惡性瘡瘍,能夠殺滅各種蟲毒,去除壞死的肌肉。還可以治療打嗝、喉嚨腫痛不能呼吸、鼻息肉、馬刀爛瘡等,但不適合煎煮服用。它又名蔥苒、蔥菼、山蔥。生長在泰山的山谷中。三月採集根部,陰乾備用。黃連可以輔助它的藥效,但與細辛、芍藥、五薓同用會產生不良反應,且厭惡大黃。
藜蘆,三月生長的,葉子青色,像剛長出的棕櫚樹嫩芽,又像車前草。莖像蔥白,青紫色,高約五六寸,有黑色表皮包裹莖部,像棕櫚皮。根像馬腸,長約四五寸,黃白色。二月或三月採集根部,陰乾。《圖經》中記載了這些。
青色、紫色是心、腎、肝、膽的顏色,黑色是腎的顏色,黃白色是脾、肺的顏色。青色屬木,在病理上對應風邪;紫色是紅色和黑色混合,屬水火,在病理上對應痰和熱;黑色屬水,在病理上也對應水邪。用青紫黑色的莖,在二月或三月採集,這時正當莖部枯槁,大自然的氣機返回到黃白色的根部,將要發芽而未發芽之時。這個象徵,說明它能將肝膽心腎的風邪、水邪、痰熱等向上發散,從脾肺宣洩而出,自下而上,自內而外,這不正是一個催吐劑的作用嗎?咳嗽氣逆,是風、水、痰、熱侵犯脾臟所致。
如果能將肺和脾的風、水、痰、熱全部清除,又何必擔心咳嗽氣逆、腸道疾病、腹瀉痢疾呢?頭部潰瘍、疥瘡、惡性瘡瘍等,是風、水、痰、熱在上部,病變關乎肺,必須用能向上湧吐的藥物才能有效。蟲,是風、水、痰、熱醞釀而成的,病變關乎脾氣在內部。死肌,是風、水、痰、熱逐漸侵蝕導致的,病變關乎脾氣在外部。脾臟的風、水、痰、熱被藜蘆一掃而空,各種疾病又怎麼不會痊癒呢?不採用煎煮方式,是因為煎煮會使藥性下降,而研磨成粉則會使藥性上升。
而且煎煮是取其藥氣,研磨成粉是取其藥質。使用藥質,則藥效更快,去除病邪也更迅速。煎煮的話,恐怕藥氣會停留在腸胃之間,其毒性足以損害人的元氣。
藜蘆,味道辛辣,歸肺經,能夠去除風邪、寒氣,消除痰和熱,而且藥性主要為湧吐。所以凡是風痰壅塞在上部的情況,使用它,可以使疾病隨著藥力而消除,不會過於攻伐而導致過失。張仲景用藜蘆甘草湯,治療手指和手臂腫脹活動,且身體顫動的疾病。手指和手臂是手陽明經和手太陰經所經過的地方。腫脹是濕邪,活動是風邪。這難道不是風邪和痰邪壅塞在肺部造成的嗎?顫動是輕微的活動,活動是明顯的顫動。
顫動只有自己知道,活動則是大家都看得見的。當風痰向上壅塞時,其所主的經絡已經明顯地躍動。人體的气血和脈絡,無不受到影響,也將會由顫動發展為活動。吐出風痰後,肺部恢復正常且安穩,所主的經絡自然通暢,全身與之相應的反應也都會消失。
徐洄溪說:「凡是有毒的藥物,都具有五行剛烈、偏頗雜亂的特性。而人體的气血,是天地中和之氣所形成的。因此服用毒藥的人,往往會受到傷害。瘡疥等疾病,時間長了會產生蟲,這也與人體氣血相似。所以人服用後,如果會傷害氣血,就一定能殺蟲。只有使用得當,才能有利無弊,否則必定會兩敗俱傷,不可不謹慎啊。」他又說:「毒藥和解毒藥,各有其適合的用法。
例如乾燥的毒藥能去除濕邪,寒冷的毒藥能去除火邪。要根據辨證來施治,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,並非僅僅用『以毒攻毒』四個字就能概括。」
**射干:**味道苦澀,性質平和,略帶微溫,有毒。主要治療咳嗽氣逆、呼吸不暢、喉嚨腫痛、咽喉疼痛、呼吸困難,可以消散結氣、腹中邪氣、飲食過熱引起的病症。還可以治療心脾間的舊血、咳嗽、吐痰、口臭,散發胸中的熱氣。長期服用,會使人虛弱。它又名烏扇、烏蒲、烏翣、烏吹、草薑。生長在南陽的河流山谷和田野中。三月三日採集根部,陰乾備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