鄒澍
《本經疏證》~ 本經疏證 (212)
本經疏證 (212)
1. 本經疏證第十卷
以是而論,則半夏遂可無用乎?殊不知半夏之妙,正在不用處有以見其用耳。合乎溫燥隊中,見煩則不用,見渴則不用;合於清潤隊中,偏為煩與渴之良劑。如竹葉石膏湯、麥門冬湯,雖不言煩渴,用清甘若是其多,則豈盡能無。而大半夏湯中,人薓、白蜜以補以潤,決非絕無煩與渴者。
審乎此,則為剛劑中鋒銳,柔劑中斷制,其功豈可泯耶?
白話文:
這樣看來,難道半夏就沒有用處了嗎?其實不然,半夏的奧妙,正在於它在不需要用的時候,更能顯現它的作用。當它與溫燥藥物搭配時,如果出現煩躁就不用,出現口渴也不用;而當它與清潤藥物搭配時,反而成為治療煩躁和口渴的良藥。例如竹葉石膏湯、麥門冬湯,雖然沒有明確說要治療煩躁口渴,但用這麼多清涼甘潤的藥物,難道就完全沒有煩躁口渴的情況嗎?再看看大半夏湯,用人參、白蜜來補益和滋潤,這也說明病患絕非沒有出現煩躁口渴的症狀。
仔細分析這些,就會發現半夏在剛性的藥方中,能發揮其尖銳的作用,而在柔性的藥方中,又能起到斷制的作用,它的功效怎麼可以被忽略呢?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