鄒澍

《本經疏證》~ 本經續疏 (6)

回本書目錄

本經續疏 (6)

1. 本經續疏第六卷

武進鄒澍學

下品,草十三味,木三味,獸一味,蟲二味,菜一味。

白話文:

下等的藥物,由十三種草、三種木、一種獸類、兩種蟲、一種蔬菜組成。

**虎掌:味苦,溫、**微寒,有大毒。**主心痛,寒熱,結氣,積聚,伏梁,傷筋,痿,拘緩,利水道,**除陰下溼、風眩。生漢中山谷及冤句。二月、八月采,陰乾。蜀漆為之使,惡莽草

白話文:

虎掌:味道苦,性溫微寒,有較大的毒性。主要治療心痛、寒熱、結氣、積聚、伏梁、傷筋、痿、拘緩,通利水道,除陰部區域的寒溼、風眩。生長在中國漢中山谷和冤句地區。二月、八月採摘,在陰涼處曬乾。蜀漆可以和它一起使用,但不能和莽草一起使用

虎掌,初生根如豆大,漸長大似半夏而扁。累年者,其根圓及寸,大者如雞卵,周回生圓芽二、三枚,或五、六枚。三月、四月生苗,高尺餘,獨莖。上有葉如爪,五、六出,分布尖而圓。

白話文:

虎掌的根一開始像豆子一樣大,逐漸長大,類似半夏,但比較扁。生長多年的根鬚是圓的,直徑可達一寸,大的像雞蛋一樣,周圍會長出二、三個,甚至五、六個圓芽。三月、四月時,會長出高於一尺的獨莖。莖上有手掌狀的葉子,五、六片分散開來,前端尖而圓。

一窠生七、八莖時,出一莖作穗,直上如鼠尾,中生一葉如匙,裹莖作房,旁開一口,上下尖,中有花,微青褐色,結實如麻子大,熟即白色,自落布地,一子生一窠,九月苗殘,取根用。大者,為虎掌,又名天南星。小者,為由跋。乃一種也。《圖經》參《綱目》

白話文:

同一叢生長出7、8根莖的時候,長出一莖穗狀物,直挺向上如老鼠尾,莖中間長出一片匙狀葉,包住莖並形似房間。葉片邊緣會開口,上下尖銳,花藏在葉子中間,顏色略帶青褐色。結的果實如麻子般大,成熟時轉為白色,隨後自然脫落到地上。一粒種子可生長出一個叢。九月時地上苗已枯萎,即可採收根莖藥用。較大的種類,又名為「虎掌」,又稱作「天南星」。較小的種類叫「由跋」。它們同屬同一種植物。《圖經》參照《綱目》

病有少腹盛,上下左右皆有根,名曰伏梁,裹大膿血,居腸胃之外。治之,每切按之致死。此下,則因陰,必下膿血。上,則迫胃脘,生鬲俠胃脘內癰也。居臍上為逆,居臍下為從,勿動亟奪〈腹中論〉。人有身體髀股䯒皆腫,環臍而痛,是曰伏梁,此風根也。其氣溢於大腸而著於肓,肓之原,在臍下,故環臍而痛,不可動之。

白話文:

疾病症狀是腹部中央疼痛、腫脹,上下左右都有病根,稱為伏梁,裡麪包著大量膿血,位於腸胃之外。治療這種疾病,每切按之就會導致死亡。往下發展的話,就會因陰而必然導致膿血排出。往上發展的話,就會壓迫胃脘,產生膈膜及胃脘內癰。位於肚臍上方為逆,位於肚臍下方為從,不要急著動手術治療。人體腹部、大腿、臀部腫脹,圍繞肚臍疼痛,這就是伏梁,這是風濕的根源。風濕之氣溢於大腸而停留在肓,肓的源頭在肚臍以下,所以圍繞肚臍疼痛,不能輕舉妄動。

動之,為水溺濇之病〈奇病論〉。心之積名,曰伏梁,起臍上,大如臂,上至心下,久不愈,令人煩心,以秋庚辛日得之。腎病傳心,心當傳肺,肺以當旺,不受邪,心復欲還腎,腎不肯受,故畱結為積五十六難。據此,則腸胃癰之類也。病始於腎,本係水液挾邪,為心所不勝,若肺能受之,則咳逆吐痰,病斯已矣。

白話文:

動則發作,為水溺濇之病。(奇病論) 心中的積聚,名為伏梁,起始於臍上,大小如手臂,向上到達心下,長久不愈,使人煩躁不安,在秋天的庚辛日發作。腎病傳染給心,心應該傳染給肺,肺因當旺而不受邪氣侵犯,心又想傳還給腎,腎又不肯接受,所以積結為伏梁之病。(五十六難) 根據此說,則伏梁之病與腸胃癰癤之類的疾病相似。此病起始於腎,本是水液挾帶邪氣,為心所不勝,若是肺能接受此邪,則會咳嗽逆氣吐痰,病也就好了。

此亦不必心為之傳,肺之職故應爾爾,乃肺不任此,欲上不得,欲下不能,逗遛腸胃之外,薰蒸水穀之氣。衝於上,則為心痛寒熱;溜於下,則為溺道結濇;浸淫於下體,則髀股䯒胥腫,此時正皆天南星所主矣。天南星何以能主此,則以其色白入肺,性燥劫液,使癰中水液,化以為氣,而布散焉。

白話文:

這些症狀也不必用心來傳遞,是肺臟的職責本來就是如此,只是肺臟無法勝任這個工作,想往上走卻上不去,想往下走卻下不來,在腸胃之外遲疑停留,燻蒸水穀之氣。衝到上面,就會造成心痛寒熱;流到下面,就會造成排尿困難;浸淫在下面身體,就會造成大腿和大腿內側腫脹,此時正是天南星所管轄的疾病。天南星為什麼能夠主治這些疾病呢?是因為它的顏色是白色,能進入肺臟,性燥能劫取液體,使癰瘡中的水分液體,轉化為氣體,而佈散出去。

正猶肺之肯受邪,俾從咳逆吐痰可愈也。然此當在未與血結之先,苟已與血結,雖亦可藉以分消氣分之結則已,不能不仗佐使之妥適矣。不然,《千金》「抵當湯-治婦人月經不利,腹中滿,時自減,竝男子膀胱滿急方」,何以於《傷寒》抵當湯,退蝱蟲而進是耶〈婦人月經不調篇〉?然則治風癲之鴆頭丸,及令霍亂永不發方,皆有是。

白話文:

就像肺臟容易受到邪氣侵犯,通過咳嗽、嘔吐痰液可以治癒一樣。然而,這必須在邪氣還沒跟血液結合之前,否則已經跟血液結合,雖然也可以藉此來消散氣血的鬱結,但不能不依靠合適的佐使藥物。否則,《千金方》中「抵當湯-治療婦人月經不調,腹中脹滿,有時自行減輕,以及男子膀胱脹滿急痛的方劑」,為什麼在《傷寒論》中抵當湯,卻把蝱蟲去除而加入這味藥呢<婦人月經不調篇>?這樣治療風癲的鴆頭丸,以及使霍亂永遠不發作的方劑,都有這種情況。

何也?盧芷園曰「天南星,名色性氣,合屬燥金;味苦氣溫,又得火化,為肺之用藥,與《易》稱熯萬物者,合其德,固當治風,第可平諸疾生風,不可平風生諸疾,以其體堅實細膩,非真燥,故其治諸暴強直,支痛裏急,筋縮輭戾,皆風從燥已也」。劉潛江曰「南星四月生苗,九月采根,是火之氣歸於金,取火為金用者也。

白話文:

為什麼呢?盧芷園說:「天南星,它的名稱、顏色、性質和氣味都屬於燥金;味道苦澀,氣味溫和,又得到火氣的激發,是肺部常用的藥物,與《易經》所說的「火生萬物」相符,所以當然可以治療風病,只能平息各種疾病引起的風,不能平息風引起的各種疾病,因為它的質地堅實細膩,不是真正的乾燥,所以它可以治療各種暴強、直立、支痛、裡急、筋縮、偏戾的疾病,都是風從乾燥而來。」劉潛江說:「天南星在四月生苗,九月採根,這是火氣歸於金的時候,取火為金之用。」

火為金用而金之氣益烈,即以同氣相求者,直相從而破其所結之戾氣。故其所治,非陰虛而陽不能化之風,乃陽虛而陰不得化之風。是其旨,皆在散陰結於暢陽。霍亂之發,癲之為風,陰結而陽不得暢,陽虛而陰不得化也。是可知,因痰而生風者,去其痰而風自不得生,特陰虛之燥痰,畏此,正如磇鴆耳」。

白話文:

火是金的用武之地,金的氣勢就會更加猛烈,這是因為同氣相求,火直接順著金的路徑走,打破金所凝聚的邪氣。所以火治療的,不是陰虛陽無法化解的風,而是陽虛陰無法化解的風。火的用意,都在於散掉陰邪凝聚,讓陽氣暢通。霍亂的發生,癲狂化為風,都是因為陰邪凝聚,陽氣不得暢通,陽虛陰無法化解。由此可知,由痰而生的風,去除痰後風自然不會產生了,特別是陰虛產生的燥痰,很怕火,正如磇鴆(一種鳥)怕火一樣。

**草蒿:味苦,寒,**無毒。主疥瘙痂癢,惡瘡,殺蝨蝨當作蟲 **,畱熱在骨節間目。一名青蒿,一名方潰。**生華陰川澤。

白話文:

草蒿:味道苦,性寒,無毒。主治疥瘡、瘙癢、結痂、惡瘡,殺蟲,治療骨節間的遺留熱症。別名青蒿,又名方潰。生長在華陰的川澤之地。

草蒿,即今青蒿,二月生苗,莖粗如指而肥輭,與葉竝深青色。葉似茵蔯而面背皆青,至夏,高四、五尺。七、八月間,開花細黃,花下便結子,大如麻子,中有細子,九月采。其根白鞕,根、莖、子、葉皆有香氣,俱堪入藥。《綱目》參《圖經》

白話文:

草蒿,就是現在的青蒿,二月長出小苗,莖粗如手指,肥嫩柔韌,顏色與葉子一樣都是深青色。葉子像茵蔯,葉子上下都是青色的,到了夏天,長到四、五尺高。七、八月間開花,花是細小的黃色,花下結成小種子,大小如芝麻,籽裡面有細小的子,九月可採收。其根部是白色的,根、莖、籽、葉都有香味,都可用來入藥。《綱目》參考了《圖經》的記載。

疥瘙,本溼熱為病,至結痂而癢,則溼已化燥矣。惡瘡亦溼熱病也,而至生蟲,則已溼迸流漓,燥遂在內矣。瘡旣劫溼之具,疥復生蟲之橐,則主疥瘙、痂癢、惡瘡者,不遂為治燥熱之劑乎?然苦寒之物,治溼熱者有之,如芩、連是也。茲獨苦寒而治燥熱,則以其芳者,說者謂「芳香實能助燥,烏能治燥」?是不明陽明燥金所以繼太陰溼土之故耳。

白話文:

疥瘡搔癢,原本是由於濕熱而引發的疾病,發展到結痂而發癢時,濕邪已經化為燥邪了。惡瘡也是濕熱之病,而發展到生蟲時,濕邪已經破裂流出,燥邪遂在體內了。瘡能消除濕邪,而疥瘡又生蟲,那麼治療疥瘡、痂癢、惡瘡的藥物,不就成了治療燥熱的藥了嗎?然而,苦寒的藥物,治療濕熱的藥物是有用的,比如黃芩、黃連就是。唯獨苦寒而治療燥熱的藥物,由於它具有芳香的氣味,有些人說:「芳香確實能助長燥邪,怎麼能治療燥邪呢?」這是不明白陽明燥金所以繼承太陰濕土的道理。

溼浮於外,內本已燥,加以清飆蕩滌,餘暑倏消,則外浮者亦散,遂純乎為燥,是誠在轉瞬間。不然,別氣相續,必漸致此,何獨緊相承,踵相接耶?即以芳香論,在春夏時,芳香之物,應時生長者不一,然其氣皆發揚,而茲獨斂肅,是其為由夏屆秋,由溼轉燥,而畱有遺熱在內者之的劑矣。

白話文:

濕氣浮在外面,元氣本身已經乾燥,再加上清風吹拂,炎熱的天氣迅速消退,那麼濕氣浮在外面也就散掉了,最後變成純粹的乾燥,這實在是在轉瞬間發生的。如果不是這樣,那麼其他氣候相繼而來,一定逐漸導致這種情況,為什麼偏偏緊密相連,一個緊接著一個呢?就算是以芳香來論,在春夏季節,芳香的植物,隨著季節生長的不只一種,然而它們的氣味都散發出來,而這時卻只是收斂肅殺,這正是由於從夏天進入秋天,從濕潤轉為乾燥,而還有餘熱留在人體內,這是十分確切的。

即驗其立秋已後,定節節生蟲,旣已生蟲,仍不妨開花結子,其蟲又不嚙梗致敗,不蠹節潰出,但自循梗而下,入土化他物。故凡取蟲者,過時即無,亦可見。此是夏間陽氣遺畱在內所化,合之於治畱熱在骨節間,豈不符哉?

白話文:

驗證一下,立秋以後,一節一節長蟲,既已生蟲,仍然不影響開花結子,蟲子也不咬斷莖梗導致腐敗,也不侵蝕莖節潰爛。蟲子只沿着莖梗向下,進入土壤化為其他東西。所以凡是採取蟲子的,過一段時間就沒有了,這也能證明。這是夏季陽氣遺留在體內轉化而生,將之與治理滯留在骨節間的熱量相比較,豈不是相符嗎?

**青葙子:味苦,微寒,**無毒。**主邪氣,皮肉中熱,風瘙,身癢,殺三蟲,**惡瘡,疥蝨,痔蝕,下部䘌瘡。**子名草決明,療脣口青。一名草蒿,一名萋蒿。**生平谷道傍。三月采莖葉,陰乾。五月、六月采子。

白話文:

青葙子:味道苦,性微寒,沒有毒。主治邪氣,皮肉中的熱症,風疹,皮膚瘙癢,殺三種蟲,惡瘡,疥瘡、蝨子,痔瘡和下部生瘡。它的種子叫草決明,可以治療嘴脣和口腔潰爛。另外還有一個名字叫草蒿,還有一個名字叫萋蒿。它通常生長在山谷和道路旁。在三月採摘它的莖和葉,在陰涼處曬乾。在五月和六月採摘它的種子。

青箱,二月生苗,長三、四尺,葉闊似柳而輭,莖似蒿青紅色。六月、七月開花,如雞冠,花上紅下白,但雞冠花穗或有大而扁,或團者,此則梢間出花穗,尖長四、五寸,狀如兔尾。子在穗,光黑而扁,與雞冠子、莧子不殊,根亦似蒿根而白,獨莖直下生根,八月采子。參《圖經》、《綱目》

白話文:

青箱,在二月長出幼苗,幼苗能長到 3 至 4 尺高,葉子寬闊類似柳樹的葉子,但較柔軟,莖類似蒿草,呈青紅色。在六、七月開花,花朵像雞冠花,花朵上端為紅色,下端為白色,但雞冠花的花穗有的大而扁,有的是團狀,青箱的花穗長在枝梢,尖端長 4 至 5 寸,外觀像兔子的尾巴。種子位於花穗中,呈光滑的黑色且扁平,跟雞冠花和莧菜的種子沒有差別,根部也類似蒿草的根部,但顏色為白色,唯獨莖是直立生長,會在八月採收種子。參考《圖經》、《綱目》。

青葙,形象生長與青蒿頗同,特其收成較蚤,蓋當溼熱盡浮,內方轉燥之際,故其為用,似同於青蒿,實戾於青蒿。夫邪之在人,原欲同氣相引,豈肯鬱鬱獨居。第阻隔旣成,追攀莫及,則有遺畱之患。若邪正在表,外熱方昌,則在內者,孰不欲就我,同岑共商畱去。斯所以俱患身癢,但視其一,則疥已成痂,惟餘不盡。

白話文:

青葙,其形狀和生育方式與青蒿很相似,特別是它收成較早,大約在濕熱氣候完全消失,內部逐漸乾燥的時候,所以它的用途和青蒿相似,但實際上與青蒿有出入。人體的邪氣,原本就想和同類的氣相互吸引,怎麼會甘願鬱悶地獨自居住。只不過一旦阻隔形成,即使追趕攀附也趕不上,就會留下遺患。如果邪氣正在表皮,外熱正盛,那麼在內部的邪氣,哪一個不想逃出來,和我一起商討留下來還是離開。這就是為什麼患疥瘡的人全都覺得身體癢,但只要觀察其中一個患者,就會發現疥瘡已經結痂,只剩下沒有完全消失的痕跡。

一則風方㿋擾,肌膚豎裂㿋,瘙同,皮起也。已可測其或為畱熱在骨節間,或為邪氣在皮膚中。畱熱在骨節間,因斂肅而及,故就其斂肅而消之。邪氣在皮膚中,因散發而用,故就其散發而驅者。是青蒿助行秋令,青箱猶逞夏時,一采於秋末,一釆於夏初,而就其長,以足其勢,固已示人區別之方、利導之旨矣。要而言之,邪氣、皮膚中熱,係發汗證。

白話文:

一種風邪擾動,肌膚豎裂,瘙癢,皮膚起泡的疾病。已經可以判斷它可能是由於殘留的熱量留在骨節之間,或者由於邪氣在皮膚中造成的。殘留的熱量在骨節之間,由於斂肅而發作,所以就順應其斂肅而消除。邪氣在皮膚中,由於散發而發作,所以就順應其散發而驅除。所以青蒿有助於增強秋天,青箱仍然逞強於夏天,一種採摘於秋末,一種採摘於初夏,而根據其生長時間,以增強其勢,而這已經顯示了讓人區別的方法、利導的旨意。總之,邪氣、皮膚中的熱,是發汗證。

以風瘙、身癢、惡瘡、疥蝨,則不可發汗,所謂「瘡家,雖身疼痛,不可發汗,汗出則痓」是也。蟲䘌係可攻證,以邪氣、皮膚中熱,則不可攻,所謂「病人表未解者不可攻。攻之,利遂不止而死」是也。《活人書》云「䘌病之候,齒無色,舌上白。甚者,脣黑有瘡。其初得,或如傷寒,或因傷寒所致」,則此之脣口青,當即轉黑之機,而邪氣、皮膚中熱,正合傷寒之候。《千金》有青葙子丸,治傷寒後結熱。

白話文:

如果出現風瘙、身癢、惡瘡、疥蝨等症狀,則不能發汗。就像古書中說的:「瘡家,即使身體疼痛,也不宜發汗,發汗則病加重。」蟲䘌是一種可以攻治的證候,但是如果邪氣在皮膚中發熱,則不能攻治。古書中也說過:「病人表證未解時,不可攻治。攻治之,就會腹瀉不止而死亡。」《活人書》中說:「蟲䘌病的症狀是,牙齒沒有光澤,舌苔發白。嚴重的,嘴脣發黑有瘡。剛開始發病時,有可能是像傷寒,也有可能是由傷寒引起的。」因此,這裡的脣口發青,可能就是將要轉黑的徵兆,而邪氣在皮膚中發熱,正是傷寒的症狀。《千金方》中記載的青葙子丸,可以治療傷寒後結熱。

《活人》有雄黃銳散,治䘌。統而觀者,則凡瘡癢而外候如傷寒者,為不可易之劑矣。

白話文:

《活人》一書中記載有雄黃銳散,可治療瘡癢。總體來看,凡是有瘡癢,並且症狀與傷寒相似的人,都可用此方。

**貫眾:味苦,微寒,**有毒。**主腹中邪熱氣,諸毒,殺三蟲,**去寸白,破癥瘕,除頭風,止金瘡。花,療惡瘡,令人洩。**一名貫節,一名貫渠,一名百頭,一名虎卷,一名扁苻,**一名伯萍,一名藥藻,此謂草鴟頭。生元山山谷及冤句、少室山。二月、八月采根,陰乾。雚菌為之使

白話文:

**貫眾:**味道苦,性質微寒,有小毒。**主治腹中邪熱之氣,各種毒素,殺死三蟲,**去除寸白,破除癥瘕積聚,消除頭痛,止血金瘡。花,治療惡瘡,令人腹瀉。**別名貫節,貫渠,百頭,虎卷,扁苻,**伯萍,藥藻,這就是草鴟頭。生長在元山山谷及冤句、少室山。二月、八月採集根莖,陰乾。以雚菌為引藥。

貫眾,春生赤苗,葉大如蕨,青黃色,面深背淺,兩兩對生,如狗脊而無鋸齒。莖三稜,大如筯,其涎滑,有黑毛叢生。四月花白,七月實黑,根連卷而生,皮黑肉赤,曲屈而有尖觜觜,通嘴,黑鬚攢簇,大如伏鴟。其苗隨處透出,無論縱橫,一根百十頭,經冬不死。參《吳氏本草》、《圖經》、《綱目》

白話文:

貫眾,在春天長出紅色的嫩苗,葉子很大,像蕨類植物,青黃色,葉面深色,葉背淺色,兩片葉子相對生長,像狗脊,但沒有鋸齒。莖是三稜形的,像蘆葦那麼大,它的根部滑溜,有黑色的毛叢生。四月開花,花白色,七月結果,果實黑色,根連續纏繞生長,皮是黑色的,肉是紅色的,彎曲彎曲,有尖尖的嘴巴,嘴巴通透,黑色的鬍鬚叢生,像伏在地上的貓頭鷹一樣大。它的嫩苗到處長出,不管縱橫方向,一根能長出上百個頭,冬天也不會枯死。參閱《吳氏本草》、《圖經》、《綱目》。

貫眾之根,裹纈層疊,莖鬚錯出四射,恰有合於腹中。其初出莖鬚,頑梗麤濇,恰有合於邪氣。其外黑內赤,味苦氣寒,恰有合於為寒所束之熱氣。然其四射之莖,無不可生青放葉,即皆生理之所敷,則其義為重疊包裹之邪氣、熱氣,自隨所過經絡四散,而導發於外。諸毒者,邪熱久秘,不得宣洩之所成也。

白話文:

貫眾的根部,層層包裹,莖鬚錯綜交雜,恰好符合腹中纏結的情況。它剛開始長出莖鬚時,堅硬粗糙,恰好符合邪氣的性質。它的外表是黑色的,內部是紅色的,味道苦澀,性寒,恰好符合被寒氣束縛的熱氣。然而,它四射的莖鬚,沒有不能生出青葉的,這都是生理機能的體現,所以它的意義在於重疊包裹的邪氣和熱氣,隨著經絡四處散發,並引發到體外。各種毒素都是邪熱長期積聚,不能宣洩而形成的。

邪熱旣散,毒於何有。蟲者,緣溼熱而出,遇隙而居,善伏於生氣不屆之地。貫眾,隨處孔隙,隨處生機岔湧,一任沉於水,委於冰雪,皆不閡其生全。苟使臟腑空隙鍾氣,盡能如是,蟲何由居。況頑梗粗濇之莖鬚,雖發於外,而根於裹纈層疊之極內,《千金》、《外臺》以之治蟲,專治腎家之蟲,為非無所本矣。

白話文:

邪熱既然散盡,怎麼還會有毒呢?蟲子是因溼熱而生,遇到空隙就居住,擅長潛藏在生氣不到達的地方。貫眾,到處都有孔隙,到處都有生機湧出,隨便沉在水中,置於冰雪中,都不會阻礙它的生長。假使臟腑空隙中的元氣充足,都能像貫眾一樣,蟲子哪裏還能居住呢?況且貫眾那堅硬粗大的莖鬚,雖然生長在外,但根卻紮在最裏面的包絡層層疊疊的地方。《千金》、《外臺》用它來治療蟲症,專治腎臟的蟲症,這並非沒有道理的。

且其功能豈僅在是,形連卷而不密,則可以疏癥瘕中氣血;葉對生而不隻隻,獨也,則可以去頭風之偏。內之赤,不能越外之黑,則可以止金瘡之血;外之黑,終能限內之赤,則可已崩漏衄血。皆以其旣喜生於山,又必近於水,置燥處而不枯,浸水中而不爛,為具剛體而行柔化,畜滑潤而出頑梗,而治喉痹,治物哽,解藥毒,消頑腫,均於此取裁矣。

白話文:

何首烏的功效豈止如此,其根莖連在一起並不太密集,可以疏通癥瘕中的氣血。葉子兩片兩片相對生長,並沒有單獨一片的,所以可以去除頭風的偏性。內部的紅色無法超越外表的黑色,所以可以止住金瘡的血。外表的黑色始終能約束住內部的紅色,所以可以治療崩漏、衄血。因為它既喜歡生長在山裡,又一定要靠近水,把它放在乾燥的地方也不會枯萎,浸泡在水中也不會腐爛,一身剛體卻行使柔和的變化,蘊藏著滑潤卻消除頑固之氣,所以治喉痹、治物哽、解藥毒、消頑腫,都是從這些性質取得作用的。

何首烏:味苦、澀,微溫,無毒。主瘰癧,消癰腫,療頭面風瘡,五痔,止心痛,益血氣,黑髭鬢,悅顏色。久服,長筋骨,益精髓,延年不老,亦治婦人產後及帶下諸疾。本出順州南河縣,今嶺外江南諸州皆有。蔓紫,花黃白,葉如薯蕷而不光,生必相對,根如大拳,有赤白二種,赤者雄,白者雌。

白話文:

何首烏:味道苦澀,微溫,沒有毒性。主治瘰癧(一種頸部腫塊)、消除癰腫、治療頭面風瘡(一種臉上的皮膚病)、五痔(痔瘡)、止心痛、益血氣、使鬍鬚和鬢角變黑、讓面容悅色。長期服用,能增強筋骨,益精補髓,延年益壽,還能治療婦女產後及帶下諸疾(婦科疾病)。何首烏原產於順州南河縣,現在嶺南、江南諸州也有。它是一種蔓生植物,花朵為紫色或白色,葉子像薯蕷葉,但是沒有光澤,生長時必定是相對生長,根部像大拳頭一樣,有赤白兩種,赤色的雄性,白色的雌性。

一名野苗,一名交藤,一名夜合,一名地精,一名陳知白。春夏采,臨用之,以苦竹刀切,米泔浸,經宿暴乾,木杵臼擣之,忌鐵。宋附

白話文:

一種叫野苗的植物,一種叫交藤的植物,一種叫夜合的植物,一種叫地精的植物,一種叫陳知白的植物。在春夏採摘,使用時,用苦竹刀切碎,用米湯浸泡一夜,晾乾,用木臼搗碎,忌用鐵器。

何首烏,春生苗,葉相對如山芋而不光澤。其莖蔓延竹木牆壁間,秋開黃白花,似葛勒花,結子有稜,似蕎麥而細小,纔如粟大。根大者如拳,各有五稜,瓣似小甜瓜。此有二種,赤者雄,白者雌。其藤,夜則相交,晝則解,故有交藤、夜合之名。《圖經》

白話文:

何首烏,春天萌發新芽,葉子兩兩相對,形狀像山藥葉,但沒有光澤。它的藤蔓在竹木牆壁上蔓延生長,秋天開出黃白色的小花,花朵很像葛勒花的形狀。果實上有稜,形狀像小而細的蕎麥,大小比小米略大。根部較大的像拳頭大小,各生有五條稜,皮肉的瓣層類似小甜瓜。何首烏有兩種,紅色的為雄性,白色的為雌性。它的藤蔓,夜間會互相纏繞,白天則會鬆開,所以有「交藤」、「夜合」之稱。《圖經》

劉潛江云「何首烏之用,或取效於氣血之結而經衇壅者如主瘰癧,消癰腫,療頭面風瘡,五痔,止心痛是也,或取效於血氣之劣而形器損者如益氣血,黑髭鬢,悅顏色,長筋骨,益精髓是也」。何其病之迥異而同歸於治歟?〈何首烏傳〉讚曰「雌雄相交,夜合晝疏」,盧子繇曰「觀其夜合晝疏,則通於晝陽之闢,則闢。夜陰之闔,則闔矣」。

白話文:

劉潛江說:「何首烏的用途,有的取效於氣血瘀結,經脈閉塞的疾病,例如治療瘰癧、消散癰腫、治療頭面風瘡、五痔、止心痛等。有的取效於氣血不足,形體損壞的疾病,例如益氣血、烏黑鬍鬚鬢髮、潤澤面色、增強筋骨、益精髓等。」何首烏治療的疾病如此迥異,但都歸於治癒,這真是太奇妙了!〈何首烏傳〉讚美說:「雌雄相交,夜合晝疏。」盧子繇說:「觀察它夜裡合攏,白天疏散,則通於白晝陽氣的舒張,則舒張。夜晚陰氣的閉合,則閉合了。」

夫氣血,皆一陰一陽之所化也。陽為開之,陰為闔之,則氣血之結者,以開為功,而即具有闔之用。氣血之劣者,以闔為功,而即具有開之用。惟開闔盡其神,而氣血之生化,乃得不竭,豈非不易之元理乎?蓋他藥得陰陽之分,而此獨得陰陽之合。他藥得其分者,不必出於合。

白話文:

氣血都是陰陽所變化而來的。陽主開,陰主闔,那麼氣血結成塊,就運用開的功效,同時也具備闔的作用。氣血衰弱,就運用闔的功效,同時也具備開的作用。只有開闔都發揮到極致,氣血的生化才能生生不息,這不就是不變的根本道理嗎?其他藥物只能分出陰陽,而只有這一味藥才能合乎陰陽。其他藥物能分出陰陽,並不一定能合乎陰陽。

此味之得其合者,以其能出於分也。或曰「此味與地黃同其畏忌,將無與之竝能益陰歟」?曰「陰陽之開闔,此味全具,謂其補陰與地黃同功亦何不可,但不與地黃同其沉滯者,其義所當參也」。蓋陰陽之開闔,其於腎,若地黃則能為陰之闔,不能為陽之開也。又肝膽根於至陰,達於至陽,亦本開闔,以行氣血之生化,茲味合於元,始握其樞機。

白話文:

這種藥物之所以能取得這種功效,是因為它能打破平衡。有人說:「這種藥物和地黃一樣懼怕寒涼藥物,那麼難道就不能和地黃一起服用來增強滋陰作用嗎?」。回答說:「陰陽的開合,這種藥物完全具備,說它補陰的功效和地黃相似,那又有何不可。但是它不能和地黃一起服用,因為地黃的性質是沉滯的,而這種藥物的性質卻是相反的。」。陰陽的開合作用,對於腎來說,地黃只能起到陰的閉合作用,而不能起到陽的開合作用。另外,肝膽根於陰,而達於陽,也具有開合的作用,以運行氣血的生化作用。這種藥物與元氣相合,開始掌握其樞紐。

在風實者,陰不能致於陽而使闔也。風虛者,陽不能達乎陰而使開也。旣合於至陰為闔,至陽為開,則風之療也,安能不首推茲味乎?

白話文:

如果風邪實證的話,陰氣不能到達陽氣的地方而導致關閉。如果是風邪虛證的話,陽氣不能到達陰氣的地方而導致打開。已經合於最陰的部分就是關閉,合於最陽的部分就是打開,那麼風病的治療,怎麼能夠不首先推崇這個滋味呢?

威靈仙:味苦,溫,無毒。主諸風,宣通五藏,去腹內冷滯,心膈痰水久積,癥瘕,痃癖,氣塊,膀胱宿膿、惡水,腰膝冷疼及療折傷。一名能消。久服之,無瘟疫瘧。出商州上洛山及華山并平澤。不聞水聲者,良。生先於眾草,莖方,數葉相對,花淺紫,根生稠密,歲久益繁。冬月丙丁、戊己日采,忌茗。宋附

白話文:

威靈仙:味道苦,性溫,沒有毒性。主要用於治療各種風寒引起的疾病,可以疏通臟腑,消除腹中的寒氣和瘀滯,治療心膈痰水長期積聚、癥瘕、痃癖、氣塊、膀胱宿膿、惡水、腰膝冷痛以及骨折損傷。別名:能消。長期服用,可以預防瘟疫和瘧疾。主要產於商州上洛山、華山及平澤地區。採藥時,最好選擇沒有水聲的地方。威靈仙生長在眾多草本植物之前,莖呈方形,葉片成對相對生長,花朵淺紫色,根部生長密集,年數越久,生長越茂盛。每年冬季丙丁、戊己日採收,採收時忌食茶葉。宋附: 一種中藥材,與威靈仙類似,但藥性較弱。

威靈仙,莖梗如釵股四稜,葉似柳葉作層,每層六、七葉,如車輪,有六層至七層者。七月內生花,淺紫或碧白色,作穗如莆薹子,亦有似菊花頭者。實青,根稠密,多鬚似穀,每年旁引,年深轉茂,一根叢鬚數百條,長者二尺許。初時黃黑色,乾則深黑,故俗稱鐵腳威靈仙。《圖經》參《綱目》

白話文:

威靈仙的莖梗就像婦女用的髮釵一樣有四個稜角,葉子像柳葉一樣一層層地排列著,每層有六七片葉子,就像車輪一樣,有的有六七層。七月裡面開花,淺紫色或碧白色,花穗就像蘆葦的花穗,也有些像菊花的花頭。果實是青色的,根部很密集,有很多鬚根像穀子一樣,每年都會向旁邊伸展,很多年以後就會很茂盛,一棵根會長出數百條鬚根,長的可以長到二尺多長。剛開始是黃黑色,乾了以後就變成深黑色,所以民間俗稱它為「鐵腳威靈仙」。《《圖經》參《綱目》》

味苦氣溫,火也,而生於早春,釆於深冬,將毋假火之性氣,能伸木之屈曲,泮水之冰凝歟?不惟是也。其釆,後於眾草,效則捷於眾草。非效捷也,百卉未萌,是先挺發,似風之播揚鼓蕩,驅馳獨疾,故曰「主諸風」也。遇木而莖爭先,歸水而根稠密,乃屆火令,反不花不實,濡滯畱連。

白話文:

中藥黃精根味苦氣溫,屬火行,但在早春時節開始生長,於深冬採收,難道是藉助火性的氣質,伸展木行屈曲的枝幹,融化水性冰凍的堅凝嗎?其實並非如此。黃精採收的時間,比其他草本植物晚,卻發揮的作用比其他草本植物快。不是它的作用快,而是因為其他草本植物還未萌芽,黃精就已經先挺直生長出來,就像風吹動植物使其搖曳擺動,比其他植物跑得快,因此被視為「治療各種風症」的藥物。黃精根遇到木行就會爭先往上長成莖,遇到水行則根部就會稠密生長,到了火行季節,反而不會開花結果,而是變得潮濕滯留,連綿不絕。

非濡滯畱連也,不浪作葉,必六、七葉排比齊生,周圍四出,狀如車輪,是為一層。層出不已,至於六、七,似臟腑間結壅,非止一處,故曰「宣通五臟」也。是豈徒伸木泮冰而已哉?夫曰諸風,則其發必驟,曰宣通五臟,則其因必久,況五臟之待宣者,非他,即所謂「腹內冷滯,心膈痰水久積,癥瘕,痃癖,氣塊,膀胱宿膿、惡水,腰膝冷痛」者是。是五臟者,不得率爾宣通;諸風者,又難遲遲責效。

白話文:

它不像是柔弱滯留不散,也不徒然滋長枝葉,一定有六、七片葉子排列緊湊地生長,向周圍四面生長,形狀像車輪一樣,這是第一層。層出不窮,一直到六、七層,好像臟腑之間的氣血瘀結,不止一處,所以說「宣通五臟」。這難道僅僅是伸通肝木來融化痰濕罷了嗎?說到諸風,那它的發作一定是突然的,說到宣通五臟,那它的原因一定是長期的,況且五臟需要宣通的,不只是其他,也就是所謂的「腹中寒冷瘀滯,心中膈膜痰水長期積聚,癥瘕積聚,痃癖,氣塊,膀胱中長期膿液、惡水,腰膝寒冷疼痛」等症狀。這些五臟的疾病,不能夠一下子就宣通;諸風的病症,又很難在短期內見效。

惟威靈仙,旣具賁育之勇,復有慶忌之捷,而不為揚干之亂行,甚嫻不識之部伍,皆緣其根荄色本為黑,形復似鬚,稠密而長,年深轉茂,無非水象。倚於水而行氣,以行氣為化水,層層決排,縷縷疏瀹。使陰不化而陽淫為風者,息。則陽不和而陰淤為淀者,通。是主諸風,即所以宣五臟。

白話文:

只有威靈仙,既有勇士的勇氣,又有慶忌的快捷,而不做揚乾的亂行,非常熟悉不識字的軍隊。這是因為它的根莖葉本色為黑色,形狀又像鬍鬚,濃密而長,年深變厚,無不為水相。依靠著水來執行氣,以執行氣來轉化水,層層決斷排解,縷縷疏通豁開。使陰氣不轉化而陽氣淫盛變成風這種情況停止,那麼陽氣不調和而陰氣淤積變成水這種情況就通暢了。它是主治各種風疾的藥,也就是用來宣通五臟的藥。

宣五臟,即所以主諸風。而不即不離,不疾不徐,頓然脫釋。惟其能息,是以能通,若諸風緣五臟乾澀不通而成者,得此立貽殃禍。

白話文:

疏通五臟,也就是因此才能主導所有的風病。而且不立即不間斷,不快也不慢,頓然解脫。只有它能平息,因此才能疏通,如果各種風病是因五臟乾澀不通而成的,得到此法馬上就會解除災禍。

**萹蓄:味苦,平,**無毒。**主浸淫,疥瘙,疽,痔,殺三蟲,**療女子陰蝕。生東萊山谷。五月采,陰乾。

白話文:

萹蓄:味道苦,性平,沒有毒性。主治浸淫、疥癬、疽瘡、痔瘡,可以殺死三種蟲子,治療女子陰部腐蝕。生長在東萊山谷。在五月採摘,陰乾。

萹蓄,春中布地,生道旁,苗似瞿麥,葉細綠如竹,赤莖如釵股,節間開花,甚微細,青黃色,根如蒿根。《圖經》

白話文:

萹蓄(草名,一年生直立植物),在春天生長在地面上,生長在路邊。幼苗像瞿麥(一年生草本植物,葉可作蔬菜食用),葉子細細的綠色的像竹葉、莖是紅色的像釵的股。根節之間開花,花朵非常小,花色青黃色,根像蒿根。(據《圖經》記載)

劉潛江曰「浸淫,疥瘙,疽,痔及蟲,皆溼熱病也。萹蓄類能治者,得弗為通利之劑乎」?然盧子繇謂其「引蔓促節,節節開花,若封而闢,闢而封,復不得目以通利,似有逐節以為通,能通而必循其節者,不失之駛疾,不致有遺慝,更為搜微抉隱之善劑哉!抑當為血分之氣藥,即其多主殺蟲而言。

白話文:

劉潛江說:「浸淫瘡、疥瘡、疽瘡、痔瘡和蟲瘡,都是溼熱病。萹蓄類(即紫草)能治療這些疾病,難道不是因為它有通利的作用嗎?」

但是盧子繇認為:「萹蓄引蔓長而促節,節節開花,這種作用像封閉而後打開,打開而後封閉,似乎不能算是通利。萹蓄類好像逐節通利,能通利但一定要循著它的節點,不會損害經絡而致病,不會有遺留的隱患,更是一種搜微抉隱的良藥!它應該歸於血分的氣藥,因為它多能殺蟲。」

蟲從風化,卻本於溼不化而從風,如斯所長,不使血分聚溼而風自平,此所以能治自溼化之風熱而殺蟲也」。予謂「蓄,聚也。天子升車之石,貌之曰扁《詩》〈白華〉「有扁斯石」傳,則自卑斯高之階也。然積少致多之文,類从扁。篇,編是也。充狹致廣之文,亦从扁。偏,徧是也,此其中有浸淫之義焉。

白話文:

蟲類是由於風化而生成,但根本原因在於濕氣不化而從風而成,如果按照這個思路,不讓血液積聚濕氣,風自然就平息了,這就是能夠治療由濕氣化風而生的熱症和蟲害的道理。

我認為「蓄」就是積聚的意思。天子登車的踏腳石,稱作「扁」,《詩經》中的《白華》篇:「有扁斯石」,意思就是從低處到高處的階梯。然而,積少成多的文字,大多數都從「扁」旁,比如「篇」,就是編寫的編。擴充狹窄使之變寬的文字,也大多數從「扁」旁,比如「偏」,就是遍及的意思,其中包含著逐漸發展的意思。

從浸淫而疥瘙、疽、痔,與蟲生焉,則以聚為患,自卑而高,自少而多,自狹而廣,匪節莫駐,歷階不愆者,此能治之,故號曰萹蓄」。

白話文:

從浸漬而生的疥瘡、皮癬、瘡、痔,還有寄生蟲等,這些疾病聚在一起,危害很大,從少到多,從小到大,從局部到全身,如果不節制,就會一直發展下去,只有能夠按照一定的規律,逐步治療,才能控制病情,所以稱這種治療方法為「萹蓄」。

馬兜鈴:味苦,寒,無毒。主肺熱咳嗽、痰結、喘促,血痔,瘻瘡。生關中。藤繞樹而生,子狀如鈴,作四、五瓣。宋附

白話文:

馬兜鈴: 味道苦,性寒,無毒。主治肺熱咳嗽、痰結、喘促,血痔,瘻瘡。生長在關中地區。藤蔓纏繞樹木生長,果實狀如鈴鐺,有四、五瓣。

馬兜鈴,春生苗,如藤蔓,葉如山芋葉。六月開黃紫花,頗類枸杞花。七月結實,棗許大如鈴,作四、五瓣,其根名雲南,根似木香,小指大,赤黃色。七月、八月釆實,暴乾。《圖經》

白話文:

馬兜鈴,春天長的苗,就像藤蔓,葉子像山藥的葉子。六月開黃紫色的花,很像枸杞的花。七月結果,像棗子那麼大,像是個鈴鐺,有四、五個瓣。它的根叫做雲南,根像木香,小指那麼大,是赤黃色的。七月、八月採摘果實,曬乾。

肺熱咳嗽、痰結、喘促,厥由甚多,堪以馬兜鈴治者,將必有據。如劉潛江所述「因於寒溼,久而痰滯,氣道迫隘,亦痰結喘促者,固無人不知,非所可用矣」,即其所引楊氏云「虛勞少血,津液內耗,心火自焚,遂使燥熱乘肺,咯唾膿血,上氣痰潮,嗽連續不已」者,亦豈有必用是之理乎?予以謂「其於春夏,布蔓發葉,由於木火以達者,必繞樹而升。其於秋冬,繫鈴成實,由於金水以成者,必象金而降。

白話文:

肺部發熱引發咳嗽、痰結、喘促的成因有很多,但值得用馬兜鈴來治療的,必定有根據。像劉潛江所說的「因為寒濕,長期痰液積滯,氣道狹窄,也是痰結成塊、喘促的成因。這是一般人都知道的方法,但這不是可以用馬兜鈴的例子。」,也就是他引用的楊氏說法「虛勞少血、體內津液耗損,心火自燃,導致燥熱侵襲肺部,咯出膿血,上氣帶痰潮,咳嗽連續不斷。」,那裡會有非用不可的道理呢?我認為「在春夏季節,蔓草生長、葉子繁茂,這是由於木火通達所造成的,必須繞著樹而向上生長。在秋冬季節,鈴鐺結出果實,這是由於金水生成的,必須模仿金子的特性而向下生長。」

則其所治之熱,為緣木而升之熱。其所治之痰,為附金而壅之痰」。木者,金所侮也。由木之熱至能傷金,則所謂侮反受邪。侮而受邪,寡於畏也。木以無道,侵凌所畏,亦必已外強中乾。其氣升,其血亦必動。於是,肺受其熱,遂失職於治節,而壅結於痰涎。痰以火而膠黏,血緣痰而乖錯,謂此為「肺熱咳嗽、痰結、喘促」,然乎?否乎?若血不乖錯,何以下為血痔;痰不壅結,何以上為瘻瘡。觀其匪能自立,偏出高巔,如鐸如鈴,率皆下向。

白話文:

那麼他所治療的熱,是依附木頭而上火的熱氣。他所治療的痰,是依附於金屬而堵塞的痰液。「木」被「金」剋制。如果木屬的熱能傷到金屬,那麼所謂的剋制反而被邪氣傷害。因為剋制而受到邪氣的傷害,金屬便缺乏畏懼。木屬沒有道理,侵犯自己所畏懼的金屬,必定會外強中乾。它的氣上升,它的血必定也會流動。於是,肺受到它的熱氣侵襲,便失去了調節的功能,而痰涎瘀積。痰液因火而黏稠,血液因痰液而錯亂,這可說是「肺熱咳嗽、痰結、喘促」嗎?是這樣嗎?不是嗎?如果血液沒有錯亂,怎麼會出現血痔?如果痰液沒有瘀積,怎麼會出現瘻瘡?可見它的症狀並非能夠自立,偏向高處,猶如鐸聲、鈴音,都朝下發展。

下向者,即他日上出之發蹤;上出者,即後時下向之根柢。而苗春花夏,結實非晚,偏至霜降已後,葉已盡脫,鈴已四裂,纍纍駢懸,猶傲睨寒風,浸淫霜雪而不墜,此其苦寒為何如苦寒,亦可見其雖下向,而用不在降洩。不在降洩,則痰結何由解,喘促何由平?殊不知痰之所以結者,因乎火。

白話文:

向下生長的部分,就是將來向上生長的前奏;向上生長的部分,就是後來向下生長的部分。而苗在春天生長,花在夏天開,結實的時間並不會太晚,然而到了霜降以後,葉子已經全部落光,種子也已經裂成四瓣,成串成串地懸掛著,好像是在傲視寒風,浸淫在霜雪中而不墜落,這種寒冷的苦楚是如何的苦楚,也可以看出它雖然向下生長,但是它的功能不在於下降。如果不在下降,那麼痰液的積結怎麼能夠解除,喘促的呼吸怎麼能夠平穩呢?不知道痰液之所以積結,是因為火。

火緣木而升者,因乎鬱。鬱極,斯升之火。譬之荏弱者,聲素難高,行素難遠,一旦受侮彌深,情極激發,有不自知其聲之高、行之遠者。鬱固由此而伸,結亦由此而解矣。故似此象形之物,先理其鬱發之源,次解其浮越之火,而因火壅結之痰,自隨氣而化津液;因痰逼迫之喘促,自隨火而下歸。烏在其藉降洩而痰結得解,喘促得平,肺熱罷,咳嗽遂不作耶?

白話文:

火是依靠木而產生的,因為鬱積所以才升起。鬱積極了,這就是升起的火。就好像一個性情懦弱的人,聲音素來不響亮,走路素來不敏捷,一旦受到侮辱,鬱積極深,感情極度激發,他不由得自己知道聲音多響亮,走路多敏捷。鬱結本來就是由此而伸展的,結塊也由此而解開的。所以像這樣形狀的物體,先要弄清它鬱積發生的根源,再解開它浮揚越界的火,而由於火壅結而生的痰,自然會隨著氣而化為津液;由於痰迫使而產生的喘促,自然會隨著火而向上回歸。難道不是由於藉助降洩而痰結得解開,喘促得平息,肺熱停止,咳嗽就因此不發生了嗎?

骨碎補:味苦,溫,無毒。主破血,止血,補傷折。生江南。根寄樹上、石上,有毛葉,如庵䕡,江西人呼為胡孫薑。一名石庵䕡,一名骨碎布。宋附

白話文:

骨碎補:味道苦,性溫,無毒。主要功能是破血、止血、補益因摔跤及碰傷造成的骨折。生長在江南地區。根依附在樹上或石頭上,有毛茸茸的葉子,像葫蘆一樣。江西人稱為「胡孫薑」。別名:石葫蘆、骨碎布。宋朝以後被列為藥材。

骨碎補,生木上或石上,多在背陰處,引根成條,扁長略似薑形,上有黃赤毛及短葉附之。又抽大葉成枝,有椏缺,頗似貫眾,面青綠色,上有黃點,背青白色,上有赤紫點。春生葉,至冬乾黃,無花實。《圖經》

白話文:

骨碎補生長在樹木或石頭上,多在陰涼的地方,根部細長像條繩索,狀似薑的形狀,上面布滿黃紅色毛髮和短葉子。還抽出大葉子形成枝條,有分叉和缺口,非常像貫眾,葉子的正面是青綠色的,上面有黃色斑點,背面是青白色的,上面有紫紅色斑點。春天長出葉子,到了冬天葉子乾枯發黃,沒有花朵和果實。《圖經》

折之不死,插之輒生,翦枝移續,劚根重栽,皆草木恆性,詎足為異,未可以療傷折也。然則倒插亦生,橫埋亦生,雖切之成塊,暴之至枯,摘其一葉,分其一瓣,無不可生者,遂可以療傷折乎?此不過水與土正相媾,草木偶得之,遂乘此生發耳!又烏足以療傷折。且傷之為傷,豈無差別,在皮肉曰「傷破」,在筋衇曰「傷斷」,惟在骨,乃曰「傷折」。

白話文:

把草木折斷,它不死;插入泥土,它就會生長;剪下枝條移種,或砍掉根部重新栽種,這些都是草木的特性,有什麼稀奇的,不足以用來治療外傷和骨折。然而,倒著插也會生長,橫著埋也會生長,即使將它切成塊狀,曝曬到完全枯萎,摘下一片葉子,或分出一瓣,沒有不能生長的吧,這樣就可以用來治療外傷和骨折嗎?這不過是水與土恰好結合,草木偶然得到它,於是乘機生長發芽罷了,又怎麼能用來治療外傷和骨折呢。況且,外傷有不同的類型,在皮肉上的叫做「傷破」,在筋腱上的叫做「傷斷」,只有在骨頭上的,才能叫做「傷折」。

傷旣在骨,而遠望水土之滋凝,草木之聯屬,其傷處敗壞,久矣。惟骨碎補者,寸寸折之,寸寸皆生,處處折之,處處有汁,無藉根株之係,不致血液之漏,故曰「主破血,止血,補傷折」,言能不使瘀結者畱滯,不使流動者妄行,而補苴傷折,如未嘗傷折也。所以然者,苦本堅裏而內含水,自應腎之體。

白話文:

傷及骨頭,遠遠望去,水土滋潤凝聚,草木連接,傷處早已腐敗。只有骨碎補能把骨折的地方寸寸折斷,寸寸再生,到處折斷,到處都有汁液,無需依賴根莖的連結,也不至於造成血液外漏,所以說它能「破血、止血、補傷折」,意思是能使瘀結不滯留,不讓流通的妄行,並彌補骨折,就像從未骨折一樣。之所以能這樣,是因為苦本堅硬裡層含水,自應腎的特性。

溫本生發而能運水,自應腎之用。此後人所以察其幾微,而謂為補腎,以除耳鳴、齒病,皆可以是義推之矣。

白附子:主心痛,血痹,面上百病,行藥勢。生蜀郡。三月采。

白話文:

溫暖身體生發之氣,能夠運化水液,自然合乎腎臟的功能。後世醫者因此觀察到它的細微作用,而稱之為補腎,用於治療耳鳴、齒病,都可以用這個道理來推論。

附子,生沙中,獨莖,似鼠尾草,穗細,葉周帀,生於穗間帀,環繞。根形似天雄,長寸許。乾者,皺文有節,如竹。參《唐本》、《蜀本》、《綱目》

白話文:

白附子生長在沙地中,只有一根莖,像鼠尾草一樣,穗細,葉子圍繞著穗,環繞生長。根部形狀像天雄,長約一寸。乾了的附子,有皺紋和節,像竹子一樣。參照《唐本》、《蜀本》、《綱目》。

白附子所主,其旨在節。節之為物,以體象論,則為陰陽之限。以變動論,則為用陽布陰。而其威之所竟,力之所加,又為在下者厚,愈上乃愈微也。在下者厚,則主心痛、血痹之謂。愈上愈微,則為面上百病行藥勢存焉。蓋血痹,由尊榮人骨弱肌膚盛重,因疲勞汗出,臥不時動搖,加被微風,而為身體不仁,如風痹狀,則其始病於血衇,以漸內應於主血衇之心,乃為痛矣。

白話文:

白附子的主要功效是節制。從體象的角度來看,節制是陰陽的界限;從動變的角度來看,節制是使用陽氣來佈散陰氣。白附子的威勢和力量集中在下部,越往上越微弱。在下部力量厚重,主要用於治療心痛和血痹。越往上力量越微弱,主要用於治療面部疾病。血痹是由於身體強壯的人骨骼弱、肌肉皮膚厚重,因此當疲勞出汗、臥牀不動或受到微風吹襲時,身體就會不適,就像風痹一樣。這種疾病最初是從血衇部位開始,逐漸內應於主血衇的心臟,然後出現疼痛。

當未痛時,原不妨用黃芪桂枝五物湯可愈,旣至心痛,則不得不藉白附子之陽氣,布散血衇中陰邪,仍有限制,不相侵越,徧檢《千金方》用白附子,惟〈堅癥積聚篇〉小狼毒圓一方可服,餘則盡係外敷。外敷之中,除一齲齒、蟲痛方外,餘則盡為面藥。夫䵟皰黶𪒟,皆溼熱滯氣之所為。

白話文:

在疼痛發作之前,原本可以使用黃芪桂枝五物湯來治癒,一旦疼痛已經發作,就不得不借助白附子的陽氣來散佈在血脈中的陰邪之氣,但仍有一定的限制,不會互相侵犯超出。我仔細檢查了《千金方》,使用白附子的只有〈堅癥積聚篇〉小狼毒圓一方可以服用,其餘的都是外敷使用的。在外敷的方劑中,除了有齲齒、蟲痛外,其餘的都是面藥。膿皰、瘡癤、疿疕都是因為濕熱、氣血滯留造成的。

氣旣滯而不生光華,澤復澀而反增晦黯,則行氣宣澤之中,斷不能不有用陽布陰之物,駕馭其間,以行藥勢。其為治,固甚精微,而其功力亦云微矣。以是二義而擴充之,則在上用之,以氣行津。在下用之,以氣行血與痰溼,皆可無微不入矣。

白話文:

當氣鬱滯而不顯現光華,皮膚又變得乾燥粗糙,反而更加晦暗,那麼在促進氣血運行,滋潤肌膚的治療過程中,必然需要藉助溫陽消陰的藥物,在其中發揮作用,以增強藥效。這種治療方法固然非常精確細膩,但其作用和效果也相對微弱。依據這兩種原理並加以擴展運用,在上焦使用時,可以利用氣來促進津液運行;在下焦使用時,可以利用氣來促進血與痰濕的運行,都能夠無微不至地發揮作用。

**夏枯草:味苦、辛,寒,**無毒。**主寒熱,瘰癧,鼠瘻,頭瘡,破癥,散癭結氣,腳腫,溼痹,輕身。一名夕句,一名乃東,**一名燕面。生蜀郡山谷。四月采。土瓜為之使

白話文:

夏枯草:味道苦、辛,性寒,無毒。主治寒熱、瘰癧、鼠瘻、頭瘡、破癥,能散佈腫塊、治療因氣滯而引起的結塊,腳腫、溼痹,還能減輕體重。它有個別名為夕句,又稱為乃東,還叫做燕面。生長在四川的山谷中,於四月採收。土瓜能引發其藥性。

夏枯草,冬至後生苗,至春,高一、二尺,莖微方,葉對節生,似旋覆葉而長大,有細齒,背白。三、四月,於莖端作穗,長一、二寸,穗中開淡紫小花,似丹薓花。結子亦作穗,一穗四子,交夏至便枯,於未枯前釆之。《綱目》參《唐本》

白話文:

夏枯草在冬至後發芽,到春天時,長到一、二尺高,莖部微微呈方形,葉子對節生長,像旋覆花的葉子,但是較長大,並且有細齒,葉背呈白色。在三、四月間,在莖端長出花穗,長約一、二寸,花穗中開著淡紫色的花朵,像丹薓花。結果實時也成穗狀,一穗四子,到夏季時便會枯萎,在未枯萎前採收。

劉潛江曰「人身之陽,在上則化陰,在下則化於陰。人身之陰,在下則生陽,在上則生於陽」。夏枯之種在地陰也,而遇一陽則生苗焉。由是以漸,挺莖發葉,結穗,開花成實,皆為陽效其用矣。而遇一陰則枯瘁,猶不可謂「陰在下能生陽,陽在上能化陰」乎?「結癥,腳腫,溼痹」,皆陰陷於下,不生陽也。「瘰癧、癭氣、鼠瘻、頭瘡」,皆陽極於上,不化陰也。

白話文:

劉潛江說:「身體的陽氣,上升時會轉化為陰氣,下降時也會轉化為陰氣。身體的陰氣,下降時會產生陽氣,上升時也會產生陽氣。」。夏季枯萎的種子在陰暗的地下,遇到一絲陽氣就能發芽。逐漸地,它會長出莖葉,結穗,開花結果,這都是陽氣的作用。然而,如果遇到一絲陰氣,它就會枯萎,這難道不是「陰在下能生陽,陽在上能化陰」嗎?「結癥、腳腫、溼痹」,都是陰氣沉陷在下面,不能產生陽氣。「瘰癧、癭氣、鼠瘻、頭瘡」,都是陽氣極盛在上,不能轉化為陰氣。

得此,又烏能不愈乎?況有陰以成陽,則陽之用不窮;用陽以化陰,則陰之源遂裕。陽用窮,則無以生血;陰源裕,則有以化氣,故古人稱其「治目珠疼,至夜輒甚,及點苦寒藥劇」者,苦寒止能折陽,此竝能化血也。又稱其治失血後不寐,仿半夏湯意,代以夏枯草。半夏僅能導陽入陰,此又能使陽從陰化也。

白話文:

要治好這些疾病,還能有什麼辦法呢?尤其是陰可以長成陽,那麼陽的作用便不會枯竭;用陽來變化陰,那麼陰的來源便會充裕。陽的作用枯竭,就沒有東西生血;陰的來源充裕,就有了可以化為氣的東西,所以古人稱它「可以治療眼睛疼,到晚上就更疼,點了苦寒藥很厲害」的藥,苦寒只能剋制陽,而這個不僅能化血。還稱它可以治療失眠,仿造半夏湯的想法,用夏枯草代替。半夏只能引導陽進入陰,而這藥還能讓陽從陰化生。

後世擴充其旨,如用以補肝明目,治女子血崩、產後血暈,當識此義。

馬勃:味辛,平,無毒。主惡瘡,馬疥。一名馬庀。生園中久腐處。

白話文:

馬勃:

**味道:**辛味,性平,無毒。

主要用途:

  • 治療惡瘡和馬疥。

**別名:**馬庀。

**生長環境:**久腐之地,例如農田。

現代補充用途:

後世擴展了馬勃的用途,包括:

  • 補肝明目
  • 治療女子血崩和產後血暈(暈眩)

馬勃,生溼地及腐木上,於五、六月,卒然而發紫色,虛輭,狀如狗肺,彈之粉出。夏秋釆之,有大如斗者,衡之,不過錢許。參隱居《蜀本》

白話文:

馬勃,生長在潮濕的地上和腐爛的木頭上,在五、六月份,突然長出紫色的菌體,質地柔軟,狀似狗肺,用手一捏,粉末就會掉出來。夏秋季節採摘,大的有鬥那麼大,但重量卻不到一錢。參隱居在《蜀本》中記載。

劉潛江曰「五、六月時,火土極盛,百昌踴躍,旣傾盡底裏矣。即已腐已化者,偶有生氣遺畱其間,亦乘之以成形。彈之粉出,可知偶然假聚,不久仍歸消化耳。故藉以對待浮而在上,偶寄而未即化之證,使歸於無何有也」,斯為妙於取裁。

白話文:

劉潛江說:「五月、六月的時候,火土之氣極其旺盛,草木生長茂盛,已經把自身的潛力都發揮殆盡了。那些已經腐爛、溶化的東西,偶爾有生氣遺留在其中,也乘機成形。彈動它們的時候,粉末紛紛落下,可見它們是偶然聚集在一起的,不久仍會歸於分解消亡。所以用它來治療漂浮在上、偶爾寄居而尚未消亡的證候,使它們歸於無有,這就非常巧妙地取用了藥材。」

海金沙:主通利小腸,得梔子馬牙硝、硼沙,共療傷寒狂熱。出黔中郡。七月收采,生作小株,才高一、二尺,收時全科於日中暴之,令小乾,紙襯,以杖擊之,有細沙落紙上,旋收之。且暴且擊,以沙盡為度,用之或丸或散。宋附

白話文:

海金沙:它的主要功效是疏通小腸。與梔子、馬牙硝、硼沙一起服用,可以治療傷寒引起的發狂和高燒。產自黔中郡。在七月採收,海金沙生長矮小,才一、二尺高,採收時將全株在正午暴曬,使其稍微乾一些,用紙墊著,用棍子擊打,有細沙落下在紙上,旋即收起。一邊暴曬一邊擊打,直到沙子全部掉落為止。海金沙可以用來丸服或散服。宋代才開始附錄。

劉潛江曰「海金沙無花實,其氣專鍾於葉而成沙,則不同於吐其華而凝其元。惟得氣之流散者,以致其自然之化機而已」。然如蒲黃而色黃赤,則有可參者。夫腎主水,而脾主溼。是腎水之用,寄於脾也。此其治,必在於色黃者。小腸行水而合於心,心主血,血乃水之化,血和而水化自行,此其治必在於色赤者。

白話文:

劉潛江說:「海金沙沒有花和果實,它的藥效都集中在葉子上,形成了沙粒,這與吐出花朵而凝結其精華的藥物不同。只有獲得氣的流散者,才能得到其自然轉化的機制。」像蒲黃的顏色黃赤,那麼就可以參照了。腎主水,脾主濕。所以腎水的作用寄託在脾上。治療這種病,必須用黃色的藥物。小腸運水而與心相合,心主血,血是水轉化而成的,血和順,水自然轉化。治療這種病,必須用赤色的藥物。

方書但知其治「血淋、膏淋、石淋」等證,詎知其種種所患,皆本於溼土之氣不能運也,而又有火以合之。乃結聚於水道,有如是乎?要知此物,是於土中,布其流散之用,而并達火之麗於土,以病於水者,則可以思其功之所在,固不徒在行水之臟腑而已。

白話文:

醫書中只知道它可以治療「血淋、膏淋、石淋」等症狀,哪知它各種各樣的疾病,都根源於濕土之氣不能運轉,再加上火氣與之相合。於是聚集在水道中,有這種情況嗎?要了解這個東西,是存在於土中,分佈其流散的功能,而同時讓火氣擴散於土中,使水受到傷害,那麼就可以想到它的作用所在,肯定不只是在運行水臟腑而已。

**棟實:味苦,寒,**有小毒。**主溫疾,傷寒,大熱,煩狂,殺三蟲、疥瘍,利小便水道。**根,微寒,療蚘蟲,利大腸。生荊山山谷。

白話文:

棟實:味道苦,性寒,有小毒。主要用於治療溫病,傷寒,高燒,神誌不清,殺死體內的寄生蟲,治療疥瘡,通利小便水道。棟實根,性微寒,可以治療蚘蟲病,通利大腸。棟實主要生長在荊山的山谷中。

楝實,木高丈餘,其長甚速,葉密如槐而長。三、四月開花,紅紫色,芬香滿庭,實如彈丸,生青,熟黃,十二月釆。《圖經》參《綱目》

白話文:

楝實樹,樹高一丈多,生長得很快,葉子像槐樹葉一樣茂密,但較長。三、四月開花,花朵紅紫色,芬香滿庭。果實像彈丸,未成熟時青色,成熟後變黃色,十二月採摘。《圖經》參《綱目》。

凡物耐寒者,必畏熱;耐熱者,必畏寒。惟楝實,屆夏已生,迄冬在樹,故世俗之訕不甚長進,不易傾覆者,曰「楝樹子」。整年如此,是則其遇暑而不浥爛,逢寒而不拆裂,擬定守正,遂可謂「堅持元氣之補劑」歟?殆非也。夫楝實在夏,則核嫩裹津,充滿於殼;在冬,則津消核斂,表裏相懸。

白話文:

凡是耐寒的事物,一定畏懼炎熱;耐熱的事物,一定畏懼寒冷。只有楝樹的果實,在夏季已生長,至冬季還留在樹上,所以世俗裡譏笑不長進、不易改變的人是「楝樹子」整年如此,難道是它遇到炎熱不會腐爛,遇到寒冷不會裂開,可算作堅守正道的補品嗎?恐怕不是這樣。楝樹的果實,在夏季,果核嫩嫩的,裡麪包著水分,果殼也飽滿;在冬季,水分消失,果核收縮,果殼和果核之間出現了空隙。

裹津待暑,是布陰以使陽和,即其主溫疾、傷寒、大熱、煩狂也。斂核禦寒,是戢陰以讓陽通,即其利小便水道也。溼不混於熱,熱已化於水,水逞陽通而下行,曾何蟲之不除,疥瘍之不瘳耶?即後世專以之治疝,疝獨非陰縛其陽,陽困於陰乎?陰旣戢而陽得伸,陽垂和而陰已布,亦無非賴小便之利,水道之通,與前義不相悖,即其止上下部腹痛義,亦豈能外哉?

白話文:

裹津待暑,就是用布陰的方式讓陽氣和順,因此可以用來治療溫疾、傷寒、大熱、煩狂等疾病。斂核禦寒,就是讓陰氣收斂以讓陽氣通行,因此可以用來利於小便水道。濕熱不混雜,熱已經轉化為水,水在陽氣的引導下向下運行,因此可以讓各種蟲病消失,疥瘡癒合。後世專門用這種方法來治療疝氣,疝氣不正是陰氣束縛陽氣,導致陽氣困於陰氣嗎?陰氣一旦收斂,陽氣就能伸展,陽氣下降和順,陰氣已經布佈,這也必定是仰賴小便通利,水道暢通的緣故,與前面的道理並不衝突,它能止住上下腹部疼痛的道理,豈能例外呢?

**郁李仁:味酸,平,**無毒。**主大腹水腫,面目四支浮腫,利小便、水道。根主齒齗腫,齲齒,堅齒,**去白蟲。**一名爵李,**一名車下李,一名棣。生高山川谷及丘陵上。五月、六月采根。

白話文:

郁李仁: 味道酸性,性情平和,沒有毒。主治腹部腫脹,臉部和四肢浮腫,利尿,通暢水道。郁李仁的根莖主治牙齒腫痛,齲齒,使牙齒堅固,消除口中的白色寄生蟲。別名有爵李、車下李、棣。生長在高山河流山谷和山丘上。五月、六月採集它的根。

郁李,木高五、六尺,枝條花葉皆若李。惟子小,如櫻桃,赤色味甘酸,核隨子熟,六月釆根竝實,取核中仁用。《圖經》

白話文:

郁李樹高能長至五、六尺,樹枝、花和葉子都跟李子很像,只是果實很小,像櫻桃,呈紅色,味道酸甜。核在果實成熟後跟隨果實一起成熟,六月採收郁李連根帶果實,取出種子中的仁使用。

郁李性潔,最喜和風暖日,溉宜清水而不欲肥《廣魏芳譜》。其木色正白,皆金化也,而開花粉紅,結實正赤,是為金從火化。人身金從火化者,非由肺行三焦之水道耶?大腹水腫,面目四支浮腫,由於水道不行,小便不利,則水壅於火而還病於金矣。猶能不更濬其源,使金復由火而化水,遂自三焦而通哉?曰「利小便、水道」,正以使其水不從汗洩,不向下混行也。然則其氣味之酸平,又作何解?夫酸者,木之發育也。

白話文:

郁李的性質潔淨,最喜歡和風暖日,澆灌時宜用清水,不需要施肥。《廣魏芳譜》記載到,其樹木的顏色正白,皆為金屬性變化而成,而所開的花粉紅,所結的果實正紅,這是金從火化而來。人體內金從火化的,不就是經由肺行走於三焦之水道嗎?大腹水腫,面目四肢浮腫,是由於水道不通暢,小便不利,則水會積聚於火,而波及金屬性。難道還能繼續不疏通其源頭,讓金屬性再次從火中生成水,進而從三焦而通暢嗎?所謂「利小便、水道」,正是為了讓水分不從汗水中排出,不向下混雜流動。那麼,其氣味酸平,又作何解釋?酸味,是木頭生長發育的過程。

平者,氣之順降也。核中之仁,本以生發夫木,而木之生發,本以條鬯諸氣。惟酸,則有曲直之義。曲直者,不徒一於升舉,又不肯一於卑俯,應伸則伸,應屈則屈,正其生理之從容而不強梗,且兼得氣之平,是其盤旋潤澤於上,條達通輸於下。精者,自不混濁以洩。麤者,自不附清而畱。

白話文:

平,是指氣的順利下降。果核中的仁,本來是用來生發木氣,而木的生發,原本是為了疏通各種氣。只有酸味,纔有曲直的含義。曲直,不是單純的升舉,也不是屈服於屈服,應該伸展的時候就伸展,應該彎曲的時候就彎曲,讓生理機能從容不迫而不僵硬。同時還可以得到氣的平穩,所以它在上面盤旋潤澤,在下面條達通暢。精純的,自然不會混濁洩漏。粗糙的,自然不會附著在清澈的上面而滯留。

澄其源,乃欲順其流耳。至根,則潔白,爽肅之氣,安於土中,自能使在中溼熱,不混經氣,上病於齗齒,以立堅固之本者也。

白話文:

清理其根源,就是要順暢其運行。至於牙根,則是潔白而清爽流暢的氣息,安然居住在土壤中,自然就能使在中間的濕熱之氣,不混雜在經氣裡,進而不會上升到齗齒而致病,這就是建立堅固牙齒的根本。

鈎藤:微寒。主小兒寒熱,十二驚癎。

白話文:

微寒。主治小兒寒熱,十二種驚風疾病。

鈎藤,狀如葡萄藤,中空而通,長八、九尺,或一、二丈,大如拇者。置酒甕中,以氣吸之,則酒涓涓出,莖間有刺,正如鈎,鈎紫色,葉細長。參《衍義》、《綱目》

白話文:

鈎藤,就像葡萄藤,中空且筆直,有八、九尺或一、二丈長,像拇指那麼粗。放在酒甕中,以氣吸它,那麼酒會一點一點地流出來,莖上有刺,正如小鈎一樣,小鈎呈現紫紅色,葉子細長。《衍義》、《綱目》都提到它。

〈大奇論〉曰「心衇滿大,癎瘛筋攣。肝衇小急,癎瘛筋攣。肝衇騖暴,有所驚駭。肝腎竝小弦,欲驚。二陽急,為驚」。夫盛滿偏於一處,則他處之不足,可知。弦急偏於一處,則他處之縱弛,又可知。巢氏曰「小兒血氣不和,熱實在內,心神不定,所以發驚,甚或搖頭弄舌,或睡裏驚掣,或數齧齒,則為欲癎。

白話文:

《大奇論》中說: 「心臟肥大,患癎瘛痙則痙攣。肝臟狹小急迫,患癎瘛痙則肌肉痙攣。肝膽燥烈暴躁,有所受驚。肝腎同時一小而緊,則引發驚嚇。陽脈急迫,發生驚嚇」。旺盛飽滿偏在一處,則其他地方的不足,就可以知道。緊繃急促偏在一處,則其他地方的鬆弛,又可以知道。巢氏說: 「小兒血氣不調和,體熱在內,心神不定,所以容易受到驚嚇。嚴重時搖頭弄舌,或在睡覺中驚醒抽搐,或不斷咬牙,則為癎。

若口眼相引,目晴上搖,手足掣縱,背脊強直,頸項反折,則為癎」,又曰「驚癎者,因驚怖大嗁,乃發也」。夫相引掣縱,應弦急。強直反折,應盛滿。謂非氣血至此,忽被牽掣,遂與他處不相流通,若倒鈎逆注者,然可乎?〈舉痛論〉曰「驚則心無所倚,神無所歸,慮無所定,故氣為亂」,況發於寒熱後者,非特正方以茲逆注,邪且難免拘畱,此所以有取於鈎藤之紫色空中,任是處處倒鈎逆注,而衇絡決不因之以塞。紫者,水火相參之色。

白話文:

如果口眼出現抽搐,眼睛向上翻動、僵直,手腳抽搐,背部僵直,頸項反折,那就是癎症,又稱為「驚風」,是因受到驚嚇而發作。抽搐、僵直、反折等症狀,就像弦子被繃緊一樣,或像容器被塞滿一樣。難道不是因為氣血不通暢,突然被牽扯牽制,導致與其他部位不通暢,就像倒鉤牽制一樣嗎?《舉痛論》中說:「驚則心無所倚,神無所歸,慮無所定,故氣為亂」,更何況是發生在寒熱之後的,不僅是正氣倒流導致的,邪氣也很容易被拘留,因此需要使用紫色的鈎藤,無論是倒流還是逆行,都能使氣順暢流轉。紫色是水火相參的顏色。

凡陰陽、氣血、寒熱,皆於此取義焉,可也。色紫而氣寒,則協和氣血分解寒熱之用,已具於中矣。矧復中空,則交通陰陽,調劑上下之德,抑又可泯乎?不然,則《別錄》僅以之治一病,後人遂不可因此為三隅之反矣。

白話文:

凡是陰陽、氣血、寒熱,在青石上都可以體現,這樣使用是沒有問題的。青石的顏色是紫色的,氣質是寒冷的,它可以協調氣血,分解寒熱。青石的中心是空的,可以溝通陰陽,調和上下。難道可以否定這些嗎?否則,《別錄》記載青石只能治一種病,後來的人就永遠不能以此為三個方位的藥了。

獺肝:味甘,有毒。主鬼疰,蠱毒,卻魚鯁,止久嗽,燒服之。

白話文:

獺肝:味道甘甜,有毒性。主治鬼神侵害引起的疾病、蠱毒,可將魚刺取出,止住長期的咳嗽。將其燒成灰服用。

獺,狀似青狐而小,毛色青黑似狗,膚如伏翼,長尾短足,水居食魚,能知其歲水之大小,可驗穴而得之。他獸肝葉皆有定數,惟此則一月一葉,其間又有退葉也。《綱目》參《圖經》

白話文:

獺,外形類似青色的小狐狸,毛色青黑色,像狗的皮毛,又有像彎曲的翅膀,長長的尾巴和短小的腿,生活在水中以魚為食,能夠預知每年水勢的大小,可以通過觀察洞穴來判斷水勢。其他動物的肝臟葉片都有固定的數量,只有獺的肝臟葉片一個月一片,其間還會有退化的葉片。《綱目》參考《圖經》

巢氏云「『注』之言『住』也,言其連滯停住也。人有先無他病,忽被鬼排擊,當時或心腹刺痛,或悶絕倒地,如中惡。然得差之後,餘氣不歇,停住積久,有時發動,連滯停住,乃至於死。死後注易旁人,故謂之「鬼注」。所以可用獺肝治者,其注必在臟腑,臟腑皆有定所、定數,獺肝獨應月增,無定。

白話文:

巢元方說:「『注』的意思是『住』,說的是連續阻塞停滯的意思。有人原本沒有其他疾病,突然被鬼魂擊打,當時可能心腹疼痛,或者昏迷倒地,像是中了邪。然而,在緩解之後,餘氣不散,停滯積累很長時間,有時會發作,連續阻塞停滯,直到死亡。死後這種病症容易傳染給旁人,所以叫做「鬼注」。所以可以用獺肝來治療,是因為這種病必定在臟腑,臟腑都有固定的位置和數量,只有獺肝獨特地隨月份增長,沒有固定數量。

靈變之氣為鬼所駭,遂不敢停也」,又云「蠱是合聚蟲蛇之類,以器皿盛之,任其相噉,存其生者,即名為蠱。能變化為毒害,遺毒於飲食間,以為人害,食人腑臟。其狀,心切痛,如被物齧,面目青黃。驗此之法,須病人唾。水中沉者,是蠱;浮者,即非。此其毒,必藏匿津液中,所以可用獺肝治者。

白話文:

當人的靈魂因鬼而受到驚嚇時,就會不斷地移動,因此鬼會對精氣靈魂有影響。又說蠱是把蛇蟲類集中起來,放在器具中,讓牠們互相吞噬,存活的蟲就稱為蠱。這些蟲子可以變化為毒害,將毒埋藏在食物中,用來傷害人,進而侵蝕人的器官。症狀是:心痛、被物體啃噬的感覺,面色青黃。驗証的方法是取病人的唾液,若沉入水中,判定為蠱; 浮在水面,則不是。這種毒一定藏匿在體液中,所以用獺肝來治療。

獺入水剿捕諸魚,凡水居者,見之咸遁,而肝尤其靈異所萃,故益為之懼也」。寇氏云「常縻置獺大水甕中,獺於水中,旋轉如風,而水為之成旋攏起,四圍高舉,中心凹下,觀者駭目」。咳久不止者,水飲上湊所為也,得旋轉水而使中心凹下之物,飲亦成旋下趨,而咳止矣。

白話文:

水獺在水裡捕捉魚類,凡是水中的生物,見到水獺都紛紛逃竄,而水獺的肝臟尤其靈異,因此更加令魚蝦們恐懼。寇氏說:「我曾經把水獺放在一個大水缸中,水獺在水中旋轉如風,水跟著形成一個漩渦,四週的水位高聳,中間凹陷,看的人無不嘖嘖稱奇。」咳嗽長久不癒的人,是因為水液上升至胸中所造成的。如果能夠旋轉流水,讓中間凹陷,那麼喝進去的藥水也會跟著旋轉下流,咳嗽就能止住了。

至卻魚鯁,則因其所畏以制之。

白話文:

如果魚刺卡在喉嚨,可以用魚這種動物害怕的東西(如蛇)來治癒。

**白頸蚯蚓:味鹹,寒、**大寒,無毒。**主蛇瘕,去三蟲、伏尸、鬼疰、蠱毒,殺長蟲,仍自化作水,**療傷寒、伏熱、狂謬、大腹、黃疸。一名土龍。生平土。三月取,陰乾。

白話文:

白頸蚯蚓:味道鹹,性質寒冷,大寒,沒有毒。主要作用是治療蛇瘕,去除三蟲、伏屍、鬼疰、蠱毒,殺死長蟲,可以化為水,治療傷寒、伏熱、狂謬、大腹、黃疸。別名為土龍。生長在土中。在三月的時候採集,陰乾。

水土合德為蚓,以其食水土而生也。然其始也,便土而不溺水;其竟也,化水而不化土。則是資氣於土,資形於水。無怪乎其似水之曲折,似土之遲滯矣。曳水以輳上,則土濡潤。假土以範水,則水安流。「傷寒、狂謬」,是土不濡潤也。「大腹、黃疸」,是水不安流也。然傷寒狂謬,非熱不成;大腹黃疸,非水不作。

白話文:

水和土相合而化作蚯蚓,因為蚯蚓吃水土而生長。然而,蚯蚓一開始在土中蠕動而不被水淹沒;最後,蚯蚓化成了水而不化成了土。因此,蚯蚓的氣質源於土,它的形體源於水。怪不得蚯蚓像水一樣曲折,像泥土一樣緩慢。蚯蚓將水向上拖拉,使土變得濕潤。藉助泥土來塑造水流,使水順暢地流動。「傷寒、狂謬」,這是因為土不濕潤。「大腹、黃疸」,這是因為水不能順暢地流動。然而,傷寒狂謬,不是熱就不能形成;大腹黃疸,不是水就不能形成。

以水土相黏之病,而投以水土相黏之物,幾何不增之燄而益其猖耶?夫不究其氣味為鹹寒乎?鹹能使水不為土範,寒能使土不為火困,乃取其竟之化,非取其始之合也。然則奈何不據其始,而要其終?蓋他物雖死,猶或得全而難毀。惟蚓,則無論炮製、生用,迨至成劑可服,定已化水,竝無得全之道,又焉能遺其已化,取其未化哉?且所謂蛇瘕、諸蟲,皆假溼熱之氣而成,截血液以為資者。其有取乎此,亦用以釋假合之氣,而全血液之流行耳。

白話文:

用那些水土糾結的病,而用那些水土糾結的東西來治療,怎麼能夠不使病情更加猛烈呢?難道不考察其(水土)氣味是鹹寒的嗎?鹹能使水不被土束縛,寒能使土不被火克,水土糾結的病,應當取它最終的變化,而不是取它最初的結合。那麼為什麼不憑藉它的開始(的氣味),而要取它的結束(的化水)呢?大概其他的東西,雖然死了,猶或可以獲得完整,不容易毀壞。只有蚯蚓,不論是經過炮製,還是生用,等到成為劑量可以服用,一定是已經化成水,沒有獲得完整的方法,又怎能捨棄它已經化了的,而取它沒有化了的呢?而且,所謂蛇瘕、各種蟲,都是依靠濕熱之氣而形成的,截取血液來做為它們滋生的資養。那些採用蚯蚓來治療這類疾病的,也是用它以消除虛假的結合之氣,而使血液流行。

若取其未化,則直以蟲養蟲已矣,又成何理耶?雖然《衍義》謂「為腎風下注病不可闕」,《圖經》謂「為腳風藥中必須」,是又增治風一節,何哉?夫陽盛而不與陰交,陰停而不從陽化,皆風也。蚓性下行,從土中致水,以化其熱。熱消則風熄,陰暢則陽和矣。非特此也,蚓之出地,必以夜,而其便土也,不於地下,而於地上。

白話文:

如果採用未化成土的蚯蚓,就等於用蟲來滋養蟲了,這又算什麼道理呢?雖然《傷寒衍義》說:「作為治療腎病的風藥不可缺少」,《圖經》也說:「治療腳風時,這是藥物中必須的」,那麼再增加治療風病一節的原因是什麼呢?其實,陽氣旺盛而不能和陰氣交合,陰氣滯留而不能隨從陽氣化生,這些都是風病。蚯蚓的習性是向下鑽,從土中引水,來化解泥土的熱量。熱氣消散,風就平息下來,陰氣暢通,陽氣也就和順了。不只如此,蚯蚓出土一定要在夜晚,而且牠排泄出來的糞土,不是在土裡,而是在地上。

則是在下,能化無形之熱,致有形之水;在上,能去有形之滯,退無形之熱。故凡其治耳聾、鼻瘜、舌腫、牙疼、喉痹、頭風,可一貫推之矣。

白話文:

我下面,能化無形的熱,使之變成有形的痰。上面,能去掉有形的阻塞,退去無形的熱氣。所以,我所有的治療耳聾、鼻塞、舌腫、牙痛、喉嚨疼痛、頭痛的醫法,都可以一貫地推而廣之了。

鯪鯉甲:微寒。主五邪,驚嗁,悲傷,燒之作灰,以酒或水和方寸匕,療蟻瘻。

白話文:

鯪鯉:藥性微寒。主治五種邪氣,驚嚇、傷心,將其燒成灰燼,以酒或水調和方寸大小的一匙,治療腫瘤瘻管。

鯪鯉,似鼉而短小。色黑似鯉,而有四足,能陸能水。日中出岸,開鱗甲如死,令蟻入其中。蟻滿,閉甲而入水,蟻遂浮出,因接而食之。《圖經》

白話文:

鯪鯉魚,牠的外形像短小的鼉魚,牠的顏色像鯉魚,是黑色的,四隻腳,懂得在陸上和水裡生活,而且牠還會在中午的時候,會出來到岸上,把鱗甲打開,像已經死掉一樣,讓螞蟻爬到魚的鱗甲裡面,等螞蟻爬滿之後,再把鱗甲關起來,潛回水中,然後浮上水面,讓螞蟻浮在水面上,這樣就可以輕鬆的吃掉螞蟻了。 《圖經》

五邪,五臟偏駮不調之氣駮,混雜,以非氣之正,故謂之邪耳。五邪何以能致驚嗁、悲傷,驚嗁、悲傷何以可用鯪鯉甲治?蓋氣固偏駮不調,加以非習見、習聞之事,分不應受之愆,驟相委致,遂至驚而嗁。驚而嗁,則其氣共并於肺,肺為邪并而滿,外因泣出而虛。是其傷,不能不責之於悲;而其實,則究由於氣之并。

白話文:

五邪,是指五臟偏頗失調的氣息混雜在一起,不是正常的氣息,所以稱為邪氣。五邪為什麼能引起驚嚇和悲傷,驚嚇和悲傷為什麼可以用鯉魚的魚鱗來治療呢?這是因為氣息本來就偏頗失調,再加上不常看見、不常聽見的事情,超出承受範圍,突然遭遇這些事情,就會驚嚇和悲傷。驚嚇和悲傷,就會把氣息都聚集在肺部,肺部被邪氣聚集而脹滿,外因是哭泣,內因是虛弱。因此,這種損傷,不能不歸咎於悲傷;但實際上,是源於氣息的聚集。

使來源不甚逼迫,則去路自有程度。肺屬金石,金之未純者,鯪鯉能穿而過之,此其取裁之所在也。至於瘻,則巢氏所謂「由飲食之毒,入於腑臟,隨腑臟而行於所主之衇,稽畱衇內不去,使人成種種患害,甚至壅潰成瘡」。外漏而中仍結阻,亦豈非五邪畱於內,五液傷於外者耶?若夫由癰腫不潰,肌內憤盈者,則取其潰陽之旨,決而通焉。特裹大膿血之候,外旣潰則內無結,故潰後不得用也。

白話文:

病竈的成因不很迫切,那麼去路自然有分寸。肺屬金石,金屬中不純的,鯪鯉能夠穿過它,這就是取法的依據。至於瘻瘡,巢氏說:「由飲食的毒害,進入腑臟,隨腑臟而行於它所主掌的孔竅,稽留在孔竅內不去,使人產生種種患害,甚至壅塞潰爛成瘡。」外邊潰爛而裡面仍然結阻,豈不也是五邪留在內,五液受傷於外嗎?至於由癰腫不潰,肌肉內憤怒充盈的,那麼取決於潰陽的旨意,決斷並疏通它。特別裹著大量膿血的時候,外面已經潰爛則裡面沒有結,所以潰爛以後不能使用。

**苦瓠:味苦,寒,**有毒。**主大水,面目四支浮腫,下水,令人吐。**生晉地川澤。

白話文:

苦瓠:味道苦,性寒,有毒。

主治大水腫,面部和四肢浮腫,排尿困難,令人嘔吐。

生長在晉地的川澤地區。

瓠,以正、二月下種,生苗引蔓延緣。其葉,似冬瓜葉而稍團,有柔毛,嫩時可食。五、六月,開白花,結實,子列瓤上,整齊白而長,謂之瓠犀,霜降後采。參《綱目》

白話文:

瓠瓜,在正、二月期間播種,生長出來的幼苗順著瓜棚蔓延生長。它的葉子,類似冬瓜葉但稍微更圓,有柔軟的絨毛,嫩的時候可以食用。五、六月的時候,瓠瓜會開出白色的花朵,結出果實,種子排列在瓜肉上,整齊細長呈白色,被稱為瓠犀,在霜降之後採收。詳細內容請參考《綱目》。

瓠結蔓間,幾經兩時。在夏,則自小而大。在秋,則自溼而乾。自小而大者,凡物皆然。自溼而乾,則瓠有異於他物矣。惟當其溼也,固是津氣之溢,以故肉厚瓤滿,充塞無罅。迨交秋令,漸乾漸堅,以至瓤懸於中,肉殼於外,當日之津,遂淨盡無餘。而其殼,則堅若衷甲,入水而輕舉不沾。

白話文:

葫蘆結根長蔓,歷經兩季。夏季時,葫蘆自小變大。秋季時,葫蘆自濕潤變乾枯。所有植物,都是由小變大;唯有葫蘆,是自濕潤變乾枯的。當葫蘆濕潤的時候,是津氣溢出,所以葫蘆肉肥厚、瓤飽滿,填滿葫蘆沒有縫隙。等到秋季來臨,葫蘆逐漸乾枯堅硬,以至於裡面瓤懸空,外面肉乾癟,原本葫蘆裡的水分,已完全沒有了。而葫蘆殼,則堅硬如盔甲,放入水中能輕易浮起,不沾濕。

瓤,則微如縷絮,列其子,而燦然不亂,有濟於用,人顧取其殼。生氣所繫物,實在於瓤。然抽吮津氣,以資其長;運量津氣,以成其堅,則其蔕其蔓,不無有力焉。蔕,原在瓠之上者也。其在於人,湯飲入,而汪洋不流;滋膩入,而黏著不化,以致津與氣,相混充於皮肉,廓於腑臟。

白話文:

瓤,細如棉絮,把瓜子排列整齊而不會凌亂,對人有益,人們卻只喜歡它的外殼。生氣所繫之物,實在在於瓜瓤。然而,抽取水分和營養,使它生長;以水分和營養的運行,使它變得堅硬,那麼它的瓜蔓,不無幫助。瓜蔓,原在瓜之上。在人身上,喝湯水進去,汪洋而不流動;滋膩進去,黏著而不消化,以致水液和氣氣,混充於皮肉,充斥於腑臟。

腑臟不能行氣於外,皮肉無以輸津於內,而為大水、面目四肢浮腫,則取其瓤子,製劑服之,以其曾經若此,而能蕩練津氣,從溼至乾,從浮至斂,內猶生氣燦然,外竟皮肉堅固者。其理,旣若合符節;其效,自應如桴鼓矣。內外氣交,自然清升濁降,特恐一時不能順從向下,或如瓠之仍由蔕蔓而消,則能令人吐耳。

白話文:

臟腑不通氣於體表,皮膚肌肉無法將津液輸送到體內,而形成大水腫,導致面部和四肢腫脹。那麼就取甘遂的果實,經過加工製成藥物服用,因為它曾經這樣做過,能夠逐水化濕、疏通氣血,從濕潤到乾燥,從浮腫到收斂,體內依然生氣勃勃,外表上皮膚肌肉堅固。它的道理,就像符節那樣嚴絲合縫;它的效果,自然像桴鼓那樣響亮。體內、體外的氣息交融,自然會清者上升、濁者下降,只是恐怕一時不能順從向下,或者像瓠瓜那樣仍然通過蒂蔓而消散,那麼就能讓人嘔吐。

若他瓜蓏之屬,有能堅而不能乾者南瓜之類,有能乾而不能堅者栝蔞之類,有能乾能堅而脆薄易敗者絲瓜之類。其始,非不充沛如瓠;其成,卻不相等。惟此獨異,則惟此獨擅其功,但當知其所抽吮者,係夏月之津氣,乃陽中之陰。水雖陰類,而病於陽者,宜之。若水證,而見衇沉、肢冷、舌白溏洩者,服此,非特不能行水,且適足以戕陽。

白話文:

就好比是瓜類,有能堅固但不能乾燥的,像是南瓜之類的;有能乾燥但不能堅固的,像栝蔞之類的;有能乾燥堅固而脆薄容易腐敗的,像是絲瓜之類的。它們一開始時,不也是像葫蘆一樣飽滿嗎?但成長後,卻有這麼大的差異。只有絲瓜這種獨特的,才能獨自發揮它的功效。只要知道它所吸收的是夏日的水氣,是陽中之陰。水雖屬陰類,但對因熱症引起的疾病則宜服之。若不是熱症,而是手腳寒冷、舌苔白、腹瀉的,服用夏枯草不但不能治病,反而會傷害陽氣。

觀於其味苦,其氣寒,概可識矣。

白話文:

它的味道苦,它的性質寒冷,概略可以知道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