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本經疏證》~ 本經疏證 (176)
本經疏證 (176)
1. 本經疏證第九卷
用露蜂房之意,在內,則使之外出;在外,則使其出有序,而不得亂行列也。
用露蜂房之義止兩端。一者,病從外入,使仍從內出,此會意也。《別錄》同蛇皮、亂髮,燒灰酒服,治諸惡疽、附骨癰,根在臟腑,暨歷節腫、出丁腫、惡衇、諸毒是也。一者,病客於燦然排歷之處,能除去之,此象形也。《外臺》同細辛含,治牙齒風、蟲痛。《肘後》炙焦酒服,治鼻中外渣瘤是也。
然仲景於鼈甲煎丸用之,為會意耶?為象形耶?夫亦兩者皆兼之矣。瘧病自經入,此為象形。而結根於內,此為會意。烏季韶曰「凡痘出,點粒漫渾,顆界不明,用露蜂房,隨即顆粒秩然」。痘,亦從內外出之候,欲其界畫顯明者。即此,亦可悟其功能矣。
鼈甲:味鹹,平,**無毒。**主心腹癥瘕、堅積、寒熱,去痞、息肉、陰蝕、痔、惡肉,療溫瘧、血瘕、腰痛、小兒脅下堅。肉,味甘,主傷中,益氣,補不足。生丹陽池澤。取無時。惡礬石
鼈,水居陸生,穹脊連脅。其甲,四圍有肉裙,故曰「鼈肉裹甲」。無耳,以目為聽。純雌無雄,與蛇及黿為匹。夏日生卵於涯,渡河隔水望之,卵自孚化而出。性畏隙光,暴之日中,無恙;置隙光之下,輒死。又畏蚊,噆之,經夕則死。《綱目》
鼈無雄,以蛇為匹。蛇,迅疾善竄;鼈,則蹣跚不前而色青。是斂風於木也。鼈無耳,以視為聽,是并水於木也。夫熱,不以風不清;風,不以雨不息。以熱生風者,因雨而遂和,此其性,謂之「水木之化」。肉者,柔也,陰也。甲者,剛也,陽也。以肉裹甲,此其形為柔中有剛,陰中有陽。
水木之化,乃鍾於「柔中有剛,陰中有陽」之內。是故,癥瘕堅積之在心腹者,可除;痞疾之外有寒熱者,可去。凡竅之能開能闔者,屬陽,口、目是也。不能開闔者,屬陰,耳、鼻、前後陰是也。鼻生息肉,後陰生痔核,前陰遭蝕腐,非柔中有剛,陰中有陽而何?故亦能去之。
仲景用藥在處,宗法《本經》,又在處,別出心裁,擴充物理精奧,以啟悟後學。如病於外,根據於內者,用鼈甲煎丸。煮鼈甲,令泛爛如膠漆,然後同諸藥熬令成丸,是化剛為柔法。欲使剛者,不倚巖附險,隨柔俱盡也。邪盛於中,達於上而不得洩,用升麻鼈甲湯。則鼈甲與諸藥,不分次第,一概同煎。
是以剛摧柔法,欲使柔者,隨剛通降也。何則?雖結為癥瘕,所苦仍在瘧之不止。則可知,昔日之有外無內,今日之重外輕內者,他時必至重內輕外,有內無外也。故於外,仍不離桂枝湯、大茈胡湯、小茈胡湯、大承氣湯之治。其葶藶、石韋、瞿麥之通水,四蟲、桃仁、紫葳、牡丹之通血,猶不過隨行逐隊,去其閉塞。未有能使內者仍外,分者仍合者。
白話文:
使用露蜂房的用意,在於如果病在身體內部,就讓它從體表往外走;如果病在體表,就讓它有秩序地往外發散,而不會雜亂無章。
露蜂房的效用主要有兩種。第一種,當疾病從體外侵入,就讓它循著原路從體內排出,這是會意的用法。《別錄》中記載,露蜂房與蛇皮、亂髮一起燒成灰,用酒服下,可以治療各種惡性腫瘡、附骨癰,這些病根在內臟,以及關節腫脹、皮膚突起的腫塊、惡性瘡瘍、各種毒素等。第二種,病邪停留在身體表面明顯可見的地方,可以用露蜂房來去除,這是象形的用法。《外臺秘要》記載,露蜂房與細辛一起含在嘴裡,可以治療牙齒因風邪或蟲蛀引起的疼痛。《肘後備急方》記載,將露蜂房烤焦後用酒服下,可以治療鼻腔內外長出的息肉。
那麼,張仲景在鱉甲煎丸中使用露蜂房,是屬於會意的用法,還是象形的用法呢?其實兩者都兼具。瘧疾從經絡侵入,這是象形的用法;而病根結在體內,這是會意的用法。烏季韶說:「凡是痘疹剛發時,疹子模糊不清,界限不明,使用露蜂房後,疹子就會顆粒分明、排列整齊。」痘疹也是從體內向外發散的,希望它的界限清楚。由此可見露蜂房的功效。
**鱉甲:味道鹹,性平,**沒有毒性。**主要治療心腹部的腫塊、堅硬的積塊、發冷發熱,能消除痞塊、息肉、陰部潰爛、痔瘡、惡性肉瘤,**還可以治療溫瘧、血瘕、腰痛、小孩脅肋下有硬塊。鱉肉,味道甘甜,主要治療身體損傷、增強氣力、補充不足。產於丹陽的池塘沼澤中,沒有採取的時節限制。畏懼礬石。
鱉,生活在水中和陸地,背部隆起、連接肋骨。它的甲殼四周有肉裙,所以說「鱉肉裹甲」。鱉沒有耳朵,用眼睛來聽聲音。純雌性,沒有雄性,與蛇和黿交配。夏天在岸邊產卵,隔著河流遠遠望去,卵自己孵化而出。鱉害怕縫隙中的光線,在太陽下曝曬沒有問題,但在縫隙光線下就會死亡。也害怕蚊子叮咬,被叮咬後過一夜就會死亡。《本草綱目》
鱉沒有雄性,以蛇為配偶。蛇行動迅速,善於逃竄;而鱉行動遲緩,顏色青綠,這是將風氣收斂於木的表現。鱉沒有耳朵,用眼睛聽聲音,這是將水氣併入木的表現。熱,不能靠風來清除;風,不能沒有雨來平息。由熱產生的風,因為有雨的關係才能調和,這是它的特性,稱之為「水木之化」。肉是柔和的,屬陰;甲是剛硬的,屬陽。用肉包裹著甲,這種形態是柔中帶剛、陰中有陽。
水木之化的特性,蘊藏在「柔中帶剛、陰中有陽」之中。因此,心腹部的腫塊、堅硬的積塊可以去除;痞塊之外有發冷發熱的情況可以消除。凡是孔竅能夠開合的,屬於陽,比如口和眼睛;不能開合的,屬於陰,比如耳朵、鼻子、前後陰。鼻子長息肉,後陰生痔核,前陰被侵蝕腐爛,這不正是柔中帶剛、陰中有陽的體現嗎?所以露蜂房也能夠治療這些疾病。
張仲景用藥的原則,有的遵循《本經》的記載,有的則別出心裁,擴充了藥物的物理奧妙,用來啟發後人。例如,病邪從外部侵入,病根卻在內部,就使用鱉甲煎丸。先將鱉甲煮到像膠漆一樣爛,然後與其他藥物一起熬製成丸,這是化剛為柔的方法。希望讓剛硬的藥性,不依附於危險之地,而能隨著柔和的藥性一同發揮作用。病邪積聚在內部,向上發展卻無法宣洩,就使用升麻鱉甲湯。這時,鱉甲與其他藥物不分先後,一起煎煮。
這是以剛克柔的方法,希望讓柔和的藥性,隨著剛強的藥性一起向下疏通。為什麼呢?雖然病症結成腫塊,但所苦的仍然是瘧疾不止。由此可知,以前的病症是有外無內,現在是重外輕內,以後必定會發展成重內輕外、有內無外。所以,在外,仍不離開桂枝湯、大柴胡湯、小柴胡湯、大承氣湯的治療原則。而像葶藶子、石韋、瞿麥等通利小便的藥物,以及四蟲、桃仁、紫葳、牡丹等通活血脈的藥物,也只不過是跟隨大部隊,去除閉塞而已,沒有辦法讓內部的病邪仍舊回到體表,讓分散的病氣重新聚合在一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