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本經疏證》~ 本經疏證 (174)
本經疏證 (174)
1. 本經疏證第九卷
武進鄒澍學
中品,獸二味,蟲魚五味,果一味,穀八味,菜三味。
馬通:微溫。主婦人崩中,止渴及吐下血、鼻衄、金創血。
《史記》「大宛多善馬,馬汗血。其先,天馬子也」。是知馬之氣最盛者,能使血隨汗出。即劣,亦能不使血停於中,散之以行衇絡矣。然獨用其通,何也?蓋馬通之治,治血之因寒而停,遇隙以溢者。何以知之?則以《別錄》謂其微溫,仲景用於柏葉湯知之。夫血,緣火迫溢出,必不用性溫者為治,且不使與乾薑、艾葉為伍矣。
馬一身之物,非性寒,即有毒,均非能鍾生氣於人身者。惟通,則性溫而為養。馬一身之餘,縱使一切性寒有毒之骨肉臟腑,皆賴此以生長,則人之身,其因寒、因傷而血停,因血停而吐衄、崩漏者,均能行以散之,不容其再停矣。然謂其止渴,何也?夫惟「止渴」一語,獨隸於婦人崩中之下,亦可知崩中,則一身津液隨血而流,遂不足以上滋,固無與於吐衄、金創,小小下血者矣。
羊肉:味甘,大熱,無毒。主緩中,字乳餘疾及頭腦大風,汗出虛勞、寒冷,補中,益氣,安心,止驚。
論羊肉者多以〈金匱真言論〉「南方赤色,入通於心,其畜羊」為證,謂火畜性熱,可以已虛寒。又為血肉,可以補形之不足。若以〈周官〉六畜之分隸,「司徒主牛,宗伯主雞,司馬主馬及羊,司寇主犬,司空主豕」而言,誠不得不謂之火畜。
然馬亦隸夏官,同為火畜,非無血肉,獨不可已虛寒而補形乎?且《賈子》〈胎教篇〉不謂「羊為西方之牲」乎?《淮南子》〈時則訓〉註不謂「羊為土畜」乎?不又謂「羊為土木之母」乎?《呂覽》〈孟春〉注不謂「羊屬土」乎?是又當作何說矣。《易》「兌為羊」,兌之為卦,二陽在下,一陰居上。
陽牽於陰,雖奮而不剛;陰比於陽,柔和而力厚。象羊之性,抵狠難移《易》夬注,又《史記》〈項羽本紀〉「狠如羊,貪如狼」。羊之體,馴擾易制,為發於火,充於土,其究為適口可悅之物,故首主緩中。緩者,急之對。急,即仲景所謂「寒疝、脅痛、裏急、產後腹中㽲痛」者。
藉其陽足以抉陰,而陰仍比陽,不受陽之傷也。西北彌寒,生羊彌豐肥。南方所生,則瘠而味劣。故又能於虛勞寒冷中,補中益氣,藉其氣之生長宜於寒也。胎生之易者,無逾於羊,故又主字乳餘疾。字乳必傷血肉,乃有餘疾。藉血肉之充,以補之也。羊目無神,反有遠視〈五行傳〉注「羊,畜之遠視者」。
是其陽直達於上,以與陰濟而能遠燭,故又主頭腦大風、汗出,藉其陽能和陰,不使陽加於陰也。安心止驚,則無羊之詩所謂「矜矜兢兢,不騫不崩,馴擾之得宜,眠食之得所」,固有與人相從而無忤者。亦取其意為虛弱之軀,思患預防之治耳。
白話文:
本經疏證第九卷
武進鄒澍學說:
中品藥材中,獸類藥材兩種,蟲魚類五種,果類一種,穀類八種,菜類三種。
馬通:性微溫。主治婦女崩中(月經失調),止渴,以及吐血、下血、鼻出血、刀傷出血。
《史記》記載「大宛盛產良馬,馬汗血。其馬祖先為天馬」。由此可知,馬的氣血最旺盛,能使血液隨著汗液排出。即使是劣馬,也能防止血液停滯於體內,使血液暢通經絡。然而,為何單獨使用馬通?這是因為馬通治療的是因寒邪導致血液停滯,遇到空隙而溢出的情況。為何這樣說呢?因為《名醫別錄》記載馬通性微溫,張仲景也在柏葉湯中使用它,這可以佐證。血液因熱邪衝迫而溢出,治療時必定要用溫性的藥物,而且不能與乾薑、艾葉等藥物配合使用。
馬的身體各部分,不是性寒就是有毒,都不能滋補人體的元氣。只有馬通,性溫且具有滋養作用。馬全身的剩餘部分,即使是一切性寒有毒的骨肉臟腑,都依靠馬通來生長,那麼人體因寒邪、外傷導致血液停滯,進而出現吐血、鼻出血、月經崩漏等症狀,都能用馬通來疏通血液,使其不再停滯。然而,為何馬通還能止渴呢?因為「止渴」這一句只出現在婦女崩中症狀的描述之後,這也說明崩中時,全身津液隨血液流失,導致津液不足,無法滋潤肌體,所以與吐血、鼻出血、刀傷出血、少量出血等症狀關係不大。
羊肉:味甘,大熱,無毒。主治緩解胃腸不適,治療產後乳汁不足及餘疾,以及頭風、汗出虛勞、畏寒,補益中氣,益氣,安心,止驚。
許多論述羊肉的文章,都以《金匱要略》「南方赤色,入通於心,其畜羊」為證,認為羊肉性熱,可以治療虛寒。又因羊肉是血肉之物,可以補充身體的不足。如果根據《周禮》中六畜的分類,「司徒掌管牛,宗伯掌管雞,司馬掌管馬和羊,司寇掌管狗,司空掌管豬」,那麼羊肉確實是火畜。
但是馬也屬於夏官,同樣是火畜,馬也有血肉,為何就不能治療虛寒和補益身體呢?況且,《賈子》的《胎教篇》不是說「羊為西方之牲」嗎?《淮南子》的《時則訓》注釋不是說「羊為土畜」嗎?又說「羊為土木之母」嗎?《呂氏春秋》的《孟春》注釋不是說「羊屬土」嗎?這又該如何解釋呢?《易經》說「兌為羊」,兌卦是二陽在下,一陰在上。
陽氣受陰氣牽制,雖然奮發卻不剛強;陰氣依附陽氣,柔和而力量厚實。這象徵羊的性情,頑強難以改變。《易經》夬卦的注釋,以及《史記》的《項羽本紀》「狠如羊,貪如狼」。羊的性情溫順易於馴服,屬火,又屬土,所以是美味可口的食物,因此首先能緩解胃腸不適。緩,是急的反義詞。急,就是張仲景所說的「寒疝、脅痛、裡急、產後腹中絞痛」等症狀。
藉助羊肉的陽氣可以溫煦陰寒,而陰氣仍然依附陽氣,不受陽氣的傷害。西北地區寒冷,那裡出產的羊肥美;南方出產的羊,則瘦弱且味道差。因此,羊肉也能治療虛勞畏寒,補益中氣,因為它的生長特性適宜寒冷環境。胎兒容易出生,沒有比羊更勝任的了,所以還能治療產後乳汁不足及餘疾。產後乳汁不足及餘疾必然損傷血肉,需要藉助血肉來補充。羊的眼睛沒有神采,反而有遠視的能力,《五行傳》注釋說「羊,畜之遠視者」。
這是因為羊的陽氣直達頭部,與陰氣相濟,所以能遠視,因此又能治療頭風、汗出,藉助它的陽氣調和陰氣,使陽氣不傷害陰氣。安心止驚,則正如羊的詩詞所說「矜矜兢兢,不騫不崩,溫順得到恰當的表現,睡眠飲食得到恰當的位置」,所以與人相處而沒有衝突。這也是從虛弱之軀,考慮預防性治療的角度出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