鄒澍

《本經疏證》~ 本經疏證 (164)

回本書目錄

本經疏證 (164)

1. 本經疏證第八卷

其花白、蕋黃、仁赤,五色之中,惟具其三,故所主面赤、酒皰、皶鼻、白癩、赤癩,亦惟此三色。其他若青黑痣斑之類,概不能治。是亦與茜草、紅花、蘇木,色赤而治血者,無異矣。然世俗搗梔子敷傷,經夕之後,敷處僅變青黑,不為黃白,與赤又曷故哉?夫梔子,非能治傷,特傷之淺,未及筋骨,僅在肌肉者。

則或氣阻生火,將變為紫,將變為赤,乃至閡血成膿,故急以解煩慍之物敷之,俾火不生而氣行,竟無變赤、變紫之咎,則青黑者,即勝夫赤、紫之色也。連類而推,則仲景以之治黃,均貫於此矣。

雖然論色之義,猶有當細意體貼者。夫五氣之遞運,青而赤,赤而黃,黃而白,白而黑,黑而青,梔子則以白花而結黃實,黃實旣成,中有赤心,是與四時之序,適相逆也。五色之中,獨闕相屬之青黑,乃其葉當火、土、金主令時,則青黑光滑。屆冬及春初,則萎黃而仍不彫,是與四時之色,又適相逆也。

與四時之序逆,不可附會收清肅之氣於土中,以除其煩懊乎?與四時之色相逆,不可附會於溽暑鬱蒸中,偏能鼓蕩其暢茂嚴肅之用乎?不然,何以其木頻喜溉沃,酷畏風寒也。仲景用梔子,實具此二義。於熱邪煩懊證,取其於土中收清肅之氣以勝之,則梔子豉湯、梔子甘草豉湯、梔子生薑豉湯、枳實梔子豉湯,皆是也。

於溼熱成黃證,取其於鬱中,鼓暢發之氣而開之,則茵蔯蒿湯、梔子大黃湯、大黃硝石湯,皆是也。特於清肅中,偏同豆豉之散發;於暢發中,偏協大黃之蕩滌。何歟?夫煩懊,非特上焦陽盛也,蓋下焦陰亦逆而阻陽之降焉。用豆豉,洩其下焦之陰,使交鬱蒸之陽,於以供梔子清肅下行之化也。

試即離豆豉、未離梔豉局之梔子厚朴湯、梔子乾薑湯觀之。一以寒下而中宮氣壅,則佐以枳、朴之開洩。一以溫下而陽氣不羈,則佐以乾薑之守中,亦以湊梔子之清肅耳。發黃者,火迫於中,津液不能自行,則蒸盦而成焉。用大黃推其火,以遠於津液,即津液中,火有未盡,則藉梔子之嚴厲,以暢其機也。

試即不用大黃之梔子檗皮湯觀之,則於黃疸中,竝兼發熱。發熱,則其陽猶足達於外,而結於內者未深,遂不必大黃之峻利,但用梔子,清肅暢達之,可耳。於此,見梔子於煩燠之火,是化之而非析之;於黃疸之火,是暢之而非瀉之也。

旣曰「凡用梔子湯,病人舊微溏者,不可與服」,又曰「下痢後,更煩,按之心下濡者,為虛煩也,梔子豉湯主之」。何也?夫下痢,有熱證、實證。便溏,則一於虛寒而已。梔子豉湯治熱證,不治實證。下痢後,煩可見,非虛寒證矣。矧加一「更」字,益可見下痢時本煩,及痢止而煩愈甚,熱證已定矣。

白話文:

梔子的花是白色的,花蕊是黃色的,果仁是紅色的,在五種顏色中,它只具備了這三種顏色,所以它主要治療的像是臉色發紅、酒糟鼻、粉刺、白癜風、紅斑等疾病,也是針對這三種顏色來治療。其他像是青黑色痣斑之類的,就不能用它來治療了。這也和茜草、紅花、蘇木這些顏色偏紅、用來治療血症的藥材,沒有什麼不同。然而,世俗之人將梔子搗碎敷在傷口上,經過一夜之後,敷藥的地方只會變成青黑色,不會變成黃白色,這又為什麼呢?說到底,梔子並不能直接治療外傷,它只能處理那些傷勢較淺、沒有傷到筋骨,只傷到肌肉的狀況。

這時,可能是因為氣血阻滯而產生火氣,使傷處將要變成紫色,甚至要變成紅色,最後導致氣血瘀滯而化膿。所以要趕快用一些能解除煩悶的藥物敷在傷口上,讓火氣不會產生,讓氣血順暢運行,這樣才不會有變成紅色、紫色的後患,那麼青黑色就比紅色、紫色更好。以此類推,仲景用梔子來治療黃疸,也是這個道理。

雖然從顏色的角度來分析很有道理,但還是有些地方需要仔細思考。五種氣的運行,是青色變成紅色,紅色變成黃色,黃色變成白色,白色變成黑色,黑色再變成青色。而梔子卻是開白花,結黃色果實,黃色果實成熟後,裡面又有紅色的果仁,這和四季的變化順序是相反的。在五種顏色中,它獨獨缺少了相連的青黑色,但是當梔子葉在火、土、金主管的季節,會呈現青黑色並且光滑。到了冬天和初春,葉子會枯黃,但並不會完全凋落,這又和四季的顏色變化相反。

和四季的順序相反,是不是可以理解為它能將秋天清肅的氣息收斂到土壤中,來解除煩悶呢?和四季的顏色相反,是不是可以理解為它在悶熱的夏季,反而能夠發揮舒展茂盛、嚴肅清冷的功效呢?不然,為什麼梔子樹喜歡頻繁地澆水,卻非常害怕風寒呢?仲景使用梔子,實際上包含了這兩層含義。對於熱邪引起的煩躁不安,是取用它從土壤中吸收的清肅之氣來戰勝邪熱,像梔子豉湯、梔子甘草豉湯、梔子生薑豉湯、枳實梔子豉湯,都是這個道理。

對於濕熱引起的黃疸,是取用它在鬱悶之中,鼓動宣發的氣機來疏通,像茵陳蒿湯、梔子大黃湯、大黃硝石湯,都是這個道理。特別是在清肅之中,它偏偏像豆豉一樣有發散的特性;在疏通之中,它又偏偏像大黃一樣有蕩滌的作用。這是為什麼呢?因為煩躁不安,不僅僅是上焦陽氣過盛,更是下焦陰氣逆行,阻礙了陽氣的下降。用豆豉,是為了疏泄下焦的陰氣,使之和鬱積的陽氣相交流,以此來輔助梔子清肅下行的作用。

不妨看看沒有使用豆豉,但和梔子相關的梔子厚朴湯、梔子乾薑湯。前者因為寒邪下迫導致中焦氣機壅塞,所以要配合枳實、厚朴來疏通;後者因為溫邪下迫導致陽氣不受約束,所以要配合乾薑來固守中焦,也是為了配合梔子的清肅作用。而發黃的人,是因為火邪迫使體內的津液無法正常運行,所以才會鬱積變成黃色。用大黃來推動火邪,讓它遠離津液,即使津液中仍有未完全消除的火邪,也要借助梔子的嚴厲清肅作用來疏通氣機。

再看看不用大黃的梔子檗皮湯,它是用來治療黃疸並且伴隨發熱的。出現發熱,說明陽氣仍然可以到達體表,只是停留在體內的火邪還不深,因此不必使用大黃這種峻猛的藥物,只要用梔子來清肅疏通就可以。由此可見,梔子對於煩熱的火邪,是用疏導的方法來處理,而不是強行清除;對於黃疸的火邪,是用疏通的方法來解決,而不是瀉下。

古書中說:「凡是用梔子湯的病人,如果原本就有輕微腹瀉的,就不能服用」,又說:「腹瀉之後,更加煩躁,按壓心下感覺柔軟的,是屬於虛煩,要用梔子豉湯來治療」。這是為什麼呢?因為腹瀉有熱證、實證,而容易腹瀉的情況,一般是虛寒所致。梔子豉湯是治療熱證的,不能治療實證。腹瀉之後出現煩躁,很明顯不是虛寒證。再加上一個「更」字,更能說明腹瀉時就已經煩躁,等到腹瀉停止後,煩躁反而更加嚴重,這就是熱證無疑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