鄒澍

《本經疏證》~ 本經疏證 (154)

回本書目錄

本經疏證 (154)

1. 本經疏證第八卷

其末,上出於頸腋之間,浮於衇中,未著於肌肉,外為膿血』」。是癭瘤瘰癧,雖根於五臟,其患,止能及頸腋,不能上頭者,正為海藻之所主。較之於荷於蒲,專治頭目之疾者,可對待觀矣。癥瘕為病,其因不一,其治之者,亦不一。

夷考《本經》,禹餘糧,主癥瘕大熱;龍骨,主癥瘕堅結;鼈甲,主破癥瘕;牡丹皮,主癥瘕、瘀血畱舍腸胃;鼈甲,主癥瘕堅積;蜚蝱,主癥瘕寒熱;蜚廉,主癥堅寒熱;䗪蟲,主血積癥瘕;白堊,主寒熱癥瘕、目閉、積聚;附子,主癥堅、積聚、血瘕;蜀漆,主癥堅、痞結、積聚;雚菌,主癥瘕、諸蟲;巴豆,主癥瘕、結聚、堅積。其餘主癥瘕積聚者,有曾青、苦薓、桑黑耳、鳶尾、葶藶、大黃、甘遂。

主癥瘕血閉者,有太乙餘糧、卷柏、紫葳。主癥瘕結氣者,有陽起石、殷孽。今海藻所主者,曰「癥瘕結氣」,則可知非蟲非血,無寒熱,無積聚,在腹中,而不在腸胃;在經衇,而經衇不結。是為氣而堅者矣。至腹中鳴,其因亦不一,在丹薓,曰「腸鳴幽幽,如走水」;在桔梗,曰「腹滿,腸鳴幽幽」。今海藻,則曰「腹中上下鳴」。

夫幽幽者,其聲細以暗,若但曰鳴,則轟轟然聲大矣。且彼在腸,此在腹。腸中之聲,必曲折斷續;腹中之聲,必砰訇直遂。又一則如走水,是其㶁㶁流澌之狀,可稔。一則兼腹滿,是其嗚嗚難達之意,可知。而此上下於腹中,是其或由上而下,或由下而上,來往循環,相連不斷,又可想矣。

至十二水腫,又有蕘花,亦下十二水者,但彼曰「十二水」,則十二經衇有水,非必腫也,觀於小青龍去麻黃加蕘花是矣。此則下十二水腫,可見必十二經衇有水,已經外見浮腫,乃可用矣。雖然癭瘤硬核,但不上頭耳,不能必結於經衇所至之處,即以經衇所至之處而起,及其漸大,亦不能不旁溢及他。癥瘕、腹鳴,則斷斷非經衇間病。

十二水者,謂腫起於十二經之水,則可;謂水但腫於十二經衇,則不可。若此者,又將何說以通之?即夫經衇必有起訖,《靈樞》〈經衇篇〉歷敘十二經衇始於手太陰終於足厥陰,曰「肺手太陰之衇起於中焦,肝足厥陰之衇從肝貫膈注於肺」,是衇之起訖,在中下二焦。中焦者,結癥瘕之常所;下焦,則聚水之窟穴也。

癥瘕若結於下,焉知其不涉及血;水若聚於中焦,焉知其不為嘔且洩,猶可以苦降鹹湧之海藻治之耶?中焦為陽之會,下焦為陰之歸。氣者,陽;水者,陰。陽病於陽位,陰病於陰位,理宜然矣。故仲景於海藻,僅治腰已下水氣,牡蠣澤藛散中用之,以傷寒暴病,水能堅,氣未必能堅耳!

防己:味辛、**苦,**平、**溫,無毒。**主風寒溫瘧,熱氣,諸癎,除邪,利大小便,**療水腫、風腫,去膀胱熱、傷寒寒熱邪氣、中風手腳攣急,止洩,散癰腫、風腫、惡結,諸瘑疥癬蟲瘡,通腠理,利九竅。**一名解離。文如車輻,理解者,良。生漢中川谷。二月、八月採根,陰乾。殷孽為之使,殺雄黃毒,惡細辛,畏萆薢

白話文:

它的末端,從頸部和腋窩之間冒出,浮在脈絡中,尚未深入肌肉,外表看起來像膿血。」這種情況指的是癭瘤和瘰癧,雖然病根在五臟,但病患只會影響到頸部和腋窩,不會向上蔓延到頭部,這正是海藻主要治療的範圍。相較於荷葉和蒲黃專門治療頭部和眼睛疾病,它們的治療對象明顯不同,可以對照著觀察。癥瘕這種疾病,發生的原因很多,治療方法也不盡相同。

考查《本經》的記載,禹餘糧主要治療癥瘕引起的發熱;龍骨主要治療癥瘕引起的堅硬結塊;鱉甲主要用於破除癥瘕;牡丹皮主要治療癥瘕、瘀血停留在腸胃;鱉甲也用於治療癥瘕引起的堅硬積聚;蜚蠊主要治療癥瘕引起的寒熱;蜚廉也主治癥瘕引起的堅硬和寒熱;䗪蟲主要治療血瘀引起的癥瘕;白堊主要治療寒熱引起的癥瘕、眼睛閉合和積聚;附子主要治療癥瘕的堅硬、積聚和血瘀;蜀漆主要治療癥瘕的堅硬、痞塊和積聚;雚菌主要治療癥瘕和各種蟲病;巴豆主要治療癥瘕、結聚和堅硬積聚。其他主要治療癥瘕積聚的藥物,還有曾青、苦薺、桑耳、鳶尾、葶藶、大黃、甘遂。

主要治療癥瘕血閉的藥物,有太乙餘糧、卷柏、紫葳。主要治療癥瘕結氣的藥物,有陽起石和殷孽。現在海藻所主治的,是「癥瘕結氣」,由此可知它不是蟲也不是血引起的,沒有寒熱,沒有積聚,病位在腹部,而不在腸胃;在經脈中,但經脈沒有阻塞。這是由於氣結而形成的堅硬。至於腹中鳴叫,原因也不一樣,丹參描述為「腸鳴聲幽幽,像水流動的聲音」;桔梗則描述為「腹部脹滿,腸鳴聲幽幽」。而海藻的描述是「腹部上下鳴叫」。

「幽幽」的聲音是細微而不明顯的,如果只說「鳴叫」,那聲音就是轟轟作響的。而且,前者在腸道,後者在腹部。腸道中的聲音,必定是彎彎曲曲、斷斷續續的;腹部的聲音,必定是砰砰然、直接傳遞的。而且一個像水流動的聲音,可以聽到水流淌的樣子;一個則伴隨腹脹,可以感受到聲音難以傳達的感覺。而此處說的上下在腹中鳴叫,則可以想像,聲音是從上到下,或從下到上,來回循環,相連不斷。

至於治療十二水腫,還有蕘花,它也能夠瀉下十二經脈的水。但蕘花說的「十二水」,是指十二經脈有水,不一定會引起腫脹,從小青龍湯去掉麻黃加入蕘花的例子就可以看出。而海藻則能瀉下十二經脈水腫,可見十二經脈有水,已經出現外在浮腫,這時才可以用它。雖然癭瘤的硬塊,只是不會蔓延到頭部而已,並不是一定會結在經脈所經過的地方。即使是在經脈所經過的地方開始生長,等到它逐漸變大,也不可避免地會蔓延到其他地方。癥瘕、腹鳴,則絕對不是經脈間的疾病。

說十二水是指腫脹發生在十二經脈的水分,這樣說可以;但如果說水分只會腫脹在十二經脈中,那就不對了。如果是這樣,又要用什麼說法來解釋呢?經脈一定有開始和終止的地方,《靈樞》〈經脈篇〉詳細敘述了十二經脈的起始,從手太陰肺經開始,到足厥陰肝經結束,提到「肺手太陰之脈起於中焦,肝足厥陰之脈從肝臟穿過橫膈膜注入肺臟」,這是經脈的起止,在中焦和下焦。中焦是癥瘕經常結聚的地方;下焦則是積聚水液的場所。

癥瘕如果結在下焦,怎麼知道它不會影響到血液?水分如果聚積在中焦,怎麼知道它不會導致嘔吐和腹瀉?這樣,難道還可以用苦味下降、鹹味湧泄的海藻來治療嗎?中焦是陽氣匯聚的地方,下焦是陰氣歸附的地方。氣是陽性的,水是陰性的。陽病發生在陽位,陰病發生在陰位,這是理所當然的。所以張仲景使用海藻,僅僅治療腰部以下的水腫病症,在牡蠣澤瀉散中使用它,是因為傷寒等急病,水能夠堅硬,而氣未必能堅硬!

**防己:味辛、**苦,**性平、**溫,無毒。**主要治療風寒引起的溫瘧,熱氣,各種癲癇病,排除邪氣,利大小便,**治療水腫、風腫,去除膀胱熱、傷寒寒熱的邪氣、中風引起的手腳攣縮,止瀉,散除癰腫、風腫、惡性結塊,各種疥癬蟲瘡,疏通腠理,通利九竅。**別名解離。**紋理像車輪的輻條,紋理清晰的,品質就好。生長在漢中川谷地區。二月、八月採挖根部,陰乾。殷孽是它的藥引,可以殺雄黃的毒性,討厭細辛,畏懼萆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