鄒澍

《本經疏證》~ 本經疏證 (13)

回本書目錄

本經疏證 (13)

1. 本經疏證第一卷

其得治因血阻結而轉為熱,津液阻而更滲漏,痰涎逆而復橫出,亦何疑哉!

或曰「赤石脂治一源二歧之病,今禹餘糧亦復似之。則赤石脂禹餘糧湯者,以其性相同而疊用之耶」?曰「此蓋不然」。夫赤石脂,綴兩氣之違;禹餘糧,化一氣之盛。其病,原「心下痞鞕,下利不止」,已飲湯藥,繼服瀉心,因復攻下,更與理中。竝非雜藥亂投,實亦循規蹈矩,而痞鞕如故,洩利難除。

則非因痞而利,乃因利而痞。前此紛紛治法,皆因痞而利之劑,故不效也。蓋肺主氣,而下絡大腸;大腸主津,而上承肺。肺以津,而後能降;大腸以氣,而後能固。今大腸之津儘下曳,無以上供,則肺氣壅於中,無以下固。其病不在大腸,而何在?故曰「利在下焦也」。赤石脂者,黏肺與大腸之不相顧。

禹餘糧者,鍾土氣於水中。水中有土,津自上承。津得上承,氣自下固。氣旣下固,痞鞕自通。利有仍不止者,則上下之氣已聯。特下溜之津,或有不受化者,必使從小便去。而小便不利已久,不能以氣機轉而乍通。故須復利小便,斯徹上徹下,無一處隔礙也。可曰「以功相似而疊用之」耶?

然則,小便已陰疼者,猶是水之逆耶?而得用禹餘糧丸,何也?夫汗者,非他,腎之液也。腎之液入於心,乃為汗。汗家而重發汗,心氣旣非能固,腎亦重遭迫劫。「恍惚心亂」者,心病。「小便已陰疼」者,腎病。心腎俱病,詎非津液上引,遂成熟路。尋常就下之道,反不順耶?不謂「水氣逆」而誰謂矣。

然則陰疼,不於小便前,乃於小便後。何也?夫陰疼於小便前,則為淋證。是溺已至,膀胱道濇而不得出。猶係順中有阻,不為逆也。惟其津液習於上行,偶得下順,旋即掣曳而上。此所以為痛,此所以為逆耳。其用禹餘糧,於水中生土以鎮之。猶是「旣下而復上」之意,竝不他歧也,故獨用焉。

且以為丸,併其質服之。精之至,專之至,正以表是物之能矣。

紫石英:味甘、**辛,**溫,**無毒。**主心腹欬逆、邪氣,補不足,女子風寒在子宮,絕孕,十年無子,**療上氣、心腹痛、寒熱、邪氣、結氣,補心氣不足,定驚悸,安魂魄,填下焦,止消渴,除胃中久寒,散癰腫,令人悅澤。**久服,溫中、輕身、延年。生泰山山谷。採無時。長石為之使,得茯苓、人薓、芍藥,共療心中結氣。得天雄、菖蒲,共療霍亂。畏扁青、附子,不欲鮀甲、黃連、麥句薑

紫石英,其色,淡紫不勻。其質,明澈如水晶。隨其大小,皆五稜,兩頭如箭鏃。《嶺表錄異》參《衍義》

此所謂「以形質與色為治」者。夫石,土之剛,金之未成者也。五,土數也。明澈晶瑩,水光也,石也。而無論大小,咸具五稜,明澈晶瑩,兩端皆銳如箭鏃。則其為自中土而上至肺金,下抵腎水矣。紫,赤黑相兼之色,水中有火,火中有水之象也。水火者,陰陽之徵兆。陰者,比於不足;陽者,比於有餘。

白話文:

這個病是因為血液循環受阻導致發熱,體內水分循環受阻導致滲漏,痰液逆流而向上湧,這有什麼好懷疑的呢?

有人問:「赤石脂可以治療同一個病源卻有兩種不同表現的疾病,現在看來禹餘糧也有類似的功效。那麼使用赤石脂禹餘糧湯,是因為它們藥性相同而疊加使用嗎?」我說:「這不是這樣的。」赤石脂是用來調和兩種氣的失調,禹餘糧是用來化解一種氣的過盛。這個病症,原本是「心下痞硬,持續腹瀉」,已經喝過湯藥,接著服用瀉心湯,又接著使用攻下藥,還配合理中湯。並不是胡亂用藥,而是按部就班地治療,但痞硬的情況依然如故,腹瀉也難以停止。

這就說明,並非因為痞硬而導致腹瀉,而是因為腹瀉導致痞硬。之前採取的種種治療方法,都是針對因為痞硬而導致腹瀉的藥劑,所以沒有效果。肺主管氣的運行,其脈絡下連大腸;大腸主管體內的水液,其脈絡上連肺。肺通過體液滋潤才能下降;大腸通過氣的運行才能固攝。現在大腸的水液都向下流失,無法向上供應肺部,那麼肺氣就會壅塞於中,無法向下固攝。病根不在大腸,又在哪裡呢?所以說「病在下焦」。赤石脂的作用是連接肺和大腸這兩者之間的不協調。

禹餘糧的作用是將土的精華聚集在水中。水中有土,水液自然向上承接。水液向上承接,氣自然向下固攝。氣向下固攝,痞硬的情況自然會通暢。如果腹瀉仍然不止,說明上下之氣已經相連。只是下流的水液,可能有些無法被轉化,必須讓它從小便排出。但小便不通已經很久了,無法通過氣的運行立即恢復暢通。所以必須再次利小便,這樣才能使上下暢通,沒有一處阻礙。這能說是「因為功效相似而疊加使用」嗎?

那麼,小便時感到陰部疼痛,難道仍然是水氣逆行的表現嗎?為什麼又可以使用禹餘糧丸呢?汗液,其實是腎的精液。腎的精液進入心臟,就會成為汗。如果汗證時又過度發汗,心氣無法固攝,腎也再次遭到損耗。「精神恍惚、心煩意亂」,是心臟的病變;「小便時陰部疼痛」,是腎臟的病變。心腎都出現病變,難道不是因為體內的水液向上逆行,形成了常規的通道?反而不順應向下流動的常規路徑了嗎?如果這不是「水氣逆行」,那又該怎麼解釋呢?

那麼陰部疼痛,不在小便之前,而在小便之後,又是為什麼呢?如果在小便之前感到陰部疼痛,那屬於淋證,是小便已到膀胱,但膀胱管道阻塞而無法排出。這屬於順中有阻,不是逆行。只是體內的水液習慣於向上運行,偶爾向下順行時,又立即被拉扯向上,這就是疼痛的原因,這就是逆行的表現。使用禹餘糧,是在水中產生土來鎮定它,仍然是「已經向下又復向上」的意思,沒有其他的歧義,所以單獨使用它。

而且將它製成丸劑,連同它的藥質一起服用。精純到極致,專一到極致,正是為了表明這個藥物的功效。

紫石英,味道甘、辛,性溫,無毒。主要治療心腹部的氣逆、邪氣,補益不足,治療婦女的風寒侵入子宮導致不孕,多年無子,治療上氣、心腹疼痛、寒熱、邪氣、氣結,補益心氣不足,平定驚悸,安定魂魄,填補下焦,止渴,消除胃中的寒冷,散除癰腫,使人容光煥發。長期服用,可以溫暖中焦、使身體輕盈、延年益壽。產於泰山山谷。採集沒有固定時間。長石是它的使藥,和茯苓、人參、芍藥一起使用可以治療心中氣結。和天雄、菖蒲一起使用可以治療霍亂。害怕扁青、附子,不適合與鼉甲、黃連、麥句姜一起使用。

紫石英的顏色,淡紫不均勻。它的質地,明澈如水晶。無論大小,都有五個稜角,兩頭像箭頭。《嶺表錄異》和《衍義》都記載了這些特徵。

這就是所謂的「根據形狀、質地和顏色來判斷藥效」的例子。石頭,是土的剛硬部分,是金屬尚未形成之物。五,是土的數字。明澈晶瑩,是水的光澤,是石頭的特性。而且無論大小,都具有五個稜角,明澈晶瑩,兩端都像銳利的箭頭。這說明它從中土向上到達肺金,向下到達腎水。紫色,是紅色和黑色混合的顏色,是水中帶火,火中帶水的象徵。水火,是陰陽的徵兆。陰,比喻不足;陽,比喻有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