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本經疏證》~ 本經疏證 (125)
本經疏證 (125)
1. 本經疏證第六卷
即如桂枝附子湯、白朮附子湯、甘草附子湯,證至骨節煩疼,掣痛不能屈伸,邪亦未始不及血分。特以風本兼溼,溼忌滑潤,故遂置之不用。則治血之言,非特不可漫聽,即使宜於血分之物,如芎,如歸,尚不得浪用,概可見矣。侯氏黑散治「大風,四肢煩重,心中惡寒,不足者」、「虛勞,諸不足,風氣百疾,薯蕷丸主之」,治風先治血之楷模,蓋在乎此。菊花、防風、細辛、桂枝,是侯氏黑散中,驅逐風邪物也。
桂枝、防風、黃卷、茈胡、白蘞,是薯蕷丸中,驅逐風邪物也。其侯氏黑散之芎藭,薯蕷丸之地黃、芎藭、芍藥,是與當歸竝駕齊力者也。而菊花、薯蕷,分數多至十倍。薓、朮、甘草,亦不啻倍蓰。明明以之督率眾品,駕馭群才,若泥「先治血」一言,使以血藥為長,則豈復成方耶?即如賁豚湯,芎、歸、芍疊用,以治氣上衝胷,腹痛,住來寒熱,似乎其旨,在和血袪風矣。不知袪風,自有生葛、生薑。
不過因其氣上衝,必飲邪憑藉厥陰風木之威,故臣以半夏、甘草之滌飲緩中。仍取芎歸與芍,開解血分,以和肝。實乃偏裨之資,不可與他物竝論也。雖然氣機旣已上衝,風木勢難自屈。設不以芍之開結,歸之解散,芎之升發,使不佐威煽虐。則散者雖散,衝者自衝,不至元氣竭盡,不止。
此疊用之意所在,不可不知者也。
《本經》當歸,治諸惡瘡瘍、金瘡,《別錄》主溫中止痛,皆得為陽躓血中,乃《金匱要略》治肺癰之葶藶大棗瀉肺湯、桔梗湯、白散、葦莖湯,腸癰之薏苡附子敗醬散、大黃牡丹皮湯,諸瘡瘍之排膿散、排膿湯,金瘡之王不畱行散,腹滿痛之附子稉米湯、厚朴三物湯、大茈胡湯、大建中湯、大黃附子湯、大烏頭煎,皆置不用。於此可見,仲景之用藥,批郤導窾,悉中肯綮之妙也。
夫氣阻血中,必有致阻之由。知其由,遂拔其本,塞其源。若從血中通其阻,因出其被阻之氣,是循流逐末之計矣。氣上而不下,則阻於上;下而不上,則阻於下。壅而不宣,則阻於中;外而不內,則阻於外。上者下之,下者上之,壅者宣之,外者洩之,又何暇待當歸。且痛多屬寒,寒者,陰氣。
更投滑潤之物,徒足以洩陽光,致下利。如當歸生薑羊肉湯,亦未嘗不用,又何嘗不以之為君耶?於此觀之,當歸於陽畱血分,未與血相得者,能治之;已與血相得,而成膿者,非其所司也。《本經》云云,殆其始爾,於陽躓血分之痛,能治之。陰氣結而痛者,亦非其所司也。
當歸能治血中無形之氣,不能治有形之氣。故癰腫之已成膿者,癥癖之已成形者,古人皆不用。獨於胎產諸方,用之最多,則以胎元,固血分中所鍾之陽氣也。特旣已成形,則月事不行。月事不行,則氣滯於血者,非一端矣。檢胎產諸方,用當歸者,六方。
白話文:
就像桂枝附子湯、白朮附子湯、甘草附子湯這些方子,當病症發展到骨節疼痛,牽引著疼痛無法彎曲伸展的時候,邪氣也並非沒有侵入到血液的層面。只是因為風邪常常夾雜濕氣,而濕氣又忌諱滑潤的藥物,所以這些方子才沒有使用活血的藥物。由此可見,治療血分的說法,不能隨便聽信,即使是適合治療血分的藥物,比如川芎、當歸,也不能輕易使用,這個道理顯而易見。侯氏黑散治療「大風病,四肢沉重,心中惡寒,身體虛弱不足」的症狀;薯蕷丸治療「虛勞,各種虛弱不足,風氣引起的各種疾病」,這可以說是治療風邪先治療血分的典範。侯氏黑散中的菊花、防風、細辛、桂枝,是驅逐風邪的藥物。薯蕷丸中的桂枝、防風、黃卷、柴胡、白蘞,也是驅逐風邪的藥物。侯氏黑散中的川芎,和薯蕷丸中的地黃、川芎、芍藥,都是和當歸一樣具有活血功效的藥物。而菊花、薯蕷這兩味藥的用量卻多到十倍,人參、白朮、甘草這些藥也多出好幾倍。很明顯,它們是用來統領其他藥物,駕馭其他藥材的,如果只執著於「先治血」的說法,把活血藥物當作主要藥物,那這些方子還能發揮原有的功效嗎?
再說賁豚湯,其中川芎、當歸、芍藥疊用,是用來治療氣逆上衝到胸部,腹痛,時而發冷時而發熱的症狀,看起來它的用意在於調和血分、驅逐風邪。但是要知道,驅逐風邪自有生葛、生薑這些藥物。之所以使用這些活血藥,是因為氣上衝,一定是邪氣藉助厥陰風木的勢力,所以用半夏、甘草來滌飲緩中。仍然取用川芎、當歸和芍藥,是為了開解血分,以調和肝臟。這實際上是輔助的藥物,不能和其他藥物相提並論。雖然說氣機已經上衝,風木的勢力難以自行平息,如果不靠芍藥來疏通鬱結,用當歸來解散邪氣,用川芎來升提氣機,使其不再助長邪氣的猖獗,那麼就算能散,上衝的氣依然會上衝,不會停止,直到元氣耗盡。這就是疊用這些藥物的意義所在,不可不知。
《本經》記載當歸,治療各種惡瘡、金瘡,《別錄》記載當歸主要能溫補中焦、止痛,這些都說明當歸能夠在陽氣阻滯血分的時候發揮作用。但是《金匱要略》中治療肺癰的葶藶大棗瀉肺湯、桔梗湯、白散、葦莖湯,治療腸癰的薏苡附子敗醬散、大黃牡丹皮湯,治療各種瘡瘍的排膿散、排膿湯,治療金瘡的王不留行散,治療腹滿疼痛的附子粳米湯、厚朴三物湯、大柴胡湯、大建中湯、大黃附子湯、大烏頭煎,都沒有使用當歸。由此可見,張仲景用藥,能夠直擊要害,非常精妙。
氣阻在血中,一定有導致氣阻的原因。知道了原因,就應該拔除病根,堵塞源頭。如果只是從血中疏通阻滯,想從而排出被阻滯的氣,這就是捨本逐末的做法了。氣上而不下,就會阻滯在上;氣下而不上,就會阻滯在下。氣機壅塞而不通暢,就會阻滯在中焦;氣機外泄而不內斂,就會阻滯在外。讓上逆的氣下降,讓下陷的氣上升,讓壅塞的氣通暢,讓外泄的氣收斂,又何必一定要用當歸呢?而且疼痛大多屬於寒症,寒屬於陰氣,如果再使用滑潤的藥物,只會耗損陽氣,導致腹瀉。比如當歸生薑羊肉湯,也並非不用當歸,但也不會把它當作主要藥物。從這裡可以看出,當歸對於陽氣阻滯血分,還沒有和血結合的病症,能夠治療;對於已經和血結合,形成膿腫的病症,就不是它的作用範圍了。《本經》所說的,大概是指當歸在開始階段,對於陽氣阻滯血分的疼痛,能夠治療。對於陰氣凝結而導致的疼痛,也不是它的作用範圍。
當歸能夠治療血中無形的氣滯,不能治療有形的氣滯。所以對於癰腫已經化膿的,癥瘕積聚已經成形的,古人都不使用當歸。唯獨在治療胎產的各種方劑中,當歸使用最多,是因為胎元本身就是血分中所蘊藏的陽氣。只是既然已經成形,月經就不會來潮。月經不來潮,那麼氣滯留在血分的原因,就不止一種了。檢查治療胎產的各種方劑,使用當歸的有六個方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