毛對山

《對山醫話》~ 卷四 (5)

回本書目錄

卷四 (5)

1. 卷四

狗蠅牛蝨,古方未嘗用之,而近世醫家每以此治痘,蓋出齊東野語。周密言同僚括蒼陳坡,老儒也,其孫三歲出痘,半漿倒壓,勢已不治。遇一士授藥少許,服之移時即紅潤,乃乞其方以壽世。蓋用狗蠅和醅,以酒調服耳。按藥中蟲蟻,不過取其飛揚走散之功,故多施於傷科外症,以通血閉。

痘症全賴氣血以成漿結痂,元虛之症,必當以參、耆培養元氣,切勿以此為法也。

嘗見幼科取青蒿中蟲和藥,以治小兒急慢驚風,云有奇驗。遍閱古方,未見用此。惟《保嬰集》極言其功效,並有詩云:一半硃砂一半雪,其功只在青蒿節,任教死去也還魂,服時須用生人血。蓋用朱粉和之,乳汁點服也。

今人冬月,每以酒和牛乳燉食,而薛立齋言酒不可與乳同飲,蓋乳汁下咽,得酒則凝,頗不易化。若以酒燉食,乳已熱而成塊,本無害也。胡筱園太守晨起食乳,不耐膻氣,急呼酒飲,遂覺膈間痞悶,一日夜不思飲食,服神麯、麥櫱俱無效。余令取酥與消導藥服之遂愈。酥本乳之精華,得同氣以相引,故能取效也。

世言楙有百益一損,梨則百損一益。按楙即木瓜,不過藉酸澀之性,得以舒筋伐木,豈若梨之甘能養胃,涼可清心,潤燥化痰,除煩解熱,且渙風邪而消癰毒哉?嘗閱陳鵠《舊續聞》載湖南崔孝廉,道出泗州,聞呂某精太素脈,俾診之。呂曰:君來年可得官,秋髮癰毒,不可治。

崔求預處一方,呂謝不能,固請之。乃曰:京師有大馬劉者可訪也。明年崔果登第,遂訪劉。劉令日啖梨,至二百餘顆,乃遍生小瘡,而無他患。又《類篇》載有士人狀若有疾厭厭然,日無聊賴。醫者楊吉老診之,言氣血為熱鑠,此去三年,當以疽死。士人慮之,聞茅山有忌士能醫,不輕為人治,乃易青衣,投執薪水,役久以實告。

道士亦令食梨而愈。考經疏言,膏粱之家,厚味濃酒,縱肆無節,不病痰火,必有癰疽卒中之患。唯頻食佳梨,能轉重為輕,變危為安。據此則梨之功能,夫豈淺鮮,損益之說,抑何相反如此也耶!

腰膝無力,腎氣不足也。慄形如腎,故能補腎虛。每於冬月,以袋盛生慄懸高處使干之,晨起吃數顆,再以豬腎粥助之,久則奇效。然須細嚼,連液吞嚥。若頓食至飽,反致傷脾滯氣。蘇子由詩:老去自添腰腳病,山翁服慄舊傳方,客來為說晨興後,三咽徐收白玉漿。是得食慄之訣矣。

櫻桃味甘性熱,故王維有「飽食不須愁內熱,大官還有蔗漿寒」句。張子和言:舞水一富家有二子,好食紫櫻,日啖一二升,半月後長者發肺痿,幼病肺癰,相繼而殤。嗟乎!天生百果,所以養人。倘縱其嗜欲,反滋其害。邵堯夫云:爽口物多終作疾,真格言也。

白話文:

[卷四]

古代醫方從未使用狗蠅牛蝨,但近代醫家常以此治療天花,這大概是出自《齊東野語》。周密說他的同僚括蒼陳坡,是一位老儒,他孫子三歲出天花,病情危急,幾乎無法救治。遇到一位士人給了他少許藥,服用後不久就紅潤起來,於是他就請求對方將藥方記錄下來流傳後世。藥方是用狗蠅和酒糟,用酒調服。按,藥方中使用蟲蟻,不過是取其能飛揚走散的功效,所以多用於外科外症,以疏通血液阻塞。

天花完全依靠氣血才能形成膿皰結痂,元氣虛弱的症狀,必須用人參、黃耆來滋養元氣,絕對不能用這種方法。

曾見兒科醫生用青蒿裡的蟲子和其他藥物治療小兒急慢驚風,說有奇效。遍閱古代醫方,從未見過使用這種方法。只有《保嬰集》極力稱讚其功效,並有詩云:「一半硃砂一半雪,其功只在青蒿節,任教死去也還魂,服時須用生人血。」大概是將硃砂與青蒿蟲混合,用人奶調服。

現在的人冬天常用酒和牛奶燉食,但薛立齋說酒不能和奶一起飲用,因為乳汁下咽,遇到酒就會凝固,不易消化。如果用酒燉煮,牛奶已經加熱變成塊狀,則無害。胡筱園太守早晨喝牛奶,受不了膻味,急忙喝下酒,結果感到膈間痞悶,一天一夜不想吃東西,服用神麴、麥芽都無效。我讓他服用酥油和消導藥,病就好了。酥油是牛奶的精華,同氣相求,所以能起效。

世人說楙有百益而一損,梨則百損而一益。按,楙就是木瓜,不過是藉助其酸澀的特性,可以舒筋活絡,哪比得上梨的甘甜能滋養胃氣,性涼能清心,潤燥化痰,除煩解熱,還能祛除風邪,消腫解毒呢?曾讀過陳鵠的《舊續聞》記載,湖南崔孝廉,路過泗州,聽說呂某精通太素脈診,便請他診脈。呂某說:你明年可以得到官職,秋天會生髮癰疽,無法治療。

崔孝廉請求預先開個方子,呂某推辭不能,崔孝廉再三懇求,呂某才說:京城有位大馬劉,你可以去尋訪他。第二年崔孝廉果然考中,就去尋訪大馬劉。大馬劉讓他每天吃梨,吃到二百多個,全身都長了小瘡,卻沒有其他疾病。又,《類篇》記載一位士人,症狀像是有病,總是懨懨無力,整天無精打采。醫生楊吉老診斷說,他的氣血被熱所傷,三年後會死於疽病。士人擔心,聽說茅山有位隱士醫生,不輕易為人治病,便換上青衣,去當挑柴燒水的僕役,時間久了便將情況告訴了隱士。

道士也讓他吃梨,病就好了。考究經書上的解釋,富貴人家,吃肥甘厚味,飲酒無度,如果不患痰火,也一定會有癰疽中風之症。只有經常吃好的梨,才能化險為夷。據此可見梨的功效,絕非輕微,關於梨的益損之說,為何如此相反呢?

腰膝無力,是腎氣不足。栗子的形狀像腎臟,所以能補腎虛。每到冬天,用袋子盛裝新鮮栗子懸掛在高處晾乾,早晨吃幾顆,再用豬腎粥輔助,長期服用,會有奇效。但是必須細嚼慢嚥,連同汁水一起吞下。如果一次吃太多,反而會傷脾滯氣。蘇子由的詩:「老去自添腰腳病,山翁服慄舊傳方,客來為說晨興後,三咽徐收白玉漿。」這就是食用栗子的訣竅。

櫻桃味甘性熱,所以王維有「飽食不須愁內熱,大官還有蔗漿寒」的詩句。張子和說:舞水一位富人家有兩個兒子,喜歡吃紫櫻桃,每天吃一升左右,半個月後,哥哥患肺痿,弟弟患肺癰,相繼夭折。唉!天生百果,都是為了養人。如果縱情嗜欲,反而會帶來危害。邵堯夫說:「爽口物多終作疾」,真是至理名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