毛對山

《對山醫話》~ 卷三 (6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三 (6)

1. 卷三

王忽止之曰:是若女耶,將發痘,非此一驚無活理,三日後必見點,以驗我言。其父雖未深信,然素慕王名,姑俟之,至期果然。亟延診視,且問故。王曰:此腎經症也。猝然震駭,可使轉入心經,今無妨矣。遂為定方,不兩旬而愈。或曰:二症皆發於腎經,一則因驚致死,一則因駭得生,何皆言之驗也?余曰:葉子年幼質弱,感氣既重,正不勝邪,毒終不能外達,故發即死。

村女身大氣旺,一發即透,透則生驚者,皆欲觸其速發也,然惟葉之能決其必死於初發之時,王能取法於未發之際,是非三折肱者,其能如是哉!

古人嘗以水火治病,其效速如熨炙之類,今尚有之。以水療疾者,世所罕見也。按後漢時有婦人,臥疾經年,諸藥無效。華佗令坐石槽中,用冷水灌頂,云當百,始及半,已冷顫欲死,灌者懼而欲止,佗弗許,灌至七十,覺有熱氣,繼而氣若蒸釜,水若沸湯,滿百灌,乃使溫褥厚覆而臥,醒來病若失矣。

又《南史》載將軍房伯玉,服五石散,因以致疾,常覺寒慄,雖夏月必披裘,徐嗣伯診之曰:伏熱也,須以水發之,然非冬月不可。迨至十一月,水滴成冰,平旦令伯玉解衣坐石上,取新汲冷水,從頂澆之,盡二十斛,口噤氣絕,家人啼哭請止,嗣伯怒叱。盡水百斛,伯玉始能動,背上彭彭有氣,俄而起坐曰:熱不可忍。

乞冷飲,嗣伯以水一升飲之,疾頓愈。自後肢體常暖,冬月猶服單衣。時珍曰:此皆伏熱之證。火鬱則發之。必於冬月者,蓋冬至後陽氣在內,平旦亦陽氣方盛之時,折之以寒,使熱氣鬱遏至極而激發之。《米真神靈驗篇》云:有人患風疾,掘坑令解衣坐坑內,以熱湯淋之,良久以簟蓋之,汗出而愈。宗奭云:四時暴泄,肢冷腹痛,令坐熱湯中,浸至腹上,頻頻揉擦,生陽諸藥,無速於此。

二者皆以水療疾,冷熱雖殊其理一也。

蜘蛛之毒,甚於蛇蠍。余嘗見友家一婢,左臂為蛛所齧,腫如甕,痛極悶絕。或令以羊血沖酒灌之,使醉昏睡一日夜,腫始退。閱劉禹錫傳信方,載判官張延賞為斑蛛傷頸,初不覺,越宿首大如斗,有二赤紋繞項下,至心前,幾至不救。有方士取大藍汁,入麝香、雄黃,以蛛投之即化為水,遂以汁點咬處,兩日悉平。

本草言蜘蛛能制蜈蚣蛇傷,其性毒可知,古方有蜘蛛散,取能定幽暗之風,以治陰疝。吳門王晉三《古方選注》云:蜘蛛有毒,人咸畏之,而長邑宰林公瑛,山海衛人,壯年調理方多用之,久亦無害。言有毒者,或南北地異所產不同耳。物理相制,多有不可解者,顧但知其相制處,亦可救一時之急。

鄰有幼孩,為群蜂所螫,頃刻腫甚,或令搗芋艿敷之而消。按《沈括筆談》言處士劉陽居王屋山,時見一蜘蛛,為蜂螫墜地,其腹如鼓欲裂,乃徐行入田間,齧芋梗,以瘡就磨之,良久腹頓消。然則以芋治螫,或亦本於此耳。

白話文:

[卷三]

一位醫生曾遇到一位女孩將要出痘,醫生斷定如果不讓女孩受驚嚇,她必死無疑,三日後必見痘疹,以驗證他的話。女孩的父親雖然不完全相信,但敬佩醫生的名聲,於是等待,結果如期應驗。急忙請醫生診治,並詢問原因。醫生說這是腎經的病症,突然受驚嚇,導致病情轉入心經,現在沒事了。於是開了藥方,不到二十天就痊癒了。

有人問:兩種情況都是腎經發病,一個因驚嚇致死,一個因驚嚇得救,為何都能驗證醫生的話呢?我說:葉子年紀小體質弱,感受邪氣又重,正氣不足以抗邪,毒氣終究不能外達,所以一發病就死了。村裡那個女孩身體強壯氣血旺盛,一發病就透出邪氣,透則生驚,都是因為想要快速發病。但是只有葉子能斷定她必定死於初發之時,而那位醫生卻能預先在未發病時採取措施,如果不是屢經失敗經驗的人,怎麼能做到這樣呢?

古人常用水火治療疾病,療效迅速如同熨炙一類,現在還有這種療法。用水治療疾病,世上很少見。據說東漢時有一位婦人,臥病多年,各種藥物都無效。華佗讓她坐在石槽裡,用冷水灌頂,要灌一百鬥,剛灌到一半,婦人已經冷得發抖,快要死了,灌水的人害怕想要停止,華佗不允許,灌到七十鬥時,婦人感到有熱氣,接著氣體如同蒸汽般,水如同沸騰的湯一樣,灌滿一百鬥後,讓她蓋上溫暖厚實的被子睡覺,醒來後病就好了。

又《南史》記載將軍房伯玉服用五石散,因此致病,經常感到寒冷,即使夏天也要穿裘衣。徐嗣伯診斷說是伏熱,需要用水發洩出來,但必須在冬天。等到十一月,水滴成冰,清晨讓房伯玉脫衣坐在石頭上,用新汲取的冷水從頭上澆下去,澆了二十斛,房伯玉口噤氣絕,家人哭著求他停止,徐嗣伯怒斥他們。澆完一百斛水,房伯玉才能動彈,背上彭彭作響,熱氣排出,不久就能坐起來了,說熱得受不了,請求喝冷飲。徐嗣伯給他喝了一升水,病立刻就好了。從此肢體總是溫暖,冬天也穿單衣。李時珍說:這些都是伏熱的症狀,熱邪鬱結就要發洩出來。必須在冬月,是因為冬至後陽氣在內,清晨也是陽氣最盛的時候,用寒邪來折服它,使熱氣鬱結到極點而激發出來。《米真神靈驗篇》說:有人患風疾,挖個坑讓他脫衣坐在坑裡,用熱湯淋他,很久以後用竹席蓋上,出汗就好了。寇宗奭說:四時暴瀉,肢體冰冷腹痛,讓病人坐在熱湯裡,浸到腹部,不斷揉擦,生陽的藥物沒有比這更快的了。

這兩種都是用水治療疾病,冷熱雖不同,但道理是一樣的。

蜘蛛的毒性,比蛇蠍更厲害。我曾經見過朋友家一個婢女,左臂被蜘蛛咬了,腫得像個甕一樣大,痛得昏迷不醒。有人建議用羊血沖酒灌下去,讓她醉睡一天一夜,腫脹才消退。我看過劉禹錫傳信的方子,記載判官張延賞被斑蜘蛛咬了脖子,最初沒感覺,過了一夜頭腫得像個斗一樣大,脖子上繞著兩道紅紋,一直延伸到心窩,幾乎沒救了。有一個方士取大藍汁,加入麝香、雄黃,把蜘蛛扔進去,蜘蛛就化成水了,然後用汁液點在被咬的地方,兩天就完全好了。

本草書上說蜘蛛能治療蜈蚣蛇傷,可見其毒性之大。古代方劑裡有蜘蛛散,能治療陰寒的風邪,用於治療陰疝。吳門王晉三《古方選注》說:蜘蛛有毒,人都害怕它,但長邑縣令林公瑛,山海衛人,壯年調理的方子很多都用蜘蛛,用了很久也沒害處。說有毒的,可能是南北地區不同,產出的蜘蛛也不同吧。物理相制,很多都難以理解,不過只要知道它能相制,也能救一時之急。

鄰居有個小孩,被一群蜜蜂蜇了,一會兒就腫得很厲害,有人建議搗碎芋頭敷在傷口上,腫就消了。按《沈括筆談》說處士劉陽住在王屋山,曾經看到一隻蜘蛛被蜜蜂蜇了掉在地上,肚子像鼓一樣快要裂開了,它慢慢地爬進田裡,咬芋頭莖,把傷口磨在芋頭莖上,很久後肚子就消腫了。那麼用芋頭治療蜂蜇,可能也是來源於此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