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程杏軒醫案》~ 《程杏軒醫案》輯錄 (2)
《程杏軒醫案》輯錄 (2)
1. 馬朗山制軍公子中寒陽脫急救不及
診脈沉伏模糊,證見肢厥聲鼾,口鼻氣冷,人事迷惑。處由真元內戕,陰寒直中,陽氣外脫,勢屬危殆。內經以陽氣者,若天與日。今則冱寒凝泣,陽霾用事,使非重陽見晛,何以復其散失之元乎?夫人身之真陽,譬之鰲山走馬燈,拜舞飛走,無一不具,其間惟是一點火耳。火旺則動速,火微則動緩,火熄則寂然不動,而拜舞飛走之軀殼,未嘗不存也。
方用參附二味,重加分兩,晝夜頻進。本草言人參能回元氣於無何有之鄉,附子為斬關奪門之將。潭底日紅陰怪滅,分陽未盡則不死。但脈證敗壞如斯,欲圖斷鰲立極之功,亦難之難矣。
安波按:此症亡陽也,急用附片墊氣海,關元炙數百壯,或可挽。
白話文:
這位馬朗山將軍的公子,因為受寒導致陽氣脫失,情況危急,沒有來得及搶救。
把脈時,脈象呈現沉伏而模糊不清,症狀是四肢冰冷、呼吸時有鼾聲、口鼻呼出的氣是冷的,而且意識模糊。這是因為體內真元受損,陰寒之氣直接侵入,導致陽氣向外脫失,情況非常危險。《黃帝內經》說,陽氣對人體的重要性,就像太陽對天空一樣。現在卻因為寒冷而使陽氣凝結,像是陰霾遮蔽了太陽,如果不能用強烈的陽氣來照耀,又怎麼能恢復那已經散失的陽氣呢?人的真陽,就像是鰲山走馬燈,裡面的各種人物拜舞飛走,無一不全,而這一切的動力僅僅是一點火苗。火旺則轉動快,火弱則轉動慢,火熄滅則完全不動,而那些拜舞飛走的人偶軀殼,仍然存在。
所以用人參和附子這兩味藥,加大劑量,白天黑夜不停地服用。本草綱目說,人參能把元氣從虛無之境拉回來,附子是像斬關奪門的將軍。當潭底出現紅色(指陽氣回升),陰寒之氣消滅,如果陽氣沒有完全散失,人就不會死。但是,這個公子的脈象和症狀已經敗壞到這種程度,想要達到讓鰲山走馬燈重新轉動的功效,實在是難上加難。
安波按語:這種病症是陽氣脫失,應當趕緊用附子片墊在氣海穴,並在關元穴上艾灸數百壯,或許還能挽回一線生機。
2. 溫景僑制軍飲傷脾胃商善後之策
脈沉細緩,外腴內虛,飲多谷少。恙經三載。發時脘痞噯噫,小便欠利,年來戒飲,其疾雖平,然精神起居,未能如昔。飲食稍有失調,脘中猶覺不快,慮其病根復萌,商圖善後之策,此不治已病而治未病也。夫脾胃清和,始能生化氣血。酒者熟谷之液,其氣慓悍,入於胃中則胃脹氣上逆,滿於胸中,故致患若此。
今病雖愈,而倉廩之官,未得驟反清和之舊。計惟調養脾胃,以資運化。考古治病,有煎膏丸散之別,心肺病在上焦,宜用煎膏。肝腎病在下焦,宜用丸。脾胃病在中焦,宜用散,審其致疾之因,投藥自中肯矣。
白話文:
脈象沉細而緩慢,身體外表看起來豐腴,但實際上內部虛弱,飲食上喝得多而吃得少。這個病已經持續三年了。發病時會感到胃脘脹滿、打嗝,小便不順暢。近年來已經戒酒,病情雖然平穩,但精神狀態和日常生活起居仍不如從前。飲食稍微不注意,胃脘就會感到不舒服,擔心病根復發,因此想討論如何妥善處理後續事宜,這就是不治療已經發生的疾病,而是防範未來的疾病。脾胃功能正常協調,才能夠生成氣血。酒是熟穀物的汁液,它的性質剛烈,進入胃中會使胃脹氣並向上逆行,充滿胸中,所以才會導致這樣的疾病。
現在病雖然好了,但是脾胃的功能還沒有馬上恢復到以前的清和狀態。考慮只能通過調養脾胃,來幫助它運化。參考古代治療疾病的方法,有煎劑、膏劑、丸劑和散劑的區別。心肺疾病屬於上焦,適合用煎劑或膏劑。肝腎疾病屬於下焦,適合用丸劑。脾胃疾病屬於中焦,適合用散劑。仔細審查導致疾病的原因,然後投藥才能夠對症下藥。
3. 周都憲咳久醫誤治用溫肺滌邪
岐伯雖言五臟六腑,皆令人咳,然其所重,全在於肺。蓋皮毛者。肺之合也。皮毛先受邪氣,邪氣以從,其合其寒,飲食入胃,從胃脈上至於肺則肺寒。肺寒則內外合,邪因而客之,則為肺咳。是咳之不離乎肺,猶瘧之不離乎少陽。據諭病緣夏熱,曉起感冒涼風,更兼飲冷,始而微咳,漸至咳甚,服藥月餘,咳仍不已。
經云:形寒飲冷則傷肺。此致病之大端。醫者只知天時之氣熱,不察人身之臟寒,頻投滋潤,希冀清火止咳,適燕指南,無怪藥愈服而咳愈頻也。蓋肺為嬌臟,性雖畏熱,然尤畏寒,金被火刑固為咳,金寒水冷亦為咳。五行之理,生中有克,克中有生,金固生水者也。然金寒則水冷,使非火剋金,則金不能生水矣。
譬諸水冰地坼,猶以霜雪壓之,其能堪乎?診脈沉細,口不乾渴,時當盛暑,背猶怯風,使非溫中滌邪,何以春回暘谷。倘再因循貽誤,寒邪不解,久咳肺傷,更難為計,擬溫肺湯一法。
安波按:咳嗽一症,治之最難。昔徐靈胎醫究三十年,始能治嗽,難怪庸流一見咳症,就以沙參麥冬從事,貽害良深,可歡可恨。
白話文:
岐伯雖然說五臟六腑都會引起咳嗽,但他最重視的還是肺。因為皮膚毛髮是肺所主宰的,皮膚毛髮首先感受到邪氣,邪氣就會跟著入侵。如果又遇到寒冷,加上飲食進入胃後,從胃脈上傳到肺,就會使肺寒。肺寒就會內外夾攻,邪氣因此侵入,就形成了肺咳。這咳嗽離不開肺,就像瘧疾離不開少陽經一樣。根據你說的病因,是因為夏天天氣熱,早起又吹到涼風,加上喝了冷飲,開始時只是輕微咳嗽,漸漸地咳嗽越來越嚴重,吃了藥一個多月,咳嗽還是沒好。
醫書上說:「身體受寒、喝冷飲就會損傷肺。」這就是導致生病的主要原因。醫生只知道天氣很熱,卻沒有觀察到病人身體內部是寒冷的,頻繁使用滋潤的藥物,希望用清熱的方法止咳,這就像是「燕子往南飛卻往北指路」,難怪藥吃得越多,咳嗽卻越發嚴重。肺是很嬌嫩的臟器,雖然怕熱,但更怕寒冷,肺受到火邪的克制會咳嗽,肺寒受到寒水的侵襲也會咳嗽。五行相生相剋的道理,相剋中也有相生,金本來是生水的,但如果金寒,水也會跟著變冷,如果不是用火來克制金,金就不能夠生水了。
這就像水結成冰、地面凍裂一樣,再用霜雪去壓它,它怎麼受得了呢?現在診斷你的脈象沉細,口不覺得乾渴,雖然正值盛夏,背部卻仍然怕風,如果不用溫中散寒、去除邪氣的方法,怎麼能像春天一樣恢復生機呢?如果再這樣拖延下去,寒邪不能解除,久咳會傷到肺,就更難治療了。我擬了一個溫肺湯的方子給你。
安波按:咳嗽這個病症,是最難治療的。以前的徐靈胎醫生研究了三十年,才開始能治療咳嗽,難怪那些庸醫一看到咳嗽,就使用沙參、麥冬等滋潤的藥物,造成很大的傷害,真是可悲又可恨。
4. 方耒青制軍便瀉溲數
經云:中氣不足,溲便為變。人之二便,全藉中氣為之轉輸,故不失其常度。腎氣虛則關門不固,脾氣虛則倉廩失藏,便瀉溲數之病生焉。方定補中益氣湯,升舉脾元,四神丸固攝腎氣。二藥合投,並行不悖。加枸兔佐蔻萸之功,增蓮芡輔參朮之力,方則脾腎分施,病則溲便並治矣。
安波按:腎開竅於二陰,腎氣虛則失其司,脾氣弱則運失其旋,故以脾腎雙補治。然此公大約多年,或久瀉溲數。如新瀉溺短,則大相徑庭矣。
白話文:
《黃帝內經》說:「中氣不足,排泄就會出現異常。」人的大小便,完全依賴中氣來運送,所以不會失去正常的規律。如果腎氣虛弱,關閉的功能就不穩固;如果脾氣虛弱,儲藏的功能就會喪失,這樣就會產生腹瀉、小便次數頻繁的病症。
治療方法是使用補中益氣湯,來提升脾的元氣,再用四神丸來固攝腎氣。這兩種藥物一起使用,作用不會互相干擾。再加入枸杞、菟絲子來輔助肉豆蔻和吳茱萸的功效,增加蓮子、芡實來幫助人參和白朮的效力,這樣處方就能針對脾腎分別施治,病症方面,大小便的問題也就能同時得到治療了。
安波按語:腎在人體的二陰(指大小便的出口)開竅,腎氣虛弱就會失去掌控的功能;脾氣虛弱就會失去運轉的能力,所以要用脾腎雙補的方式來治療。然而,這位先生的症狀大概持續多年了,或是長期腹瀉、小便次數頻繁。如果只是新發生的腹瀉、小便量少的情況,那治療方法就大不相同了。
5. 曾賓谷中丞痢疾
痢疾古名滯下,然此滯字,非單指飲食停滯之謂,言其暑濕內侵,腑氣阻遏而為滯耳。長夏感受暑邪,伏於腸胃,新秋患痢,腹痛後重,赤白稠黏,日夜頻次。考古賢治痢,不外通澀兩法。大都初痢宜通,久痢宜澀。夫暑濕邪熱,客於營衛則生瘡癤,入於腸胃則為瀉痢。痢之紅白,如癤之膿血,膿血不淨癤不收,紅白不淨痢不止。
證在初起,治貴乎通。經曰:通因通用。然此通字,亦非專指攻下之謂,言其氣機流行而無壅滯,乃為通耳。丹溪以河間發明滯下證治,和血則便膿自愈,調氣則後重自除二語,實盲者之日月,聾者之雷霆。特其方法,每用芩連檳枳,苦寒攻伐,藜藿洵屬合宜,膏粱恐難勝任。
敝郡汪氏蘊谷書稱,痢疾即時疫,濁邪中下,名曰滯。亦雜氣之所乘,故多傳染於人。其自定黃金湯一方,藥雖平淡無奇,然於逐邪解毒之義,頗為切當。穀食不減,胃氣尚強,約期二候,可以奏功。
安波按:黃金湯者,用黃土、金銀花、扁豆肉、扁豆花、茯苓、穀芽、黑豆、甘草、生白芍、五穀蟲、生薑也。余治噤口痢甚效,已驗之數人矣。
白話文:
痢疾,古時候稱為滯下,這個「滯」字,並非單指飲食停滯不消化,而是說暑濕侵入體內,導致腸胃的氣機阻礙不通暢,才稱為「滯」。夏天感受暑邪,潛伏在腸胃裡,到了秋天就發病成為痢疾,會有肚子痛、裡急後重(想大便卻排不乾淨)、大便呈現紅白色稠黏的現象,而且一天內頻繁跑廁所。
研究古代賢人治療痢疾的方法,不外乎「通」和「澀」兩種。一般來說,剛開始得痢疾適合用「通」法,久病痢疾適合用「澀」法。暑濕邪熱侵入體表,就會產生瘡癤,侵入腸胃就會引起腹瀉痢疾。痢疾的紅白色分泌物,就像癤子的膿血一樣,膿血排不乾淨,癤子就好不了,紅白色分泌物不排乾淨,痢疾也沒法痊癒。
疾病剛開始發作的時候,治療的重點在於「通」。醫書說:「通因通用」,這個「通」字,也不是單指用瀉藥攻下,而是指讓體內氣機運行順暢,沒有阻礙,才叫做「通」。朱丹溪引用了李東垣發明治療滯下(痢疾)的方法,說「和血則膿便自癒,調氣則裡急後重自除」這兩句話,對那些不了解的人來說,簡直像瞎子看到太陽、聾子聽到雷聲一樣重要。只是李東垣的方法,常用黃芩、黃連、檳榔、枳實等苦寒藥物來攻伐,對於清淡飲食的人來說,或許適合,但對吃太好的人,恐怕效果不佳。
我們這裡的汪蘊谷先生說,痢疾其實就是時疫,污濁的邪氣侵入下體,就稱為「滯」。也可能是受到雜亂的病氣所侵襲,所以容易傳染給別人。他自己訂立了一個叫做「黃金湯」的處方,雖然藥材看似平淡無奇,但它在驅除邪氣、解毒的方面,卻非常恰當。如果病人食慾不減,表示腸胃功能還不錯,服用這個藥大約七到十四天,就可以見效。
(安波按:)這個黃金湯,是由黃土、金銀花、扁豆肉、扁豆花、茯苓、穀芽、黑豆、甘草、生白芍、五穀蟲、生薑等藥材組成的。我用它來治療無法進食的痢疾,效果非常好,已經在好幾個人身上驗證過了。
6. 張觀察如夫人經期不調
先天稟薄,情志欠舒,心脾抑鬱?診脈細澀,細為氣少,澀主血虛。問寢食如常,惟月事失調,每值經期,灑淅寒熱,腰膂痠疼。按沖為血海,任主胞胎,二脈交通,乃能有子。脈證若此,即無他患,恐難孕育。間進加味歸脾湯,調養心脾血氣之源,常服毓麟珠,補益衝任,陰陽和協,衝任調勻,則合浦珠還,藍田玉茁,可預必也。
安波按:衝脈為經水之本,故內經言太衝脈盛則月事以時下。茲以毓麟珠等藥以補益衝任,正合其旨。
白話文:
張觀察的夫人,她天生體質比較虛弱,情緒又不開朗,導致心脾鬱悶。診斷她的脈象細又澀,脈細表示氣血不足,脈澀則表示血虛。詢問她的睡眠和飲食都正常,只有月經不調,每次月經來潮時,都會感到忽冷忽熱,腰部和脊椎酸痛。依據中醫理論,衝脈是血海,任脈主管胞胎,只有當這兩條脈絡暢通,才能夠懷孕。她現在的脈象和症狀是這樣,雖然沒有其他疾病,但恐怕難以生育。可以間斷服用加味歸脾湯,來調理心脾氣血的根本,並長期服用毓麟珠,來補益衝脈和任脈,使陰陽調和,衝脈任脈調順了,就能夠像合浦產出珍珠、藍田孕育美玉一樣,可以預期能夠順利懷孕。
安波按語:衝脈是月經的根本,所以《內經》說「太衝脈旺盛,月經就能按時來潮」。現在用毓麟珠等藥來補益衝脈和任脈,正符合這個道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