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程杏軒醫案》~ 續錄 (6)
續錄 (6)
1. 次兒光墀單腹脹奇驗
墀兒年逾弱冠,向無疾病,夏間偶患腹脹,以為濕滯,無關緊要,雖服藥餌,然飲食起居,失於謹慎。糾纏兩月,腹形漸大,肌瘦食減,時作嘔吐,自療不愈。就同道曹肖岩余朗亭二公診治,藥如和滲溫清消補,遍嘗無驗。其時尚能勉力出戶,猶不介意。予思既諸藥無功,諺云:不藥得中醫。
白話文:
墀兒已經超過二十歲了,一直沒有生病。夏天偶爾腹脹,以為是濕氣滯留,沒什麼大礙。雖然吃了藥,但飲食起居卻不夠謹慎。拖延了兩個月,腹圍逐漸增大,肌肉消瘦,食量減少,時常嘔吐,自行治療都未能痊癒。於是找同行的曹肖巖、餘朗亭兩位醫師診治,使用了和中、滲濕、溫清、消食、補養的藥物,但都無效。當時還能勉強出門,並不放在心上。我想既然各種藥物都無效,俗話說:「不藥而愈,得見良醫。」
遂令停藥。迨至冬初,因事觸怒,病益增劇,食入旋嘔,臥即氣衝,二便欠利。予憶經云:肝主怒,怒則氣上,得無肝氣橫逆,阻胃之降。是以為嘔為脹,與自擬越鞠逍遙,及安胃制肝方法,亦不應。漸至腹大如鼓,堅硬如石,筋綻臍突,骨立形羸,行步氣促。予技已窮,復邀同道諸公視之,皆稱證成中滿,消補兩難,有進專治鼓脹丸藥者,言其音如響,一下其腹即消。予料彼藥乃巴黃霸劫之品,今恙久胃虛,如何能受。
白話文:
於是讓病人停藥。等到冬天初,因為事情發怒,病情加重,吃東西馬上吐,躺下便氣往上衝,大小便都不順。我想起醫經上說:肝臟主怒,發怒則氣往上衝,是否肝氣倒逆,阻礙胃氣往下降呢?因此以嘔吐脹氣為證,開了越鞠逍遙散和安胃制肝的方子,但都不見效果。漸漸腹大如鼓,堅硬如石,筋脈橫露,臍部突出,骨瘦形衰,走路氣喘。我的醫術已窮盡,只好再請同行的醫生來會診,大家都說是中滿證,消補兩難。有醫生推薦專門治療鼓脹的藥丸,說服藥後肚子會發出響聲,一下就能消腫。我想那藥丸一定是巴豆、黃藥子等攻下劫奪性的藥品,現在病情已久,胃氣虛弱,怎麼能受得了?
即古治單脹,有用雞矢醴一方,顧斯畏食嘔吐,氣味亦不相投,晝夕躊躇,無策可畫。俄延至臘,忽睹梅梢蕊放,見景生情,旋摘數十枝,令以湯泡代茶,日啜數次。機關勘破,觸類旁通,家有藏釀,用木瓜橘餅各三錢,另以村醪煎熟,與藏釀對衝,晚飲兩杯。以前腹脹否塞,絕不響動。
白話文:
過去治療脹氣,有用雞屎藤煮酒的方法,但這方法容易引起噁心嘔吐,患者又不喜歡它的味道。經過反覆猶豫,我一直沒有好的辦法。
到了臘月,我突然看到梅花的枝梢吐蕊,這景象觸動了我的靈感。我馬上摘了幾十枝梅花,用熱水泡成茶,讓患者一天喝幾次。
這個做法給我提供了啟發,讓我想到家裡藏著的釀酒。我用木瓜和橘餅各三錢,再加上鄉間釀的酒煮熟,和藏酒混合。讓患者晚上喝兩杯。
過去患者的腹脹和不通氣症狀,喝完酒後都消失不見了。
如此啜飲三日,腹中微鳴,不時天氣,堅硬稍軟,迨至旬余,脹勢減半,二便覺爽,食入不嘔,夜能安臥,匝月後腹脹全消。當時脹甚腹如抱甕,疑謂何物邪氣?若此之盛,及其脹消,大便並無穢惡遺出,可知即此身之元氣,與此身為難首耳。兒病愈後,咸以為奇。友人問予所用梅花治脹,出於何書。
白話文:
這樣喝了三天,肚子裡微微作響,時不時打嗝放屁,腹部硬塊稍微變軟。過了十多天,腹部脹氣減了一半,大小便都覺得清爽,吃東西不會嘔吐,晚上也能安然入睡。一個月後,腹脹完全消除了。當時腹脹嚴重,肚子像抱著一個甕,懷疑是什麼邪氣?如此厲害。等腹脹消退時,大便中並沒有排出任何穢物,由此可知就是體內原本的元氣,與這個身體為難而已。孩子病好了之後,大家都覺得很神奇。朋友問我用梅花治脹氣的方子出自哪本書。
予曰:運用之妙,存乎一心,此予之會心偶中,無古可師。大概梅佔先春,花發最早,其氣芳香,故能舒肝醒脾。橘皮調和諸氣。肝以斂為瀉,木瓜酸柔,能於土中瀉木,更藉酒力,是以得效。友人喟然曰:子良工也。公郎之疾,固雖有術起之於後,尚且無法療之於前。此醫之難也。
白話文:
我說:醫術的妙用,全在醫生的一顆心上,這是我的獨門心得,沒有前人可以效仿。
一般來說,梅子在春天最先盛開,散發著芬芳的氣息,因此可以舒緩肝氣、喚醒脾胃。橘皮可以調和各種氣息。肝臟以收斂為瀉法,木瓜酸柔,可以在土中瀉除肝火,再借助酒力,因此可以奏效。
朋友嘆息道:您真是良醫啊。公郎的疾病,雖然有醫生後來醫治,但是前面卻無法治癒。這就是當醫生的難處啊。
然使此證患於不明醫理之家,當其迫切之際,未有不隨下藥而斃者。此又醫之不可不知也。予聆斯語,不覺悚然。
白話文:
如果此病症發生在不懂醫理的人家裡,在最緊急的時候,沒有不隨便用藥而致命的。這也是醫生不可不瞭解的事情。我聽了這話,不禁嚇出一身冷汗。
安波按:膨證一候,世乏良方。細繹此子得愈之由,緣年正方剛,血氣甚盛,雖病久形衰,而根蒂尚固。更兼年輕無知,鬱怒未深,並非冤沉海底,大怒不解,日就憂抑者同日而語。不然臘殘春回,木升當陽,其病日增之不暇,豈藉梅花微末之材,可能卻病乎?余見是證,不治者甚眾,其年均在四五六左右,三十以外,尚未之聞也。餘生也晚,不然責之杏翁,以為然乎否乎。
白話文:
安波按:
這種病症藥方稀少。仔細探究這個小孩能痊癒的原因,是因為他年紀正值壯年,氣血旺盛,雖然病了很久,身體衰弱,但根基尚在。加上年輕無知,不怒不沉,並非那種深陷陰鬱,怒氣難消,逐漸消沉的人。否則,這種病症在春天來臨時,隨著萬物生長,會日益加重,難以根治,微不足道的藥材怎麼可能治癒呢?
我見過這種病症,不治者眾多,他們的年齡大約在四旬左右,三十歲以後,很少聽聞。我生得太晚了,否則一定要向杏林名家發問,這是為什麼呢?
2. 巴聲茂生布痘癍閉險逆一劑救轉
巴生居近比鄰,尊公秉昭翁,早子俱殤於痘。是春痘令盛行,兒多夭折,生年數齡,尚未出痘,翁以為憂。一夕忽發熱嘔吐,臥寐不安。比曉迓予,望其頰赤唇乾,捫其身熱指冷,煩渴舌黃,細驗周身標點,隱隱夾有紫癍,顧謂翁曰:此布痘癍閉,險逆之證也。服藥癍消痘透,庶可無虞。
白話文:
巴生這個地方離我住的不遠,當地有位姓昭的先生,他年幼的兒子都死於天花。這年春天,天花流行,很多小孩子夭折。昭先生的一個兒子今年好幾歲了,還沒出過天花,這讓他非常擔憂。
一天晚上,孩子突然發燒、嘔吐,睡不安穩。天亮時分,有人請我過去看診。我看到孩子的臉頰發紅、嘴脣乾裂,身體發熱但手腳冰冷,又覺得口渴,舌頭發黃。我仔細檢查全身,發現隱隱約約有紫色的水泡,對昭先生說:「這孩子是水痘閉住出不來,情況很危急。」服用藥物後,水痘消了,天花透了出來,這樣才沒事了。
方定羌活散癍湯,加石膏燈心,午後復視,云服頭渣藥後,熱盛悶亂,頭搖肢掣。予曰:此欲作驚。令服復渣,薄暮煩熱益甚,昏譫渴飲,舌吐唇外,掉弄不休,痘仍不透。癍反增多。其熱頗劇,舉家倉皇。旁議劑中石膏過涼,冰伏為害。予辭焉。秉翁堅求拯治,因在鄰居素契,且此子又從次兒受業,情難固卻,復告之曰:方書雖有痘初宜於升發,忌用清涼,恐其冰伏之說。
白話文:
方定使用羌活散加石膏燈心的藥方治療天花,下午再一次觀察病情,病人說服用第一次藥後,熱度上升,頭昏腦脹,頭搖身顫。我說:這是快發驚厥了。讓他服用第二次藥,傍晚時分煩熱更嚴重,昏迷亂語,不停地喝水,舌頭吐在嘴脣外面,不停地翻滾,天花疹子仍然沒有透出,天花反倒增多了。他發熱非常劇烈,全家人都驚慌失措。旁邊有人議論說藥方中的石膏太寒涼了,會阻礙天花發出而造成危害。我表示反對。秉翁懇切地請求我救治,因為我在鄰居中素有良好名聲,而且這個孩子又是我次子的學生,情難以拒絕,於是我再次告訴他說:雖然醫書中說天花初期宜於升發,不宜用清涼藥,恐怕會阻礙發病,但這並不是一定不能用的。
特此證乃心胃火毒壅遏,致成癍閉,不清其火,癍何由消?痘何由透,前方清藥力輕,故不勝任,於是重用石膏為君,佐以犀角、酒炒黃連、元參、升麻、連翹、赤芍、牛蒡、紫草之屬。燈心尖為引,每服另沖無比散,取其大熱,利小便,亦釜底抽薪之義。方已寫就,思舌為心苗,今舌吐弄不休,內服煎藥,須外用紫雪塗之,奈此物吾鄉甚罕,乞諸其鄰,所與些微,亦不濟事。翁云:吾有紫雪藏之久矣。
白話文:
這種病症是心胃火毒鬱積,導致痘瘡閉塞,如果不清除火毒,痘瘡怎麼能消退,膿水怎麼能排出來?之前的藥方清熱的藥力太弱,所以無法奏效。因此,重新開方,以石膏為君藥,配以犀角、酒炒黃連、元參、升麻、連翹、赤芍、牛蒡、紫草等。燈心尖作為引子,每服藥另沖無比散,以取其大熱之性,利小便,也有釜底抽薪之效。藥方已經寫好,但考慮到舌頭是心的苗脈,現在舌頭頻吐弄動不已,內服煎藥的同時,需要外用紫雪塗抹。可是,這種藥材在我家鄉非常少見,只能向鄰近地區求助,所得到的數量也很少,無法滿足所需。翁先生說:我珍藏了很多紫雪。
取出稱有三錢,快甚。即令蜜調塗舌,並速煎藥與服,次早翁來云:昨夕遵諭服藥,塗舌至半夜,熱緩癍收,瀉止躁定,似有轉機。再煩一看,果諸證悉平,癍消痘透。予曰生矣。詢其紫雪只剩三分,余皆塗去。予笑謂翁曰:此證雖仗藥力挽回,然非如許紫雪,亦無此速效。
白話文:
秤重了有三分,很神奇。立刻用蜂蜜調和塗在舌頭上,並迅速煎服藥物。第二天早上,老翁前來說:昨天晚上遵照您的吩咐服了藥,塗舌到半夜,熱度緩解,水泡收縮,腹瀉停止,躁動平息,似乎有好轉。再麻煩您看一下,果然所有症狀都已平復,水泡消退,麻疹透發。我說:好了。詢問剩下多少紫雪,只剩下三分,其他都塗掉了。我笑著對老翁說:這個病症雖然得益於藥物的作用,但如果不是用這麼多紫雪,也不會這麼快見效。
今火勢既平,藥當褪松,酌以十神解毒湯,仍稍用石膏犀角,清其餘火,轉用太乙保和湯,人參易沙參,加天蟲、白芷、貝母鮮鱗。漿成之後,補脾利水,清涼解毒,漸次收功。此等險證,幸在比鄰,朝夕看視,藥隨病轉,得以保全。使病家與醫居隔遠,倉卒變幻,硬鞭長莫及,欲圖慶成,不亦難乎。
安波按:方議精妙入神,讀者不可忽過。
白話文:
現在火熱症狀已經減緩,藥物可以逐漸減輕,輔以十神解毒湯,仍然少量使用石膏和犀角,清餘火。然後改用太乙保和湯,將人參改為沙參,加入天蟲、白芷、鮮貝母和鱗片。熬製成湯後,補脾利水,清涼解毒,逐漸調理。這種危重疾病,幸好在鄰近,能朝夕看視,藥物隨病情調整,因此得以保住性命。如果病家與醫師距離較遠,病情突然變化,鞭長莫及,想要改善病情,豈不是難上加難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