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凌臨靈方》~ 肝胃
肝胃
1. 肝胃
沈太太(五十九歲,六月二十九日),肝升太過,胃降不及,平素操勞,肝胃兩虛,肝膽氣火偏旺,氣滯不和,又加感受暑風,自肺胃擾動肝陽,肝胃氣失通調,脘痛脅脹,身熱煩渴,口乾嘔吐,骨絡煩疼,眠食欠安,《內經》謂:陰氣先傷,陽氣獨發,瘧自陰來者,謂之癉瘧。又云:厥陰之為病苦寒熱是也。
脈弦滑數兼見尺部濡數,舌苔黃糙少潤,脈證互參切忌憹怒,怒則氣逆陽升,防有肝厥之虞,治宜清解暑熱,兩和肝胃法,冀其退機。另紙錄方請正。
連翹,青蒿,東白芍,川鬱金,車前草,銀花露,地骨皮,朱茯神,玫瑰花,鮮金斛,淡鱉甲,純嫩鉤,薄橘紅
陳少云(五十二歲,南潯,三月二日),肝陰素本不足,肝膽氣火偏旺,操勞動肝,肝木與心火相為煽動,肝與胃臟腑相對,一勝一負,肝善升而胃少降,激動肝中濕濁,痰飲加以食滯壅遏,府氣始起,寒熱脘悶,繼則左脅引痛,咳嗽身熱,骨絡煩疼,大便秘結,此病本在肝胃,而標在肺經,所謂厥陰之為病苦寒熱是也。脈氣六陽,按左弦數而濡,右寸關弦滑數,兼見舌苔黃膩尖邊紅。
治宜清熱豁痰平肝降氣。附方請高明政之。
西秦艽,青蒿子,赤苓,玫瑰花(二分挫末再研極細分沖),淡鱉甲,地骨皮,方通草,東白芍,半貝丸,銀胡,金扁斛,絲瓜絡,枷楠香
白話文:
沈太太(五十九歲,六月二十九日),肝氣升發太過,而胃氣下降不足,平時又操勞過度,導致肝和胃都虛弱,加上肝膽的氣火偏於旺盛,氣機運行不順暢。又因為感受了暑天的風邪,從肺和胃擾動了肝陽,使得肝和胃的氣機失去正常的協調,導致胃脘疼痛、脅肋脹滿,身體發熱、心煩口渴、口乾想吐,骨頭關節也感到煩躁疼痛,睡眠和食慾都不好。《內經》說:陰氣先受損,陽氣就會獨自亢盛,瘧疾從陰分而來的,叫做癉瘧。又說:厥陰經生病,會出現寒熱交替的症狀。
她的脈象呈現弦滑而數,且尺部的脈象濡弱而數,舌苔黃糙而少津液。綜合脈象和症狀來看,切忌發怒,因為發怒會導致氣逆而陽氣上亢,小心會有肝厥的危險。治療上應該清解暑熱,調和肝胃的功能,希望病情能夠好轉。另外開了藥方,請您指正。
藥方為:連翹、青蒿、東白芍、川鬱金、車前草、銀花露、地骨皮、朱茯神、玫瑰花、鮮金斛、淡鱉甲、純嫩鉤藤、薄橘紅。
陳少云(五十二歲,南潯,三月二日),肝陰本來就不足,肝膽的氣火又偏於旺盛,加上勞累過度而動了肝氣,使得肝木和心火互相煽動,肝和胃這兩個臟腑功能相對,一個強盛另一個就虛弱,肝的特性是向上升發,而胃的特性是向下降濁,使得肝中濕濁被激動,產生痰飲,再加上飲食積滯堵塞,導致腑氣不順暢。起初是出現寒熱、胃脘悶脹,接著出現左脅疼痛,並牽引到其他部位,還伴隨咳嗽、身體發熱、骨頭關節疼痛、大便秘結。這個病本源在肝和胃,而表現在肺經,這就是所謂厥陰經生病,會出現寒熱交替的症狀。她的脈象六部都呈現陽盛的狀態,按左邊是弦數而濡,右邊的寸關部位是弦滑而數,同時舌苔呈現黃膩,舌尖邊緣紅。
治療上應該清熱化痰、平肝降氣。附上藥方,請您指正。
藥方為:西秦艽、青蒿子、赤茯苓、玫瑰花(二分,挫成末再研磨極細,分次沖服)、淡鱉甲、地骨皮、方通草、東白芍、半夏貝母丸、銀胡、金扁斛、絲瓜絡、枷楠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