莫文泉

《研經言》~ 卷四 (8)

回本書目錄

卷四 (8)

1. 《傷寒論》太陽篇跋

《傷寒論》太陽篇,大書寒因三條。先中風者,是於有寒有熱之邪據其一端言;次傷寒者,以寒之正言;終溫者,則以熱而兼寒之病,就其所兼言。寒因必列此三者而始備。溫與風溫雖殊,其為不即發而名溫則不殊,故合為一條,而統冠之以太陽病。太陽病則頭項強痛矣,以其因寒乃發,故有此證。

其文法先言溫而後以風溫隸焉,何等謹嚴!夫熱而兼寒,自當以溫為主,不以所兼為主,故但列脈症於此,以後更不言溫病若何,風溫若何,如中風、傷寒之必屢屢言之也。義例自分軒輊,不得執是而謂其兼論溫熱也。若中濕之體痛,中熱之惡寒,則皆以其形似傷寒,而因於濕、因於熱皆非寒也,與大書之三條懸絕,故另出辨之,不與中風、傷寒、溫病同篇。觀其分合,可知其指矣。

或據《難經》傷寒有五之文,派入此書,遂以濕溫當中濕,而不顧陽濡而弱、陰小而急之脈,與沉而細者不合;以熱病當中熱,而不顧陰陽俱浮,浮之而滑、沉之散澀之脈,與若微弱、若弦細、若遲者不合。豈知《難經》是約舉其類,配合成論,視專為寒因盡其變者,其精粗不可同日語乎!

白話文:

《傷寒論》太陽篇,主要闡述了三種由寒邪引起的疾病。首先提到「中風」,這是指體內有寒邪和熱邪共同存在,但只強調其中一端的表現;接著說到「傷寒」,則是直接指由純粹寒邪引起的疾病;最後提到「溫病」,指的是由熱邪引起,但同時兼有寒邪表現的疾病,它是就兼有的寒邪而言。寒邪導致的疾病,必須列出這三種情況才算完整。溫病和風溫病雖然不同,但它們都是在發病時不立即顯現的,所以都以「溫」來命名,因此將它們歸為一類,並以「太陽病」來統稱。太陽病會出現頭部和頸部僵硬疼痛的症狀,這是因為受寒而引發的,所以才會出現這些症狀。

文章的寫作方式,先提到溫病,然後把風溫病歸類於其中,這是多麼嚴謹的做法啊!熱邪兼有寒邪時,應當以熱邪為主,而不是以兼有的寒邪為主,所以只在這裡列出脈象和症狀,之後就不再詳細描述溫病或風溫病的具體情況,不像中風和傷寒那樣反覆提及。這其中的含義和條例是清楚分明的,不能執著於此,認為這是在兼論溫熱的疾病。如果身體出現因濕邪導致的疼痛,或是因熱邪導致的怕冷,這些都只是症狀類似傷寒,但它們的病因是濕邪或熱邪,而不是寒邪,與文章一開始強調的三種寒邪病因截然不同,所以另外加以辨別,不與中風、傷寒、溫病放在同一篇。觀察文章的分合處理,就能理解其中的用意。

有些人根據《難經》中關於傷寒有五種的說法,將其套用到這本書中,於是把濕溫病當作中濕,卻忽略了陽脈浮而濡弱、陰脈微小而急的脈象,與沉而細的脈象不符;把熱病當作中熱,卻忽略了陰陽脈象都浮、浮脈滑、沉脈散澀的脈象,與微弱、弦細、遲脈不符。要知道《難經》只是大概歸納了疾病的類別,加以綜合論述,而《傷寒論》則是專門針對寒邪引起的各種變化進行詳細闡述,兩者在精細程度方面不能相提並論!

2. 讀《金匱》書後

仲景著《傷寒雜病論》十六卷,以明傷寒初起及傷寒雜出之病。後人寶藏之,改題曰《金匱玉函方》。是以《外臺》引之,概稱張仲景《傷寒論》,(於原書摘稱二字者,猶《肘後備急》單稱《肘後》,亦引證家之一例,)《證類本草》引之,概稱《金匱玉函方》,一從其初,一從其後也。

當時以十六卷文繁而有刪本二:其一,就原書逐篇刪存要略,併為三卷,題曰《金匱玉函要略方》,後為仁宗時王洙所得;其一,就原書刪雜病以下等卷,存脈法、六經及治法、諸可不可等十卷,題曰《傷寒論》,而削「雜病」二字,即今本《傷寒論》也。此書行而刪余之卷亡,十六卷原書不可得見矣。

故林序云:張仲景為《傷寒論》合十六卷,今世但傳《傷寒論》十卷,《雜病》未見其書也。林氏又以《傷寒論》十卷,校《金匱玉函要略方》,知其上卷傷寒文多節略,至中、下卷雜病及方療婦人,無本可校,雖有節略,不能的知。(以《脈經》卷七、八、九校之,知其是節略。

)斷去上卷,分中、下二卷為三卷,改題曰《金匱方論》,即今本《金匱要略》也。自是以來,不可復合矣。籲!唐宋人於仲景書任意分並,其不絕僅如線耳。近又移第其文,以就己意,考古者宜何如珍惜也!

白話文:

張仲景寫了《傷寒雜病論》十六卷,說明傷寒初期以及傷寒引起的各種併發症。後人將它視為珍寶,改名為《金匱玉函方》。所以《外臺秘要》引用時,都稱之為張仲景的《傷寒論》(在原書中只摘取兩個字的情況,就像《肘後備急方》簡稱《肘後》一樣,也是引用書籍時的一種慣例)。《證類本草》引用時,則稱之為《金匱玉函方》,一個是依照最初的稱呼,一個是依照後來的稱呼。

當時因為十六卷內容繁多,所以出現了兩種刪節本:一種是將原書逐篇刪減,保留重點,合併為三卷,命名為《金匱玉函要略方》,後來被宋仁宗時的王洙得到;另一種是刪掉原書中關於雜病等內容的章節,保留脈法、六經以及治療方法、各種宜與不宜等內容共十卷,命名為《傷寒論》,並刪除了「雜病」二字,也就是現在我們看到的《傷寒論》。這本《傷寒論》流傳開來後,其餘被刪掉的章節就失傳了,十六卷的原書再也找不到了。

所以林億在序言中說:張仲景寫了《傷寒論》共十六卷,現在世上只流傳著《傷寒論》十卷,《雜病》的部分沒有看到過。林億又拿《傷寒論》十卷來校對《金匱玉函要略方》,知道它上卷關於傷寒的內容被大幅刪減,至於中、下卷關於雜病和婦科疾病的內容,因為沒有原本可以對照,雖然知道有刪減,但無法確切知道刪減了多少。(通過用《脈經》的第七、八、九卷來校對,可以知道《金匱玉函要略方》確實有刪減。)

於是就刪掉上卷,把中、下兩卷分成三卷,改名為《金匱方論》,也就是現在我們看到的《金匱要略》。從此之後,再也無法將這些書合併起來了。唉!唐宋時期的人對張仲景的著作隨意拆分和合併,能夠流傳下來真是像一條細線一樣岌岌可危。現在又有人隨意更改章節順序,以符合自己的想法,研究古籍的人應該如何珍惜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