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冠仙

《知醫必辨》~ 論《景岳全書》 (1)

回本書目錄

論《景岳全書》 (1)

1. 論《景岳全書》

張景岳先生,博覽岐黃,定為《全書》,分門別類,可謂周詳,文筆亦極暢達,可謂醫中之通人,非吳又可輩淺率粗疏,所能望見於萬一也。惜乎偏於溫補,往往誤人。夫天以陰陽化生萬物,《內經》亦云「陰平陽秘,精神乃治」,陰陽之不可偏廢也明矣。乃其書專重補陽,至引陶宏景說「陽氣一分不盡不死」為說。

白話文:

張景嶽博覽中醫經典,編著《景嶽全書》,分類詳細、條理分明,文筆流暢,堪稱醫學界的通才。與吳又可那種淺薄粗疏的寫作風格相比,高下立判。

然而,遺憾的是張景嶽過於偏重溫補,常常導致用藥失當。天地萬物皆由陰陽化生,《黃帝內經》也說「陰陽平衡,精神安定」,由此可見陰陽兩者不可偏廢。

但張景嶽的書中卻過分強調補陽,甚至引用陶宏景的說法「只要陽氣有一分不散,就不會死亡」作為理論依據。

不知此乃陶君學仙之說,非謂醫也。其下聯云:陰氣一分不盡不仙。然則人儘可陰氣全無耶?夫陰生陽,陽生陰;孤陰不生,獨陽不長。理之常也。彼異端邪說,何可用以濟世?且宏景之論果信,彼山中修煉,想應重濁之陰盡去,清輕之陽獨全,必能飛昇仙去,何以《梁書》紀其卒時不過八十一歲?今人並不修煉,而壽過陶君者甚多。其說尚足信耶?而景岳且欲宗其說以壽世,用藥必偏於溫,豈不惑歟?

白話文:

恐怕是陶弘景學道成仙的說法,並不是醫學上的道理。他的下聯說:「陰氣有一分不盡,就不能成仙。」那麼,人難道都能完全沒有陰氣嗎?陰氣產生陽氣,陽氣產生陰氣;只有陰氣而沒有陽氣,或者只有陽氣沒有陰氣,都是不會存活的。這是常理。那些異端邪說,怎麼能用來治療疾病呢?況且,如果陶弘景的理論是真的,那麼他在山中修煉,應該會把重濁的陰氣全部去除,清輕的陽氣完全保留,必然能夠飛升成仙,為什麼《梁書》記載他去世時才八十一歲呢?現在的人不修煉,而活得比陶弘景長的有很多。他的說法還有可信度嗎?而景嶽還想奉行他的說法來養生,用藥必然偏向溫補,難道不會被迷惑嗎?

尤可異者,景岳稱陽藥為君子,陰藥為小人。夫神農嘗百草,上、中、下三品約三百味,其中陰藥多於陽藥,神農豈重小人者耶?且其《新方八陣》,亦頗用陰藥。如五陰煎,無一非以陰藥為君;其他方,歸、地尤所常用。豈景岳亦愛用小人耶?至論吐血一症,專主薛氏,以為吃童便百無一死,吃涼藥百無一生。

白話文:

特別值得奇怪的是,景嶽稱陽性藥物為「君子」,陰性藥物為「小人」。神農嘗百草,將它們分為上、中、下三品,約有三百種,其中陰藥多於陽藥,難道神農看重「小人」嗎?而且他所著的《新方八陣》,也相當常用陰藥。例如「五陰煎」,全都是以陰藥為君藥;其他方劑中,熟地黃、歸尾等陰藥也常用。難道景嶽也愛用「小人」嗎?至於吐血這種疾病,薛氏專門研究,認為服用童便無一會死,服用涼藥則無一生還。

夫當火性上炎,吐血鮮紅湧出不止,此時猶執引火歸原之說,以桂、附投之,豈不火上澆油耶?予曾見南門王姓者,得吐血症,某醫用景岳治法,遂狂吐不止,直至血盡而亡。又見有張氏子得吐血症,某醫仍用景岳法,僅服一劑,大吐不止。予見尚可救急,以犀角地黃大劑投之,連服四劑而愈,今已二十年,並未復發。

白話文:

當身體出現火熱上炎的症狀時,嘔血鮮紅且不斷湧出,此時如果還堅持使用「引火歸原」的理論,用桂枝、附子等溫熱藥物治療,豈不就像在火上澆油嗎?

我曾經見過南門的王先生,得了吐血的病症,某位醫生使用了景嶽派的治療方法,結果他狂吐不止,直到血盡而亡。後來又見過一位張姓子弟得了吐血癥,另一位醫生仍然使用景嶽派的療法,才服下一劑藥,就大口吐血不止。

我見到時,情況還可以搶救,於是用犀角地黃這類清熱止血的大劑量藥物治療,他連續服用了四劑藥後就好了。現在已經二十年過去了,病情也沒有復發。

吃涼藥者百無一生,信乎否乎?在景岳高手,即或有誤,必能自救其偏。而今人如執其說,其不至於殺人者鮮矣!

白話文:

到了景嶽,他評論前人時,只反駁河間派和丹溪派。河間派的《原病式》專重用寒,這難免有些片面;丹溪派說「一水能勝二火」,專重滋養陰分,不善於學習的人,也難免走上偏勝的弊端,景嶽的評論是對的。但是,景嶽卻沒有意識到自己偏於溫補,他評論任何一種病症,最終都會歸結到溫補,即使實際上是陰虛發熱、脈數等症,他也認為這是假熱假數,或者堅持認為甘溫可以退大熱,說這話出自東垣,必定不會有錯,想法曲解,一定要讓人們學習他的溫補方法才善罷甘休。這樣偏執的危害,豈不是比劉、朱兩位先生還要嚴重嗎?

至景岳尚論前人,專駁河間、丹溪。夫河間《原病式》專主用寒,實未免於偏;丹溪謂一水能勝二火,專主養陰,不善學者,亦未免偏勝之弊,景岳議之可也。然不自知其偏於溫補,凡論一症,必歸到溫補,即實系陰虛發熱、脈數等症,又以為假熱假數,或又抱定甘溫能退大熱,謂語出東垣,必然無誤,多方曲誘,必要人學其溫補而後已。此其偏之為害,不更甚於劉、朱二公耶?

嘗見我輩中有宗景岳者,得其參附理陰煎一方,以為陰陽互用、氣血雙補,又有可加麻、桂之論,雖外感可以攻補並用,於是奉為秘方。適赴金河考試,曾以此治好一人,於是相傳某氏出一名醫,而其人亦遂業醫懸壺,凡遇疑難症,每投是方,不意漸多不效,甚且遺人禍殃,乃改用果子藥,有責以不用重劑者,則仍以參附理陰應之,而終無金河之效矣。然其僻性,終身不改,後其家有病時邪者,以此投之,發黃而死。

白話文:

☆ ★ ‧ ☆

景岳之誤人,豈不甚哉!雖然此非景岳之誤人,亦其人之不善學而自誤耳!參附理陰煎實系名方,用之得當,實有大效,予治李耀西子,用至十餘劑,幾於起死回生,仿《寓意草》有案可證。

白話文:

景嶽的說法誤導人,豈不是太過分了!其實這不是景嶽誤導人,而是那些人不懂得好好學習而誤導了自己。參附理陰煎的確是名方,用得恰當,效果很大。我治療李耀西的孩子,用了十幾劑,幾乎起死回生,《寓意草》中就有記載可以證明。

藥不執方,相宜而用。溫涼攻補,用之得當,無非救人;用之不當,無非殺人。景岳專於溫補,似乎人能學之,醫無餘蘊矣,此則《景岳全書》之過。吾家向有此書,予知其善而惜其偏,曾遍閱而駁正之,惜夷亂失落。後人有學醫者,此書不可不讀,特為買補。但知醫而不知有《景岳全書》不可,知景岳而不知偏於溫補之害不可。

白話文:

用藥不侷限於既定的藥方,應根據患者的不同情況靈活運用。溫熱、涼寒、攻堅、補虛等藥物,只要使用得當,都能救人;而使用不當,也都能害人。景嶽重視溫補,看來好像人人都能學他的方法,但這樣會讓醫術無法有更進一步的發展,這是《景嶽全書》的缺點。我家以前有這本書,我瞭解它的優點,但遺憾它的偏頗,我曾經仔細閱讀並修正過它,可惜在動亂中遺失了。後輩若想學醫,不可不讀這本書,但也要知道重視溫補的害處。

予老矣!不能復為駁正。讀景岳者,先觀此診,後閱《全書》,將知其善而不受其害,於醫道其庶幾乎!

或問假熱之症,亦實有之。嘗見有外現發熱,醫者專於清熱,屢用寒涼,而熱不退,反致口味不甘,飲食減少;或用溫和之品,升扶胃氣,而飲食加增,外熱自退。此豈非假熱之症,而宜於溫補乎?是景岳之論,誠不謬也。予應之曰:是誠然矣。但亦有外現惡寒,而內實有熱者;有外寒愈甚,而內熱愈重者;有愈服熱藥而外寒愈甚者。

白話文:

有人問到假熱的病症,是否也有真實存在的?我曾經見過外證表現出發熱的症狀,醫生只專注於清熱,多次使用寒涼藥物,但熱症並沒有消退,反而導致味覺異常、食慾減退。或者使用溫和的藥物,升扶胃氣,結果食慾增加,外熱自退。這難道不是假熱的病症,而應該用溫補的方法來治療嗎?這是景嶽的理論,確實不差。我回答說:確實如此。但也有外證表現出惡寒,而內裡實際有熱的;也有外寒越嚴重,內熱越重的;還有服用了溫熱藥物後,外寒反而加重的。

所謂同氣相求之症,予屢見之,而景岳未議及此,殆欲自成一家,偏於溫補耳!如道光二十三年,正月天寒,李楚生兄得惡寒症,周身凜凜。某醫屢投溫散,兼加辛熱,而其寒愈甚,且湯飲不下。予診其脈不浮而急數異常,知其熱鬱胸胃,投以犀角地黃,一服而寒止,再服而身溫進食。

白話文:

所謂「同氣相求」的疾病,我見過很多次,但景嶽在他的著作中沒有討論過這種情況,可能是他想自成一派,偏重溫補吧。比如道光二十三年正月,天氣寒冷,李楚生兄得了惡寒症,全身發抖。某位醫生多次給他開了一些溫散的藥,還加入了一些辛熱的藥,但他的寒症反而更嚴重了,而且喝不下湯藥。我診斷了他的脈象,發現不浮而急促異常,知道他的熱氣鬱積在胸胃,於是給他開了犀角地黃湯。一劑下去,寒症就止住了。再服一劑,身體就暖和了,能進食了。

此豈非假寒,非涼藥不能透解乎?設使景岳於熱辨其假,於寒亦辨其假,雙管齊下,使後人知寒熱皆當明辨,庶學者不至不偏。乃第言假熱而不言假寒,豈非偏於溫補乎?

白話文:

難道這不是假性寒證嗎?如果不使用清涼的藥物,豈能徹底化解?如果景嶽在辨別熱證時能夠辨別假熱,在辨別寒證時也能辨別假寒,雙管齊下,讓後人明白寒證和熱證都應該仔細辨別,那麼學者們就不會偏頗。但是,景嶽只談論假熱證,卻不談假寒證,豈不是偏向於溫補嗎?

且尤有令人悶悶者,如吐酸一症,劉河間以為屬熱,景岳以為屬寒。河間曰:酸者木之味也,由火盛制金,金不能平木,則肝木自甚,故為酸也。如飲食熱則易於酸矣,或以吐酸為寒者誤也。而景岳則本東垣之說,以為吐酸者收氣也,西方肺金旺也,寒水乃金之子,子能令母實,故用大咸熱之劑瀉其子,以辛熱為之佐,而瀉肺之實,病機作熱攻之誤矣。河間謂如飲食熱則易酸,夏令暑熱,飲食易酸,其明證也。

白話文:

特別是讓人困擾的,例如吐酸這個症狀,劉河間認為是屬於熱,景嶽認為是屬於寒。

劉河間說:酸是木的味道,由火盛壓制金,金不能平衡木,所以肝木就會過盛,因此產生酸味。比如飲食過熱就容易產生酸味,有人誤以為吐酸是屬於寒。而景嶽則根據東垣派的說法,認為吐酸是由於收斂氣血,西方肺金旺盛,寒水是金之子,子能使母實,所以使用大咸大熱的藥劑來瀉其子,輔以辛熱之劑,來瀉肺之實,這是將病機誤認為熱證而攻之。劉河間說飲食過熱就容易產生酸味,夏季暑熱,飲食容易產生酸味,就是明證。

景岳則謂食在釜中,能化而不能酸者,火力強而速化無留也,若起置器中,必久而後酸,此停積而酸,非因熱而酸也。二名家之論,如水火之不同,學者將何所適從乎?不知吐酸一症,有屬熱者,有屬寒者。或乍感風寒,立即作酸作吐,此化熱不及,得不謂之寒乎?或並未受寒,而肝火犯胃,因而吐酸,得不謂之熱乎?大約此症出於胃,則屬寒有之;由肝犯胃,則屬熱有之。且果屬寒,脈必沉滯;果屬熱,脈必弦數。

白話文:

景嶽認為食物在鍋中能被消化而不會變酸,是因為火候強而消化得快,沒有殘留。但如果盛出放在器皿中,必然會過一段時間後才會變酸,這是因為食物停滯才變酸的,而不是因為熱而變酸的。

這兩位名醫的說法就像水火不同一樣,學習的人不知道該如何選擇。其實吐酸這個症狀既有屬於熱性的,也有屬於寒性的。

比如,突然受了風寒,立馬出現吐酸的情況,這是因為身體消化熱量不及時,所以稱之為寒性。又比如,並未受寒,而是肝火旺盛侵犯胃部,導致吐酸,這可以稱為熱性。

總的來說,如果吐酸的症狀是由於胃部原因引起的,那麼可能是寒性;如果是由於肝臟影響胃部引起的,那麼可能是熱性。具體情況還要根據脈象來判斷,寒性脈象會沉滯,熱性脈象會弦數。

乃二名家不分肝胃,不論脈象,惟主熱者執見無寒,主寒者執見無熱,殊不可解。予診病四十餘年,所見吐酸之症,不可勝數,大約屬寒少而屬熱多,而婦人則尤多屬熱,蓋十婦九肝氣也。書曰:曲直作酸。《素問》云:諸嘔吐酸,皆屬於熱。河間論非無本,而景岳必反復辨論以駁之,毋乃欲成其溫補家數,而非中庸之道也乎!

白話文:

這兩位名醫都沒有區分肝臟和胃,也沒有考慮脈象。那些認為是熱的疾病,執著於沒有寒症;那些認為是寒的疾病,執著於沒有熱症。這實在令人難以理解。我行醫四十年,見過的嘔吐酸水的病人不計其數,大致上屬於寒症的少,屬於熱症的多。而婦女尤多屬於熱症,因為十個婦女就有九個肝氣旺盛。醫書上說:「不順暢的氣會產生酸味。」《素問》也說:「所有嘔吐酸水,都屬於熱症。」劉河間的理論並非沒有依據,但王肯堂一定反覆辯論來駁斥他。恐怕是因為王肯堂想要樹立自己的溫補學派,而捨棄了中庸之道吧!

或問景岳既過於偏,其書竟可廢乎?予曰:是何言也!景岳於醫道,實三折肱者,故能集為《全書》,論雖時偏溫補,而《全書》並不以溫補為專主。試觀《新方八陣》,其所用寒涼甚多,如玉女煎、知柏八味,皆新方也,今人用之,亦垂不朽。至其溫補之方,亦實有效,如六味回陽飲、參附理陰煎,用之得當,真有起死回生之功。

白話文:

有人質疑景嶽的醫學觀點過於偏頗,他的著作是否可以廢棄不用?我認為這話說得太武斷了。景嶽在醫術上確實是經過多次失敗後纔有所成就,因此他能夠集結各種醫學知識編成《全書》。儘管他的論述有時偏向溫補,但《全書》並非完全以溫補為主要方針。

不妨看看他的《新方八陣》,所使用的寒涼藥物非常多,例如玉女煎、知柏八味等都是新方。現在的人經常使用這些方劑,而且也流傳後世。至於他的溫補方劑也很有效,例如六味回陽飲、參附理陰煎,如果使用得當,真的能救人於危難。

且其聰明過人,如變理中湯為理陰煎、補中益氣為補陰益氣,皆有神悟,後學果玩索而有得焉,未嘗不可大獲其益。無如庸工,並未遍睹《全書》,不能參觀互用,惟得其一、二溫補方,遂奉為家珍,妄行施治,致令受其害者,歸咎於溫補之為害,而《景岳全書》似不可看也,豈不冤哉!總之,醫書甚多,除《內經》、《傷寒論》可謂無弊,此外鮮有不偏,全在善看,如景岳之偏,尚未及張子和之十一。

白話文:

他的聰慧過人,比如將「變理中湯」改為「理陰煎」,將「補中益氣湯」改為「補陰益氣湯」,都有神妙的領悟。後學之人如果能認真鑽研,一定能獲得巨大益處。

可惜的是,庸醫們沒有通讀全書,不能融會貫通,僅得其一鱗半爪的溫補方劑,就奉為圭臬,胡亂用藥。結果導致患者受害,卻歸咎於溫補藥方的危害,認為景嶽全書不宜觀看,豈不是冤枉嗎!

總之,醫書很多,除了《內經》、《傷寒論》可以說沒有缺點,其他鮮有不偏頗的。關鍵在於善於閱讀,像景嶽的偏頗,還遠不及張子和。

子和字戴人,其書曰《儒門事親》,偏於用涼,尤偏於忌補,專以汗、吐、下三法治病,無論外感、內傷,皆恃三法。其於大毒之藥,如黑白牽牛、芫花大戟甘遂常山之類,皆視為泛常,且多刊醫案,載其成效,使人相信。殊不思經云:大毒治病,十去其六;常毒治病,十去其七;小毒治病,十去其八;無毒治病,十去其九。歧黃用藥之慎如此,何戴人魯莽無忌耶?設以其書與景岳並看,幾有天淵之隔。

白話文:

戴人,字子和,他的著作《儒門事親》主張使用寒涼藥物,尤其忌諱進補,專門以發汗、催吐、瀉下的方法治病。無論是外感還是內傷,都依賴這三種方法。他對劇毒藥物,如黑白牽牛、芫花、大戟、甘遂、常山等,都視為平常之物,並刊載許多醫案,記錄它們的成效,使人相信。但他卻沒有考慮到經典上所說的:使用劇毒藥物治病,十例中有六例會死亡;使用常毒藥物治病,十例中有七例會死亡;使用小毒藥物治病,十例中有八例會死亡;使用無毒藥物治病,十例中有九例會死亡。岐伯和黃帝用藥如此謹慎,為什麼戴人卻魯莽恣意呢?如果將他的著作與景嶽的著作並列,簡直是天壤之別。

學者將何所適從?平心而論,《景岳全書》斷不可廢,《儒門事親》除玉燭散一方可存,余則竟廢之可也。或問張子和似亦名醫,何其書偏僻太甚?蓋子和元人也,元起於極北,北方風氣剛勁,人之體質壯實異常。試觀宋當日者,燕云六州為遼所據,在宋之北,而宋人畏遼;金起於遼之北,而遼又畏金;元起於金之北,而金又畏元;卒之元滅金滅宋,如拉枯摧朽。其人所食皆牛羊肉,所飲皆牛羊乳,強壯非凡,有病類多熱症實症。

白話文:

學者們該如何選擇呢?公平來說,《景嶽全書》絕對不能廢除,《儒門事親》除了玉燭散這一條方子可以保留,其他的都可以廢除。有人問,張子和似乎也是有名的醫生,為什麼他的書這麼偏僻呢?這是因為張子和是元朝人,元朝起源於極北之地,北方的風氣剛強勁烈,人的體質特別強壯。你看,宋朝的時候,燕雲六州被遼國佔領,位於宋朝的北部,而宋人害怕遼國;金朝起源於遼國的北部,而遼國又害怕金朝;元朝起源於金朝的北部,而金朝又害怕元朝;最後元朝滅了金朝和宋朝,就像摧枯拉朽一樣。北方人吃的都是牛羊肉,喝的都是牛羊奶,身體異常強壯,生病時大多是熱症和實症。

子和生當其時,鮮有虛寒之症,故用藥以補為戒,惟取寒涼攻伐,想多獲效,故其書亦傳。迨至前明,非復元人氣候,體質變更,而庸庸者狃於故習,仍守戴人之法,焉有不害人者?故王、薛、張、馮皆主溫補,景岳又重溫補者,亦補偏救弊之意也。但久之又久,或又狃於景岳之說,則未免有弊耳!總之,戴人之書,今竟無用,而景岳之宜酌用。

白話文:

明朝戴元禮那個時代的人,身體強健,很少有虛寒的疾病,因此用藥以補藥為戒,只用寒涼的藥物攻伐,希望能取得多一點效果,所以他的醫書也流傳下來。

到了明朝末期,氣候和體質都發生了變化,不再像元朝時期那樣強壯。但是庸醫們習以為常,仍然遵循戴元禮的方法,難道不會害人嗎?

所以王肯堂、薛己、張景嶽、馮蘇眉等人主張用溫補的藥物,景嶽尤其重視溫補,這也是為了矯正戴元禮的偏頗。

但是時間長了,有些人又迷信景嶽的理論,那就難免有弊端了。總之,戴元禮的醫書現在已經沒有用了,而景嶽的醫書可以酌情使用。

四方風氣不同,南北之分尤甚,今北人服藥,大黃用至一、二兩而無妨,南人則五、七錢而難受。或生於南方而常居北方,所食者面飯,所用者煤火,病果當下,少用大黃而竟不靈;或生於北方而常居南方,飲食一切與北迥異,病即當下,過用大黃而亦不受。惟醫者細心審問,庶幾無誤。

白話文:

各地氣候不一,南北差異尤其明顯。現在北方人服藥,大黃用量一、二兩都無妨,而南方人五、七錢就受不了。有人生在南方,長期住在北方,飲食多為麵食,使用的燃料為煤炭,一有病症需要治療時,用量很少的大黃居然沒效;有人生在北方,長期住在南方,飲食習慣都跟北方有很大不同,一有病症需要治療時,服用太多的大黃也不會起作用。因此,醫生問診時,務必要仔細詢問清楚,才能避免誤診。

若夫禹功散、浚川散、琥珀散等方,以牽牛、甘遂、芫花、大戟等藥,隨手妄用,則斷乎不可也!

白話文:

假如禹功散、浚川散、琥珀散等藥方,隨意使用牽牛、甘遂、芫花、大戟等藥物,那絕對是不行的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