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知醫必辨》~ 論類中症不可妄用再造丸 (2)
論類中症不可妄用再造丸 (2)
1. 論類中症不可妄用再造丸
嗟乎!醫理精深,豈一再造丸遂能治天下之類中症耶?予明辨之,尚望醫者同辨之,不然,吳某前車可鑑也。
予治類中症,嘗用十味溫膽湯加減。其方有開有合,以開進補,以補進開,不涼不暖,調理最宜,而治類中為尤合。惟初病夾痰,不宜用參,則易以沙參、孩兒參;初病風火交盛,則以地易熟地;心肺火旺,則以麥冬易遠志,以白芍或女貞易棗仁。若夫筋惕肉瞤,則羚羊角在所必用,所謂入肝舒筋之聖藥也;更佐以豨薟,雖口眼歪斜,無不應手而愈。
至經絡不和,血脈不通,則加以參鬚、歸鬚,謂之二須飲;或助以橘絡、絲瓜絡,謂之二絡飲。至大便結燥,養陰即以潤燥,久自能通,或以五仁潤之,切不可下,致犯虛虛也。方藥甚多,不能盡述,大致如此,在後人神而明之,觸類而長之耳!
白話文:
唉!中醫理論博大精深,怎麼可能單靠再造丸就能治療所有類似的中風症狀呢?我已經清楚地辨明了這一點,也希望各位醫生都能一起明辨,否則,吳某的失敗案例足以警惕後人。
我治療類似中風的症狀,常用十味溫膽湯加減。這個方子加減有序,能疏通又能補益,通過疏通來促進補益,通過補益來促進疏通,不寒不熱,調和身體最為適宜,尤其適合治療類似中風的症狀。但是,初期疾病夾雜痰濕的,不宜使用人參,可以用沙參、孩兒參代替;初期疾病風火都很盛的,可以用生地黃代替熟地黃;心肺火旺盛的,可以用麥冬代替遠志,用白芍藥或女貞子代替棗仁。如果出現肌肉抽搐的情況,羚羊角是必須使用的,它是舒肝通筋的聖藥;再配合豨薟草,即使是口眼歪斜,也能藥到病除。
至於經絡不通、氣血瘀滯的情況,就加上黨參鬚、川芎鬚,叫做「二鬚飲」;或者輔以橘絡、絲瓜絡,叫做「二絡飲」。如果大便乾燥,就要滋陰潤燥,久而久之自然會通暢,或者用五仁湯潤腸,絕對不能使用瀉下藥,以免傷及元氣。方藥很多,不能一一列舉,大概就是這樣,希望後輩醫生能深入理解,觸類旁通。
2. 附錄
3. 龔趙氏常服調理方
大生地(八錢),北沙參(二錢),大白芍(三錢),大麥冬(三錢),法半夏(一錢五分),陳皮(八分),雲苓(三錢),生甘草(八分),枳殼(一錢),鮮竹茹(三錢)
時有加減,總不出此範圍。用十味溫膽意,而不拘拘成法。如女貞、羚羊、豨薟、二須、二絡等,亦臨時酌用。此方服數十劑全愈,迄今三十餘年,其方珍藏,其人猶健,豈易易哉!
白話文:
這個是龔趙氏經常服用的調理藥方:
主要的藥材有:生地黃(八錢)、北沙參(二錢)、白芍(三錢)、麥門冬(三錢)、法半夏(一錢五分)、陳皮(八分)、茯苓(三錢)、生甘草(八分)、枳殼(一錢)、新鮮竹茹(三錢)。
藥方會根據情況做加減調整,但大致不出這些藥材的範圍。這個藥方主要是取用「溫膽湯」的思路,但不是完全照搬既有的方子。有時候也會根據需要加入像是女貞子、羚羊角、豨薟草、玉米鬚、絲瓜絡等藥材。
這個藥方吃了幾十劑後就痊癒了,到現在三十多年了,這個藥方還被珍藏著,而使用這個藥方的人身體依然很健康,這真是很不簡單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