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冠仙

《知醫必辨》~ 論時邪 (2)

回本書目錄

論時邪 (2)

1. 論時邪

其時治必有效,因特撰《溫疫論》二卷,獨開生面,未嘗非醫家之一助。然其書義理粗率,不求精詳,果遇溫疫之年,可用其法。今之時邪,並非溫疫,何可妄用?若夫視時邪無異溫疫,初診即用達原飲,草果、厚朴屢進,以致燥熱不堪,旋即以大黃下之,幸而生者,且以為功,不幸而死,則以為病本不治,其實有以致之也。

以達原飲治時邪,不知出於何典,可怪哉!尤可詫者,或有重勞倦,未免寒熱,而亦治同時邪,投以達原飲。夫勞倦發熱不重,有汗不退,乃陰虛也,而誤為時邪遏伏,妄用達原,致犯虛虛之戒,遺人禍殃。予親友中被害不悟者有之,徒令予為之浩嘆而已。吾家有習醫者,務須博覽群書,精求義理,勿貪一書之簡易,孟浪施治也。

大抵勞倦之寒熱,似乎外感者甚多,然必有辨其熱必不甚,且按之愈重,則熱愈輕,寒亦若有若無,或輕或重,得暖便解,熱時或有微汗,仍不退熱,其手心之熱必甚於手背,或兼頭疼,或時疼時止,或重或輕,雖身體倦痛,精神疲睏,而人事清白,無神糊譫語之象。此則調其氣血,安心靜養,自然痊可。

更有勞倦傷陰,汗不退熱,則以生地、當歸輩養陰清熱,熱自退而病自愈。若誤以外感治之,必犯虛虛之戒,再以時邪遏伏治之,妄用達原飲,鮮有不殺人者。

白話文:

論時邪

吳又可的《溫疫論》雖然在當時治療瘟疫有效,開創了新的局面,但書中論述粗略,不夠精確。只有在瘟疫流行年份才能使用書中的方法。現在流行的時邪與瘟疫不同,不能隨便套用。有些人把時邪當作瘟疫,一開始就用達原飲,不斷服用草果、厚朴,導致燥熱難耐,然後又用大黃瀉下。僥倖活下來的,就認為是醫術高明;不幸去世的,就認為是疾病本身難治,其實都是用藥不當造成的。

用達原飲治療時邪,不知道從哪本書裡學來的,真是奇怪!更令人驚訝的是,有些人只是因為勞累過度,出現輕微的寒熱,也用達原飲治療時邪。勞累引起的發熱不嚴重,出汗卻不能退熱,這是陰虛的表現,卻誤認為是時邪阻滯,亂用達原飲,犯了治療陰虛的禁忌,造成許多禍害。我的親友中就有因此受害而不自知的人,令我十分惋嘆。我家有從事醫術的人,一定要廣泛閱讀書籍,深入研究醫理,不要貪圖某一本书的簡單易懂,而輕率地施治。

大多數勞累引起的寒熱,症狀看起來很像外感,但必須辨別其熱症不嚴重,按壓病情反而會減輕,寒症時有時無,或輕或重,溫暖後症狀就會減輕,發熱時可能會有輕微的汗,但發熱仍然持續,手掌心的熱比手背熱得多,可能伴隨頭痛,頭痛時有時無,或輕或重,雖然身體酸痛,精神疲倦,但神志清醒,沒有神志不清、胡言亂語的現象。這種情況只要調理氣血,安心靜養,自然就會痊癒。

還有一種情況是勞累傷陰,出汗卻不能退熱,就要用生地、當歸等藥材滋陰清熱,熱就會自然退去,疾病也會自然痊癒。如果誤以為是外感而治療,就會犯了治療陰虛的禁忌;如果再誤認為是時邪阻滯,亂用達原飲,很少有不致死人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