淺田宗伯

《先哲醫話》~ 卷上 (21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上 (21)

1. 荻野臺洲

享和寬政之間,有以醫鳴於京雒者二人:其一為和田東郭,其二為荻野臺洲。臺洲加賀人,學醫于越前奧村良築,後遊於崎陽,受喎蘭術於譯官某氏。業成,懸壺於京師,最以治瘟疫著。當時四方之嬰沉疴痼疾者,不踵乎和田氏之門,則湊於荻野氏之堂。是以二氏治術超越於時輩,獨得精詣。

悉出於實驗,為臨證處方之助,豈為不可哉?余乃就其門生所筆獲野家口訣者,編纂以作醫話。如其識見,則有臺洲園業書數種,宜就看而已。

溫疫小便閉,煩躁或昏冒者不治。若陰證小便閉,少腹凝結,按之不痛者,或小便數急淋瀝者,俱與加減真武湯,後兼用辰砂六一散,小便得節度則治。(按:加真武湯說見《溫疫余編》。)

溫疫陰證雖不大便十日以上,不燥結者,不可妄與大黃。

溫疫舌心乾燥者,胸中有熱也。舌本乾燥者,下焦津液枯竭也。舌上白胎如著糊者,少陰虛火炎蒸也。白胎如鵝口瘡者亦然。

溫疫舌兩端有白胎,中央胎已脫者,及舌上潤滑如朱者,是邪熱陷於少陰也。可直與生地黃,若用附子,則倍加甘草。

溫疫熱將解,小便頻數者,熱從小便去也。又有移熱於膀胱而頻通者,但熱將解者,其色以漸清也。

溫疫小血疲勞甚者,宜參附養榮湯。

疫後健忘者,宜安神益志湯。

一老人患直中溫疫,頭痛如割,煩躁,須臾不能臥,手足微冷,脈沉而數疾,與冷香飲子三帖,頭痛半減。仍服前方,四五日全愈。

直中溫疫頭痛如裂者,腎厥之邪直逼於太陽經,故項背亦強也。一男子患此證無熱,頭痛如裂,一老醫認為陽證,與大承氣湯無效,更與柴胡清燥湯,遂不起,豈不浩歡哉。(按:臺洲潛心於吳氏,於達原逐邪之劑,莫所不試。而陰疫治法,亦發吳氏未言之秘,可謂吳氏之忠臣氏。)

膈噎者,以蓄血、痰飲、脾腎虛三者為因。因於痰者,飲食專噎於咽喉也,附子理中湯、旋覆代赭石湯、二陳湯類加松寄生用之,且灸身柱為佳。因於蓄血者,飲食專噎於胸中,且以右肋骨下有塊為標的也,以溫脾湯送下烏神散,或二方更服亦可。因於脾腎之虛者,飲食下胸中,必覺摩痛,或食一納口則吐白沫數口也,先灸氣海。

次與松寄生油,又宜服炙豬肉煮汁,若得食其肉者益妙,此證最屬不治。婦人之膈多屬蓄血,亦不可不知焉。

鼓脹自心下漸及於大腹者,實也,宜生薑瀉心湯、大半夏湯。自中焦膨脹者,宜溫胃湯類。自下焦脹起者,宜壯原湯加木鱉子。此病以手鼓腹如鼓者,虛也,屬不治。是為虛實之辨矣。血蠱者,自少腹脹起者也,先與生薑瀉心湯,則其塊徐徐消,然非長服無效。蓋有血塊必停水凝結,其塊益為大,故先利其水而後治血分,則其效捷矣,或副用鱉甲丸亦一策。

白話文:

荻野臺洲

享和、寬政年間,京都有兩位名醫享譽盛名:一位是和田東郭,另一位是荻野臺洲。臺洲是加賀人,師從越前奧村良築學習醫術,後來遊學到崎陽,向某位翻譯官學習喎蘭醫術。學成後,在京都行醫,尤其擅長治療瘟疫。當時,患有嚴重疾病的人,不是前往和田氏的診所,就是來到荻野氏的醫館。因此,兩位醫師的醫術在當時獨樹一幟,精湛超群。

這些醫術都源於臨床實踐,作為臨證處方的參考,有何不可呢?我從他的學生那裡得到荻野氏的口訣,編纂成醫話。至於他的見解,他的著作《臺洲園業書》等幾種醫書,應該去閱讀研究。

溫疫患者小便不通,煩躁或昏迷者,難以治愈。若為陰證,小便不通,少腹脹滿,按壓不痛者,或小便頻數急迫者,都可用加減真武湯,之後再服用辰砂六一散,小便通暢後即可痊癒。(注:關於真武湯的用法,詳見《溫疫余編》。)

溫疫陰證患者即使大便不通十天以上,但沒有燥結者,不可輕易使用大黃。

溫疫患者舌尖乾燥,是胸中有熱;舌根乾燥,是下焦津液枯竭;舌苔白色厚膩如糊狀,是少陰虛火灼熱;舌苔白色如鵝口瘡也是一樣。

溫疫患者舌頭兩邊有白苔,中間苔已脫落者,以及舌頭潤滑紅赤者,是邪熱侵入少陰。可以服用生地黃,如果使用附子,則要加倍甘草。

溫疫熱將退時,小便頻數,是熱從小便排出;還有熱邪移到膀胱導致頻尿者,只要熱邪將退,小便顏色就會逐漸變清。

溫疫後體力虛弱,出血較多者,宜服用參附養榮湯。

疫病痊癒後健忘者,宜服用安神益志湯。

一位老人患直中溫疫,頭痛如裂,煩躁不安,片刻都無法躺下,手腳微涼,脈沉而數快,服用冷香飲子三劑後,頭痛減輕一半。繼續服用原方,四五天後痊癒。

直中溫疫頭痛如裂者,是腎陽虛衰的邪氣直逼太陽經,所以頸項後背也會僵硬。一位男子患此病,沒有發熱,頭痛如裂,一位老醫生誤認為是陽證,用大承氣湯治療無效,又改用柴胡清燥湯,結果病情加重,去世了,不是很可惜嗎?(注:臺洲潛心研究吳氏醫學,對於達原逐邪的藥方,無所不用其極。而陰疫的治療方法,也發揚了吳氏未曾提及的秘訣,可謂是吳氏醫學的忠實繼承者。)

膈噎症,是由於蓄血、痰飲、脾腎虛弱三者引起的。因痰飲引起者,食物卡在咽喉,可用附子理中湯、旋覆代赭石湯、二陳湯等加松寄生治療,並灸身柱穴效果更好。因蓄血引起者,食物卡在胸中,並在右肋骨下摸到腫塊,可用溫脾湯送服烏神散,或兩種藥方交替服用。因脾腎虛弱引起者,食物下咽到胸中,必覺摩擦疼痛,或吃一口就吐出幾口白沫,先灸氣海穴,再服用松寄生油,並服用炙豬肉湯,如果能吃豬肉更好,此症最難治療。婦女的膈噎多屬蓄血,不可不知。

鼓脹症從心窩部逐漸蔓延到大腹部者,為實證,可用生薑瀉心湯、大半夏湯治療。從中焦膨脹者,可用溫胃湯類治療。從下焦脹起者,可用壯原湯加木鱉子治療。這種病用手按壓腹部像鼓一樣的,是虛證,難以治療。這就是虛實的辨別。血蠱症,從少腹部脹起,先用生薑瀉心湯,腫塊就會慢慢消退,但必須長期服用才能有效。因為有血塊必然導致水液停滯凝結,腫塊會越來越大,所以先利水,後治血,療效才會更快,或者加用鱉甲丸也是一個方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