計楠

《客塵醫話》~ 卷三 (6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三 (6)

1. 產後述略

如手足厥冷無塊痛者,加人參一錢,白朮一錢,淡附子三分。

產後嘔逆不食,人之胃腑為水穀之海,水穀之精,化而為氣血,榮潤臟腑。產後空虛,寒邪易乘,入於腸胃,則氣逆嘔惡而不食也。初宜生化湯加砂仁,治七日後,始用溫胃丁香散。

歸身(二錢),白朮(一錢),乾薑(三分),丁香(二分),人參(一錢),陳皮(五分),炙甘草(四分),半夏曲(五四炒),藿香(四分)

產後水腫,肢體俱浮,皮膚光澤,乃脾虛不能制水,腎虛不能行水,宜實脾飲、香砂六君子湯、金匱腎氣丸、濟生腎氣丸,因證擇用,斷不可用破滯行水之藥。丹溪治產後誤服消導藥,以致水腫方。

人參(二錢),白朮(二錢),歸身(三錢),木通(六分),白芍(一錢,炒焦),茯苓(二錢)澤瀉(一錢,炒),厚朴(五分,炒),蘇葉(四分),陳皮(五錢),木香(四分),大腹皮(六分),萊菔子(六分,炒)

又加味五皮飲

五加皮(四分),地骨皮(六分),大腹皮(六分),茯苓皮(三錢),生薑皮(三分),加人參(一錢),歸身(二錢),白朮皮(一錢),陳皮(四分)

產後驚悸怔忡,因驚憂勞倦,去血過多,惟宜補養心血,調和脾胃,病自漸安。後列二方。

加減養榮湯

人參(一錢五分),歸身(三錢),川芎(一錢),茯苓(二錢),熟棗仁(二錢),麥冬(一錢五分)遠志(四分炒),炙黃耆(一錢),白朮(一錢),陳皮(四分),炙甘草(四分),龍眼肉(一錢)

如虛煩加竹茹八分薑汁炒,有痰竹瀝三匙,薑汁一匙。

養心湯

黃耆(一錢,炙),茯神(一錢五分),歸身(二錢),川芎(八分),麥冬(一錢,去心),遠志(四分),棗仁(一錢五分,炒研),柏子仁(一錢五分,勿研),五味子(十粒,炒),人參(一錢),炙甘草(四分)

產後骨蒸,乃陰虛生內熱也,宜保真湯加減治之。

人參(一錢),白朮(一錢),茯苓(二錢),知母(一錢,炒炭),生地(二錢,炒炭),熟地(二錢,炒炭),麥冬(一錢),白芍(一錢,炒焦),枸杞子(一錢),川芎(一錢),五味子(十粒),甘草(四分)

此方繁多,須臨病斟酌加減用。

產後胃脘痛,因血虛肝氣上犯;或由風冷乘虛襲入,皆宜生化湯,加泡淡吳茱萸三分,陳皮四分。如遍身疼痛,宜服趁痛散。

歸身(三錢),炙黃耆(一錢),白朮(一錢),牛膝炭(八分),上肉桂(二分),獨活(四分)薤白(四分),炙甘草(四分)

如痛喜手按,屬大虛,加熟地三錢,川斷一錢五分酒炒。如少腹結痛加川芎一錢延胡七分酒炒。

產後感冒風寒傷冷,腰痛不能轉側,宜服養榮壯腎湯。

白話文:

產後述略

產後手腳冰冷,沒有腫塊疼痛,可以加入人參、白朮、附子。

產後嘔吐、反胃、不吃東西,這是因為胃腑空虛,寒邪入侵腸胃,導致氣逆、嘔惡、食慾不振。初期宜用生化湯加砂仁治療七天,之後再用溫胃丁香散。溫胃丁香散的藥方包含:歸身、白朮、乾薑、丁香、人參、陳皮、炙甘草、半夏曲、藿香。

產後水腫,四肢浮腫,皮膚光亮,這是脾虛不能運化水濕,腎虛不能排泄水分所致,可以用實脾飲、香砂六君子湯、金匱腎氣丸、濟生腎氣丸等方劑治療,根據病症選擇使用,絕對不能使用破氣行水的藥物。丹溪治療產後誤服消導藥物導致水腫的方劑包含:人參、白朮、歸身、木通、白芍、茯苓、澤瀉、厚朴、蘇葉、陳皮、木香、大腹皮、萊菔子。另有加味五皮飲:五加皮、地骨皮、大腹皮、茯苓皮、生薑皮,再加入人參、歸身、白朮皮、陳皮。

產後驚悸、心慌,是因為驚嚇、勞累、失血過多,應該補養心血,調和脾胃,病情就會慢慢好轉。常用的方劑有加減養榮湯和養心湯。加減養榮湯包含:人參、歸身、川芎、茯苓、熟棗仁、麥冬、遠志、炙黃耆、白朮、陳皮、炙甘草、龍眼肉。若有虛煩,可加竹茹;如有痰,可加竹瀝和薑汁。養心湯包含:黃耆、茯神、歸身、川芎、麥冬、遠志、棗仁、柏子仁、五味子、人參、炙甘草。

產後骨蒸發熱,是陰虛導致內熱,宜用保真湯加減治療。保真湯包含:人參、白朮、茯苓、知母、生地、熟地、麥冬、白芍、枸杞子、川芎、五味子、甘草。

以上藥方眾多,需根據病情斟酌加減使用。

產後胃脘痛,可能是血虛肝氣上逆,或是風寒乘虛入侵,可用生化湯加吳茱萸、陳皮。如果全身疼痛,則服用趁痛散。趁痛散包含:歸身、炙黃耆、白朮、牛膝炭、肉桂、獨活、薤白、炙甘草。如果疼痛時喜歡用手按壓,表示氣血大虛,需加熟地、川斷;如果少腹部絞痛,則加川芎、延胡索。

產後感冒風寒,腰痛難以翻身,宜服用養榮壯腎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