計楠

《客塵醫話》~ 卷三 (4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三 (4)

1. 產後述略

歸身(三錢),川芎(一錢五分),炙甘草(四分),炮姜(四分),羌活(四分),桃仁(十粒,去皮尖),防風(四分),蔥白(七寸)

如虛者加人參五分。

產後頭痛,口燥咽乾而渴,類少陰症;腹痛液干,大便實,類太陰症;汗出譫語,便閉痙厥,類厥陰症。多由勞倦傷脾,運化稽遲,氣血枯竭,腸腑燥涸,乃虛證類實,承氣諸湯斷不可施,宜養正通幽湯。

當歸(四錢),川芎(一錢五分),炙甘草(四分),陳皮(四分),桃仁(十粒,去皮尖),肉蓯蓉(一錢),麻仁(一錢)

如汗多加人參一錢,黃耆一錢;口渴加人參一錢,麥冬一錢五分;腹滿液干加人參一錢,大腹皮一錢;汗出譫語便閉加人參一錢,熟棗仁二錢,柏子仁二錢,茯神二錢,遠志肉四分,麥冬一錢五分。

產後血氣暴竭,百骸無以涵濡,卒爾口噤,牙關緊閉,手足攣急,症類中風,不可任用中風劑也。蓋沖為血脈之海,血脈空虛,關節不能流利。治當先服生化湯,以生旺新血,如危極,即服滋榮活絡湯救之。

熟地(三錢),人參(一錢),炙黃耆(一錢),歸身(四錢),川芎(一錢),茯神(一錢五分)天麻(六分,煨),麥冬(一錢),荊芥(四分),防風(四分),羌活(三分),陳皮(四分),炙甘草(四分)

如有痰加製半夏一錢,薑汁一匙,竹瀝一匙;有食加山楂炭一錢五分,焦神麯一錢;大便閉加柏子仁二錢,蓯蓉一錢五分;驚悸加熟棗仁二錢;言語恍惚,加遠志肉四分炒,石菖蒲四分炒,棗仁二錢炒。

產後汗出不止,亡陽之徵也。蓋汗為心之液,又腎十五液,血去而心腎大虧,必須急補心腎。益榮衛而噓血歸源,則汗自止。宜補陽益陰生化湯以救之。

人參(一錢五分),熟地(三錢,炒),炙黃耆(二錢),炙甘草(四分),歸身(三錢),川芎(一錢),炮姜(四分),煅牡蠣(二錢),制白朮(一錢),桃仁(六粒,去皮尖),浮小麥(一撮)

如渴加麥冬一錢五分,五味子十粒。

產後舌燥口渴,兼小便不利,由產後失血,或汗多所致。治當助脾益肺,調養氣血,則津液生而小便自利矣。斷不可用芩、連、知、柏以降之,五苓等劑以通之,宜服生津止渴益水散。

炙黃耆(一錢五分),人參(一錢五分),熟地(三錢,炒),五味子(十粒),麥冬(二錢),歸身(三錢),川芎(一錢),茯苓(一錢五分),生甘草(三分),炙升麻(三分)

產後小便不禁,是氣血虛不能收攝腎氣,宜加味生化湯。

鹽水炒益智仁(四分),煅牡蠣(三錢),北五味(十粒),歸身(二錢),炙黃耆(一錢),川芎(一錢),桃仁(十粒,去皮尖),炮姜(四分),熟地(三錢),覆盆子(八分),菟絲子(一錢,炒),炙甘草(四分)

白話文:

產後述略

文中列出多種產後症狀的方劑。

第一種方劑用於治療產後頭痛、口乾舌燥、腹痛便秘等症狀,依症狀分為少陰、太陰、厥陰三種類型,皆屬氣血不足、腸胃燥熱。此方不宜使用承氣湯類峻下之劑,宜用養正通幽湯溫和調理。

第二種方劑為養正通幽湯,根據不同症狀(汗多、口渴、腹脹、神志不清)增減藥物。

第三種方劑用於治療產後血氣虛脫,類似中風的症狀,但禁用一般中風藥物,宜先服用生化湯,危急時再服用滋榮活絡湯。滋榮活絡湯根據不同症狀(痰多、食慾不佳、便秘、驚悸、神志恍惚)增減藥物。

第四種方劑用於治療產後汗出不止,屬於亡陽症狀,需急補心腎,應用補陽益陰生化湯。

第五種方劑用於治療產後舌燥口渴、小便不利,需助脾益肺,調養氣血,不可使用寒涼瀉下之劑,宜服用生津止渴益水散。

第六種方劑用於治療產後小便失禁,需服用加味生化湯。 最後一種方劑也針對產後小便失禁,使用不同的藥物組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