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三家醫案合刻》~ 卷一 (6)
卷一 (6)
1. 桑螵蛸散
舌色白晦,脈得右大,來去不整,左部小促,耳聾,身熱不寐,語言謇澀,非是少陽傷寒,良由小產。陰氣不復,惕氣上冒,恐有牽搐暴厥之憂,勿以輕淺視之。
白話文:
舌頭顏色發白而晦暗,脈搏右手脈大,來去不規律,左手脈小而急促,有耳聾、發熱、失眠、說話不清的症狀。這不是少陽經受寒所致,而是由於流產引起的。陰氣未能恢復,邪氣上衝,恐怕會有癲癇、暴死的危險,不可輕視。
生地,阿膠,丹皮,麥冬,白芍,蔗漿
再診
前方去白芍,加元參、羚羊角。
白話文:
生地、阿膠、丹皮、麥冬、白芍、蔗漿。
第二次診治時,
去掉白芍,加入元參、羚羊角。
遺由精竅,淋由溺竅。異出同門,最宜分別。久遺不愈,是精關不攝為虛,但點滴痛癢,少腹堅滿。此屬淋閉,乃氣墜不通,未可便認為虛。況夏秋足指先腐,下焦蘊有濕熱,氣不流行,膀胱撐滿,遂致堅滿耳。五苓散主治。
白話文:
遺精是由生殖器官排出,遺尿是由排尿器官排出。雖然二者起源相同,但最需要加以區別。長期遺精不愈,是因爲生殖器官無法閉合導致虛弱,只表現爲輕微的疼痛和瘙癢,小腹堅硬飽脹。這種情況屬於淋閉,是由於氣機下降不通暢造成的,不可輕易認爲是虛症。尤其是夏季和秋季,如果腳趾先腐爛或潰爛,說明下焦有溼熱,氣機不暢,膀胱充盈,導致堅硬飽脹。此時,可以使用五苓散治療。
2. 五苓散
秋暑失血,初春再發,脈右大能納食。金匱云:男子脈大為勞,極虛亦為勞。要知脈大為勞,是煩勞傷氣,脈虛為勞,是情欲致損,安靜一年可愈。
白話文:
秋天中暑失血,到了初春又復發,脈象右手脈大,能吃得下東西。《金匱要略》上說:男人脈象大是勞累所致,極度虛弱也是勞累所致。要注意區分脈象大是因為勞累傷氣,還是脈象虛弱是因為情慾過度導致損傷,如果能安靜休養一年即可痊癒。
黃耆,北沙參,南棗,白芨,炙草,薏苡仁
白話文:
-
黃耆:提高免疫力,補氣
-
北沙參:滋陰潤肺,化痰止咳
-
南棗:補血益氣,安神定驚
-
白芨:收斂止血,生肌化腐
-
炙草:清熱解毒,潤肺止咳
-
薏苡仁:健脾利濕,消腫止瀉
咳嗽從肺治者,以外邪必由皮毛而入,內合乎肺。然六氣皆令火化散之,未解清之潤之即愈。若內因之嗽,由別經干連及肺,當明其因,徒治肺無益。夫腎為先天,坎中真陽,內藏而主,封蟄奇經,得司其間,衝陽由前直起。且少陰脈循喉嚨,挾舌本,陰乏上承,陽獨自灼,故陰上陽下則壽,反則死。
白話文:
咳嗽從肺部治療,是因為外邪必定由皮毛侵入,內中與肺相合。然而,六氣都能令火散發,如果邪氣未解除,再清潤之,就會好轉。如果咳嗽是內因所致,是由其他經絡牽連到肺,應當找出原因,只治療肺部沒有用處。腎為先天之根,坎水中的真陽,內藏而主持一切,閉藏奇經,並在其中司掌一切,衝陽脈由前直上。少陰脈循著喉嚨,夾著舌根,如果腎陰不足,陽氣獨自灼熱,因此腎陰在上,陽氣在下,人就能長壽,反之就會死亡。
八味丸陰中之陽,似乎有理,然肉消形瘦,桂、附仍屬剛燥,宜溫和柔劑,取乎血肉有情之品,議用斑龍峻補玉堂關下。但鹿角入督升頂,有過升之弊,加以青鹽引入下元,斯為合法。
白話文:
八味丸雖然強調陰中有陽,似乎合乎道理。然而,它會導致肉消瘦,而肉桂、附子仍然屬於剛燥之品。因此,應選用溫和滋養的藥材,取血肉有情的物質,建議使用斑龍(鹿角)峻補腎臟。但鹿角進入督脈、升達頭頂,有升發過度的弊端。因此,加入青鹽引導藥性進入下元,這樣才合乎中醫理論。
鹿角膠,鹿角霜,熟地,菟餅,白茯苓,青鹽,補骨脂,柏子仁
白話文:
鹿角膠:鹿角加工製成的膠狀物質,具有補腎壯陽的功效。
鹿角霜:鹿角煎熬後形成的泡沫狀物質,具有補腎益精的功效。
熟地:經過特殊加工的生地黃,具有補血滋陰的功效。
菟絲子:菟絲子的種子,具有補腎固精的功效。
白茯苓:白色的茯苓,具有利水滲濕的功效。
青鹽:未經精製的鹽,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。
補骨脂:一種中藥材,具有補腎壯陽、強筋健骨的功效。
柏子仁:柏樹的種子,具有養心安神、潤肺止咳的功效。
住居臨海,風瘴癘氣,侵入腦髓骨骱,氣血不和,壅遏內蒸,頭面清陽痹阻,久則邪正混處其間,草木不能見效,當以蟲蟻疏通逐邪。
蜣螂,蜂房,川芎,威靈仙
火酒飛面為丸。
白話文:
居住在靠近海邊的地方,常受風和瘴癘之氣的侵襲,這些邪氣直達腦髓和骨骼,導致氣血不順暢,積聚在體內並蒸熱上沖,頭部和麪部出現陽氣阻滯的症狀。時間一長,邪氣和正氣混雜在一起,普通的草藥治療無效。這時,就應該使用蟲蟻類的藥物來疏通經絡,驅除邪氣。
由夏季目黃神倦,漸至中焦脹滿,延至霜降,上吐瘀血,下便汙濁。按脈弱細不調,視色神采不振,兼以呼吸帶喘,素有寒疾氣逆,其宿飲之畜,已非一日,當夏三月脾胃主令,天氣熱,地氣升,人身氣泄,加以飢飽勞役,而遂減食脹滿,是皆病於中綿延上下矣。夫六府以通為用,不但府不用事,其間經脈絡脈中,氣血皆令不行,氣壅血瘀,脹勢愈加。
白話文:
從夏季開始,感到眼睛發黃、精神疲倦,逐漸發展成中焦(脾胃)脹滿,直到霜降時,出現嘔吐陳舊血塊,大便排濁物。號脈時發現脈搏微弱、不規則,觀察面色精神不佳,並伴有呼吸急促。患者素有寒疾氣逆,蓄積宿飲已非一日。在夏季三個月,脾胃主事,天氣炎熱,地氣上升,人體氣息外泄,加上飲食不節、勞累過度,於是發生飲食減少、脹滿等症狀。這些都是由於中焦疾病,久而久之,上侵下達。六腑以通暢為功能,不僅腑臟功能失調,其間的經脈、絡脈中的氣血也不能運行了。氣血瘀滯,脹勢更加嚴重。
古人以脹病專以宣通為法,而有陰陽之殊,後之攻劫宣通如神佑舟車禹功等方,值此久病淹淹,何敢輕試?議以專通三焦之陽氣,驅其錮蔽之濁陰,溫補兼進,若不陽氣漸蘇,難以擬投。引用忡景白通湯。
白話文:
古人對於脹病只專注於疏通,但陰陽有所不同。後來的醫師在攻伐宣通方面很厲害,像是神佑舟車、禹功等方劑,但對於這種久拖不癒的脹病,怎麼能輕易嘗試?主張專門疏通三焦陽氣,驅除阻塞的濁陰,同時溫補並用。如果陽氣不能逐漸恢復,就難以判斷用藥。引用仲景的白通湯。
去須蔥白(四枚),乾薑(切片,鹽水泡二十餘次,去辣味,三錢),豬膽汁(十匙),淡附子(去皮臍,再用包火煨,一錢)
白話文:
去除外皮的大蔥(四片)、乾薑(切片,用鹽水浸泡二十多次,去除辛辣味,三錢)、豬膽汁(十湯匙)、烏頭(去除皮和臍,用錫箔紙包裹並烘烤,一錢)
再診,脈神如昨,胸滿脹更急,不思納食,鼻尖冷甚,熱汗出,自吐瘀便垢,至今神衰吸短。古人謂上下交徵,當理其中,但陽微濁僭,格拒不通,理中守劑,不能理煩治劇,此護陽通陽,仍參苦寒,俾濁陰泄得一分,其陽復得一分,安穀之理在焉,不及縷述。
前方去蔥白,加人參三錢。
白話文:
再次診脈,脈象與昨日相同,胸滿脹急更加嚴重,沒有食慾,鼻尖很冷,冒出熱汗,自己吐出暗紅色的糞便,至今精神衰弱,呼吸短促。
古人說,上焦和下焦的證候相互影響,應當調理中間,但是陽氣微弱,濁氣上犯,阻滯不通,理中湯守著原有的劑量,無法解決煩躁和治療劇症。
此時應該護陽通陽,仍然加入苦寒藥物,讓濁陰瀉出一分,陽氣就能恢復一分,安神的道理就在這裡,不必再詳細說明。
前用生津養陰,已得咳停熱退,可以漸入佳境,不虞發熱較甚,三晝夜不減,口渴不飢。蓋體弱肌疏,邪易侵襲,郁遏不宣,蒸燎如焚,質系金虛火旺。今遇炎威酷烈,相火風煽,暑熱外侵,交相爍液,必致煎熬枯涸,欲進苦寒,奈虛火不堪直折,且慮徒傷胃氣,議用海藏神術法,上解三陽,下安太陰。
白話文:
之前用生津養陰的方法,已經讓咳嗽停止,發熱退去,病人可以逐漸好轉,不料又發燒,而且三天三夜沒有減退,口渴而不飢。這是因為身體虛弱,肌肉筋骨疏鬆,邪氣容易入侵,鬱結不通暢,就像火燒一樣。病人的體質是金虛火旺。現在遇到酷暑,心火和肝火被風煽動,暑熱從外入侵,彼此相互折磨體液,必定會煎熬得枯竭。想用苦寒的藥物治療,但虛火難以直接撲滅,而且擔心會損傷胃氣。建議採用海藏神術法,向上疏通三陽經絡,向下安撫太陰經絡。
白朮,梨汁,防風,麥冬,甘草
白話文:
**白朮:**用於治療脾胃虛弱、水腫。
梨汁: 用於治療咳嗽、發熱、口乾舌燥。
防風: 用於治療頭風、感冒、頭痛。
麥冬: 用於治療肺燥、咳嗽、心煩口渴。
甘草: 用於治療咳嗽、脾胃虛弱、咽喉腫痛。
酒客淋濁,必系濕熱之邪,著於氣分,故五苓八正,俱用通利。病數年不愈,必由情欲致傷敗精血阻於內竅,溺與精異路同門。莖中因精腐阻居多,必通敗精,一定之理。
都氣丸,加坎炁、胡桃。
白話文:
痰飲停留體內而發作的症狀最為明顯。仲景在《金匱要略》、《玉函經》中強調必須區分內外痰飲。內痰飲用治療腎臟的藥物,外痰飲用治療脾臟的藥物。另提出總括性的論述,認為痰飲邪氣必須配合溫和的藥物治療。多年來,寒熱交替。感受外界刺激而致病。現在發病的次數和程度都比以前嚴重。男性中年以後,下半身機能逐漸衰退。
杜牛膝一兩五錢。搗汁衝入麝香三分。
痰飲留伏而發最詳。《金匱》、《玉函》、仲景,必分內外。以內飲治腎,外飲治脾。更出總括一論。謂飲邪必和以溫藥。數年寒暄。感觸致病。今屢發勢甚於昔。男子中年以後。下元漸衰也。
經來漸遲,色淡而少,當期必暮夜,腹痛䐜脹,腰髀酸楚,經絡牽掣少舒,脈數,右小左大,此乃奇經衝任二脈,為他經之氣所束,以致氣機日鈍,血少貯蓄。若加暴怒,須防經漏沸溢,用藥須擇入奇經者為宜。血海固陽明隸屬奇經肝腎為多,議兩和氣血宣通奇脈方。
白話文:
月經來潮逐漸延遲,經血顏色淡且量少,往往於傍晚或夜間才來潮。伴有腹痛、腹脹、腰部和大腿痠痛,經絡收縮舒張不暢。脈搏數快,右手脈搏較弱,左手脈搏較強。這是由於衝任二脈(奇經)受到其他經脈之氣壓迫,導致氣機運轉遲緩,氣血儲藏不足。如果再過於暴怒,需防範經血大量湧出。用藥應選擇能進入奇經的藥物。血海穴(脾經穴位)歸屬陽明經,與奇經肝腎關係密切。因此,可以考慮使用調和氣血、疏通奇經的方劑。
當歸,茺蔚子,生香附,小茴香,焦麥芽,大黑豆皮
調入西琥珀末一錢。
白話文:
當歸、益母草、生香附子、小茴香、炒麥芽、黑色黃豆皮
面腫氣喘,咳嗆不止,音漸啞,酒客久蓄之濕熱,必上熏及肺,為腫為喘,聲音閉塞。按《內經》濕淫於內,治以淡滲,佐以苦溫。
白話文:
臉部浮腫、呼吸困難、咳嗽且無法止住,聲音逐漸沙啞,是長期飲酒導致的濕熱,必定會向上燻蒸到肺部,引起腫脹和喘鳴,導致聲音閉塞。根據《內經》,濕邪內侵,治療時應使用清淡滲溼的藥物,輔以苦溫的藥物。
蘆根,薏苡仁,滑石,赤苓,杏仁,厚朴
白話文:
蘆根:利尿、清熱
薏苡仁:利尿、除濕
滑石:清熱、潤肺
赤苓:利尿、滲濕
杏仁:止咳平喘、潤肺
厚朴:化痰、溫中
寒入厥陰之脈,結為氣疝,痛則脹升氣消,絕無蹤跡。老年下元已虧,不可破氣攻疝,尿管痛或阻溺,溫養下元,佐以通竅。
白話文:
當寒氣入侵厥陰經脈時,會形成氣疝,疼痛時會脹大升起,氣消退後又消失無蹤。老年人由於下元(腎氣)已經衰弱,因此不適合用破氣攻疝的方法治療,如果出現尿道疼痛或小便不通暢的情況,應溫養下元,並輔以疏通經絡的方法。
鹿茸,麝香,韭菜子,蛇床子,茴香,歸身,青鹽,覆盆子
白話文:
- 鹿茸:雄鹿未長角時的嫩角。
- 麝香:麝鹿香腺分泌的物質。
- 韭菜子:韭菜的種子。
- 蛇牀子:一種植物的果實。
- 茴香:一種植物的果實。
- 歸身:黨參的根。
- 青鹽:未經提煉的粗鹽。
- 覆盆子:一種植物的果實。
肝腎精血交虧,陽氣不肯潛伏,陽升面赤戴陽,陽墜精關不固,時令冬失潛藏,陽生陽動病加,靜處山林,勿預家務。迎夏至一陰來復,必有好音,倘然卻藥,心境操持,與身病無益。
水制熟地,瑣陽,元武板,茯苓,線魚膠,遠志炭
白話文:
肝腎精血不足,陽氣無法沉降,導致陽氣上升,臉部發紅,稱為「戴陽」;陽氣下墜,腎精難以固攝,導致早洩或遺精。在冬天這個適合潛藏的季節,陽氣卻異常生發和活動,病情加重。此時應靜心修養,遠離家務煩擾。
等到夏至一到,陰氣逐漸回升,病情將會好轉。如果此時停止服藥,過於操心或操勞,對身體康復並無幫助。
宿瘕在脅下,亦與肥氣相類,自述因嗔怒,蓋肝之積也。久鬱氣血不通,肝藏內寄相火,時當夏令泛潮苦雨,脾胃受濕,自必困倦,肝木橫克脾土,脹勢百滿,所受濕邪,漫無出路,蒸於腸胃,黏膿積滯,利不肯爽。中焦不和,寤不得逸,症屬難治,且議分消。
白朮,厚朴,茯苓,豬苓,茵陳,通草
白話文:
- 宿瘕在脅下,亦與肥氣相類:
慢性腫塊位於肋骨下方,與肥胖引起的腫脹很相似。
- 自述因嗔怒,蓋肝之積也:
患者自述是因生氣而引起的,這是肝氣鬱結所致。
- 久鬱氣血不通,肝藏內寄相火:
長期的情緒鬱結導致氣血不通,肝臟內部有鬱火。
- 時當夏令泛潮苦雨,脾胃受濕:
在夏季潮濕多雨的季節,脾胃會受濕邪影響。
- 自必睏倦,肝木橫克脾土,脹勢百滿:
脾胃受濕會導致疲倦乏力,肝木過度剋制脾土,導致脹滿感加重。
- 所受濕邪,漫無出路,蒸於腸胃,黏膿積滯,利不肯爽:
濕邪無法排出,蒸騰於腸胃,導致黏液和膿液積聚,大便不暢。
- 中焦不和,寤不得逸,症屬難治,且議分消:
中焦(脾胃)功能失調,導致夜間無法安眠,病情較難治療,需要採取分消的治療方法。
胎孕而患瘧,古人先保胎,佐以治病。茲診齒燥舌白,嘔悶自利,乃夏令伏邪,至深秋而發,非柴、枳之屬可止。嘔吐黑水,腹痛,胎氣不動,邪陷入里,蒸迫臟腑,是大危之象。
白話文:
懷孕期間患上瘧疾,古人會先保胎,再輔以治療疾病的方法。現在診斷為牙齒乾燥、舌苔白、嘔吐、腹瀉,是夏季的邪氣潛伏,到了深秋才發作,不能用柴胡、枳實之類的藥物來止。嘔吐黑色液體、腹痛、胎動停止,邪氣深入體內,蒸騰迫害臟腑,這是非常危險的徵兆。
黃芩,黃連,黃柏,秦皮,川貝母
白話文:
黃芩:一種苦寒的中藥,具有清熱燥濕、瀉火解毒的功效。
黃連:一種極苦的中藥,具有清熱燥濕、瀉火解毒的功效,常用於治療濕熱病症。
黃柏:一種苦寒的中藥,具有清熱燥濕、瀉火解毒的功效,常用於治療濕熱痢疾。
秦皮:一種苦寒的中藥,具有清熱瀉火、利尿通淋的功效,常用於治療熱淋、尿路感染等病症。
川貝母:一種甘寒的中藥,具有清肺化痰、潤肺止咳的功效,常用於治療肺熱咳嗽、燥咳等病症。
再診,寒少熱多,即先後厥之謂。熱甚胎攻衝心痛,蓋胎在沖,瘧邪從四末漸歸胃,衝脈屬陽明胃脈管轄,上嘔青黑涎沫,胎受邪迫,上攻衝心,總是邪熱無由發泄,內陷不已,勢必墜胎。且協熱自利,外邪從里而出,有不死不休之戒。方書保胎必固陰益氣,今熱熾壅塞,人參膠地反為熱邪樹幟,前以純苦氣寒急取,固上焦陽明胃、厥陰肝兩治,今則用酸苦辛泄兩經之熱邪,外以井泥護胎。
白話文:
再次診察,寒氣少,熱氣多,這就叫做先後厥症。熱氣熾盛,胎氣沖撞心臟導致心痛。因為胎兒在沖脈中,瘧疾邪氣從四肢逐漸歸於胃部,沖脈屬於陽明胃脈的管轄範圍。患者上吐青黑痰沫,這是因為胎兒受到邪氣侵襲,上沖至沖脈和心臟。這都是因為邪熱無法發散,內陷不休,勢必導致流產。並且協熱會引起腹瀉,外邪從體內排出,有不死不休的危險。方書上保胎的方法必須固陰益氣,但現在熱氣熾盛壅塞,人參膠地反而會為熱邪提供旗幟。前一次用純苦寒的藥物急救,固守上焦的陽明胃和厥陰肝兩條經脈。而現在則使用酸苦辛的藥物來泄除兩條經脈的熱邪,並在外敷用井泥護住胎兒。
川連,草決明,烏梅肉,石蓮肉,黃芩,白芍,炒川椒
白話文:
川連:草決明。
烏梅肉:烏梅的果肉。
石蓮肉:石蓮花的果肉。
黃芩:黃芩的根。
白芍:芍藥的根。
炒川椒:炒過的四川花椒。
三診,苦辛酸清,泄陽明厥陰邪熱,兼外護胎法,病減十之二。視苔色芒刺,舌心干板,而心中痛不已,此皆熱邪內迫,陽津陰液告窮。兩日前慮其陷伏閉寒,今又怕其昏痙,最難調治。夫護胎存陰,清邪去邪,俱不可少。
白話文:
三種診斷方法:苦,辛,酸,清,這有助於排出陽明經和厥陰經的熱邪。同時兼顧保護胎兒的方法,病症會減輕十分之二。觀察舌苔顏色發芒刺狀,舌心乾癟,而心臟疼痛不止。這些都是熱邪內迫,體內津液將盡的表現。兩天前考慮到患者陷伏閉寒的狀態,現在又擔心他昏迷抽搐。治療起來十分棘手。保護胎兒,保存陰分,清除邪氣,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。
阿膠,鮮生地,川連,雞子黃,知母
白話文:
- 阿膠:一種動物膠,由驢皮熬製而成
- 鮮生地:新鮮的生地黃,一種中藥材
- 川連:中藥材,即連翹
- 雞子黃:雞蛋黃
- 知母:中藥材,具有清熱潤燥的功效
雨淋沖陽受傷,熱水洗浴,迫其冷濕深入,與水穀之氣互蒸,而肌肉發黃,陳無擇云:谷疸能食不肌,舌有黃苔。一年之久,寒濕釀成濕熱。凡濕在太陰脾,熱在陽明胃,不分經絡治不可。
白話文:
淋雨後被陽光曝曬會受傷,如果再用熱水洗澡,會迫使寒濕深入體內,與水穀之氣相互蒸發,導致肌肉發黃。陳無擇說:穀疸患者能吃東西,但肌肉不會消瘦,舌苔發黃。一年過後,寒濕會轉化為濕熱。濕一般在太陰脾,熱一般在陽明胃,如果不分清經絡對症治療,就會無法治癒。
生穀芽,半夏,廣皮白,柴胡,黃芩,川連,人參,枳實,薑汁
白話文:
發芽的穀物、半夏、白廣皮、柴胡、黃芩、連翹、人參、枳實、薑汁
經云:謀慮在肝,決斷在膽,操持思慮,五志陽氣,有升無降,肝脈循環,繞乎陰器,氣逆拂亂,不可疏泄之權,似疝如淋病象。其實內系肝臟,但治淋、治疝,不越子和辛香流氣,即從丹溪分消泄熱。今形脈已衰當以虛論,肝病三法,曰辛,曰酸、曰甘緩。經云:食酸令人癃,小便不爽,大忌酸味。
當歸,茴香,穿山甲,枸杞子,沙蒺藜
白話文:
中醫經書上說:謀慮思考是肝臟的功能,決斷行動是膽臟的功能,思慮過多,五種精神陽氣(喜、怒、思、憂、恐)持續上升不下降,導致肝臟氣血循環異常,繞過生殖器官,氣血逆行作亂,無法正常排洩,類似於疝氣或淋病的症狀。實際上,這些問題都是由於肝臟內部出了問題。但是,傳統上治療淋病和疝氣的方法,都離不開溫和辛熱化濕的藥物,而且還參照了丹溪醫派的消熱通便理論。如今,如果患者的脈象虛弱,就應當以虛證來論治。治療肝病有三大方法:辛溫的藥物(如吳茱萸、桂枝等)、酸味的藥物(如山茱萸、烏梅等)、甘溫緩和的藥物(如當歸、白芍等)。經書上說:吃酸味的食物會導致小便不通暢,所以酸味食物是大忌。
凡當臍動氣,臍腹結瘕,肌肉濡動,眩暈羞明。昔賢都主下焦精血之損,二氣不得攝納,則變亂火風,如混蒙之象,泄氣溫燥攻病,是虛其虛也。溫養有情之屬為宜。
白話文:
當臍部氣脈運行不暢,臍腹內有硬塊結節,肌肉痙攣抽動,並伴有眩暈和畏光。古人認為這是由於下焦精血虧損,導致陰陽二氣失衡,而產生虛火和內風。這種虛火和內風就會擾亂人體正氣,加重病情,這其實是對虛弱身體的二次傷害。因此,治療時應以溫養滋補為主。
紫河車,肉蓯蓉,當歸,青鹽,茯芩,胡桃,黃柏,小茴香,柏子仁,紫石英
白話文:
- 紫草
- 肉蓯蓉
- 當歸
- 食鹽
- 茯苓
- 胡桃
- 黃柏
- 小茴香
- 柏子仁
- 紫水晶
暑風入肺為癉瘧,金匱為陽氣獨發。嘉言云:體中陰液素虛,所伏熱氣,日久混入血分,陰虛陽冒,上焦清氣皆蒙,胃陽失和,不納易痞,究竟伏邪未去。凡苦辛疏泄,皆屬禁例。夫上實下虛,有客邪留著,鎮降不應,仿徐之才輕可去實之例,分別氣血,以宣之,以逐之。
白話文:
暑氣侵襲肺部會引起瘧疾,而《金匱要略》認為這是陽氣獨自發作所導致的。
《嘉言》中說:體內的陰液本來就虛弱,潛伏著的熱氣經過長時間後混入了血液中,陰虛陽盛,上焦的清氣都被矇蔽,胃陽失調,難以容納食物而容易出現痞滿,根本原因是邪氣仍然潛伏著沒有祛除。
凡是使用苦寒藥物疏泄的,都是禁止的。因為上實下虛,還有外邪留滯,鎮降的方法不起作用,可以效法徐之才緩解邪實的例子,分辨氣血,用昇發的方法宣散,用驅邪的方法驅逐。
犀角,連翹,元參,通草,竹葉,荷葉
白話文:
犀角、連翹、元參、通草、竹葉、荷葉
十年前小產血崩,損傷未復,家政操持,形神俱不能清靜,上年交秋,帶下淋濁,不特肝腎脂液告竭,奇經與諸絡亦無血存留。氣衝犯胃,脘膈刺痛,脅肋高突,更兼下焦寒冷,腰圍如帶拘束,兩足麻木,踐地痿軟,二便窒塞不爽。五液枯涸,至陽不交陰,見痛用沉香大謬。凡血液枯槁,大忌香燥,姑以血肉參和人參。若春和溫煦,草木藉以滋生。
人參,甘枸杞,歸身,肉蓯蓉,小茴香,沙蒺藜,黑芝麻,羊內腎
白話文:
十年前小產後大出血,身體還沒有恢復,為了家庭事務操勞,精神和身體都不得休息。去年秋天,白帶混濁,不僅肝腎中的油脂耗盡,奇經和各種經絡中也無血殘留。氣血上衝,衝擊胃部,上腹刺痛,兩脅肋骨凸出,下腹部寒冷,腰部如同被束縛一樣,雙腿麻木,踩在地上發軟,大便和小便不通暢。五臟液體枯竭,陽氣無法與陰氣結合,用沉香止痛是大錯。凡是血液枯竭的人,最忌諱使用香料,暫時用人參和血肉補益。如果像春天一樣溫和而溫暖,草木就可以藉此生長。
診脈尺垂,據述沖氣上衝,肝脈必搏大無偏,視面色赤亮,肌肉瘦削,乃腎精肝血內耗,陰不和陽,致衝任不主把持,固攝壯水,正謂助陰抑陽。然久損不復,當與味厚質靜,或血肉有情,填實精隧。考古海藏與可久輩,咸遵是制。內損精血,務宜絕欲靜養,使其加餐壯胃,所謂精生於穀也。且肝腎久傷,累及八脈,陰傷漸干及陽,豈一法網羅者。
白話文:
診脈時尺脈細弱而沉,說明沖脈氣血上衝。肝脈一定會跳得大而強,沒有偏頗。觀察面色,面部發紅發亮,肌肉消瘦,這是腎精和肝血耗盡,陰陽失調,導致沖任二脈無法控制水液,腎水不能固攝。這正符合「助陰抑陽」的治則。但是,如果長時間損傷後不能恢復,就應該使用味道濃厚、性情沉靜的藥物,或具有補血益氣作用的藥物,以充實精氣。
古代醫家和近世醫家都遵循這個法則。內傷精血,務必要戒除房事,安心靜養。還要增加飲食,增強胃氣,因為精氣生於穀物。而且,肝腎久傷,會累及全身氣血,陰氣損傷逐漸會波及陽氣。所以,治療時不能只用單一的治療方法。
閨中室女,忽然神志時惑,遂月事不來,正《內經》謂二陽之病發心脾也。蓋氣逆血菀,經緯紊亂,日加郁痹,焉得聰明。清曠情懷,致病草木藥餌,都屬無情,所以不易奏功。議以上清心竅以通神,下調奇脈以通經。
白話文:
閨房裡未出嫁的女子,忽然出現精神時而恍惚的狀況,導致月經不來,正應驗了《內經》所說的「二陽之病」發病於心脾。這是因為氣血逆亂,經絡紊亂,鬱結日益加重,所以才會出現精神恍惚的情況。單純透過清心竅以通神,下調奇脈以通經等方法,難以奏效。
琥珀末(五錢),丹參(一兩)
鮮石菖蒲搗汁法丸,辰砂為衣。
白話文:
琥珀粉末五錢,丹参一兩
新鲜的石菖蒲捣汁制成丸药,用辰砂作为丸药的外衣。
回生丹為小丸,早服一錢。另以大黑豆一兩,炒赤,置竹籃蓋內,以無灰酒淋熱豆,取酒服藥。
白話文:
「回生丹」製成小丸子,早上服用一錢(約3克)。另取一兩大黑豆,炒至發紅,放入有蓋子的竹籃內。用沒有雜質的酒淋在熱豆子上,然後取酒服用藥丸。
天癸從未至,肉瘦色悴,咳嗆著枕更甚,暮夜內外皆熱,天明汗出勢減,痰或黏或稀,咽中總不爽利,此先天最薄,真陰不旺,弗勤針指,務要安閒怡悅,俾經來熱除。不然,俗云乾血勞。
復脈湯去薑、桂。
白話文:
生理機能沒有達到正常年齡,身體瘦弱、面色憔悴,咳嗽劇烈到壓著枕頭纔好點,晚上內外都發熱,天亮時出汗後狀況減輕,痰液有時黏稠、有時稀薄,喉嚨總是不舒服,這是先天體質極差、真陰不足所致,不要頻繁針灸治療,務必保持身心安閒愉悅,讓月經來潮,熱症才能消除。否則,民間所謂的「乾血勞」便是如此。
男子結疝,在《內經》則曰衝任為病。子和統論疏肝,今疝未愈,臍右復高突硬起,乃由疝漸至瘕聚腸覃之屬。夫腸覃者,寒氣客於大腸,與胃氣相搏,大腸與肺表裡,傳送肺氣,寒則氣凝不行,清氣散而濁氣結為瘕。遷延日久,如懷胎妊,按之堅,推之移,氣病而血不病也。
白話文:
男性得了疝氣,《內經》中記載是衝任二脈出現了問題。以前用疏肝的方法治療,但疝氣沒有治好,在肚臍右邊又出現高高突起硬邦邦的腫塊,這是由於疝氣逐漸發展到腸覃的程度。腸覃是指寒氣停留在大腸,與胃氣相爭,大腸和肺是表裡關係,可以傳送肺氣。如果寒氣過盛,氣血就會凝滯不通,清氣散了,濁氣就會凝結成腫塊。這種情況如果拖延時間長了,就會像懷孕般隆起,按下去很硬,推一推還能移動,這是氣血不通暢引起的病變,和血脈沒有關係。
穿山甲,椒目,桂枝,川楝子,小茴香,茯苓,麝香,白芥子
白話文:
穿山甲
花椒
桂樹枝
川楝子
小茴香
茯苓
麝香
白芥子
冒暑遠行,熱氣由口鼻吸入,先犯上中,分走營衛,故為寒熱瘧疾。當淡泊飲食滋味,清疏胃氣,投劑或以涼解芳香,或以甘寒生津,皆可療治。奈何發散不效。復肆行滋補,致肺氣壅閉,胃中凝滯,自上及下,一身氣機不通,變成腫脹,矯其非而欲與攻逐。無如病久形消,又慮正氣之垂寂,不得已用保和丸,緩疏中焦,漸漸升降得宣,六腑轉達,腑氣先通,經脈之氣無有不通者矣。
白話文:
在炎熱的天氣下遠行,熱氣經由口鼻吸入,首先侵犯上中焦,導致營衛失調,於是患上寒熱瘧疾。此時應清淡飲食,疏通胃氣,採用清熱芳香或甘寒生津的藥物治療。但發散藥物無效。又過度滋補,導致肺氣鬱閉,胃中停滯,從上到下,全身氣機不通,便會形成腫脹。想要糾正這種錯誤,使用攻逐藥物。但由於病情已久,患者身體消瘦,又擔心正氣衰弱,不得已使用保和丸,緩慢疏通中焦,逐漸讓升降功能恢復正常,六腑之間的傳導也恢復,腑氣通暢,經脈之氣也就全部通暢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