吳金壽

《三家醫案合刻》~ 卷一 (5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一 (5)

1. 小建中湯

氣鬱單脹,中空無物,臥則氣塞,濁飲上衝,漸有不得安臥之象。問其起病之由,多是惱怒動肝,為肝木鬱傷脾土。脾失健運,氣阻成脹,延及百日,正氣愈虛,濁更堅凝。逆走攻肺,上咳氣逆欲喘,脘中蘊熱,咳出膿血。病根固在肝脾,今已傳及肺部。丹溪曰:養金制木。

白話文:

腹部脹氣,感覺中空沒有東西,躺下時氣滯阻塞,濁氣上逆,逐漸感到無法安穩睡覺。詢問發病原因,大多是因為生氣動了肝氣,導致肝氣鬱結而影響脾胃功能。脾胃運化失常,氣機阻滯而產生脹氣,拖延到一百天後,體質愈來愈虛弱,濁氣更加凝結。濁氣逆行侵犯肺部,出現咳嗽、氣逆、喘息等症狀,胸腹部有熱感,咳出膿血。病根原本在肝脾,現在已經傳播到肺部。丹溪心法主張:滋養金氣以抑制肝木。

脾無賊邪之害,滋水制火,肺得清化之權,目下至要務在順氣。胸中開爽,寢食不廢,便可從容論治。不然春分節近,更屬難調矣。先用宣通上焦法。

白話文:

如果脾臟沒有受到邪氣的侵害,它就能滋潤體液,調節火氣;肺部就能保持清涼通暢。眼睛的健康也是至關重要的,我們現在最需要做的是讓氣血通順。如果胸中開闊爽快,飲食正常,就可以從容地進行治療。否則,春天即將來臨,治療起來會更加困難。首先使用疏通上焦的方法。

紫菀,杏仁,蔞皮,鬱金,厚朴,大腹皮,桑皮,茯苓皮,黑山梔

白話文:

  • 紫菀
  • 杏仁
  • 甘草皮
  • 鬱金香
  • 厚朴
  • 大腹皮
  • 桑樹皮
  • 茯苓皮
  • 黑梔子

兩劑後,早服腎氣丸,晚服四君子湯。

白話文:

服用了兩劑藥後,早上服用腎氣丸,晚上服用四君子湯。

陰氣先傷,陽氣獨發,但熱無寒,是為癉瘧。舌乾渴飲,咳嗽,暑邪尚在肺胃。如飢不嗜食,乃熱邪不殺穀也。先用玉女煎,存陰消暑和肺胃。

玉女煎

再診

原方去牛膝,加竹捲心。

白話文:

當身體的陰氣先受傷,陽氣獨自發作,只有熱而沒有寒症,這就是瘧疾。如果舌頭乾渴想喝東西,還有咳嗽,說明暑邪還留存在肺和胃。如果感覺飢餓卻不想吃東西,是因為熱邪沒有傷害到脾胃運化水穀的功能。先服用玉女煎,幫助滋陰清熱,調和肺胃。

任脈、督脈,分行乎身之前後,自覺熱蒸,不夢自遺,皆奇經虛也。辛濕藥頗效。六味加五味子不應,方藥僅僅達下,未能約束奇經,議用聚精固攝之法。

白話文:

任脈和督脈,分別分佈在身體的前後,如果感覺持續發熱,還會不自主地流出體液,這些都是奇經虛弱的徵兆。辛溫滋潤的藥物會有一定的效果。六味地黃丸加五味子效果不佳,這些方藥只能作用於下焦,不能約束奇經。建議使用聚精固攝的方法治療。

桑螵蛸,龜板,芡實,沙蒺藜,線魚膠,胡連,龍骨,金櫻子,覆盆子

白話文:

桑螵蛸:一種昆蟲的卵巢

龜板:烏龜的腹甲

芡實:芡實的果實

沙蒺藜:一種植物的果實

線魚膠:魚類的魚鰾

胡連:一種植物的根

龍骨:恐龍的化石

金櫻子:冬青樹的果實

覆盆子:覆盆子的果實

產後陰虛陽實,熱易拂鬱,近日客邪,乃冬應寒而反溫,凡羌活辛溫,柴胡擾動肝血,皆屬禁忌。謂陽明未復,再動衝陽耳。惡露變成腥水,亦是熱犯肝陰之極,液不養筋,內風必動,致面腫身痛,消渴嘔逆,自利暮熱汗多,全是肝胃受病。諸厥皆隸厥陰,嘔不能食,厥陰之氣,衝犯陽明所致。

產後厥冒,厥而下利,恐其陰涸難愈。今神氣欲昏,正是衝陽上犯,治以鎮逆,佐以酸苦,泄熱調經。

白話文:

產後陰氣虛弱,陽氣旺盛,容易感到鬱熱。最近外邪入侵,而此時應當是寒冬,身體卻反感寒冷,感覺溫暖。凡羌活性溫,柴胡會擾動肝血,這些藥物都屬於禁忌。這是因為陽明經(胃經)還沒有恢復,再用這些藥物會刺激陽氣,加重病情。惡露變成腥臭水狀,也是由於熱邪侵犯肝陰造成的。津液不能滋養筋脈,容易引起內風,導致面部腫脹、身體疼痛、口渴嘔吐、自發性出汗等症狀,都是由於肝胃受到病邪侵襲。各種厥證都與厥陰經(肝經)相關,嘔吐不能進食是由於厥陰之氣衝擊陽明經所致。

牡蠣,烏梅,黃芩,茯芩皮,川連,鬱金,秦皮,炒山楂

白話文:

牡蠣:養陰補腎,軟堅散結

烏梅:收斂止酸,澀腸止瀉

黃芩:清熱燥濕,瀉火解毒

茯苓皮:利水滲濕,健脾安神

川連:清熱燥濕,瀉火消腫

鬱金:行氣活血,祛瘀止痛

秦皮:收斂止血,清熱燥濕

炒山楂:消食健胃,活血化瘀

經以腎司二便,若腎無藏液,下竅氣不運化,腸中即不能通水液之燥。水火吸消為多,議知、柏苦寒,滋其水源,龜甲性潛,以通其陰,人中白咸重以入下,蓯蓉鹹溫以通便,少佐肉桂化肝風以制木,是為穩當方法。

白話文:

腎臟主控大小便。如果腎臟沒有儲存體液,排便的氣機就會無法運化,腸道就無法排出乾燥的體液。體內的水分和火氣可能會過度消耗而消失。因此,使用知母和柏子仁等苦寒藥材,可以滋養腎臟的津液來源;龜甲具有潛降的特性,可以疏通陰氣;人中白帶有鹹味且性質沉重,可以進入下焦;蓯蓉帶有鹹味且偏溫,可以通便。加入少量的肉桂可以緩解肝風,抑制肝氣過盛。這種方法比較穩妥。

黃柏,知母,龜甲,肉蓯蓉,人中白,肉桂

蜜丸

白話文:

黃柏:涼血、止血、清熱燥濕

知母:滋陰、清熱、潤肺生津

龜甲:涼血、滋陰、降火

肉蓯蓉:補腎、強筋健骨

人中白:補益氣血、養顏明目

肉桂:溫補陽氣、活血通絡

望色痿黃少膏澤,按脈弦促而芤,納穀不旺,病已數年,每春夏陽升氣泄,偶加煩冗,情志不適,血必溢出上竅,中氣非少壯陰火相同。夫心主血,脾統血,肝藏血。藏陰內虛,陽動乃溢,常服歸脾湯,去耆、朮、木香,加白芍,以和肝脾之陰,所謂王道養正善藥,不計驟功。

白話文:

觀察氣色顯得蒼白萎黃,缺少光澤;按脈搏顯得弦緊促數,進食量不大,這種情況已經有幾年了。每到陽氣升發的春夏季,加上偶爾事情繁雜,情緒不佳,必定會出現鼻出血的症狀。這說明中氣衰弱,陰火偏盛。心主血,脾統血,肝藏血。陰氣內虛,陽氣亢盛才會溢出。長期服用歸脾湯,去掉耆草、蒼朮、木香,加入白芍,以調和肝脾陰氣,這纔是治本的良藥,不能只看一時的功效。

人參,茯神,炙草,歸身,白芍,棗仁,遠志,桂圓肉

白話文:

  • 人參:補氣健脾

  • 茯神:寧心安神

  • 炙草:清熱解毒,止咳平喘

  • 歸身:補血活血

  • 白芍:養血柔肝

  • 棗仁:養心安神

  • 遠志:益智補腦

  • 桂圓肉:補益氣血,補心安神

背痛得按摩愈痛,吐涎沫,短氣腹滿,小腹堅,小便不通,大便自利,下身麻木,不得移動,不食不寐,煩則汗出,病機多端。無縷治成法。思冷濁竊踞。陽微不行,為痞塞之象。二氣既乖,豈可忽略。引仲景少陰例,急進通陽為要。議用白通加人尿豬膽汁湯。

白話文:

背部疼痛,按摩反而更加疼痛,嘔吐涎沫,呼吸短促,腹部脹滿,小腹堅硬,小便不通,大便自行排出,下半身麻木,無法移動,不思飲食,沒有睏意,煩躁時出汗。病因複雜,沒有固定的治療方法。

考慮到寒濕濁氣潛伏,陽氣虛弱運行不暢,導致氣血瘀滯不通。陰陽失調,不可輕忽。

參照仲景少陰病的治療原則,急切溫通陽氣為主要治療方略。建議使用白通湯加入人尿、豬膽汁的藥方。

去須蔥白,生淡乾薑,生炮附子

白話文:

去掉大蔥的蔥白,取新鮮的生薑和淡薑,以及生附子和炮附子。

上藥用水一盞,煎至四分,濾清,加人尿一小杯,豬膽汁一枚,頻頻調和,勿令其沉於藥底。

白話文:

將藥材放入一碗水中,煮到只剩四分之一,然後過濾得到清澈的藥湯。加入一小杯人尿和一枚豬膽汁,頻繁攪拌,避免藥材沉積在藥湯底部。

再診,濁陰蔽塞,舍通陽再無別法。服白通加人尿豬膽汁湯,脈不微續,仍三五參差。尚非穩保,議用四逆通脈方。

白話文:

再次診脈,發現濁陰阻塞,除了疏通陽氣之外沒有其他辦法。服用白通加人尿豬膽汁湯後,脈象仍不平穩,時快時慢,變化無常。情況還不穩定,建議使用四逆通脈方。

人參,淡乾薑,人尿,炮附子,豬膽汁

三診,症象稍減,但少腹濁陰尚踞,胃氣不蘇,猶慮反復。

人參,生淡乾薑,炮附子,茯苓,澤瀉

白話文:

人參,淡乾薑,人尿,炮附子,豬膽汁

第三次診治時,症狀稍微減輕,但是小腹部位仍有渾濁的陰寒停留,胃氣仍未恢復,仍擔心病情會反覆。

人參,生淡乾薑,炮附子,茯苓,澤瀉

四診,誤用攻表傷陽,致陰邪濁氣結閉於下,少腹堅痛,二便阻澀,濁上干,逆則嘔。非溫熱佐以鹹苦寒,何以直達下焦。

炮附子,淡乾薑,人尿,豬膽汁,蔥白頭

白話文:

在四診中,如果誤用攻表的方法,傷了人體的陽氣,導致陰邪之氣和濁氣在身體下部聚集,就會出現小腹堅硬疼痛、大小便不通暢的情況。濁氣上逆,就會出現噁嘔的症狀。如果不使用溫熱藥物搭配鹹、苦、寒味的藥物,怎麼能直接作用於下焦呢?

凡瘧久邪結,必成瘧母,其邪深客於陰絡,道路深遠,肌膚無汗,能食不運,便溺通調。病不在腑,從腹下升逆,貫及兩脅腰中,推及八脈中,病理固有之。然立方無據捉摸,憶讀仲景轉旋下焦痹阻,例以通陽。

白話文:

凡是瘧疾反覆發作,邪氣已經深入體內,必定會形成「瘧母」,這種邪氣深藏於陰絡之中,道路遙遠。患者皮膚無汗,能吃飯但無法消化,大小便通暢。這種病不在腑臟,而是從腹下向上逆行,貫通兩脅和腰部,遍及八脈之中,是疾病固有的病理。但是,建立治療方案時沒有什麼具體的依據可以把握。我回想仲景治療下焦痹阻的經驗,他用溫通陽氣的方法,值得參考。

2. 苓薑朮桂湯

精未充而先泄,異日必有難狀之疾,此南齊褚尚書之言。夫精氣所以護神,既受損傷,神形衰怯,數年不得充旺,議雙補脾腎,略用通絡,舍此竟無別法。

黑地黃丸。痛發時用阿魏丸。

白話文:

褚尚書說:精氣沒有充足就先泄漏出去,日後必定會有難以形容的疾病。精氣是用來保護精神的,一旦受到損傷,精神和身體就會虛弱衰退,幾年都無法恢復。我建議同時補脾和腎,再稍稍疏通經絡,除此之外沒有其他辦法。

宿症脘脹,似乎氣滯,從小產後失調,病起三年不愈。病傷日虛,不思納穀,經候如常,及立夏小滿,經候不來,食下即吐,湯飲下咽,脘中脹痹,腹滿臍突,大便旬余始解。始而畏寒,今漸怕熱,嘔吐,先出有形之物,繼以痰涎白沫,味必酸濁。參諸經旨,全是足厥陰肝經受病,陽化內風,乘犯陽明胃土,胃不主乎順趨達腸,遂成反胃之症。治宜理肝木以安土。

白話文:

長期的胃脹痛,好像是有氣堵塞,從小產後身體狀況變差,病持續了三年都沒好。病久了身體虛弱,不想吃東西,月經還是照常。到了立夏和小滿時,月經沒來,吃東西就會吐出來,喝水也會讓胃脹滿,肚子也脹,肚臍凸出來,十幾天後才會大便一次。一開始會怕冷,現在逐漸怕熱,嘔吐出來的東西一開始是有形的,接著是痰和白沫,味道一定是酸臭的。參照經方,這完全是足厥陰肝經出了問題,陽氣化為內風,侵犯陽明胃土,胃無法將食物順利送進腸道,所以造成反胃的症狀。治療上應該以調和肝木來讓胃土安穩。

但氣逆沸騰,陽藥不能下膈,勢必隨湧,議分治方法於下。

左金丸鹽水煮,蒸餅和丸。

白話文:

但如果氣逆上湧,陽性藥物無法通過膈膜,勢必會隨著氣逆被吐出,下面討論分開治療的方法。

左金丸用鹽水煮過,再以蒸餅調和製成藥丸。

左金平肝,苦辛氣味,尤慮下行未速,加鹽味令其下行,宗《內經》本草鹹苦之味入陰厥,陽濁氣退避,胃乏中流砥柱,熱勢風陽再逆。議坐鎮中宮木火,庶不乘土。服左金丸逾二時,繼用針頭、代赭石、化州橘紅,飯和丸,煎大半夏湯,加薑汁送下。

白話文:

左金丸具有平肝的作用,它的味道辛辣,但擔心它下行速度太慢,所以加入鹹味讓它加速下行,根據《內經》本草記載,鹹苦的味道能進入陰厥,逼退陽濁之氣。如果不加鹽味,胃力不足以抵擋,熱邪和風陽會再次反逆。建議在中宮(脾胃)用藥鎮守,這樣才能避免熱邪乘土而上。服用左金丸兩個多小時後,再服用針頭、代赭石、化州橘紅,用飯調和成丸子,煎大黃湯,加入薑汁送服。

再診,昔人云:吐中有散,謂多嘔多吐,諸氣升騰而散。《內經》以陽明經脈主束筋骨,以利機關。今為厥陰風木久侵,中虛困窮,清空潰散,致濁蒙蟠聚,不徒胸腹脹滿,腰痹肌膜,亦令浮腫。左金瀉肝止嘔吐,謂肝家鬱勃上衝,大苦寒降其逆,大辛熱泄其氣。丹溪制方之義,以相火內寄於肝膽,上升之氣,皆從肝出。

白話文:

再次診斷,古人說:「吐中有散」,指的是頻繁嘔吐,各種氣體上升而散發。《黃帝內經》認為陽明經脈主司緊固筋骨,有助於器官正常運作。如今因厥陰風木長期侵犯,身體虛弱衰竭,清空的機能潰散,導致濁氣矇蔽積聚,不只是胸腹脹滿,腰部僵硬,肌肉膜層也受損,還會導致浮腫。

用左金湯瀉肝來止嘔吐,是因為肝臟火氣旺盛上逆,用大苦寒的藥物來降低肝火,用大辛熱的藥物來發散肝氣。丹溪制定的方劑,認為相火寄居於肝膽,上升的氣體都從肝臟而出。

氣有餘便是火。此非有餘,因數日不食,陽明胃土傷疲已極,中無砥柱,木橫濁攻。歷考治脹諸賢,河間分消三焦,戴人必攻六腑,此皆有餘治法。今乃虛症,若呆鈍補陽,適助其脹。議通陽明兼泄厥陰法。

白話文:

氣體過多就是火氣旺盛。這並不是氣體真的過多,而是因為幾天不進食,胃部受傷極其虛弱,沒有了中氣作為支撐,所以濁氣橫行,攻克身體。回顧治療脹病的醫家,劉完素主張通過三分散熱法調節三焦,戴思恭主張重點攻治六腑,這些都是針對氣體過多的治療方法。現在的這個病人屬於虛症,如果一味地溫補陽氣,只會助長脹氣。建議採用疏通胃經兼瀉厥陰經的方法來治療。

人參,川楝子,延胡索,麻仁,茯苓,茺蔚子

白話文:

人參

川芎

延胡索

麻仁

茯苓

白芷

時刻精遺,少腹脹滿,皆腎不收納。咽喉微干,火升及面,由陰不上承,虛陽浮越。上年用純陰靜藥即瀉,下損及中,今當固下。

白話文:

小便頻繁、少腹脹滿,都是由於腎臟無法收納精華所致。咽喉微微乾燥,火氣上衝至面部,是由於陰氣不能上升,虛浮的陽氣上冒。去年使用純陰寒涼的藥物導致腹瀉,損傷了中氣,現在應該補益下焦。

熟地,山藥,茯苓,北五味,人參,芡實,湘蓮

白話文:

  • 熟地:補血養陰

  • 山藥:健脾益氣、補肺益腎

  • 茯苓:健脾利濕、安神

  • 北五味:溫腎助陽、補氣回陽

  • 人參:補氣健脾、強心益智

  • 芡實:健脾益腎、固澀止瀉

  • 湘蓮:補脾益腎、益氣安神

人乳粉同河車、金櫻二膏為丸。

眼胞上下脾腎之脈,循行倦於開閣太陰脾脈已鈍,甘補多用為宜。

蒸於朮,枸杞子,桂圓肉,歸身,黃耆,炙草

白話文:

用人乳粉加上河車和金櫻子兩種膏料做成藥丸。

眼皮上下是脾和腎的經脈循行,現在因為過於疲倦,太陰脾經的脈象已經變弱,應該多使用甘味的補品。

將藥材與白朮、枸杞子、桂圓肉、當歸身、黃耆、炙甘草一起蒸製。

脈弦右大,弦則為飲,大則胃陽已虛。緣操持縈思,積勞陽傷,致不飢不食,勉納食物不運,嗔怒,兼以夜臥不安,多寤少寐,恍惚中心懊憹,忽爾腹鳴氣震,四肢筋骱,痿弱無力,起病時晨必寒痙,足跗微冷。按是脈症有年,陽虛為本,而痰飲氣逆,因虛而聚。夫虛則生寒,實則生熱。

白話文:

脈搏細長有力,弦脈主水飲,大脈主胃陽虛。原因是操勞憂慮,積勞損傷陽氣,導致不餓也不吃東西,勉強進食也無法消化運化,加上生氣發怒,以及夜裡臥不安穩,多醒少睡,心神恍惚懊惱,偶爾腹鳴氣震,四肢筋骨萎弱無力,起病時清晨必有寒痙,足背微冷。根據這脈象和症狀,病情已經持續多年,陽虛為根本,而痰飲和氣逆是由於虛弱而聚集。虛證會生寒,實證會生熱。

寢食不安,將及半載,已交四之氣中,長夏濕土乘侮脾胃,慮及肌腫腹脹,故周身束筋利機,陽明胃脈是積。閱醫藥氣血淆混,寒熱互投,不以陰陽偏著調理,宜乎不應。議通補理胃陽為主,疏肝為輔,氣宣陽蘇,何慮痰濁之矇昧。以茯苓飲法減術,合薛氏星附六君子意。

白話文:

寢食不安已經接近半年了,正處於「長夏」這個季節,濕熱的氣候會影響脾胃,所以擔心出現肌肉腫脹腹脹的情況。因此,全身的筋脈都收緊了,不利於氣血運行,陽明胃脈的脈象很滿。

之前看過的醫書,對病情的分析和用藥都很混亂,忽寒忽熱地治療,沒有根據陰陽的偏頗來調整身體。這樣治療,當然不會見效。

我認為,治療宜以補養胃氣為先,疏肝理氣為輔。當氣血通暢,陽氣恢復,就不必擔心痰濁造成的昏迷了。

可以使用茯苓飲的方法,再結合薛氏的「星附六君子湯」的思路。

人參,茯苓,香附,蘇梗,白附,半夏,薑汁,陳皮

白話文:

人參、茯苓、香附、蘇梗、白附子、半夏、薑汁、陳皮

舌白不大渴,寒戰復熱,神躁欲昏,心胸飽悶更甚。瘧系客邪,先由四末以及中宮,咳痰嘔逆,是邪干肺胃,體虛邪聚,閉塞不通。故神昏煩悶,鬱蒸汗泄,得以漸解,營衛之邪未清,寒熱蔓延無已。此和補未必中款,按經設法為宜。

白話文:

舌色發白且不覺得口渴,出現寒顫後又發熱,精神焦躁,幾乎昏迷,胸口悶脹的感覺更加嚴重。瘧疾是由於外邪入侵引起的,它會先從四肢末梢侵入,然後聚集到身體中樞。咳嗽、痰多、嘔吐是外邪侵犯肺胃的表現。由於體質虛弱,外邪積聚,導致身體氣血不通暢。因此會出現神志昏迷、煩躁不安的情形。發汗後可以逐漸緩解這些症狀,但體內營衛之氣的邪氣還沒有清除乾淨,所以寒熱交替的現象還會持續。針對這種情況,單純使用和補的藥物可能效果不佳,應該根據病情,採用相應的治療方法。

白蔻仁,黃芩,半夏,竹葉,薏苡仁,薑汁

白話文:

  • 白蔻仁(草蔻仁)
  • 黃芩(黃連根)
  • 半夏(半夏塊根)
  • 竹葉(竹葉)
  • 薏苡仁(薏米)
  • 薑汁(生薑汁)

治目疾無非辛散寒苦,遂致精滑淋濁。夫陽虛則生外寒,陰虛則生內熱。精氣皆虧,神志孤獨,夢魂紛擾,驚惕恐懼,而無以自主。法當固攝腎關,養心寧神,鎮怯理虛,漸次夜視反聽,十分調護,方可治療。

白話文:

治療眼睛疾病,通常是用辛散寒涼的藥物,但這會導致精氣滑脫,小便頻數和濁尿。陽氣虛弱,會產生外寒;陰氣虛弱,會產生內熱。精氣都虧損了,神志孤獨,夢境紛亂,驚慌恐懼,無法控制自己。治療方法應該是固攝腎氣,養心安神,鎮定膽怯,調理虛弱。逐漸恢復夜視聽力,並進行精細的調理,才能治癒疾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