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三家醫案合刻》~ 卷一 (1)
卷一 (1)
1. 小建中湯
脈象右三部,洪數弦急並現,左上數中緊,先患陽精不升,次及於陽絡不固。蓋至陰生陽,不屯失精為先天,至陽出陰,失蒙吐紅為後天,是有形始兆之後,復現先後天俱病,即稟至真有餘之軀,亦不足以供其漸耗。今將投味厚入陰者乎,抑投味薄清陽者耶?竊恐山川草木,皆不足以還返金品,莫妙夫大藥金丹,周天火候耳。然又不可不以服食之方佐之,擬候尊師同訂,終慚布鼓,希諒之。
建蓮肉(一斤,帶心撲如麻子大飯上蒸曬九次為末),麥冬肉(一斤),嫩荷葉(半斤),頂生地(四兩),金櫻子(去毛,半斤)
以前四味熬膏,同蓮肉粉杵為丸,秋石湯送五錢。
抑鬱頓挫,侘傺無聊,心乃偏倚,十二官皆無主,則陰氣並於陽也,投以重鎮之劑。
生鐵落,鬱金,半夏,苦參,橘紅,塊苓
陽極升而不入陰,郁沉而不附,是以有晝無夜,離明當午而睡,水漸衰矣。治以交陰陽,引衛入營,毋云血家忌半夏也。
半夏,酸棗仁,生地,生甘草,糯米,茯苓,米仁,去油乳香
暑熱時邪,病經二十日,諸法具備,何必問途於蹇足。既承觸暑相招,勉爾揮汗撰方。
川連,半夏,生甘草,淡芩,茯苓,生薑
此症原屬胃乏沖和之氣而起,要之,沖和之氣即太和元氣,位天地,育萬物,無非此氣,少有不足,已非所宜,況大有所損乎!拙見宜謝絕一切,高養山齊,餌以藥石,廓然世外,庶幾霍然。若在操觚蓮幕。非所宜也。吾聞君子贈人以言,愛人以德,故瑣屑及此。
旋覆花,木瓜,生穀芽,炙草,代赭石,白芍,糯米汁
病更節後,醫歷多人,朝張言熱,暮李論寒,臟腑各有受盛,運氣各有翕闢,眇爾一軀,遍嘗補瀉,不病亦病矣。宜守正持法,幸勿好大喜功。
白話文:
[小建中湯]
脈象顯示右手三個部位的脈象呈現洪大、數、弦、急等特徵,左手上方的脈象則是快速且緊繃。這表示患者最初因陽精無法上升導致問題,接著影響到陽絡的穩定性。因為至陰能生成陽氣,如果屯積或流失精氣,則是先天問題;至陽由陰而出,如果失去調節,出現吐血等症狀,則是後天問題。當這些有形的徵兆出現後,患者同時面臨先天和後天的疾病,即使身體原本健康,也難以抵擋這種逐漸的消耗。現在應該選擇滋養陰氣的藥材,還是清陽的藥材呢?恐怕一般的草藥和礦物都不足以解決問題,唯有金丹大藥和周天火候的方法最有效。然而,仍需輔以飲食療法,待師父一同決定,但自己能力有限,希望得到諒解。
使用建蓮肉、麥冬肉、嫩荷葉、頂生地和金櫻子等藥材,前四種藥材熬製成膏狀,再與蓮肉粉混合製成藥丸,每次服用五錢,用秋石湯送服。
心情抑鬱,精神不振,心神偏斜,身體各部位功能失調,這是因為陰氣過度集中於陽氣。應使用重鎮的藥物治療。
使用生鐵落、鬱金、半夏、苦參、橘紅、塊苓等藥材。
陽氣過盛,不能順利進入陰氣,因此出現白天清醒、夜晚失眠的情況,這表明腎氣開始衰弱。應使用調和陰陽,引導衛氣進入營氣的藥物,不要認為血虛的人不能使用半夏。
使用半夏、酸棗仁、生地、生甘草、糯米、茯苓、米仁、去油乳香等藥材。
在暑熱的季節,患病已經二十天,各種方法都已經試過,不需要再尋求其他建議。既然已經接觸到暑熱,勉強出汗來撰寫處方。
使用川連、半夏、生甘草、淡芩、茯苓、生薑等藥材。
這個病症是由於胃缺乏調和之氣所導致的,而調和之氣就是太和元氣,它是天地之間的氣息,孕育萬物。一旦這種氣息不足,就不適宜了,何況是大量損失呢!我的建議是應該避免所有可能的幹擾,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,以藥物和礦物質來滋養身體,遠離塵囂,這樣才能恢復健康。如果在繁忙的工作中,這不是一個好的選擇。我聽說君子會以言語作為禮物贈送他人,用道德來關愛他人,所以才會提到這些細節。
使用旋覆花、木瓜、生穀芽、炙草、代赭石、白芍、糯米汁等藥材。
在節日後,患者看過許多醫生,早上張醫生說是熱病,晚上李醫生認為是寒病。不同的臟腑各自有不同的功能,運氣也有不同的開合方式。在如此狹小的身體裡,嘗試了各種補瀉的治療方法,即使沒有病也會生病了。應該堅持正確的治療原則,不要追求過大的效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