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三家醫案合刻》~ 卷一 (8)
卷一 (8)
1. 蒲黃散
情志鬱勃,氣逆多升,絡血上冒,連次小產,衝任已怯,心嘈震悸,目珠痛,頭脹,肝膽厥陽動極,必須懷抱寬舒,可望病痊,否則延成痼疾矣。用復脈湯去薑、桂、參,加淮小麥、天冬、石決明。經來後期兩旬,牙宣吐血,防其倒經,議養肝陰,兼通衝脈。
白話文:
情緒激動,氣血上逆,血管受損,導致連續流產,子宮和卵巢功能衰弱,心神不安,心悸,眼睛疼痛,頭部脹痛,肝膽系統受到嚴重影響。必須保持心情舒暢才能期望康復,否則會拖延成慢性病。採用復脈湯,去除薑、桂、參,加入淮小麥、天冬、石決明。如果月經推遲20天以上,牙齦出血,需要預防月經倒流,調養肝陰,兼顧疏通瘀阻的衝脈。
生地,天冬,枸杞子,牛膝,茯苓,白芍,阿膠,桂圓肉,丹參,茯神
烏骨雞煮爛為丸。
白話文:
- 地黃
- 天冬
- 枸杞子
- 牛膝
- 茯苓
- 白芍
- 阿膠
- 桂圓肉
- 丹參
- 茯神
煩勞氣泄,陽升巔頂,瞳神必脹,容色奪,目眶變,呼吸似乎下陷,若熱氣升,舌本必麻,即痰氣阻咽。天暖風和必逸,乃血氣因勞致虛。有藉乎天氣之煦涵,《內經》云:勞者溫之。取味甘氣平,以補其陰陽血氣。然痰氣宿恙,勿以膩濁為準。
白話文:
當勞累過度,氣血虛弱時,陽氣會上衝頭頂,導致眼睛瞳孔放大,臉色蒼白,眼眶發黑,呼吸好像沉了下去。如果是熱氣上沖的話,舌根一定會發麻,這是因為痰氣堵塞了咽喉。在溫暖和煦的天氣裡,症狀一定會減輕,這是因為血氣由於勞累而虛弱所致。可以藉助溫和的天氣來調理,古醫書《內經》中說:勞累的人應溫補。選擇味道甘甜、性情平和的食物來調補陰陽血氣。但是,如果有痰氣的老毛病,不要以油膩渾濁的食物為標準。
人參,白朮,當歸,枸杞子,茯苓,甘草,白芍,天麻,嫩鉤藤,菊花炭
桂圓汁丸,午後服三錢。另早服虎潛丸四錢。
白話文:
- 人參:一種增強精力的草藥
- 白朮:一種幫助消化和健脾的草藥
- 當歸:一種補血和活血的草藥
- 枸杞子:一種抗氧化劑和補腎的草藥
- 茯苓:一種利尿和健脾的草藥
- 甘草:一種甜味劑和清熱解毒的草藥
- 白芍:一種補血和緩解疼痛的草藥
- 天麻:一種鎮痛和抗炎的草藥
- 嫩鉤藤:一種舒筋活血和鎮痛的草藥
- 菊花炭:一種清熱解毒和抗炎的草藥
質瘦脈弱,交夏天暖真氣發泄,心熱口渴,頭痛脅疼,食下如噎,右耳氣閉,少聰,語言過多,齒戛寒噤,或巔脹面浮,皆津液因熱而傷,致令浮陽動搏。議用甘涼生津和陽法。
白話文:
身體瘦弱,脈搏虛弱。夏天氣候溫暖,陽氣發泄過度,導致心火亢盛,口渴,頭痛,肋間疼痛,進食時有胸悶感,右耳氣機不暢通,聽力下降,說話過多,牙齒格格響,發冷發抖。或者頭部脹痛,面部浮腫,這些都是由於津液因陽氣過盛而受損,導致浮陽上動所致。建議使用甘寒滋陰生津,和解陽氣的方法治療。
北沙參,天冬,麥冬,麻仁,杏仁,桑葉,蜜水炒橘紅
川石斛煮汁泛丸。
白話文:
北沙參、天冬、麥冬、麻仁、杏仁、桑葉,與用蜂蜜炒製的橘紅
筋脹膚疼,發作有年,左脅有形,不痛為瘕,肝氣久鬱血虛,生熱生風,不受辛熱之藥,以肝木內寄相火,只宜和血熄風,柔筋緩痛。
生首烏,歸鬚,胡麻,丹皮,黑山梔,桑葉,嫩鉤藤
丸方
白話文:
肌肉緊繃疼痛,已經發生好幾年了。左脅下方有腫塊,不痛,這是瘕。肝氣長期鬱結導致氣血虛弱,產生熱量和風氣,不能用辛熱的藥物。因為肝木屬性中藏有相火,只適合用溫和的方法活血平息風氣,放鬆肌肉減緩疼痛。
桑寄生,阿膠,鉤藤,丹皮,大生地,當歸,天冬,白芍,黑芝麻,柏子仁
煉蜜丸。
白話文:
桑寄生:一種寄生植物,用於治療腰膝酸軟、風濕痹痛。
阿膠:驢皮熬製而成的膠,用於補血止血。
鉤藤:一種藤本植物,用於治療風濕痹痛、中風後遺症。
丹皮:丹參的根皮,用於活血化瘀、涼血止血。
大生地:生地黃的加工品,用於滋陰清熱、養血涼血。
當歸:一種傘形科植物,用於補血活血、調經止痛。
天冬:一種百合科植物,用於滋陰清熱、潤肺止咳。
白芍:芍藥的根,用於養血斂陰、鎮痛解痙。
黑芝麻:芝麻的黑色品種,用於補益肝腎、烏髮美容。
柏子仁:柏樹的種子,用於養心安神、潤肺止咳。
情懷挹郁,肝氣不舒,患乳生癰膿潰,血液大耗,氣蒸上逆咳嗽,左脅內痛,不能轉側。蓋肝絡少血內養,左右升降不利,清潤治嗽無益。
炒桃仁,當歸,茯神,丹皮,阿膠,柏子仁
白話文:
情緒憂鬱不暢,導致肝氣不順,乳房長出膿腫潰爛,失血過多。蒸發熱氣上沖,造成咳嗽。左胸內部疼痛,無法側臥。主要是因為肝經絡血氣不足,無法滋養內部。氣血左右運行不順暢,單純清潤止咳無法改善。
時令溫邪內迫,經水不應期至,淋淋不斷,二便不通,唇舌俱白,不喜冷飲,神呆恍惚,言語支離。診脈細小欲絕,當芒種夏至,陽極泄越,陰未來復,神魂不攝,是謂亡陽昏譫,最屬危脫之象。擬用仲景救逆法,以扼其危。
白話文:
由於節氣的影響,溫熱病邪入侵人體,導致月經沒有如期到來,而是淋漓不斷;大小便不通,嘴脣和舌頭都發白,不喜歡喝冷飲,精神恍惚,語言錯亂。診脈時發現脈象細小欲絕,在芒種到夏至期間,陽氣極盛而泄漏,陰氣尚未恢復,神魂不能歸家,這就是所謂的亡陽昏譫,是最危險的脫證之一。我打算採用仲景的救逆法,來挽救危局。
人參,龍骨,製附子,炙草,桂枝,牡蠣,蜀漆,南棗肉
白話文:
- 人參
- 龍骨
- 製附子
- 炙甘草
- 桂枝
- 牡蠣
- 蜀漆
- 南棗肉
經停兩月,恰值嗔怒,陽氣升降失和,血隨氣行衝任,脈絡不固,遂為崩漏。且血凝成大塊,非血熱宜涼,從來血脫,必須益氣,但衝任奇經在下焦,又非東垣歸、耆、升、柴升舉諸法所宜。須固攝奇脈之藥,乃能按經循絡耳。
白話文:
經過兩個月的調經治療,剛好遇到情緒激動,導致陽氣升降失調,血液隨着氣血運行衝擊任脈,脈絡不穩,因此導致崩漏。而且血液凝結成大塊,這不是血熱需要用涼藥治療的。血脫時,一定要益氣,但是衝任奇經在身體下部,又不適合用東垣派的歸脾湯、耆術四物湯、升柴三物湯等方法升舉。必須使用固攝奇脈的藥物,才能沿着經脈循行達到治療效果。
人參,茯苓,烏鰂骨,鮑魚,茜草
震靈丹沖服。
白話文:
人參、茯苓、烏鰂骨、鮑魚、茜草,用於配製震靈丹,服用時沖水服用。
再診,昨擬震靈丹通攝,鹹苦入陰,加人參見效。但頭痛身熱,是血大去,陰氣不主內守,陽孤失偶泛越。景岳云:陽因陰而離散,宜從陰以收散亡之陽。兩儀煎加龜甲、秋石主之,諒中病機。
白話文:
再次診脈,昨天開的震靈丹已通利氣血,但藥性偏鹹苦,容易傷陰。加上服用後出現頭痛身熱,說明血氣流失太多,陰氣無法內守,陽氣孤單失衡而外越。
醫家景嶽說:陽氣依賴陰氣而存在,因此治療時應從陰氣入手,以收斂離散的陽氣。兩儀煎中加入龜甲和秋石,可以調和陰陽,想必切合病情。
人參,熟地,茯神,龜板,紫石英,桑螵蛸,當歸
白話文:
-
人參:一種補氣益血的中藥
-
熟地:加工後的生地,具有補血滋陰的功效
-
茯神:茯苓的菌核,能安神定志
-
龜板:龜殼,具有滋陰潛陽、補腎益髓的作用
-
紫石英:一種水晶,具有清熱解毒、利尿通淋的功效
-
桑螵蛸:桑樹上的一種蟲卵,具有祛風除濕、安神鎮驚的作用
-
當歸:一種補血調經的中藥
酒客中虛聚濕,口鼻吸受穢濁不正之氣,初病頭脹胸痞,身痛微汗,不解穢濕,在募原內蒸。非傷寒之邪,從表入里,及中道斜行,鼻受穢濕,皆蘊結於氣分。治以芳香,邪氣得開,奈不分氣血,從熱消導,清熱攻下,邪混血分成斑,冒入膻中,神昏譫妄,內閉臟腑,外象肢冷大汗,勢已危篤,仍以病根源穢邪,逼迫心胞絡,論神氣少清,翼其回生。
白話文:
嗜酒之人體內濕氣鬱積,通過口鼻吸入汙濁不正之氣。初期症狀為頭脹、胸悶、身痛並伴有輕微出汗。若穢濕不解,則蒸發到募原之內。這與傷寒之邪從表入裡、沿中道斜行的途徑不同。鼻吸穢濕後,穢濕均蘊結在氣分中。用芳香藥物治療可使邪氣得以疏散,但如果不區分氣血,從熱消導,清熱攻下,就會使邪氣混入血中,形成斑疹,冒犯膻中,導致神昏譫妄。內部臟腑閉塞,外部肢體冰冷,大汗淋漓,病情已危篤。仍應追究病根在於穢邪,逼迫心胞絡,論斷神氣少清,冀望患者起死回生。
至寶丹四分,金汁一杯,石菖蒲汁一匙,研細和勻,燉溫服。
白話文:
將「至寶丹」研磨成四分之一粉末,與一杯「金汁」和一匙「石菖蒲汁」充分混合。燉溫後服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