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丹溪治法心要》~ 卷七 婦人科 (8)
卷七 婦人科 (8)
1. 產後(第三)
產後水腫,必用大補氣血為主,少佐蒼朮、茯苓,使水自利。產後,敗血乘虛流注經絡,腐壤成水,四肢面目浮腫,切不可用導水氣藥,先用五皮散加牡丹皮三五服,次以局方調經散二三十帖,效,其血自行而腫消也。五皮散,五加皮、地骨皮、生薑皮、桑白皮、茯苓皮加牡丹皮煎服。
調經散:當歸,肉桂,琥珀(各一錢),麝香,細辛(各五分),沒藥(一錢),赤芍(一錢),上末,五分,薑汁少許,溫酒調服。產後血不止,蒲黃三兩,水三升,煎一升服。產後血暈,心悶氣絕,紅花一兩,上研為末,分二服,酒二盞,煎一盞並服。口噤者,斡開灌之。
產後諸風,蒼耳草汁半盞,溫服。牙疼亦可治。產後遍身起粟米粒,熱如火,桃仁爛研臘月豬脂,敷之。產後血暈欲絕者,半夏末水丸,如大豆大,入鼻孔中即蘇。下死胎及生子後胞衣未下,麝香半錢,官桂末三錢,溫酒送下,須臾如手推出。一人小產,有形物未下,四物湯加硝。
一婦人,年十八難產,七日後產,大便泄,口渴氣喘,面紅有紫斑,小腹脹,小便不通,用牛膝、桃仁、當歸、紅花、木通、滑石、甘草、白朮、陳皮、茯苓,煎湯,調益母草膏,不減後以杜牛膝,煎濃膏一碗,飲之,至一更許,大下利一桶,小便通,而愈。口渴,四君子湯加當歸、牛膝,調益母膏。
一婦人,產後驚憂得病,頭重,心胸覺一物重墜,驚怕,身如在波浪中恍忽不寧,用:枳實,麥芽,神麯,貝母,侯莎(各一錢半),薑黃(一錢半),半夏(二錢),桃仁,牡丹皮,栝蔞子(各一錢),紅花(五分),上末之,薑餅丸。
服後胸物消,驚恍未除,後用:辰砂,鬱金,黃連(各三錢),當歸,遠志,茯神(各二錢),真珠,人參,生甘草,菖蒲(各一錢半),牛黃,熊膽,沉香(各一錢),紅花(五錢),金箔(一片),膽星(三錢),上末之,豬心血丸。
服後驚恍減,後用:枳實,半夏,薑黃,山楂,神麯,麥芽,陳皮,山梔(各五錢),白朮(一兩),上末之,薑餅丸,服此助胃消食痰,後用:牛黃(二錢),菖蒲(二錢半),硃砂,鬱金(各三錢),遠志,琥珀(各二錢半),珍珠,紅花,沉香(各一錢),黃連,人參,膽星(各五錢),當歸,上末之,豬心血丸。
服此鎮心安神,後用:乾漆(三錢炒煙盡),三稜,莪朮(各七錢半),蒼朮,青皮,陳皮,針沙(各一兩),厚朴,當歸(各半兩),生香附(二兩),上末之,炊餅丸。設此方不曾服,倒倉後服煎藥:白朮(四錢),陳皮,黃芩,白芍藥,香附子(各二錢),茯苓(一錢半),當歸,麥門冬,青皮(各一錢),枳殼(六分),沉香,生甘草(各五分),上分作六帖,除胸滿清熱淡滲。治婦人兒枕痛,濃煎棠梂子,入沙糖調服,立效。
白話文:
產後(第三)
產後水腫,主要需大補氣血,少量加入蒼朮、茯苓,幫助利水消腫。產後若敗血乘虛而入經絡,腐敗化為水液,導致四肢面目浮腫,絕對不可使用利水之藥。應先服用五皮散加牡丹皮三到五劑,然後服用局方調經散二十到三十劑,如此血瘀消除,腫脹自然會消退。五皮散的組成是:五加皮、地骨皮、生薑皮、桑白皮、茯苓皮,以及牡丹皮,煎服即可。
調經散的組成是:當歸、肉桂、琥珀(各一錢)、麝香、細辛(各五分)、沒藥(一錢)、赤芍(一錢),將藥材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五分,用少許薑汁溫酒調服。產後出血不止,可用蒲黃三兩,水三升,煎成一升服用。產後血暈,心悶氣絕,可用紅花一兩研成粉末,分兩次服用,每次用酒二盞煎成一盞服用。若口噤不張,需撬開嘴巴灌藥。
產後諸風,可用蒼耳草汁半盞溫服;牙痛也可以此法治療。產後全身起粟米大小的疹子,伴有灼熱感,可用桃仁研磨後與臘月豬脂混合敷患處。產後血暈將絕者,可用半夏研磨成如大豆大小的水丸,放入鼻孔即可急救。產後胎盤不下,可用麝香半錢、官桂末三錢,溫酒送服,很快就能排出。小產後,若有瘀血未排出,可用四物湯加硝石。
一位十八歲婦人,難產七日後分娩,出現大便稀溏、口渴氣喘、面紅伴有紫斑、小腹脹滿、小便不通等症狀,治療用牛膝、桃仁、當歸、紅花、木通、滑石、甘草、白朮、陳皮、茯苓煎湯,再加入益母草膏服用。症狀未減輕時,再用杜牛膝煎成濃膏一碗服用,一夜之後,大便暢通,小便也通了,病癒。口渴者,可用四君子湯加當歸、牛膝,再調入益母草膏。
一位婦人,產後驚憂成疾,頭重,心胸感覺有重物下墜,伴有驚恐不安,身體感覺恍惚不安,如在波浪中漂浮。治療用:枳實、麥芽、神麴、貝母、厚朴(各一錢半)、薑黃(一錢半)、半夏(二錢)、桃仁、牡丹皮、栝樓子(各一錢)、紅花(五分),研磨成末,製成薑餅丸服用。服用後胸中重物感消失,但驚恐不安的症狀未除,於是再用:辰砂、鬱金、黃連(各三錢)、當歸、遠志、茯神(各二錢)、珍珠、人參、生甘草、菖蒲(各一錢半)、牛黃、熊膽、沉香(各一錢)、紅花(五錢)、金箔(一片)、膽星(三錢),研磨成末,製成豬心血丸服用。
服用後驚恐不安的症狀減輕,於是再用:枳實、半夏、薑黃、山楂、神麴、麥芽、陳皮、山梔(各五錢)、白朮(一兩),研磨成末,製成薑餅丸服用,以幫助消化痰濁。之後再用:牛黃(二錢)、菖蒲(二錢半)、硃砂、鬱金(各三錢)、遠志、琥珀(各二錢半)、珍珠、紅花、沉香(各一錢)、黃連、人參、膽星(各五錢)、當歸,研磨成末,製成豬心血丸服用。
服用此方以鎮心安神,之後再用:乾漆(三錢,炒至煙盡)、三稜、莪朮(各七錢半)、蒼朮、青皮、陳皮、川芎(各一兩)、厚朴、當歸(各半兩)、生香附(二兩),研磨成末,製成炊餅丸服用。若以上藥方未曾服用,產後倒倉(指產後惡露不盡)後,服用以下煎藥:白朮(四錢)、陳皮、黃芩、白芍藥、香附子(各二錢)、茯苓(一錢半)、當歸、麥門冬、青皮(各一錢)、枳殼(六分)、沉香、生甘草(各五分),將藥材分作六劑煎服,以理氣除滿、清熱利濕。治療婦人產後枕部疼痛,可用棠梨子煎濃汁,加入砂糖服用,療效迅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