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震亨述

《丹溪治法心要》~ 卷一 (5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一 (5)

1. 傷風(第十二)

屬肺者多。一本云:專主乎肺。一男子素嗜酒,因冒風寒衣薄,遂覺倦怠,不思食者半月,至睡徒大發熱,疼如被杖,微惡寒,天明診之,六脈浮大,按之豁豁然,左為甚,作極虛受風寒治之。以人參為君,白朮、黃耆、當歸身為臣,蒼朮、甘草、陳皮、通草、葛根為佐使,與之,至五貼後,周身汗出如雨,凡三易被,覺來諸證悉除。

白話文:

傷風感冒這種病,大多是跟肺有關。有一種說法認為,傷風感冒主要就是影響肺。有一個男子,平常很愛喝酒,因為穿得少又吹到風受寒,就覺得很疲勞,沒胃口,持續了半個月。後來睡覺時突然發高燒,全身疼痛像被打過一樣,稍微有點怕冷。隔天早上看診,把脈發現六脈浮大,按下去感覺空空的,左手的脈象更明顯。判斷這是因為身體很虛弱又受了風寒,所以用補虛驅寒的方式治療。開藥方以人參為主,白朮、黃耆、當歸身為輔助,再用蒼朮、甘草、陳皮、通草、葛根來幫助藥效發揮。吃了五帖藥之後,全身像下雨一樣流汗,換了三次被子,醒來後所有的症狀都消失了。

2. 時病(第十三)

謂之溫病、眾人病,有一般者,是又謂之天行時疫。治有三法,宜補、宜散、宜降。入方:大黃、黃連、黃芩、人參、桔梗、防風、蒼朮、滑石、香附、人中黃,上末之,神麯糊為丸,每服五七十丸。分氣、分血、分痰,作湯使。氣虛以四君子湯;血虛以四物湯;痰多以二陳湯送下,熱甚者童便。

一方治時病:半夏,川芎,茯苓(各半錢),陳皮,山楂,白朮(以上各一錢),甘草(一錢),蒼朮(一錢半),上作一服。頭疼加酒芩;口渴加乾葛;身痛加羌活、桂枝、防風、芍藥。一方治溫病,亦治食積,痰熱,降陰火,以人中黃飯丸,每服十五丸。

凡天行時病,須分內外,從外而入者,頭疼體痛,見風怕寒,遇暖則喜,脈皆沉數,在上必得大汗而愈,不問日數,用六神通解散:麻黃(一錢半),蒼朮,甘草(以上一錢)黃芩,石膏,滑石(以上二錢),上作一帖,生薑、蔥頭煎熱服。如譫語神思不寧,熱邪在裡,而汗不能盡解,又加人參、黃連二味即安。

夫六神通解散,此乃張戴人所制之法,用藥雖輕微,人多不曉,易而忽之,不知其中自有神妙。如解汗未通,更加紫蘇葉、乾葛、白芷等,助其威風,得汗其病如掃。傷寒因勞苦,又感寒濕過多,患熱而不食,數日後不省人事,語言妄亂,神思昏迷,面青齒露,人以為必死之證,其脈沉細,先用小柴胡等湯不效,急以四君子湯加製附子數片,留盆水中,剝其熱性,少時,令溫飲。其脈與神思即回,方可用別藥治之,此為陰證傷寒。

傷寒怫鬱不解,三陽併入三陰,臟腑結燥,面赤口渴,心驚譫語,內熱多而外少,此當從里解。三一承氣湯下其燥屎;或木香檳榔丸,兩服吞下;或加玄明粉一錢在藥中。用下藥、汗藥未能除其熱勢,用梔子豉湯加減煎服;或涼膈散加減飲之。表裡不解,只用瓜蒂散飲之,吐痰乃得汗,病邪俱退。

傷寒傳陰,或熱併入臟腑,而下痢急,用和中之劑,如人參、白朮、厚朴、陳皮、之類;急者用煨肉豆蔻、炒神麯,從權施之,痢止用藥除其餘熱。邪之所湊,其氣必虛。內傷者,補中益氣湯加麻黃、柴胡,熱甚加附子。傷寒壯熱,脈實顛狂者,有餘之證也。當用大承氣湯。

一人本內傷,汗下後譫語,初能認人,後三五日,語後更妄言,此神不守舍,慎勿攻戰,脈多細數,不得睡,足冷氣促,面褐青色,口乾燥,用補中益氣湯加人參半兩,竹葉三十片,煎服效。一人內弱,本勞苦得,汗下後大虛,脈細數,熱如火灸,氣短促,人參、當歸、白朮、黃耆、甘草、五味子、知母、竹葉、水與童便煎服,兩帖而安。大病虛脫,本是陰虛,用藥灸丹田以補陽,陽生陰長故也。

不可用附子止,可用人參多服。疫病,惟《三因方》治法可用。解諸熱病,用粉草五兩,重切細微炒,搗細,隨病人酒量多少,以無灰好酒一處研,去渣,溫服。須臾大瀉,毒亦隨出。雖十分渴,不得飲水,飲水則難救矣。

治溫病方,以人中黃療時行熱毒為主,蒼朮、香附、散郁為臣,黃連、黃芩、降火,人參補虛,桔梗、防風利氣行經為佐,熱鬱結,則內外氣液不通成燥,大黃苦寒而能盪滌燥熱,滑石性滑味淡,將以利竅解結,通氣液以潤燥,二者一陰一陽為使。夫溫病,有冬傷於寒者;有冬不藏精者,明虛實之異。

有四時不正之氣鬱者;有君相二火加臨者,分主客之殊。有五運六氣當遷,正值所勝折之不得升降者,則必辯其所發之氣,治之豈可均用治熱乎哉!

白話文:

時病

這類疾病被稱為溫病,是很多人都會得的病,如果廣泛流行,又可以叫做天行時疫。治療方法有三種,分別是補、散、降。

使用藥方:大黃、黃連、黃芩、人參、桔梗、防風、蒼朮、滑石、香附、人中黃,將這些藥材磨成粉末,用神麯糊製成藥丸,每次服用五七十顆。根據患者的氣虛、血虛、痰多等不同情況,用不同的湯藥送服:氣虛用四君子湯,血虛用四物湯,痰多用二陳湯。如果發熱嚴重,可以用童便送服。

另有一個治療時病的藥方:半夏、川芎、茯苓各半錢,陳皮、山楂、白朮各一錢,甘草一錢,蒼朮一錢半,將這些藥材一起煎服。頭痛可以加酒芩,口渴可以加乾葛,身體疼痛可以加羌活、桂枝、防風、芍藥。還有一個治療溫病的藥方,也可以治療食積、痰熱、降虛火,用人中黃飯丸,每次服用十五顆。

凡是天行時疫,必須區分是從體內還是體外發病。如果是從體外入侵,會有頭痛、身體疼痛、怕風怕冷、喜歡溫暖的症狀,脈象都是沉而數。這種情況如果能大汗一場就會好轉,無論發病多少天,都可以用六神通解散:麻黃一錢半,蒼朮、甘草各一錢,黃芩、石膏、滑石各二錢,將這些藥材一起煎服,加入生薑、蔥頭,趁熱服用。如果出現說胡話、精神不安的情況,說明熱邪在體內,而且汗沒有完全發出來,可以再加人參、黃連這兩味藥,就能好轉。

這個六神通解散是張戴人創製的藥方,雖然藥味輕微,很多人不了解,容易忽略它,卻不知道它有神奇的功效。如果發汗效果不好,可以加紫蘇葉、乾葛、白芷等藥,幫助發汗,發汗後病情就會像掃地一樣迅速好轉。

傷寒是因為勞累過度,又感受寒濕太多,出現發熱卻不吃飯的情況。如果幾天後出現意識不清、胡言亂語、精神昏迷、面色發青、牙齒外露等情況,人們會認為是必死的重症,此時脈象是沉細的。先用小柴胡湯等藥方無效,要趕緊用四君子湯加幾片炮製過的附子,放在盆子裡去掉附子的熱性,稍後讓病人溫服。如果脈象和神志恢復,就可以用其他藥物治療了,這就是陰證傷寒。

傷寒之邪鬱結不解,導致三陽經的病邪轉入三陰經,臟腑乾燥,臉色發紅、口渴、心悸、說胡話,體內熱多於體表。這種情況要從體內治療。用三一承氣湯來排泄腸道乾燥的糞便,或者服用木香檳榔丸,一次服用兩服,或者在藥中加入一錢玄明粉。如果用瀉藥、汗藥都不能去除熱邪,可以用梔子豉湯加減服用,或者喝涼膈散加減。如果表裡不解,只用瓜蒂散喝下,吐出痰液就能發汗,病邪就會全部退去。

傷寒之邪傳入陰經,或者熱邪侵入臟腑,出現腹瀉不止的情況,要用調和腸胃的藥,例如人參、白朮、厚朴、陳皮等。病情緊急時,可以用煨肉豆蔻、炒神麯,根據情況靈活使用。腹瀉停止後,再用藥清除剩餘的熱邪。邪氣侵入的地方,正氣必定虛弱。如果是內傷引起的,可以用補中益氣湯加麻黃、柴胡,如果熱邪嚴重可以加附子。傷寒引起高熱,脈象洪實,神志不清,屬於實證,應該用大承氣湯。

有一個人本來就有內傷,發汗、瀉下後出現說胡話的情況,剛開始還能認人,過了三五天後,說胡話更加嚴重,這是因為神志不守舍。這種情況不要再用攻伐的藥物,脈象大多細數,不能入睡,腳冷、呼吸急促、臉色發褐青色、口乾舌燥,可以用補中益氣湯加人參半兩、竹葉三十片煎服,效果很好。另一個人體內虛弱,本來就勞累,發汗、瀉下後更加虛弱,脈象細數,發熱像火燒一樣,呼吸短促,可以用人參、當歸、白朮、黃耆、甘草、五味子、知母、竹葉,用水和童便一起煎服,服用兩劑就好了。大病虛脫,本來就是陰虛,可以用藥物配合艾灸丹田來補陽,陽氣生發陰氣就會增長。

不可以用附子來止虛脫,應該多服用人參。關於疫病的治療,《三因方》中的方法可以採用。要解除各種熱病,可以用粉草五兩,切碎炒過,搗成細末,根據病人飲酒的量,用無灰的好酒一起研磨,去渣後溫服。不久會出現腹瀉,毒素也會隨之排出。雖然會非常口渴,但是不能喝水,喝水就難以救治了。

治療溫病的藥方,主要用人中黃來治療時行熱毒,用蒼朮、香附來疏散鬱結,用黃連、黃芩來降火,用人參來補虛,用桔梗、防風來疏通氣機,使經絡暢通。熱邪鬱結,就會導致體內外氣機不通,形成乾燥。用大黃苦寒的特性來清除燥熱,滑石性滑味淡,用來疏通孔竅,解除鬱結,使氣機暢通,滋潤乾燥。這兩味藥一陰一陽,作為使藥。溫病有的是因為冬天感受寒邪,有的是因為冬天沒有藏精,這就表明虛實的不同。

有的時候是因為四季不正之氣鬱結,有的時候是因為君火、相火同時旺盛,要分清楚主客的差異。還有五運六氣運行不正常,正值所勝之氣無法升降,必須辨別病邪發生的原因,治療怎麼可以用同樣的清熱藥物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