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丹溪治法心要》~ 卷五 (5)
卷五 (5)
1. 夢遺(第六十六)
專主乎熱。脫精、帶下,與夢遺同法,青黛、海石、黃柏。內傷氣血,不能固守,以八物加減吞椿根丸。思想而得,其病在心,宜安神帶補。寒則堅凝,熱則流通,故遺精專主乎熱,用炒柏、蛤粉、青黛,夢遺加知母。夢遺帶便濁,時作時止者,心虛也。真珠粉丸和局方定志丸。
一方補腎丸:陳皮(半兩),黃柏(炒一兩半),牛膝(一兩),敗龜板(酒炙一兩半),乾薑(二錢,春夏不用),上末之,薑汁糊為丸。勞心大過者,鄭叔魯年二十餘,攻舉業,夜讀書,每四鼓猶未已,忽發病臥間,但陰著物,便夢交接脫精,懸空則無夢,飲食日減,倦怠少氣。
蓋以用心太過,二火俱起,夜不得眠,血不歸腎,腎水不足,火乘陰虛,入客下焦,鼓其精房,則精不得聚藏而欲走,故於睡臥之間,因陰著物,由厥氣客之,遂作接內之夢,於是,上補心安神,中調脾胃升舉其陽,下用益精生陰固陽之劑,不三月而病安矣。
有陰邪所著者,蔣右丞子每夜有夢,招予視之,連二日,診脈,觀其動止,終不舉頭,但俯視不正當人,此蓋陰邪相感,叩之,不肯言其所交之鬼狀,因問隨出入之僕,乃言一日至廟中,見一塑侍女,以手於其身摩之,三五日遂聞病此,於是即令人入廟,毀其像,小腹中泥土皆濕,其病即安。
白話文:
夢遺的主要原因是體內有熱。像是遺精、白帶等問題,治療方法和夢遺類似,可以使用青黛、海石、黃柏等藥材。如果是因為內傷導致氣血不足、無法固守精關,可以用八味丸加上椿根丸來調理。如果是因為思慮過多引起的,問題出在心,要用安神補益的藥來治療。體內寒冷會使精液凝結,而熱則會使其流動,所以遺精主要和體內有熱有關,可以使用炒過的黃柏、蛤粉、青黛等藥,夢遺則可以加入知母。夢遺時如果帶有混濁的尿液,而且時好時壞,是因為心虛,可以使用真珠粉丸和局方定志丸來治療。
有一個補腎丸的配方:陳皮(半兩)、炒黃柏(一兩半)、牛膝(一兩)、酒炙敗龜板(一兩半)、乾薑(二錢,春夏不用)。將這些藥材磨成粉,用薑汁調糊做成藥丸。
有一個例子,鄭叔魯二十多歲,專心準備科舉考試,常常讀書到深夜四更,結果生病臥床,只要陰部碰到東西,就會夢到性交而遺精。如果沒有接觸到東西就不會做夢。他食慾也越來越差,感到疲倦、沒精神。
這是因為他用腦過度,導致體內的心火和肝火都旺盛起來,晚上無法好好睡覺,血也無法歸於腎,腎水不足,火就趁著陰虛侵入下焦,擾動精室,使精液無法儲存而流失。所以睡覺時,陰部一旦接觸到東西,就會因為氣機受阻,引發性交的夢。治療方法是,向上補心安神,中間調理脾胃使陽氣上升,向下則使用益精、滋陰、固陽的藥物,不到三個月就痊癒了。
還有一種情況是受到陰邪干擾。蔣右丞的兒子,每晚都會做夢,請醫生來看診。醫生連續兩天觀察他的情況,發現他始終不肯抬頭,總是低著頭不正視人。這可能是受到了陰邪的影響。醫生詢問他,但他不肯說出和自己交合的鬼怪的樣子。於是醫生問他隨身服侍的僕人,僕人說,有一天蔣公子到廟裡,看到一個塑像侍女,就用手去撫摸她的身體,三五天後就生病了。於是醫生叫人去廟裡,把塑像毀掉,結果發現塑像的小腹中的泥土都是濕的,他的病就好了。
2. 精滑(第六十七)
專主乎濕熱。炒黃柏堅腎,知母降火,牡蠣、蛤粉燥濕。一方治精滑:良薑(三錢),芍藥,黃柏(各二錢,燒灰存性),椿根白皮(一兩半),為末,糊丸,每服三十丸。
白話文:
主要針對濕熱引起的精液滑脫。用炒過的黃柏來堅固腎臟,知母來降低火氣,牡蠣和蛤粉來乾燥濕氣。有一個方子治療精液滑脫:用良薑(三錢)、芍藥、黃柏(各二錢,燒成灰保留藥性)、椿樹根的白色表皮(一兩半),全部磨成粉末,用米糊做成藥丸,每次服用三十丸。
3. 濁(第六十八)
主濕熱。雖有赤白之異,終無寒熱之分。河間云:天氣熱,水則渾濁,寒則澄澈清冷。由此觀之,濁之為病,濕熱明矣。赤濁屬血與熱;白濁屬氣與痰。赤由小腸,屬火故也;白由大腸,屬金故也。小便渾濁熱也,赤者心虛,多因思慮而得;白屬腎虛,過於嗜欲而得。治法,燥濕降火,珍珠粉丸好。
又有升提之法甚妙。寒則堅凝,熱則流通,大率皆是濕痰流注,宜燥中宮之濕,用二陳湯加蒼朮、白朮,燥去其濕。赤者,乃是濕傷血,加白芍藥,仍用珍珠粉丸加椿根皮、滑石、青黛等,以曲糊作丸。一方加乾薑炒黑色,固而不走。珍珠粉丸:珍珠(二兩),真蛤粉(一斤),黃柏(一斤,新瓦上炒赤色),上為末,丸如桐子大,每服百丸,空溫酒送下。脈弦者,是肝病,用青黛以瀉肝。
半苓丸治白濁,半夏炒燥濕,茯苓分水。一本作豬苓。白濁久不止,此係火不守耳,炒知母、炒黃柏、附子,各等分,上末之,水丸。虛勞者用補陰丸,大概不用涼藥、熱藥。若肥白人,必多濕痰,以二陳湯去其濕,胃弱者兼用人參,以柴胡、升麻,升胃中之氣,丸藥用青黛、黃柏炒微褐色、滑石、炒乾姜炒微黑色、蛤粉,上末之為丸。
胃中濕濁氣,下流為赤白濁,用柴胡、升麻、蒼朮、白朮入二陳煎服丸藥,宜用樗根末、蛤粉、乾薑、炒黃柏。專主胃中濁氣,下流滲入膀胱,青黛、蛤粉。一方治赤白濁:黃柏(炒黑一兩),生黃柏(二錢半),海石(三兩),神麯(半兩),上末之,水丸。有熱者,黃柏、滑石、青黛之類,上為末,水丸。
燥濕痰方:南星、海石、神麯、半夏,各等分為丸,青黛為衣。張子原氣血兩虛,有痰,痛風時作,陰火間起,小便白濁或帶下赤白,方在前痛風中。治赤濁,五苓散合妙香散、二冬湯下定志丸方:遠志(去心苗二兩),石菖蒲(三兩),人參(三兩),白茯苓(去皮三兩),上末之,蜜丸,如桐子大,硃砂為衣,每服二十丸,食前米飲湯下,加至三十丸。
凡濁氣即是濕痰,入方丸藥,用青黛、樗皮末、蛤粉、滑石、乾薑炒、黃柏炒褐色、上炒神麯,糊為丸。仍用前燥濕痰丸子,亦能治帶下病。戴氏論云:滑石利竅,黃柏治濕熱,青黛解熱,蛤粉鹹寒入腎,炒乾姜味苦,領肺氣下降,使陰血,生乾薑鹽制。一人便濁,常有半年,或時夢遺,形瘦作心虛,主治:定志丸與珍珠粉丸同服。
一人健忘、白濁,治法同。嘗聞之先生論曰:白濁多因濕氣下流膀胱而成,赤白濁《靈樞經》所謂:中氣不足,溲便為之變是也。先須補中氣,使升舉之,而後分其臟腑氣血,赤白虛實以治,與夫其他邪熱所傷者,固在瀉熱補虛,設腎氣虛甚者,或火熱亢極者,則不宜峻用寒涼,必以反佐治之,要在權量輕重而已。
白話文:
「濁」這個病症主要是因為體內濕熱引起的。雖然有赤濁和白濁的區別,但它們都沒有寒熱的性質。就像河間學派說的,天氣熱的時候,水就會渾濁;天氣冷的時候,水就會清澈。由此可見,濁這種病,明顯是濕熱造成的。赤濁是因為血液和熱邪;白濁是因為氣虛和痰濕。赤濁與小腸有關,因為小腸屬火;白濁與大腸有關,因為大腸屬金。小便渾濁且發熱,赤濁多因心虛,常常是因為思慮過度引起的;白濁多因腎虛,常常是因為性慾過度引起的。治療方法是燥濕、降火,可以用珍珠粉丸。
還有一種升提的方法也很有效。寒冷會使物質凝固,熱則使物質流動。總的來說,這些都是濕痰流注造成的,應該燥化中焦的濕氣,可以用二陳湯加上蒼朮、白朮來去除濕氣。赤濁是因為濕氣傷了血,要加白芍;仍然要用珍珠粉丸,再加上椿根皮、滑石、青黛等藥材,用米糊做成藥丸。有一個方子會加上炒黑色的乾薑,這樣可以使藥性固澀不外散。珍珠粉丸的配方是:珍珠(二兩)、真蛤粉(一斤)、黃柏(一斤,用新瓦炒至赤色),把這些藥材磨成粉末,做成桐子大小的藥丸,每次服用一百丸,用溫酒空腹送服。如果脈象是弦脈,就是肝病,可以用青黛來瀉肝火。
半苓丸是用來治療白濁的,半夏炒過可以燥濕,茯苓可以分利水濕。有一種說法認為應該用豬苓。白濁如果長期不好,這是因為火氣不能固守,可以用炒過的知母、炒過的黃柏、附子,等量磨成粉末,用水做成藥丸。如果體質虛弱,就要用補陰丸,一般來說不用寒涼的藥,也不用燥熱的藥。如果體型肥胖的人,肯定有比較多的濕痰,可以用二陳湯來去除濕氣;如果胃弱,就要同時用人參,用柴胡、升麻來升提胃氣。藥丸可以用青黛、炒至微褐色的黃柏、滑石、炒至微黑色的乾薑、蛤粉,磨成粉末做成藥丸。
胃裡的濕濁之氣,向下流就會形成赤白濁,可以用柴胡、升麻、蒼朮、白朮加入二陳湯煎服。藥丸可以用樗根粉末、蛤粉、乾薑、炒黃柏。主要針對胃中的濁氣,向下滲入膀胱。可以用青黛、蛤粉。有一個方子治療赤白濁,用炒黑的黃柏(一兩)、生黃柏(二錢半)、海石(三兩)、神麴(半兩),把這些藥材磨成粉末,用水做成藥丸。如果有熱象,可以用黃柏、滑石、青黛之類的藥材,磨成粉末,用水做成藥丸。
燥濕痰的方子可以用:南星、海石、神麴、半夏,等量做成藥丸,外層裹上青黛。張子原氣血兩虛,有痰,痛風時常發作,體內陰火時起,小便白濁,有時會帶有赤白色的分泌物,這個方子在之前治療痛風的篇章中已經提到。治療赤濁,可以用五苓散合妙香散、二冬湯,再搭配定志丸,方子如下:遠志(去掉心芽,二兩)、石菖蒲(三兩)、人參(三兩)、白茯苓(去掉外皮,三兩),把這些藥材磨成粉末,用蜂蜜做成藥丸,像桐子那麼大,外層裹上硃砂,每次服用二十丸,飯前用米湯送服,可以加到三十丸。
凡是濁氣都是濕痰造成的,可以用青黛、樗樹皮末、蛤粉、滑石、炒乾薑、炒至褐色的黃柏、炒神麴,用米糊做成藥丸。仍然可以用前面說的燥濕痰丸子,也可以治療婦女的帶下病。戴氏說:滑石可以疏通孔竅,黃柏可以治療濕熱,青黛可以解熱,蛤粉味鹹性寒可以入腎,炒乾薑味苦,可以引領肺氣下降,使陰血生成。要用鹽來處理乾薑。有一個人小便渾濁,已經持續半年了,有時會遺精,身體瘦弱,表現出心虛,主要的治療方法是用定志丸和珍珠粉丸同時服用。
另有一人健忘、白濁,治療方法也相同。我曾經聽先生說:白濁多是因為濕氣下流到膀胱引起的。赤白濁,《靈樞經》所說的「中氣不足,小便就會發生變化」,說的就是這種情況。首先要補中氣,使之升提,然後再區分臟腑的氣血,赤白濁的虛實來進行治療。對於其他的邪熱所傷,固然要在瀉熱補虛的基礎上進行治療,但是如果腎氣虛弱嚴重,或者體內火熱極度亢盛,就不應該大量使用寒涼的藥物,必須使用反佐的方法來治療。關鍵是要根據病情權衡輕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