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震亨述

《丹溪治法心要》~ 卷三 (9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三 (9)

1. 心痛(第四十二)

即胃脘痛,須分久、新治,若明知是寒,初當溫散;病久成郁,郁生熱而成火,故用山梔為君,以熱藥為嚮導。胃口有熱而作痛者,非梔子不可,須佐以薑汁,多用臺芎開之,或用二陳湯加川芎、蒼朮,倍加炒山梔;如痛甚者,加炒乾姜,從乎反治之法。如平日喜食熱物,以致死血留於胃口作痛者,用桃仁承氣湯下之;若輕者,以韭汁、桔梗,能開提氣血藥中兼用之。

以物拄按痛處而痛定者,挾虛也,用二陳湯加炒乾姜和之,有蟲痛者,面上白斑、唇紅、能食是也,以苦楝根、黑錫灰之類。痛後便能食,時作時止。上半月蟲頭向上易治,下半月向下難治。先以肉汁或以糖蜜吃下,引蟲向上,然後用藥。打蟲方:楝根、檳榔、鶴蝨,夏取汁飲,冬煎濃湯下萬靈丸最好。

脈實不大便者,下之痛甚者,脈必伏,宜溫藥,如附子之類。勿用參、術,諸痛不可補氣故也。氣虛入胃脘作痛,草豆蔻丸。心胃腹脅疝痛,二陳湯加參、術,並諸香藥治效。心脅痛,乾薑微妙,芫花醋炒,等分為末,蜜丸,每服數粒。熱飲痛,黃連、甘遂作丸服之。停飲心胃痛,或冬寒痛,桂黃丸。

心極痛,古方用生地黃汁調面煮食,打下蟲甚效。胃虛感寒,心腹痛甚,氣弱者,理中湯。內傷發熱不食,胃虛作痛,補中益氣湯加草豆蔻。心氣痛,天香散方:白芷、川烏、南星、半夏。老人心腹大痛,脈洪大而虛,昏厥不食,不勝一味攻擊之藥,四君子湯加當歸、麻黃、沉香。心膈大痛,攻走腰背發厥,藥食不納者,就吐中探吐,出痰積碗許而痛自止。

肥人胃脘當心痛,或痞氣在中脘不散,草豆蔻丸:白豆蔻(三錢),白朮,三稜,草豆蔻,半夏(各一兩),砂仁,片薑黃,枳實,青皮,良薑(一作乾薑),陳皮,桂皮,丁香,蓬朮,木香,藿香,小草(各五錢),薑汁蒸餅丸,每服六七十丸,白湯下。黑丸子,治胃脘疼:烏梅(去核),杏仁(去皮尖),巴豆(去皮膜心油),砂仁(各十四枚),百草霜(二錢),半夏(二十一枚),上杵為丸,每服十數粒。

備急丸,治心腹厥痛食填胸膈:大黃(一錢),巴豆(去油五分),乾薑(五分),上蜜丸,每服三五粒。藥下咽便速行心痛,飲湯水下作噦者,有死血在中,桃仁承氣湯下之。左手脈數熱多,脈澀有死血,右手脈實痰積,脈大,必是久病。心痛方:茱萸(湯洗),山梔(炒去殼),黃連(炒),滑石(各五錢),荔核(燒存性三錢),上末之,薑汁蒸餅丸服。又方:炒山梔仁為末,薑湯服丸亦可,如冷痛加草豆蔻炒為末丸服之。

又方:白朮(五錢),白芍藥,砂仁,半夏(湯泡),當歸(各三錢),桃仁,黃連(去須),神麯(炒),陳皮(各二錢),吳茱萸(一錢半),殭蠶(炒),茱萸(一錢),山梔(去殼炒焦六錢),上末炊餅丸,如椒粒大,以生地黃酒洗淨,同生姜煎湯下二十丸。別用蓽茇半兩為末,醋調捏成糰子吞之。

白話文:

心痛(第四十二)

胃痛需區分病程久暫,作不同處理。如果是寒痛,初期應溫散寒邪;久病則容易鬱結化熱成火,所以要用山梔子為主藥,輔以溫熱藥引導藥力。胃部有熱而疼痛的,非山梔子不可,需搭配薑汁,並用川芎行氣,或用二陳湯加川芎、蒼朮,並增加山梔子的用量;如果疼痛劇烈,可加入炒乾薑,採用反治法。若是平時喜歡吃熱性食物,導致瘀血停滯於胃部而疼痛的,則用桃仁承氣湯瀉下;如果症狀較輕,可用韭汁、桔梗,這些能行氣活血的藥物可同時使用。

按壓疼痛處可以暫時止痛的,是氣血虛弱造成的,可用二陳湯加炒乾姜。蟲痛則表現為臉上白斑、嘴唇紅潤、能吃東西,可用苦楝根、黑錫灰等藥物治療。疼痛後能進食,時發時止,上半個月蟲子頭向上,較易治療;下半月蟲子頭向下,較難治療。先服用肉汁或糖蜜引蟲向上,然後再用藥。驅蟲藥方:苦楝根、檳榔、鶴蝨,夏天取汁服用,冬天煎濃湯服用,再搭配萬靈丸效果最佳。

脈象實而便秘者,應瀉下;疼痛劇烈而脈象沉伏的,應使用溫熱藥物,如附子等。不宜使用人參、白朮等補氣藥物,因為各種疼痛都不宜補氣。氣虛導致胃脘痛的,可用草豆蔻丸。心、胃、腹部及脅肋疝氣疼痛的,可用二陳湯加人參、白朮及其他芳香藥物治療。心脅疼痛,可用乾薑,以芫花醋炒制,研末,做成蜜丸服用。熱飲後疼痛的,可用黃連、甘遂製成丸藥服用。停飲後心胃疼痛,或冬季受寒疼痛的,可用桂黃丸。

心痛劇烈時,古方用生地黃汁調和麵粉煮食,能有效驅除蟲積。胃虛感寒,心腹疼痛劇烈,氣虛的,用理中湯。內傷發熱、不食、胃虛作痛的,用補中益氣湯加草豆蔻。心氣痛,可用天香散:白芷、川烏、南星、半夏。老年人心腹劇痛,脈象洪大而虛弱,昏厥不食,不能使用單一攻伐的藥物,可用四君子湯加當歸、麻黃、沉香。心膈劇痛,疼痛擴散至腰背,並伴有厥逆,飲食不下的,應催吐,排出痰涎後疼痛即可緩解。

肥胖者胃脘心痛,或中脘痞氣不散的,可用草豆蔻丸。黑丸子,治療胃脘痛:烏梅、杏仁、巴豆、砂仁、百草霜、半夏等製成丸藥。

備急丸,治療心腹厥逆疼痛,胸膈脹滿:大黃、巴豆、乾薑製成蜜丸。藥物服下後迅速緩解心痛,服用湯水後嘔吐的,是體內有瘀血,可用桃仁承氣湯瀉下。左手脈象數而熱,脈澀,表示有瘀血;右手脈象實,表示有痰飲積聚,脈象洪大,多為久病。心痛方:茱萸、山梔、黃連、滑石、荔核等製成薑汁蒸餅丸。另一方:炒山梔仁研末,用薑湯送服。如果疼痛感是寒冷的,可加入炒草豆蔻研末製成丸藥。

另一方:白朮、白芍藥、砂仁、半夏、當歸、桃仁、黃連、神麴、陳皮、吳茱萸、殭蠶、茱萸、山梔等製成炊餅丸。另可用蓽茇研末,用醋調和成丸吞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