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震亨述

《丹溪治法心要》~ 卷五 (5)

回本書目錄

卷五 (5)

1. 關格(第七十三)

關則不得小便,格則吐逆。此證多死,寒在上,熱在下。必用吐,提其氣之橫格,不必出痰亦可,蓋用二陳湯吐之,吐中有降之義。有中氣虛不運者,補氣藥中升降,脈兩寸俱盛四倍以上。戴云:關格者,調膈中覺有所礙,欲升不升,欲降不降,飲食不下,此為氣之橫格。

白話文:

尿液排不出來,胃部逆反。這種症狀死亡率很高,寒症在上,熱症在下。必須用催吐的方法,讓橫隔的氣順暢下來,不一定非得吐出痰。可以用二陳湯催吐,因為催吐同時也有滋陰降火的功效。如果中氣虛弱無法運作,可以用補氣藥促進上升與下降,兩寸脈搏強盛超過四倍。戴元禮說:橫膈發作時,調整橫膈時覺得有什麼障礙,想往上但上不去,想往下也下不來,飲食也無法順利進入胃中,這是所謂的氣橫隔。

2. 癇證(第七十四)

癇不必分五等,專主在痰,多用吐法。有驚、有痰、有火,大率行痰為主。入方:黃連、南星、半夏、栝蔞。尋痰、尋火,分多少治,無有不愈者。分痰與熱,有熱者,以涼藥清其心;有痰者,必用吐藥,後用東垣硃砂安神丸。大概此證必用吐,吐後用平肝之藥,青黛柴胡川芎之類,一本或龍薈丸

白話文:

癲癇症不必分為五等,它的主要病因是在於痰,治療時多用吐法。有受到驚嚇、有痰、有火氣的症狀,治療時以去除痰為主要目的。常用方劑包括黃連、南星、半夏、栝蔞。要追查痰和火的根源,再根據症狀的輕重來治療,沒有治不好的。把痰和熱分開來治療,有熱氣的,用涼性藥物來清心;有痰的,一定要用吐藥,之後再用東垣的硃砂安神丸。大致上治療這種疾病一定要用吐法,吐完後再用平肝的藥物,例如青黛、柴胡、川芎等,還有一種說法是龍薈丸。

假如癇因驚而得,驚則神出其舍,舍空則痰聚也。錢氏瀉青丸牛黃清心丸俱治癇。

白話文:

如果癲癇是因驚嚇而得,驚嚇過度則患者會神志不寧,神志失常,心神不佳的人容易生痰。錢氏的瀉青丸,牛黃清心丸都是用來治療癲癇的。

3. 健忘(第七十五)

主心脾,宜歸脾湯定志丸。精神短少者,多用安神丸之類,亦有痰迷心竅者。戴云:健忘者,為事有始無終,言談不知首尾,此為病之名,非比生成愚頑不知世事者也。

4. 怔忡(第七十六)

大概屬血虛,有憂慮便動。屬虛血少者,多時作時止者,痰因火動。瘦人多因是血少;肥人屬痰。尋常者多是痰;真覺心跳者,是血少。四物湯安神丸之類。怔忡者,心不安,惕惕然如人將捕者。

白話文:

這些人大多血虛,一有憂慮就會氣血翻動。血虛的患者,如果症狀時好時壞,可能因為痰導致火氣上升。瘦的人大多是血少;胖的人則是痰多。一般人大多是痰多;真的覺得心跳很快,就是血少。可以用四物湯、安神丸之類的藥物治療。怔忡是指心神不安,提心吊膽,好像有人要抓他一樣。

5. 驚悸(第七十七)

血虛,用硃砂安神丸治之。一方治驚悸,定志丸琥珀鬱金。痰迷心膈,治痰藥皆可。

白話文:

  1. 血虛:用硃砂安神丸治療。

  2. 驚悸:定志丸加上琥珀、鬱金治療。

  3. 痰迷心膈:可以用各種治療痰的藥物治療。

6. 煩躁(第七十八)

大率血少不能潤澤,理宜養陰為最,治煩躁不得眠者,六一散牛黃服之。內傷病似真傷寒,至五七日汗後復熱,入夜煩躁喚水者,補中益氣湯附子。內傷病似傷寒,三戰後,勞乏煩躁昏倦,四君子湯當歸黃耆知母麥門冬五味子。如甚者,脈細數無序,三更後吃水直至天明,此元氣虛,用竹葉湯,煎此藥,大劑服之。

白話文:

一般是血少不能滋潤,應該以滋養陰液為最,治療煩躁不得安睡的人,服用六一散加牛黃。內傷病類似於真正的傷寒,到了第五六第七天出汗後又發熱,到了晚上煩躁口渴,可以用補中益氣湯加附子治療。內傷病類似於傷寒,經過三天戰鬥後,勞累煩躁昏倦,可以用四君子湯加當歸、黃耆、知母、麥門冬、五味子治療。如果病情嚴重,脈細數無序,從半夜三更口渴直到天亮,這是元氣虛的表現,要用竹葉湯煎服此藥,用量要大。

內傷似傷寒,煩躁不絕聲,汗後復熱,脈細數,五七日不睡,補中益氣加人參一兩,用竹葉同煎。甚加麥門冬、五味子、知母。火入肺為煩,入腎為躁,俱在於上,皆心火為之。火旺,則金爍水虧,惟火獨在,故肺腎合而為煩躁。

白話文:

內傷很像傷寒,心煩氣躁沒有停止的時候,出汗以後又開始發燒,脈搏細數,五六天睡不著覺,應使用補中益氣湯加入一人參,與竹葉一同煎煮。嚴重時要加上麥門冬、五味子、知母。火氣進入肺部就會煩躁,進入腎臟就會心神不寧,這些症狀都出現在上半身,都是因為心火引起的。火氣旺,金氣就會被銷毀,水液就會虧損,只有火氣獨存,所以肺和腎結合就會造成心煩氣躁。

7. 心病(第七十九)

心氣虛怯之人,怔忡或煩亂,或健忘,或失心後,神癡不清,辰砂安神丸。心風氣熱痰盛者,滾痰丸。心病,鬱金豬牙皂角、白礬蜈蚣。人壯氣實,火盛癲狂者,可用正治,或朴硝冰水飲之。虛火盛狂者,以薑湯與之,若投冰水,立死。火急甚者,生甘草緩之能瀉火,參朮亦可。

白話文:

  1. 心氣虛怯的人,出現怔忡或煩亂、健忘、失心之後,神志不清,可以使用辰砂安神丸。

  2. 心臟有風氣、熱痰的人,可以使用滾痰丸治療。

  3. 心臟有病的人,可以使用鬱金、豬牙皁角、白礬、蜈蚣等藥物治療。

  4. 身體壯實、氣血充盈、火氣旺盛而癲狂的人,可以採用正治法治療,或服用朴硝冰水飲。

  5. 身體虛弱、火氣旺盛而癲狂的人,可以用薑湯治療,如果服用冰水,會立即死亡。

  6. 火勢非常急迫的人,可以用生甘草緩解,可以瀉火氣,也可以服用參朮。

凡氣有餘,是火;不足,是氣虛。一人年壯肥實,心風癡,吐後與此:貝母,栝蔞,南星,黃連(各一兩),鬱金,天麻,青子,生甘草,枳實連翹苦參(各半兩),白礬,皂角(各二錢),上作丸,服後用蜈蚣黃、赤各一條(香油炙黃),芎,防南星,白附,白礬,牙皂(各一兩),鬱金(半兩),上丸,硃砂為衣。癲狂病,癲屬陰,多喜狂;屬陽,多怒。

白話文:

  • 氣如果過剩,就是火氣;不足,就是氣虛。

  • 有一個人,年紀還壯,身體也很胖實,但是患有心風癡呆,嘔吐之後給他用了以下藥方:貝母、栝蔞、南星、黃連(各一兩),鬱金、天麻、青子、生甘草、枳實、連翹、苦參(各半兩),白礬、皁角(各二錢),這些藥材做成藥丸服用。之後再用蜈蚣(黃色和紅色的各一條)用香油炙烤成黃色,芎,防南星、白附、白礬、牙皁(各一兩),鬱金(半兩),這些做成藥丸,再用硃砂做衣。

  • 癲狂病分為癲和狂,癲屬於陰虛,多表現為喜歡發狂,狂屬於陽虛,多表現為喜歡發怒。

脈實,死;虛者,可治,大概多因痰結心胸間,治當鎮心神,開痰結。亦有中邪而為此疾者,則以治邪法治之。然《原病式》所論尤精,蓋世以重陰為癲,重陽為狂,誤也,大概皆是熱耳。

白話文:

脈象實直有力,是死亡徵兆,脈象虛弱無力,則可治療。大多數癲癇症的病因,是痰濕濁痰積聚在胸腔,治療時應該先安撫安定神志,再去化痰散結。也有人因為邪氣侵襲而導致此病,這就需要針對邪氣,以治療邪氣的方法去治療。然而《原病式》所論述的更為精確,世人誤以為重陰是癲癇,重陽是狂躁,這是錯誤的,多數都是熱症所致。